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行偃1

    沒有必要一一道來,只說幾個比較著名的降將:

    曹操東進,擊破劉備,關羽被俘,遂降曹操;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劉備與孫權組成聯軍大敗曹操軍,曹操北歸。劉備趁機佔領荊州,率領趙雲等南征長沙四郡。黃忠跟隨韓玄向劉備投降。

    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張燕原名褚燕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被任命為平北將軍,封安國亭侯;張郃、高攬、“後面趕的是馬延、張顗,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將”;于禁投降關羽;臧霸與孫觀等人投降曹操;蒯越、文聘、蔡瑁。

    太史慈投降孫策,甘寧算不算投降?不好說,投奔比較好。

    從以上涉及到的“五虎上將”中,除了趙雲、張飛都是降將。哈哈哈…

    “五子良將”中,除了樂進、李典…哈哈哈!

    東吳最重要的將領太史慈,甘興霸,孫權手下投降的將領真不多,詐降的卻不少:黃蓋、周魴…

    再往上像呂布、劉備、張繡、賈詡、張魯、劉璋、劉琮也都先後投降過曹操;往下…

    往下就沒法看了!!!遍地都是:潘濬、糜芳、士仁;法正、孟達、吳懿、李嚴、吳蘭、雷銅、任夔;吳班、馮習、張南、傅彤、孟獲、沙摩柯、陳式、黃權;姜維、王平、夏侯霸……

    魏延以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魏延不是降將。還不如降將,屬於家奴!《三國演義》說他是降將,抬舉他了。

    藉此,我卻想給那些沒有投降的泠苞、張任、鄧賢、劉璝他們點個!

  • 2 # 茫茫長夜

    大丈夫,生而何歡,死又何懼!

    嘿嘿,張遼算一位。

    魏延救黃忠,忠閉門不出。劉備登門去請,黃忠算一個。

    那個蔡氏兄弟就不提了,我討厭,曹操更討厭!嘻嘻,曹操"英明","明"知周郎一計,還是把那兩個傢伙宰了。

    ……恕不盡數,俺也就記得這幾個了

  • 3 # 大愛無恨劉成

    《三國演義》展現的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軍閥割據,形成三足鼎立,最後三國統一於西晉司馬炎的那段歷史。

    《三國演義》很多人物的事蹟都是以歷史為依據的,然後加工整理,藝術化而顯得更加氣勢雄渾,生動活潑。

    因為《三國演義》主要描寫的是階級矛盾,以及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屬於打內戰,所以一些軍閥集團之間的人才流動就非常頻繁。一些大將和謀士從某一集團到另一個集團,非常容易,非常便利。畢竟都是一樣的語言、一樣的文字、一樣的文化嘛。從嚴格意義上講,流動的人才也算不上什麼投降,說成是跳槽更確切一些。

    不過,在當時看來,背叛了主公,投奔了另一個主公,也算是投降。《三國演義》中投降過的武將著實不少。我們只盤點他們人生跟隨的最後一任主公,屬於投降過去的。我就按照他們成就的大小來一一分析一下吧。(揀重點有成就的人物)

    第一、張遼,字文遠。原來是呂布手下頭號戰將。

    跟隨呂布被曹操和劉備聯手打敗被擒。白門樓,曹操殺了呂布和陳宮以後,對張遼的去留有過躊躇。張遼昂首挺胸,大罵曹操,表示絕不投降。曹操怒氣衝衝,欲斬殺張遼以洩私憤。劉備抱住曹操的胳膊,關羽屈膝下跪為張遼求情。曹操於是對張遼以禮相待,感化了張遼,張遼投降了曹操。

    張遼投降曹操以後,屢建奇功。尤其是曹操攻打冀州和烏桓時,立下蓋世之功。張遼在白狼山一戰,斬殺烏桓首領踏頓,載入史冊。張遼在赤壁之戰,一箭射中東吳大將黃蓋。

    張遼的巔峰之戰是威震逍遙津之戰。張遼以800士兵,破孫權十萬大軍,殺得東吳小兒夜間不敢啼哭。張遼被曹丕稱為“古之召虎”。

    張遼被東吳老將丁奉射死。

    第二、姜維,字伯約。姜維原來的曹魏校尉。投降諸葛亮以後,諸葛亮對他的武藝超群和忠義十分賞識,把平生所學悉數傳授給他。

    姜維後來擔任了蜀漢的大將軍。他繼承諸葛亮的遺志,一心一意北伐,九進中原,被曹魏大將鄧艾阻擋。姜維和鄧艾的戰役勝多敗少,曾兩度打得鄧艾無計可施。鄧艾只好使用間諜,買通宦官黃皓,在後主劉禪身邊進讒言,後主召回姜維,使得北伐大業功虧一簣。

    姜維為了復辟蜀漢政權,後來煽動鍾會造反,結果鍾會手下的眾將不服。姜維和鍾會被亂軍殺死。

    第三、徐晃,字公明。

    原是軍閥楊奉手下戰將,因和許褚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被曹操賞識。謀士滿寵說服徐晃加入曹操陣營。

    徐晃在曹操的領導下,大放異彩成為一代名將。他斬殺過李傕和郭汜手下戰將崔勇、李樂;斬殺冀州戰將汪昭;白馬坡大戰過顏良、文丑;赤壁之戰、漢中之戰、官渡之戰、潼關之戰等曹操指揮的大小戰役都全部參加,並均有立功表現,混的大家臉都很熟。

    徐晃的成名之戰是襄樊之戰,打敗了關羽。在這場戰役之初,徐晃還對關羽使用了攻心之術,先是大發感嘆,回憶以前和關羽交往的美好過去,盡情地抒發了一番個人情懷,使得關羽放鬆了警惕。徐晃打敗了關羽,名揚天下。徐晃在《三國演義》中死於孟達之手。

    第四、甘寧,字興霸。

    原是黃祖手下,因不受重用而棄暗投明,投降了孫權。投降孫權後,協助孫權打敗了黃祖,奪取了江夏,並親手射殺黃祖。甘寧在合肥之戰,立下大功,攻打皖城時,他用鐵鏈打死太守朱光,首先衝上城頭。孫權為此專門為他召開了慶功大會。

    甘寧胸懷寬廣,東吳大將淩統因為父親死在甘寧之手(甘寧在黃祖手下時,射殺了淩統的父親。),就時常想要報復甘寧,並多次在公開場合挑戰甘寧。後來,淩統大戰曹魏大將樂進,被曹休射下戰馬,樂進挺槍要刺死淩統,千鈞一髮之際,甘寧一箭射死樂進,救了淩統。甘寧以自己的寬闊胸襟化解了和淩統的個人恩怨。

    甘寧在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中,被沙摩柯射死。

    第五、太史慈,字子義。

    原來是揚州刺史劉鷂的部將。後跟孫策大戰一百多合不分勝負,被孫策賞識。孫策設計生擒了太史慈,並對他以禮相待,太史慈深受感動而投降。死於孫權和張遼的合肥之戰。

    第六、魏延,字文長。蜀漢一代名將。

    原是劉表手下,因要迎接劉備進襄陽,被文聘殺敗,投奔了長沙太守韓玄。後來,魏延因為韓玄要殺黃忠,他就殺了韓玄,向關羽獻了長沙。

    投降了劉備以後,魏延立下了赫赫戰功。

    1、劉備進川,魏延立下大功,被劉備賞識。是劉備奪取漢中以後的首任漢中太守。是和關羽、張飛並列的三大封疆大吏。魏延鎮守漢中將近十年,多次打敗來犯的魏軍。

    2、諸葛亮南征孟獲,第一次生擒孟獲的就是魏延。

    3、六次參加北伐戰爭。並伏殺曹魏大將王雙。

    4、引誘司馬懿進上方谷。司馬懿父子差點被燒死。

    5、引誘張郃進埋伏算。張郃被射殺。

    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和楊儀爭奪軍權,被馬岱殺死。

    第七、黃忠,字漢升。原是長沙太守韓玄的副將。

    韓玄以通敵之罪要斬殺黃忠,被魏延救出。後來劉備和關羽親自上門去請,黃忠盛情難卻,只好投降了劉備。

    黃忠投降劉備後竟然是黃昏無限好,成了中國文化中老當益壯的象徵。黃忠的汗馬功勞主要有:

    1、劉備進川時,擔任先鋒,並射死鄧賢營救過魏延。在龐統陣亡之時,首先向劉備建議請諸葛亮進川主持大局。由此可見,老將軍的謀略也是很深。

    2、在葭萌關打敗曹魏大將張郃。

    3、漢中之戰,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震驚天下。含金量接近關羽斬殺顏良。

    4、夷陵之戰,斬殺東吳戰將一員。後被東吳小將馬忠射中肩窩,傷重不治身亡。

    第八、孟達。先是劉璋的部將。

    劉備進川之時,孟達和法正一起主動對劉備投懷送抱,充當了內應。後來因為阻撓劉封發兵援救關羽,擔心被劉備處罰而投降了曹丕。曹丕對他甚是禮遇,一度和他同乘一輛車子,以示恩寵,遭到了曹魏其他大臣的嫉妒。曹丕死後,孟達在曹魏處境艱難,就主動向諸葛亮提出投降,因洩露天機而被司馬懿千里奔襲斬殺。

    第九、馬超,字猛起。

    劉備派出說客李恢,說服馬超投降了劉備。馬超投降劉備以後,被封為五虎上將,驃騎大將軍,是蜀漢劉備時期的的最高軍職。但是馬超大多數時間只擔任虛職,沒有掌握軍權。箇中滋味,大家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吧。馬超最後是抑鬱而亡。

    第十、黃權。

    先是劉璋部將,跟隨劉璋一起投降劉備,很受劉備的重視。劉備討伐孫權時,以黃權為參謀,黃權帶領一萬士兵在江北防曹魏。劉備夷陵大敗,黃權帶領士兵投降曹丕。應該說,黃權的兩次投降都是處於無奈。投降以前,他對自己的主公也都盡職盡責了。尤其是苦諫劉璋,曾以牙齒咬住劉璋的衣服,被扯掉了兩顆門牙。

    把馬超和黃權放到最後,是因為這兩位是以上降將中結局最好的兩位。《三國演義》中還有不少的降將,但是比較出名的、有一定影響的應該就是這十位了。

    他們可以合稱:《三國演義》十大降將。

    透過盤點,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降將大多都沒有壽終正寢。另外像呂布、關羽等名將也有過投降的歷史,但是他們人生的最後一站不是投降的主公,所以就不以降將來對待他們,也不再列舉他們的事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原單位辭職,是否都會得罪原來老闆?原老闆在你離職後沒有對你客觀評價,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