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一軍情
-
2 # 小太陽keplt11
其在日本七百餘年的封建統治中,天皇不過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每個人首先最應該效忠的就是他的封建領主,即“大名”,以及軍事大元帥--將軍。對天皇的效忠似乎可有可無。天皇深居在與世隔絕的宮廷之中,他的個人活動和各種儀式也都要受到各種規章制度的嚴格限制,而通常由將軍制定這些規章制度。如果一個等級很高的封建領主對天皇表示敬意,那麼這將會被視為背叛行為。
日本軍隊士兵寧死不投降、不受俘的思想和日本人從小受到的“武士道”精神教育有關,他們推崇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為了祖國犧牲是光榮而偉大的,他們希望自己能像櫻花般燦爛地死去,誓死效忠天皇,他們彷彿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而是為了效忠的天皇而活。 不崇尚所謂的“好死不如賴活著”。對日本人而言,投降成為戰俘可謂奇恥大辱。所以他們對敵軍的戰俘也不太友好,甚至可以說慘無人道。
日本軍隊虐待戰俘是眾所周知的,他們在二戰期間對美國女兵戰俘進行的一系列慘無人道的虐待令人髮指。將燒得滾燙的鐵棍在女兵身上滾來滾去,將女兵鎖在鐵籠裡只漏出個頭,然後用鐵棍活生生把她們的頭打下來,最後再讓軍犬分食之,等等暴行令人觸目驚心。
在日軍的戰俘營裡,紀律是相當嚴格的。戰俘營裡不準將外邊食物帶進來,不準大笑,不準“頂嘴”、不準違抗命令,否則則視為對日本哨兵權威的侵犯,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他們認為,成為戰俘已經是件很可恥的事情了,怎麼可能還笑得出來?
西方人認為,當傷亡人數達到全軍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時,就必須停止作戰。而日軍卻不是如此,在著名的北緬會戰中,日軍投降者和戰死者比例達1:120,這場戰爭僅有142名士兵投降,而這其中有很多是因為負傷昏迷而被俘。
在霍蘭迪亞戰役中,這個比例僅有1:5,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投降是為什麼呢?
導致日軍戰敗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後勤方面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據當時美軍對日軍的評價:他們好像只要有空氣、水和樹葉就能打仗似的。可見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是多麼根深蒂固。
-
3 # 冰眼看日本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包括日本人稱為“15年戰爭”的從1931年開始的抗日戰爭)中,除了最後戰敗投降之外,日軍是唯一沒有過排以上單位在戰場上集體投降或者譁變的軍隊。雖然不喜歡日軍,但這是事實,只要對二戰戰史有一點了解就應該知道。
根本就不存在“日軍在霍蘭迪亞戰役中大規模投降”這件事,這個問題是一個釣魚問題。同樣的問題在另一個問答網站掛了很多時間沒人理,可能是在提問時露了餡,因為提問者加了這麼一段話:“在看《菊與刀》,講到‘而在霍蘭迪亞,日軍第一次大規模投降,其比率為1:5,這與北緬甸的1:120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只要查一下《菊與刀》就知道沒有過這段話,於是就知道這是個釣魚問題了。
(荷蘭迪亞在這個地方)
“霍蘭迪亞”是哪兒?應該是新幾內亞島上的Hollandia才對,現在這個地名沒有了,現在叫查亞普拉(Jayapura),太平洋戰爭時盟軍和這裡和日軍有過激烈戰鬥。但是把Hollandia翻成“霍蘭迪亞”就錯了,應該像我在拙著《浩瀚的大洋是賭場》裡那樣翻成“荷蘭迪亞”才合適。因為巴巴新幾內亞島上的西半部現在是印尼的,原來是荷蘭殖民地,這個名字是1910年到這裡的荷蘭殖民者給起的,在荷蘭語的意思中就是荷蘭。印尼1945年宣佈獨立之後,荷蘭人還有西巴布亞,一直到1962年印尼人用武力逼著荷蘭人把西巴布亞交給聯合國,1963年聯合國又把西巴布亞交給印尼,1968年印尼把荷蘭迪亞改名為查亞普拉,意思是勝利之城,1969年西巴布亞被併入印尼成為巴布亞省。
把名字和地方弄明白之後就可以來談“荷蘭迪亞戰役”了。新幾內亞島是太平洋戰爭中日本人最傷心的地方,幾內亞戰役從1942年3月開始一直打到最後日本投降,先後上島的二十餘萬日本陸海軍,戰鬥到最後向澳洲軍投降的是11,197人。死亡率超過95%。在太平洋戰爭中死在南洋的幾乎每10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是死在新幾內亞島上的。
荷蘭迪亞戰役(或者照題主所說“霍蘭迪亞戰役”也行)從1944年4月下旬到6月下旬在美軍和日軍之間進行。荷蘭迪亞一帶有良好的港灣,日本海軍在此修了機場,1944年開始日軍18軍也想在這一帶建設機場作為後方基地和補給基地,到4月份盟軍登陸之前這一帶聚集了日軍18軍的兵站人員的6600人,陸軍第4航空軍所屬地4飛行師團大約7000人,還有海軍第9艦隊的1000人,總計大約14600人。兵力不少,但幾乎沒有戰鬥部隊。送了一支“南洋第六支隊”來當警衛隊,但只有軍官,沒有兵,更最有趣的是當時南洋日軍的通病:運輸船被美國鬼畜打沉了,這些警衛隊沒槍,沒子彈。
日本人一開始修機場就被美華人發現了,一陣轟炸,結果航空部隊也沒有了飛機。
(被美軍炸燬的日本陸軍一式戰鬥機)
那個“第9艦隊”本來就只有兩艘驅逐艦和一些獵潛艦,主要是陸戰隊,這些年來艦艇都被調走了,沒有船,只有人。
(道格拉斯SBD-5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在美軍登陸前清場)
盟軍要保衛拉包兒,需要這個地方。本來在新幾內亞島上作戰是以澳洲軍為主,這是第一次美國陸軍當主力作戰,軍事主管是美1軍司令官艾克爾貝格少將,麾下41、34和24三個步兵師大約6萬人,在斯普魯恩斯的第5艦隊的艦載機狂轟濫炸之後,4萬人在荷蘭迪亞登陸了。
(鬼畜們真有錢,登陸時就直接這樣不要碼頭而直接衝灘,這麼大的船就不要了)
由兵站、航空、航海以及守備軍官所組成的日軍大部分只有軍刀和刺刀,只能在第4航空師團長稻田正純少將的帶領下往400公里遠的薩米撤退,途中要跨過100多條河流,飢餓,瘧疾帶來的體力不足時這條路成了一條白骨道路,最後第18軍的6600人中到達薩米的只有500人,其餘全部掛在路上了,包括第9艦隊司令長官遠藤喜一中將。
(稻田正純少將)
但是稻田正純是臨陣脫逃,被稻田正純拋棄剩下的日本兵就不但沒有槍,連長官都沒有了,其悲慘程度可以想象。接下來薩米又遭到了美軍攻擊,這次稻田正純只帶了37個隨從繼續逃跑,後來因為這些爛事被送上了軍事法庭。但是“非常時期,人才難得”,結果只判了“停職2個月”,更扯淡的是後來還晉升了中將,當上了第16方面軍參謀長,這件事我在《有一類戰犯叫參謀》中八卦過。
荷蘭迪亞的14600日軍中,走到薩米的只有500人,在這500人中最終回到日本的只有143人,另有4人在深山裡活了10年,在1955年3月向盟軍投降回到了日本。因為傷病而當了俘虜的有611人,大約是總人數的4.2%,在這麼一邊倒的幾乎是屠殺一般的殲滅戰中也就只有這麼小比例的俘虜,哪來的“大規模投降”?
回答問題時,首先要看一下問題是不是靠譜,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握著“政治正確”的大刀衝上去,那把刀弄得不好會割到自己的。
這場戰役還有一個結果就是艾克爾貝格少將因為這一仗而深得麥克阿瑟賞識,晉級中將,升為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後來帶著第八集團軍佔領日本,成為駐日美軍司令官,(麥克阿瑟是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官)。
(打完仗,艾克爾貝格的領子上立即加了一顆星)
回覆列表
日軍素來效忠天皇,寧願戰死也不會投降受辱,可是在霍蘭迪亞戰役中為什麼大規模投降?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後勤不濟,用美華人的話來說就是:日軍好像只有空氣和水就能打仗似的。可見在當時的這場戰役中日軍很可能是輸給了自己。
其實日本天皇在日本多年的封建統治中,就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代表。日軍雖然把效忠天皇掛在嘴上,但是他們最效忠的還是封建領主和他們的軍事大元帥。天皇深居宮廷之中,與世隔絕,對他的效忠當然可有可無。他只是一個無實際權利的代表,他的個人活動也受到了各種規章制度的嚴格限制。而規定他活動範圍的就是所謂的軍事大元帥。如果一個等級很高的封建領主對天皇表示敬意,那麼這將會被視為背叛行為。
再來說日本軍隊士兵寧死不投降、不受俘的思想。這和日本人從小熟知的“武士道精神”有很大的關係。他們推崇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在他們看來,為了祖國犧牲是光榮而偉大的,所以覺得應該誓死效忠天皇。他們已被洗腦得彷彿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而是為了所效忠的天皇而活。再加上日本人的眼中投降成為戰俘可謂是奇恥大辱。所以他們在對待敵軍的戰俘時手段也極其惡毒,甚至可以說慘無人道。
當然也不是說日軍從未有投降的經歷,在之前的戰役雖有投降,但是人數並不多。可是在霍蘭迪亞戰役中,日軍打破前列出現大規模的投降現象。而導致日軍戰敗投降的直接原因就是其後勤補給嚴重不足。中國有句古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無論你日軍多麼強大,斷了糧草也照樣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