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典藝術品

    第一,例如: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擔任司隸校尉的職務。

    第二到孔融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名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

    第三,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

    第四,”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第五,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

    所以說: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

  • 2 # 風雅頌lxl

    方仲永

    王安石有一遍文章叫《傷仲永》,講的是一個叫方仲永的小孩兒小的時候很聰明是個神童,長大後淪為普通人的故事。

    方仲永五歲不認識書具就能寫字作詩,並且詩作的非常好。知道兒子這個特殊的才能之後,他的父親沒有選擇讓仲永去上學,而是每天帶他出去給人作詩賺錢,多年之後仲永“泯然眾人矣”。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即使你先天具有天賦,如果不經過後天的一番教育和學習也終究難成大器。

    其實歷來對先天的天賦更重要?還是後天的努力更重要?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一番爭論。不可否認先天的天賦確實很重要,但是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可能得到上天的眷顧成為幸運兒。而很多先天並不是那麼聰明的人,最後卻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走上人生巔峰。比如愛迪生,曾國藩,再比如馬雲。他們小時候並不是很聰明,長大後透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就一番大事業。

  • 3 # 本昌談歷史

    你提到的這兩種人不僅古代很多,現在也不少,咱以古代為例加以說明:

    一,小時聰明長大平庸的典型一一仲永

    關於《傷仲永》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小時特聰明,成人後變得與普通人無異的人。關於故事細節大家都知道,不再贅述,我在這裡要說的是,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天賦再好而沒有後天的努力,就會一事無成。

    二,小時聰明長大變壞了的人一一嚴嵩

    首先要指出的是聰明和變壞沒有必然聯絡。聰明指的是人的智商,好壞指的是道德,兩者是相互沒有關聯的兩個方面。舉兩個典型事例:一個是明朝的嚴嵩,他十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舉人,二十五歲高中進士,並且在文學和書法上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他當官之後一路高升,官至宰相,算聰明吧,但他做盡壞事,成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再一個例子是清朝的和坤,他腦袋瓜特別好使,他沒透過科舉進仕,算是自學成才,官至宰相,並且會四種少數民族語言,他算聰明吧,但一提到和坤都知道他是歷史上最大的貪官。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小時越聰明越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反之,因為腦袋瓜聰明而走了邪道,幹起壞事來比普通人更厲害,危害更大。這就要求我們對聰明的孩子多注重做人的教育。

  • 4 # 宇宙大魔神

    越聰明的人越容易看透這個世界,傳統文化宗教影響不了他。這種人都是給自己活,不是給別人活,自然不會有太多功績。不過,如果他的愛好是科學,那就不一樣了

  • 5 # 歷史新人小Q

    何晏

    何晏何人也?何晏(?-249年),字平叔 。南陽郡宛縣(今河南南陽)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東漢大將軍何進之孫。何晏之父早逝,司空曹操納其母尹氏為妾,他因而被收養,為曹操所寵愛。少年時以才秀知名,喜好老莊之學,娶曹操之女金鄉公主。魏文帝在位時,未被授予官職。魏明帝認為何晏虛浮不實,也只授其冗官之職。大將軍曹爽秉政時,何晏與之共事,得以累官至侍中、吏部尚書,典選舉,封列侯。高平陵之變後,與大將軍曹爽同為太傅司馬懿所殺,被夷滅三族。

    七歲神童

    《世說新語》記載:何晏七歲的時候,聰明過人,魏武帝曹操特別喜愛他。因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長大,曹操想要認他做兒子。何晏便在地上畫個方框,自己待在裡面。別人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回答說:“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這件事,隨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收為養子性格叛逆

    何晏之父早逝,司空曹操納其母尹氏為妾,他因而被收養,為曹操所寵愛。由於得到曹操的寵愛所以變得無所顧忌,所穿的服飾與世子相類似,所以曹丕非常厭惡他,每次都不叫他的姓名或字,曾經稱它為“假子”。何晏與幷州刺史畢軌及名士鄧颺、李勝、丁謐等都有才名,但急於富貴,趨炎附勢。魏明帝曹叡繼位後,厭惡他們虛浮不實,都加抑制而不錄用,何晏只是擔任一些冗官。

    輔助曹爽備受重用

    何晏應與曹丕、曹真等年紀相仿,所以按照輩分來說應該是曹爽的長輩,晚期掌握大權的人正是大將軍曹爽,而何晏曲意迎合才獲得權利的。何晏等依仗曹爽勢力用事,迎合的人升官進職,違抗的人罷黜斥退,朝廷內外都看風向行事,不敢違抗他們的意旨。何晏又割洛陽和野王典農的數百頃桑田和湯沐地作為自己產業,並竊取官物,向其他州郡要求索取,官員都不敢抗逆。黃門侍郎傅嘏對曹爽的兄弟曹羲說:“何晏外表文靜而內心浮躁,巧取好利,不求務本,我恐怕他一定先誘惑你們兄弟,仁人志士將遠遠離去,而朝政將要荒廢了。”何晏等於是對傅嘏心懷不滿,因細微小事免去他的官職。

    站錯陣營被滅三族

    曹爽採納何晏等的計謀,把郭太后遷居到永寧宮,並開始獨攬朝政大權。而司馬懿在這形勢中已無法掌握權力,又怕在朝會再受逼害,因而在同年五月開始稱病迴避,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馬懿乘曹爽兄弟陪同曹芳拜謁魏明帝高平陵時,發動政變,封閉洛陽城並佔據曹爽和曹羲的軍營。曹爽最終向司馬懿投降,交出權力,正月初十,司馬懿以謀逆罪將何晏與曹爽等一同誅滅三族。

    何晏從小能文長大後又寫出了一些佳作,他與夏侯玄、王弼等倡導玄學,競事清談,遂開一時風氣,為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在文學方面他是成功者,但是他在政治鬥爭中得罪了司馬家族。我想何晏本人也沒想到自己的這個決定帶來的是誅滅三族的後果為代價,正所謂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何晏應該就是這種人吧!

  • 6 # 諸事不順的羊

    1:拿優點和缺點分析!!

    優點太強用辯論的說法,可能優點可能會成為缺點!

    這裡拿小孩子來說,

    從小就被叫成神童,這是一個優勢,別人都知道他很聰明,名聲在外!

    當然這也是一個劣勢呀!這會讓他產生極端心理,因為起點太高了,不容出現失敗。如果出現了,那真的是物極必反,陰盛陽衰!

    如果沒有很好的心理疏導,很有可能走不出來!!

    2:小時候聰明,長大後就不行了嗎??

    這個問題不一定的,這就牽扯上了教育問題,如果老師父母教育的好,照樣能夠成才。

    如果老師父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忽略的孩子的後天教育,這就成了後者。

    所以從小聰明與否,都是通過後天的教育和學習一路走來的。

    不學習,再聰明也沒有用的

    所以,我的個人觀點是:這只是史冊上舉的是反面案例,讓後人引以為戒,並不是人從小聰明就可以成才,還與後天的教育培養和學習是分不開。

    當然也有成功的案例,史書上也有說明!!這個問題是有相對性的。

  • 7 # 尉霖

    歷史中各類故事或者真人層出不窮,這類人物也不少見。

    第一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傷仲永了,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為業,方仲永出生五年(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忽然有一天哭喊著要這些東西,他父親感到很詫異,從鄰居家借來給他,方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了自己的名字。

    公元1033年,與方仲永同齡的王安石隨著父親回金溪探親,在舅舅家便是遇見了方仲永,王安石也是神童的代表性人物,書上說他“少好讀書,一過目便終生不忘”,方仲永的大名他也聽說過,於是他便請方仲永作了幾首詩,但他有些失望,因為神童作家並不是像傳聞中那麼厲害。

    公元1040年,王安石再次回到金溪探親,此時的方仲永已經做回了農民。

    後來王安石寫下了著名的傷仲永一文。

    其實類似的人物歷史上還有很多,比如讓梨的孔融,年少聰慧,但是大了之後卻是語出驚人,大言不孝,無父無君,還有曹聰,稱象的典故膾炙人口,可惜的就是夭折。

    所以說,小時聰明,大未必佳,也沒說錯,但是這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賦,如果不努力學習,也很難取得真正的成就,例如方仲永。

  • 8 # 謎石

    魏明帝,曹叡。曹操的孫子,曹丕的長子,他的母親就是著名的甄氏。

    曹叡小時候既聰明,又善良,長得俊美可人,簡直就是天生有龍鳳之姿。

    因他聰明伶俐,小時候特別被祖父曹操寵愛。

    “生而太祖愛之,常令在左右。”(《三國志》)

    他自幼非常聰敏好學,在文學軍事等方面博聞強記,在東宮為太子時,常與名士衛臻一起學習探討學問。衛臻人品學識都是一流,擅長書法,明於事理,善斷軍事,不結黨營私,曹叡能與這樣的人意氣相投,說明他身上也有著類似的氣質。

    曹丕曾向衛瑧暗中詢問曹叡的情況,衛瑧稱他明理而有德行。

    據《三國志·魏書》記載曹叡為太子時的情況:

    帝容止可觀,望之儼然。自在東宮,不交朝臣,不問政事,唯潛思書籍而已。

    曹叡最愛研讀律法,

    帝生數歲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異之,曰:“我基於爾三世矣。”每朝宴會同,與侍中近臣並列帷幄。好學多識,特留意於法理。(《三國志》)

    曹叡的文學才幹非常突出,他用心制詩度曲。善長樂府,與其祖父曹操、父曹丕並稱魏之“三祖”。

    《詩品》:“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叡不如丕,亦稱三祖。”

    曹叡的太子之路並不一帆風順,他的母親甄后失寵,被曹丕賜死。曹丕聽說他對此有怨言,也剝奪了他的太子地位。

    據野史《魏末傳》記載,一次曹丕狩獵,曹叡陪同。突然看到母子兩鹿跑過,曹丕拉弓放箭將母鹿射死,又讓曹叡趕快放箭射小鹿,曹叡卻說:“您已殺了母鹿,臣實在不忍心再殺掉孩子了。”說完哭泣不已,曹丕放下弓箭,被這個善良的孩子感動了,從此堅定了讓曹叡繼承王位的決心。

    當然,在我看來,曹叡少年時聰明好學善良都應該是有的,但射鹿這段似乎有點演義傳說的痕跡。不管是真是假,這都是暗示曹丕殺了曹叡之母甄氏之後,對其子(當然也是他自己的兒子)曹叡反倒更加愛護了。

    曹叡登基之後,先有勵精圖治的階段。

    即位之後,褒禮大臣,料簡功能,真偽不得相貿,務絕浮華譖毀之端,行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鹹服帝之大略。(《三國志》)

    然而,他最終卻變成了一個驕奢淫逸、恣意妄為的君主。不知是不是,惡,一直深埋於他的內心深處,只有在合適的氣候之下,才蔓延膨脹,佔據整個心靈,成為支配他的指揮官。

    據《魏略》記載,魏明帝后宮甚眾,嬪嬙共達數萬人。

    他本與毛皇后感情甚篤,在他還是太子時,兩人就在一起了。可是曹叡稱帝后,寵幸貌美的郭妃,每日盡情享樂,一個月都不理朝政,將毛皇后冷落。

    有一次,曹睿跟郭妃一起在花園中飲酒享樂,並告訴手下不要讓毛皇后得知。不想第二天,毛皇后卻用揶揄的問吻問他,“陛下昨日遊園開不開心?”。曹叡立刻惱了,將陪同飲宴的侍從殺了十幾個。後來他實在看不下去老給自己添堵的毛皇后,終於將其賜死。

    在這件事上,他實際上走了曹丕對待他母親甄皇后的老路,也可謂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而他因一件小事,不問青紅皂白隨意誅殺身邊親隨十數人,分明是一種倚強凌弱極度野蠻的做派,已是禽獸之行,這也宣告,當初那個愛鹿少年的純真靈魂已從軀殼中徹底飛走了。

    曹叡在位期間,非常喜歡大興土木。在許昌、洛陽營造了大量宮室,勞民傷財,惹得民怨沸騰。朝中大臣多有進諫,他的態度基本不聽,偶爾虛與委蛇一下,最終我行我素。

    這也為曹魏帝國的最終覆滅埋下了禍根。

    縱觀曹叡一生,少年時代是個純粹好孩子,稱帝之後,所作所為也是好壞參半。但“壞”的一面在執政後期越來越成為主流,而且他在青少年時代一點都沒有表現出來的“惡”,到了得勢之時卻從爆發而出,沒有了愛心,反以殺戮而立威,相當卑劣。

    清末民初寫作《歷朝通俗演義》的作者蔡東潘對他這樣評價:

    曹叡奢淫無度,違理蔑倫,種種荒謬,俱足亡國,而反得平定遼東,擒斬公孫淵父子,是所謂天奪之鑑,而益其疾也。

    當代著名歷史學家馬植傑對他的評價是:

    綜觀曹叡之行事,優缺點各佔一半,其優點是善為軍計、明察斷獄、比較能容人直諫。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殺諫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見的,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點是奢淫過度,還有一個重要的失誤,則在確定繼承人和輔政大臣方面。

  • 9 # 謙語謙尋

    這個必須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孫子司馬遹嘍!

    這傢伙的爹就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大傻子皇帝、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

    武帝曾經一度懷疑那個大傻子太子不是自己的種,自己雄才大略文武兼修,怎麼會有那樣一個除了吃肉什麼也不會的傻兒子。

    欣慰的是那個宮女生下的孫子司馬遹聰慧非凡!

    司馬遹五歲時,有一次宮中失火,爺爺武帝站在火光下檢視大火,小司馬遹走過去拉著爺爺的衣袖走到暗處,很鄭重的說:

    夜晚失火,場面混亂,爺爺身為一國之君,不宜在火光下暴露自己。

    司馬炎驚奇地看著這個五歲的孫子,怎麼也不敢相信這話是出自他之口。

    更驚奇的是傻不拉幾的太子出於“日行一善”做好事,寵幸了宮女謝玖,怎麼就會生出這麼個聰慧有城府的孩子來嘞?!從此以後對這孩子特別的看重。

    可惜呀!基因帶來的東西是改不掉的,司馬遹長大後不好學習,偏愛屠宰牛羊還貪圖美色……

    這個只能說基因攜帶的東西有好有壞,你都不知道後代中哪一個,會來個集中大爆發!

    看這爺孫三代的影象,我想用一個歇後語來形容一下不知道對不對:

    老鼠下兒,一窩不如一窩……

  • 10 # 蟈蟈的文史原創

    有一句話說的好: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難。同樣的道理:人能夠從始至終保持樂觀向上謙虛謹慎的人很難。這樣的人在中國歷史上不在少數,往往這些人在年少的時候因為才能,或者孝道,再就是某一方面非常突出而被世人讚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到他們長大之後,逐漸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如王安石在《傷仲永》文章中提到的方仲永。

    今天我要說的這個人物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故事在我們很小的時候都是被用作榜樣的。大家是否還記得“鑿壁偷光”的故事,一個小孩白天要做農活沒有時間看書,而晚上又因為沒有油燈看書,一天他發現和他一牆之隔的鄰居家裡的燈光從牆縫裡投射過來,於是他將這道縫隙擴大,讓更多的燈光照過來,他就靠這點燈光繼續他的讀書事業。他就是鑿壁偷光的匡衡。

    匡衡,東海郡承縣人,家庭是貧農,世代務農,雖然家境貧困,但是他非常喜歡讀書,為了能夠讀書到有錢人家去做工,用自己的幫工的錢來買書讀。而且他還拜當時的博士學習《詩經》,而且對《詩經》的理解非常獨到,得到了人們的讚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意思就是說聽匡衡解說《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之透。

    根據漢朝的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2可透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已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雖然匡衡好學,但是畢竟基礎打的不牢固,最終經過九次考試,才得了個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是他對於《詩經》的理解深受當時還是太子的漢元帝賞識。

    在漢元帝登極之後,匡衡的官運開始亨通起來,一開始任郎中,遷為博士,給事中,後又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因為漢元帝十分喜歡匡衡給他講解《詩經》,後來他又提拔匡衡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即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又代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

    匡衡可謂是靠著對《詩經》而位極人臣,皇帝的充分信任,匡衡自然也是盡心盡力,他積極納諫,針砭時弊,看到朝中的一些做法不符合實際,經常上書漢元帝陳述厲害,很多都得到元帝的許可。而且用儒家思想教化民眾。當成帝繼位後,匡衡對宦官石顯中書令結黨營私,把持朝政,加重賦役,剝削百姓進行彈劾,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為大漢王朝做的剷除奸佞的事情。

    也許漢成帝對於《詩經》的喜愛沒有漢元帝那麼熱烈,也許漢成帝根本就不喜歡《詩經》,皇帝的更換對於匡衡有一種被冷落的感覺,自彈劾石顯之後,匡衡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與同僚之間的關係逐漸疏遠產生隔閡,而他的私慾也越來越強烈。元帝的時候封其為安樂侯,其侯國食封土地本為31萬畝,但是匡衡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4萬多畝,司隸校尉告其“專地盜士”,最終被免為庶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手機還值得買嗎,都是曲面屏,還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