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c173629171
-
2 # doudou562
應該是前天,在網上看到的評論,安眠藥沒有害處,華人無病呻吟的人太多,應該是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要是能緩解一下不能上隱就行了,失眠給身體帶來的傷害是無法詁量的,會使整個身體神經錯亂,免疫力下降,特別是精神上的確是難以承受的痛苦,對症下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應該是前天,在網上看到的評論,安眠藥沒有害處,華人無病呻吟的人太多,應該是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要是能緩解一下不能上隱就行了,失眠給身體帶來的傷害是無法詁量的,會使整個身體神經錯亂,免疫力下降,特別是精神上的確是難以承受的痛苦,對症下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散亂,掉舉是初修禪定時最大障礙,散亂,指初修止時,念頭馳蕩流逸,思此念彼,難於控制,不能專注於所緣境。散亂,掉舉生起的原因,主要是攝心繫緣用力過猛,對治方法,諸經論中所說大略有以下幾種:
一,及時覺知,提起正念,初修止時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知":對自己意念的把握與自知之明,能覺知散亂,掉舉之將生,已生,未生。當心念將向所貪愛之境流逸而生微細掉舉時,應即時警覺意念苗頭,即速提起正念,憶念本所緣境,若粗分掉舉以生,更應即時覺知,攝心還住於所緣。
二,繫心臍中,散亂,掉舉生起,是因心意過於向上,引動粗氣上頭,故若散,掉力大時,暫放舍所緣境,意守臍中,令氣隨念下沉,心即隨之平靜,然後再系緣本所觀境。
三,修數息或瓶氣,佛學稱數息為治散亂之良藥,散亂大時,可改修數息觀,默數自己呼息,一呼一息記一數,從一數到十,不令散亂,不久心念便會自然平靜。還可修"瓶氣",於吸氣時想像外界氣息為白色,由鼻中(若有若無,細慢細長)吸入,慢慢向下壓,同時想像臍下之氣為黃色,慢慢向上提,令上下二氣在臍間相合,閉氣不出,長久而住,至不能忍時,緩緩將氣撥出。如此往復,片刻之後,心念自能隨氣息之和緩而趨於靜定。
四,暫停修止,專修對治,如掉舉過於猛厲,用以上諸法皆不能平息,只有暫停修止,針對所起掉舉而修觀以對治,如憶可愛的東西,宜反觀其所貪愛不淨,無常,或深思人生的價值,光陰寶貴,策勵自己,下決心斷除散亂,掉舉,取得修禪的成就。
五,緩放其心,務令自然,散,掉之生,既因攝心太猛,則應放緩其心,勿令過於緊張,輕輕繫念於所緣,不可過於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