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動力
-
2 # 大學生程式設計指南
智慧手機時代中國製造的威名徹底展示出來,全球範圍內除了蘋果和三星手機其餘大部分幾乎都是在國內,就連蘋果手機大部分也是國內組裝起來的,所以中國成為全球的手機中心,這句話並無毛病,成為手機中心並不是意味著成為技術中心,手機裡面最核心部分屬於基帶晶片以及通訊專利費用,當然還有螢幕等主要部件,在通訊標準上特別是在2G,3G上幾乎都是高通的天下,國內手機廠家每賣一部手機都要繳納專利費用,雖然國內手機廠家佔據半壁的江山但是在智慧手機的利潤上主要還是被蘋果手機佔據,在智慧手機領域一半的利潤已經被蘋果拿下。
不要只是看到三星的手機在全球範圍內佔據到第一的位置,但在實際利潤上還是無法和蘋果公司相比,華為公司相比三星公司更是存在差距,不要只是看到有多少手機被賣出,對於消費電子類的產品主要看的還是實際的利潤,這點上蘋果公司已經領先太多了,即使很多人覺得蘋果手機已經不是買手機首選,但蘋果公司的主要利潤點還是在手機上,而且現在手機系統的生態鏈已經形成,大家都知道蘋果手機在全球的銷量會進一步的下降,但蘋果公司的市值還是一路在上漲,主要得益於除了蘋果手機在消費電子領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人氣,所以別的產品在未來的銷量還會大幅度上漲,畢竟生態系統已經非常成熟了。
其實喬布斯留給蘋果公司的不僅僅是簡單的一部iPhone手機關鍵給蘋果消費電子生態給建立起來了,而且在這種生態學系統下推廣任何的產品都會簡單許多,這是蘋果公司在資本市場進一步被推崇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要覺得蘋果手機不行了,蘋果公司就會一蹶不振了,在核心領域國內除了華為在基帶晶片有了突破之外,京東方在螢幕上也能出一些高階的產品了,但整個產業還是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大部分還是處於組裝的市場地位。
所以講中國佔比全球半壁以上的江山,並不能說明很多的問題,只能代表著中國的人口密集型能力比較強,人口基數比較大所佔據的優勢,現在是全球的製造中心,距離真正意義上的科技中心還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在國內科技領域華為公司算是走的比較靠前的,但大部分的利潤還是投入到研發中去了,說的好聽是理想主義本質上講是為了追趕的需要,不能停歇下來因為不敢停止前進的腳步,雖然看起來華為每年的產值很高為了保住現在的地位還是繼續加大研發的力度。
-
3 # kgsuper
首先,華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對手機的需求量巨大,這也是為什麼十年前諾基亞,機車羅拉這些手機廠商進駐中國市場的原因。隨著國外廠商的進駐,中國起初為他們代工,積累了數年經驗之後,催生了一批中中國產自主手機品牌,如華為,OPPO,vivo等。這些手機品牌逐漸獲得消費者認可,並具有一批穩定的使用者。隨著國內市場的穩定和使用者的逐漸飽和,於是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如今華為等廠商已是國際知名手機品牌。除此之外,手機制造的產業鏈較長,上下游企業眾多,且前期投入巨大,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能力去構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而中國從晶片製造到玻璃蓋板都能實現中中國產化,且成本較低,即使是國外品牌,如三星也需要中國企業代工,所以無論是中中國產品牌還是國外品牌,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中國已經成為手機制造的中心。
-
4 # 暴走通訊
毫無疑問哈。目前全球手機出貨量中三星第一,華為第二,蘋果第三。而OV小米佔據4-6名。在前六大廠商中,有四家都是中國廠商。並且三星和蘋果幾乎都是高階市場,大多數中低端市場全部被華為,OV小米所佔領,因此中國廠商成為全球手機中心也是不爭的事實。
與2、3G時代不同的是,中國手機廠商在4G和5G時代已經在技術,研發等方面全面領先,未來和三星,蘋果的優勢差距進一步縮小,華為更有超越之勢,成為三星和蘋果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
5 # 追科技的風箏
5G就是個證明。中國大力推進5G技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5G技術在未來至少有10年黃金期,第一波發展紅利是5G手機,第二波是電腦和平板,第三波是物聯網裝置,包括智慧車載系統。中國5G產業走在前面,自然迎來了優先發展5G手機的第一波紅利,用手機向其他終端裝置滲透。5G智慧手機需求暴增,零部件的需求也會增加供應鏈,會向中國轉移,直接的表現就是中國成為全球手機中心。市場已形成壟斷。中國手機供應鏈新車輪規模優勢,帶動了一些優質的品牌。目前國內市場已經是華為、小米、OPPO、vivo和蘋果的天下,他們的市場份額合計93%,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強者更強,很多中國消費者會第一時間購買5G手機,並且將四大中中國產手機品牌作為首選,龍頭企業的壟斷地位會更加明顯,發展至全球,中國就成為全球手機中心。別的品牌機會不多。5G手機研發成本高,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頭部手機品牌歷經多年成長才發展起來,5G時代橫空出世一家手機企業顛覆格局的可能性極小。所以,未來多年手機行業格局不會有顯著變化,中小品牌日子不好過,國外再有新的手機品牌躋身第一陣營可能性也不大。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6 # Weiqp
中國除了晶片級加工不是世界級的水平之外,其他的水平幾乎都是世界級的水平了。
手機品牌現在幾乎已經被前5名幾乎壟斷了。
圖片是2019年第三季度的全世界銷量統計。
前五名已經佔到72%的產量了,其他裡還是包括像vivo和傳音這兩個銷量巨頭呢。並且從趨勢看來,其他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還在持續下降。
除了三星意外,其他品牌的主要生產基地都是在中國,中國又是定製安卓系統最廣泛的國家,所以手機中心說是在中國一點不過份。
-
7 # 發燒的微控制器
世界上大多數手機都是華為生產的,主要是世界上只有華為可以生產手機,其他都是貼牌的,蘋果三星高通都是華為貼牌而已
-
8 # 繁星落石
符合現在的市場規模。在世界範圍內來說,中國擁有的手機品牌數量也是第一的,包括目前主打國內市場的一些品牌,和它們主攻海外市場的子品牌。除了中國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內部的手機品牌數量可以達到10家。
從出貨量上來說,雖然三星的出貨量依然穩居榜首,但是畢竟三星只是一家企業,涵蓋的市場範圍有限,而且三星很多產品位列高階市場,是無法獲得大量出貨量的。但是對於中中國產手機來說,不同品牌覆蓋不同的市場領域,針對不同的市場領域進行非常詳細的產品線劃分,以華為和榮耀為例就能看出來,即使是相同的設計和硬體配置,只是在一部分零件上的區別,都可以將華為的nova系列和榮耀的V系列劃分為不同的市場定位。如此詳細的市場細分不僅導致了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也導致了更多消費者可以找到符合自己期待的機型,因此整體出貨量必然是上升的。
另一方面,國內對於手機的宣傳幾乎可以用不遺餘力來形容了,在這種市場環境中,消費者很容易被新推出的機型所宣傳的一些特徵所吸引,從而提高自己更換裝置的頻率。比如之前的小米,由於購買之後一年左右即達到了設計壽命,會出現卡頓等問題,而價格又只在千元左右,因此一年的換機頻率對於小米使用者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類似的情況也會促進出貨量的提高。
因此報告中提到的中國成為世界手機中心不無道理,不過其中大部分出貨量還是國內自己消化掉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市場的飽和並不健康,推出十分類似的機型卻標以不同的價格,不斷壓縮價格區間會導致研發經費的減低,而過高的釋出頻率也會導致產品之間的差異減小,大量使用來自供應鏈的技術,每一代的研發可能需要供應幾款甚至十幾款機型使用,導致消費者的熱情降低,換機頻率會從之前的高漲變得平緩。一旦手機市場冷卻下來,對中中國產手機品牌的打擊可能是致命的,畢竟投入的資金如果不能透過銷售回收的話,其所帶來的後果恐怕是資金鍊銜接困難,之前倒掉的幾家手機品牌已經是例子,而從目前飽和的市場狀態來看,恐怕不會成為最後一批。
-
9 # 壹號股權
這個卻是如此,中國擁有最完整的手機產業鏈,在功能機手機時代,中國的手機完全是山寨的代名詞,一說中中國產就是低質的代名詞,中高階產品都是被國外的手機品牌佔據的,諾基亞、機車羅拉、三星、蘋果等手機巨頭在中國市場輪番上陣佔領第一。
1、外資品牌幫助中國建立了手機產業鏈不過這樣的市場環境也為中國的手機產業鏈開始打下了基礎,這些手機品牌面對這個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必須是要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的,而生產基地的建立就會培育一大批的技術、生產工人,同時相關的零部件也會慢慢的中中國產化,那麼這些手機品牌就會帶動中國的手機產業鏈開始發展。
中國的手機品牌在那個時候雖然品牌形象不佳,產品質量也很一般,甚至是低劣,但是適合低端的消費人群,這對中國的手機品牌來說是一次練兵的大好時機。
在2007年蘋果手機釋出的時候,開啟了智慧手機時代,不僅僅開通了一個新的手機時代,更是把中國作為生產基地,富士康基本就承接了蘋果的訂單,而中國各地都在爭取富士康的落戶,富士康的生產基地一建立,對於中國在智慧手機產業鏈的提升重要性是非常大的。
2、允許純外資進入比合資更有利比如創業板的藍思科技,正是因為成為了蘋果的供應商讓這家企業在創業板上市,並且幫助創始人周群飛女士成為中國的女首富,目前藍思科技市值680億元人民幣,一年的營收接近300億。
中國在手機產業領域的開放還是一個極佳的案例,當年在手機領域採取了開放的態度,雖然剛開始很多人擔心市場被外資品牌佔領,中國本土品牌沒有競爭能力,初期確實是這樣的情況,中國品牌一度是山寨的代名詞,持續了很多年,但是外資品牌的進入幫助中國家裡了完整的手機產業鏈,也讓中國的手機品牌獲得了練兵的時間,當我們擁有了完整的產業鏈的時候,再來做手機品牌的時候,我們能佔領終端和高階的。
3、產業鏈是共享的,品牌是整合的其實這種方式比合資要划算得多,汽車領域當年採取的是合資的模式,結果就是中國的汽車製造業資金都投入到合資品牌當中去了,成了一個附庸,而無心做自己的研發,最後僅僅是有比亞迪、吉利、奇瑞三家品牌誕生。
這次特斯拉落戶上海就是仿造手機產業的一個方式,特斯拉無疑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無論是品牌、技術都是一流的,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採取的是補貼的策略,導致競爭不足,補貼了數千億也就是今天這麼一個結果,如此下去,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不利的。
而這次採取的策略是引進特斯拉,而且是純外資的,幫助特斯拉在上海建立了工廠,目前的零部件中中國產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但是到年底,這個比例會上升到100%,如果這個中中國產化率一旦達成,那麼特斯拉的進入也是猶如當年的蘋果手機一樣,也會幫助中國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重塑和重建,只要產業鏈建立起來了,而且是符合世界一流的車企的標準,那麼中國其他的汽車品牌自然也是有利的,供應鏈是共享的,品牌是整合的。
回覆列表
很明顯,中國成為毋庸置疑的手機制造大國、手機設計大國、手機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中國是全球手機中心稱號,當之無愧。
當然,這裡還有兩個例外,那就是蘋果手機、三星手機,其設計中心應該不在中國。但是蘋果手機的生產也是主要在中國,當然三星的生產目前大都不在中國(代工類機型肯定有在中國),因為三星手機在中國也沒有多大市場。
稱得上全球手機中心,就得有幾把刷子。為什麼手機產業這麼密集聚集在中國呢?除了中國自己巨大的市場需求拉動之外,還有幾個原因。
一是中國市場手機的開放性。儘管中國手機市場足夠大,但是中國的手機產業卻並不保守,幾乎所有大的手機品牌都是面向全球市場,都是內外開花。
二是中國強大的製造業基礎,配套生產能力強,製造成本相對還是比較低。儘管有很多晶片、鏡頭、感光器件、高階螢幕等高技術核心配件還是來自日本、美國、南韓等,但是這幾個國家在產業鏈整合和製造成本方面沒有優勢。
三是中國手機核心能力在快速提升。以華為、vivo、中興等為代表的手機廠商在很多技術方面已經處於全球先進行列,特別是5G技術中國更是已經走在了全球前面。
由此,中國的手機產業實力已經很難被超越。即便是蘋果手機的製造不斷被施壓要求迴歸,但是明擺著這是不現實的事,蘋果也不願意離開中國這個最佳手機制造環境。還有三星儘管國內市場很小,但是也在考慮在中國擴大代工類業務。
這都說明,中國的全球手機中心地位在不斷鞏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