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1933862

    如果是高階人才名牌大學畢業的可以考慮留在北上廣深,一般大學畢業的建議去成都等新一線城市,房價低生活壓力小,北上廣深有的時尚機遇該有的都有。我兒子今年在北京的一所一般般的大學畢業,我讓他去成都了,孩子去了後非常喜歡那裡。南京重慶等新一線城市發展也不錯。

  • 2 # 阿濤142903383

    鍛鍊幾年你就會覺得吃幾年苦沒啥,成熟了,穩重了,懂得了社會的形形色色,見識了職場中的爾虞我詐,不在輕易在人前表露自己,習慣一個人加班到很晚,習慣一個人舔舐自己的傷口,習慣一個人面對困難,習慣一個人風裡雨裡奔波,習慣一個人的孤獨。苦不怕,累不怕,生下來,活下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3 # 初溫的海豚音

    不應該。

    但是不是苦逼。

    今天,大學時住我下鋪的姑娘終於拿到了一家深圳公司的工作機會。

    她在大學室友 4 人群裡分享這一喜訊的時候,另一個還在讀研的妹子打聽起了求職經驗,想下半年到上海找工作。而包括我在內的剩下兩人,已經在北京工作了半年多。

    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大城市,為什麼讓那麼多年輕人心嚮往之,又為什麼有人選擇。

    無論你在哪兒,願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留在北京?沒有戶口,孩子的教育是最主要的問題,遲早要回去高考。家裡的父母雙親逐漸年邁需要照顧,而我們卻在千里之外。接到北京?一是北京的氣候和交際老人不習慣,沒有道理讓老人到了落葉歸根的年紀還要陪你在外打拼。二是醫保還沒有做到異地就醫靈活報銷。再加上霧霾和堵車以及每天投胎一樣的擠地鐵,北京已經越來越不堪重負!

    回老家去?到底做什麼?如何與家裡的人融合?離開了北上廣等一城城市,其它內陸城市的 IT 網際網路幾乎一片荒蕪。在這個環境打工自然不可能。

    回家創業?在北京這麼好的機會這麼好的環境都不容易成功。回去又憑什麼成功?

    幹其它的小買賣?第一,是自己能不能彎下腰。第二,即便你彎下腰,你未必有做得好的門路。第三,收入如何保證?

    相信這是所有漂在大城市的 80 後共同關注的問題。期待能有理智而清醒的分析!

    一句話:沒有出路。

    為什麼呢?不只是房價,不只是戶口,不只是異地高考。

    還包括很多,比如問題描述裡一開始就提到的:

    「家裡的父母雙親逐漸年邁需要照顧,而我們卻在千里之外。接到北京?一是北京的氣候和交際老人不習慣,沒有道理讓老人到了落葉歸根的年紀還要陪你在外打拼。二是醫保還沒有做到異地就醫靈活報銷。再加上霧霾和堵車以及每天投胎一樣的擠地鐵,北京已經越來越不堪重負!」

    這段話等於是說:我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又不願把父母接過來,又想在父母膝前盡孝。

    這個矛盾存不存在解決方案呢?——在人類掌握瞬間移動技術之前,不存在。

    別的幾個問題也都可以類推,是同一個句式:

    我的現狀是 A,而我的心願是 B,我覺得沒法實現 B,我的出路在哪?

    我只是想補充一點對這種句式本身的看法。

    這個句式背後隱藏了一個前提:我這樣的情況應該有一條出路(最好就在北京)。

    這個前提,首先我不得不說,它是錯誤的。

    一個普通人要想運籌帷幄,提前看到未來的出路,除非他生活在一個極其穩定的,幾乎一成不變的年代。人們各司其職,各得其所,沒有變革,沒有挑戰,當然也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幾十年前,個人服從國家安排,服從組織分配,那個年代差不多就是這樣,可以一眼望穿自己的人生去向。組織會幫你安排好一切:吃食堂,住宿舍,孩子在大院裡從小玩到大,上子弟學校,學習不用太拼,長大反正是接父母的班。生於斯,老於斯,說來也是很美好。但這個年代已經過去了,留下我的祖父母這一代人,迷惘而失落。幾年前我還在為房子發愁的時候,我姥姥就覺得很費解:「你都考上北大了,這麼優秀的人才,國家為什麼不管你?」

    我向她解釋:國家不會操心我的事了,我的出路在哪,誰都不知道,國家它老人家也不知道。

    國家恐怕連它自己的出路在哪都不知道。變化太快了。乾脆說,已經不存在一條所謂出路了。

    ——再說一句題外話,被大家吐槽最多的戶籍管束,正是那個「能看到出路」的年代的產物。

    那時候,大多數普通人根本連「去北漂」這個選項都沒有。

    再說回「應該有一條出路」這個想法。剛剛說了它是錯的,現在說,它並且是有害的。

    這樣的想法,等於說我們希望把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轉化為一條確定的途徑。「就算是 HARD 模式,總應該存在通關的策略吧!」——這種想法,說難聽點是逆天而行,是狂妄的。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這些芻狗卻說:「天地應該給我們留一條出路!」憑什麼?我們以為自己是誰?難道就因為我們「帝都北漂 80 後」人又多,又可憐,又很努力,命運就應該暗搓搓地為我們埋伏一條通道(最好在北京),讓我們又能買得起房,又能從事對口的職業,生活質量還不低,還能陪在父母身邊(並且讓父母就像生活在老家一樣習慣),醫保報銷,小孩接受高質量教育,高考分數線還比別的省份低?——這就是狂妄。這跟我姥姥說的「國家為什麼不管你?」沒什麼本質區別。

    這樣想的人,既不笨,也不懶。他們有的是才華,大多數也願意拼搏努力(真的,你告訴我有這條路,你讓我怎麼拼命都行)。但他們的問題在於,不願意直面現實。必須依靠一個幻想中的、帶有確定性的、完美的未來,才足以支撐他們奮鬥下去。從心理感受上講,這樣當然會安全很多。但這種安全感是虛妄的,是飲鴆止渴,一旦得不到這種虛幻的保障,就感覺現實寸步難行。

    對未來的期盼,人人都有。但是歷朝歷代,不會有人相信「我盼望的,就一定能實現」。唯獨今天這個時代,也許是有太多人致力於提供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了:學習、溝通、戀愛、生子、教養、職場、創業……都搞出一套一套的教程、方案、成功案例,連出門吃個飯都有按口碑排序,旅個遊都能搜出最佳線路,跟朋友見個面都要開啟手機記入日程,在工具理性主義的全面圍攻下(加上技術的不斷升級),人生好像已經變成了電腦上的思維導圖,一個可以拼裝拆解的模型。所以才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我可以為我的未來找到一個最佳解決方案」。這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幻覺。

    沉浸於這種想法的人,一路順風順水還好,一旦遇到挫折,或者乾脆像題主一樣,發現模型中怎麼也找不到出路,就很可能一蹶不振。他們不會直面現實——「我在荊棘叢生的地方四處摸索,我需要接受這就是我此刻的人生」,而是會選擇逃避,逃避的方式就是去尋找更好的模型——「應該有一條給我這樣的人的出路吧?」如果他們實在找不到這樣的出口,就只能自責「當初腦子進水了,怎麼會選擇這個專業?」或者「都是因為我過去不夠努力」。然後被負能量裹挾,自暴自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算未來變得更好了,不如意恐怕還是十之八九。從古至今,有誰敢說把事業、住房、子女教育、父母養老都解決得十全十美呢?不是這裡有遺憾,就是那裡有犧牲,這就是人生常態。在北京要遭遇種種限制;回到二三線城市又覺得池子小不甘心;出國移民,離父母更遠,把父母接過去語言文化還不通。能怎麼辦呢?生活不就是這麼亂七八糟的嗎,活著唄。

    站在今天是看不見的,也不必看;過五十年再回頭,自然就能看到。也許這一代人其實是時代的寵兒,也許這一代人成為了時代的炮灰,也許這一代人挽起袖子改變了這個時代。都有可能。但站在今天不宜多想,多想無益。

    看不到未來在哪,但還能堅持向前走,沿途偶爾還能樂呵樂呵。能做到這樣的,了不起。

    看不到未來在哪,但還能堅持向前走。能做到這樣的,也是正常人。

    看不到未來在哪,就沒法向前走,亟需看到一條出路……這樣,就是被幻想毒害的一代人。

    借用弗洛姆的說法,安全和自由不可兼得。你想要生活得更自由,就必須承擔相應的不安。

    世界上本沒有路,你走過去了,它就是你的路。

  • 4 # 木薯地瓜紅薯

    這個全看你自己的判斷。

    你有985211的學信網可以查到的學歷嗎?有在相關企事業單位機構實習或者工作經歷後,得到的認可嗎?有,可以留下!在一線城市企業打工,需要具備應對高壓快節奏的能力,需要做好租房時同室友相處,打好同枕邊小強搏鬥的長期攻堅戰。

    你有好的背景和資源嗎?一個能對付過去的學歷,在你大姨夫三舅七舅姥爺的幫助下,就可以擠掉別人,留在類似學校啊機關啊混個合同工。如果考上公務員,那還可以仕途順利呢。

    最後,你有一個好爹麼?有的話,趕緊讓他買房!在具備購房資質後,在力所能及的地段買力所能及的面積!有錢就全款不要猶豫。貸款能刺激你奮鬥的動力,他們付首付,你來還貸。

    有了穩定的工作收入,有個自己的房子,再結果生子。十年八年的一線城市打拼後,就是你享受一線城市是時刻了:最好的公園遊樂園商超飲食等、各種三甲醫院社群服務、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各類補習培訓班、最好的馬路高架還有相對最好的文明駕駛。。。舉不勝舉

    學歷 能力 信心 資源 支援。我總結的外地年輕人一線城市打拼的關鍵詞。

    說糙一點的話,你看北上廣深平均兩千萬人口,堵車堵成球樣,地鐵三班都擠上不去。為啥這群王八蛋都賴在這裡擠著不走?華人是最聰明的,因為他們知道這裡好!賺得多玩的多用的好!

    所以,小夥子們不要慫,就是幹,你不比任何人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巔峰時期范志毅和巔峰時期的鄭智哪個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