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犀利這是傳說
-
2 # 閒看秋風999
傳統詞彙無疑。
“人血饅頭”與傳統醫學有關;傳統醫學認為世上所有動植物甚至包括人的尿液、血液、毛髮等等“皆可入藥”;
換言之,人血饅頭至少在明代李時珍編纂《本草綱目》以前都是傳統醫學的“偏方”,據說專治“癆病”(肺結核咳血)。
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唐朝陳藏器所編《本草拾遺》一書;清朝文人袁枚在《子不語》這本書中也提到過“人血饅頭”。
不過,在唐代以前甚至更早的時候,是沒有“饅頭”這個詞的;道理很簡單,古漢語都是單音節詞,沒有“饅頭”這樣的雙音節。
據傳說,“饅頭”的“饅”字源自“蠻”;大約是在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了“饅頭”這種“祭祀品”(注意,不是食品);
傳說諸葛亮出兵“七擒孟獲”時,在南方荒蠻之地遇到一條河流的阻隔;河水波濤洶湧無法過去。當地人介紹有“河神”需要祭奠;祭奠河神必須用“人頭”(蠻人、當地人的頭);
諸葛亮認為使用“人頭”過於殘忍;於是用麵粉(小麥或者燕麥)粉做成“人頭”投入河中;河神收到“人頭”祭品以後,立馬風平浪靜。諸葛亮也率領大軍平安過了河。
“蠻人頭”,就是“饅頭”的來歷。
-
3 # 使用者言午澤群
“人血饅頭”出自唐陳藏器所編《本草拾遺》一書。舊時民間迷信,認為人血可以醫治肺癆(肺結核病),處決犯人時,便有人向劊子手買蘸過人血的饅頭治病。
李時針明確反對用人血或人體器官入藥的觀點,中醫對於人血入藥在明代就已經逐步停止。魯迅的小說《藥》其中對人血饅頭的講述,主要是為了表達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人們的愚昧無知和封建迷信。
-
4 # 有話少說
人血饅頭,現代詞還是傳統詞,沒想過。六十年代上高中,語文課本里,魯迅先生的文章《藥》,第一次知道這個詞。愚昧無知的人,相信人血饅頭可以治癆病。
現在有些人,跟魯迅先生描寫的相信人血饅頭治癆病,沒什麼兩樣,非要把治感冒的中藥連花清瘟膠囊炒作成新冠病毒的藥。
我接觸人血饅頭這詞是魯迅《狂人日記》所描述的,即人血饅頭可以治癆病。以前的沒有聽過,也許是孤陋寡聞罷了。《狂人日記》是屬於新文化運動後期所作。應歸納為現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