-
1 # 碧璽日記
-
2 # 藝術與時尚
對於藝術收藏,蔡康永曾說過:如果你真的很喜歡一張畫,但它的價錢也可以用來買一套西裝,那你還不如去買畫,但如果花出去的金額高到一輛車的錢,你就應該 需要謹慎地考慮一下。同時他也說過有無數的畫是我這輩子,都買不起,也買不到的,所有無法到手的東西,都讓我們抱著更多的熱情和嚮往活下去!
由此可見於蔡康永對於收藏藝術品一直保持謹慎態度,關於藝術品投資,蔡康永深有感觸,他說開始買是時候還很開心,但是到手以後也沒有太大感覺了。這跟女生買包包一樣,買不到就在心裡惦記,買到了拿在手裡拎一拎也沒什麼特別。它們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藝術品會增值,他身邊的很多企業家買回來都不打算再賣。當他們知道這些畫增值時才會高興。
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一下蔡康永的一生藝術品收藏史,我們就能看出他一直以獨到的眼光以一套西裝的錢購買有潛力的升值空間很大的作品
他收藏的第一件蔡國強作品是《炸了1艘飛在天空的小船》草稿,當時以12萬新臺幣買下,幾年後足足漲了20倍。
蔡康永對日本藝術家也是推崇備至,日本愛畫圓點的怪婆婆草間彌生是當今很火的藝術家,蔡康永在幾年前的日本小型拍賣會上,以35萬臺幣(約7.5萬元人民幣)買下她創作的“蕾”,如今該作品已漲了5倍多
在一次《康熙來了》的錄製現場,蔡康永還展示過他最愛的收藏品,村上隆的版畫“NEW DAY新生活”,此係列是村上隆為慈善推出的作品,當時為了送朋友結婚禮物買下,5000元沒想到現在變成了上萬的作品
幾年前他更敢於出手,甚至花500萬臺幣(約100萬人民幣)買下以色列設計師Ron Arad設計的椅子,他透露買了才1年,就漲到了600萬(約120萬人民幣)
-
3 # 廖花花
(圖注:蔡康永寫的關於自己藝術收藏的書《藝術裡的金錢遊戲》)
蔡康永的原話是這麼說的,“人民幣三十萬元以內的作品可以輕鬆購買,一旦超過這個價格,就要仔細權衡”,他還說,其實並不是要把每一件打動自己的作品都帶回家,有時候這種得不到不經能夠在經濟上給你更多的緩衝空間,而且也能夠給生活帶來一份求而不得的悵然,這是一種牽掛的樂趣。顯然這種購藏的觀念是基於一個非常良好的心態。
蔡康永在談收藏的時候始終強調的一點是要喜歡,他個人的購藏都是出於個人偏好,不講究所謂的收藏體系,也不以投資為導向。在他的藏品中有名家名作,也有朋友的酒後的即興創作。他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收藏家,他曾用女士買包包來比喻自己買畫兒,說買下來的瞬間很開心,可能之後就沒感覺了,許多畫買回來就放在倉庫裡,再也沒有看過一眼。
他曾給出過一些明確的收藏建議,比如,尚未成名的新藝術家的作品值得購買,有點押寶的感覺,要提高命中率就需要藉助專業機構的力量。如果想要買名家作品,可以考慮他們的限量版畫。名家的衍生品其實也是作為收藏入門不錯的選擇。一定不要忘記的前提就是自己喜喜歡,這樣就不會得失心比較重。
很顯然的是蔡康永的收藏建議都是結合自己的收藏觀給出的,它未必適合每一個想要購買藝術品的人,30萬隻是他個人的平衡點。其實就是說每個人如果作這個事情應該有自己的要求和自己的平衡點哦~
回覆列表
蔡康永收藏建議
預算5萬元,你該怎麼買?
假設今天你存到人民幣5萬元,要入手第一件作品,應該怎麼買?以買畫為例,同樣的藝術品、同樣的尺寸,最貴的是帆布上的油畫,其次是紙上的水彩,再來是紙上素描,最便宜的是印刷的版畫。我有兩個建議,如果你能承擔較高風險,可以用5萬元,買一張新進畫家的油畫;風險承受度較低的人,就用每張1萬元買三張bigname(名氣較高)藝術家的版畫或素描,依據風險高低決定投資標的。
如果你不想因為買畫讓自己變得很痛苦,版畫價位很低,重點是要買大名字的藝術家。陳冠宇把這種投資,比喻成買績優股。
奈良美智的版畫,在很便宜的時候,曾經一張只要美金三、四百塊,現在漲到三、四千塊美金。一九九○年代安迪-沃霍爾(Andy)的版畫,一張美金兩、三千元,到現在也價值一、兩萬美金了。講一個正在發生的事,此刻最大名頭是村上隆。一般來講,最容易買到的一種村上隆的版畫,版數是三百版,三百張都是從一個版印製出來的,當然都長得一樣,如果你買到其中一張,上面會有村上隆簽名以及“三百分之一”、“三百分之二”這樣的編號。現在價格大約一兩千塊美金,一個上班族應該可以負擔得了。如果你現在買一張村上隆的版畫,第一、你負擔得起;第二、畫面多半很漂亮,不會長得像鬼一樣讓你掛不出來;第三、依據奈良美智或安迪沃荷作品的經驗推估,可以合理預期十年後能有倍數的增值。
蔡康永談收藏,30萬是收藏警戒線。
很多人會覺得限量三百張會不會太多了一點?其實版畫是很多收藏家真的用來裝飾的,沒有太多顧忌;不像是油畫,被可樂灑到或被小孩撞到,很心痛。因此三百張版畫當中,可能有兩百多張是掛進收藏家小孩房間,就很久都不會拿下來了,就不再流通了,所以最後在市面上流通的可能只剩五六十張,不至於全數出籠,到處都是。
而且,有信用的藝術家的版畫不會號稱三百版,結果實際推出五百個。所有限量品都是有編號的,奈良美智那個失眠娃娃,每盒都附了一個木牌,奈良美智本人親自寫了編號;草間彌生與Ferragamo合作的包包也有附證書,證明你買的是兩百個包包中的第幾個。有些攝影家對版數的控制比較放鬆,某個尺寸的沖印了十五版以後,過幾個月換個尺寸,又沖印十五版,這種事如果重複很多次,難免影響收藏家的購買意願,會擔心根本不是真的“限量”。也就導致售價只跌不漲。
潛力藝術家增值空間大
如果是素描,跟畫又是不一樣的東西。舉例來說,中國知名畫家常玉的油畫,大家肯定搶著要,可是他的素描如果出現在市場上,大概就是5萬上下,漲的不多;當然並非名氣不夠響亮,而是常玉素描數量確實很多。
十幾年前,常玉一張油畫幾百萬,現在近億了,而當時一張十萬塊的素描,對一般薪水階級也很吃力。買的人以為會漲,卻忽略常玉素描不難買到,所以過了十年也漲不多。我有認識到巴黎學美術的學生說,早期在跳蚤市場,常玉的素描真的是一箱一箱,讓客人隨便挑。如果著眼在投資,5萬元你該買個新藝術家的油畫,還是常玉的素描,我會覺得買個有潛力的新藝術家,增值空間比較大。
注意名家衍生品
這個時代,愛漂亮的小朋友真的比較知道藝術家的名字,透過浴巾杯組,滑板公仔,知道嶽敏君、知道傑夫-昆斯(Jeff Koons);便利商店裡賣的設計雜誌,資訊多又便宜,能接觸的管道很多元,基本的藝術修養已經比上一輩豐富許多。我們可以看到當代藝術普及到生活用品,潮流衣物,年輕藝術家作品愈來愈多元化,收藏族群從金字塔頂端一直往下移,市場上可以找到不少低價的東西。要入門買藝術,門坎沒有想象得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