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林主人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 第十章 非法令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上一章韓非子提出了針對“智士不信欺君”與“修士不智亂事”的對策。今天看來,韓非子的用人之策還是建立在制度之上,用制度來彌補人才的不足之處與約束人性的陰暗面。

    我們都向往完美與圓滿,但世間之事哪有完美與圓滿的,《西遊記》中孫悟空對唐僧說:天地本不全,經書不全是自然是事。是啊,天地本不全,才有女媧補天。說明完美與圓滿真的很難,對於人才我們總是用德才兼備來要求,這同樣是難之又難的事,如同要求天地完全一樣。

    韓非子實事求是地來分析人才的實際情況,無外乎就是兩種,一種是“智士不信”才有足而德不全,另一種是“修士不智”德有足而才不全。絕大多數人才都是“智修”有所側重,真正德才兼備者極少。所以韓非子針對人才的普通特性給出了管理的具體對策,最後達到“智者不敢欺,愚者不得斷”的理想效果。

    對於“智士不信欺君”的對策,韓非子採取了破舊立新的方式來處理,就是打破現有的人事格局與等級觀念,任用新人,讓新鮮血液流入機體,衝擊“頑固”的血栓,打通脈絡。具體的做法“賤德義貴,下必坐上,決誠以參,聽無門戶”,地位低者討論地位高的人,下屬檢舉揭發上級,透過督查判斷真假,兼聽明事。不得不說韓非子的智慧,不得不敬佩韓非子的手段,何為賢人,這就是賢人。打破禁錮,超越常規,任用新人,衝破現有的權貴平衡與利益既得集團,建立有利於國家與君主的新平衡,既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又保持了朝廷與國家的穩定。

    同樣針對“修士不智亂事”的應對政策是“計功行賞,程能授事,察端觀失,有過者罪,有能者得”一切依制行事,論功行賞,量才授職,考察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制度是剛性要求與規範,“修士”再怎麼當老好人,在制度面前自然會原形畢露,是什麼就是什麼。凡是阻撓與害怕制度建設與制度化管理的人,都是韓非子認為的“修士”也可是獨裁者。

    今天韓非子講法令建立原則,他認為“察士然後能知之,不可以為令,夫民不盡察。”意思是:只有明察的人才能通曉的東西,不可用來作為法令,因為民眾不都是明察的。法令是面向廣大民眾的,要具有普遍性與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第一位的。如果法令不切合實際,制定的過高過嚴,民眾看不懂,沒有可操作性,無法執行,那還有什麼意義。韓非子給出的標準就是“察士之能知”的不能做為法令。普通民眾沒有察士的能與知,如果用察士之能知命令民眾,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

    對法令的制定,韓非子還認為“賢者然後行之,不可以為法,夫民不盡賢。”意思是:只有賢能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不可用來作為法律,因為民眾不都是賢能的。意思與察士之論是一樣的,普通民眾不是賢者,達不到賢者對事物的認知程度,用賢者的高度來要求普通民眾,這顯然也是不切合實際的。

    聖賢經典為什麼能流傳千古,至今還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就是實事求是,他不假設人人都是現實生活中的聖賢,而是以實際情況分門別類,具體分析具體解決,不管是人才的分析,還是法令的制定原則都是堅持實事求是,按具體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應對政策。

    【察士然後能知之,不可以為令,夫民不盡察。賢者然後行之,不可以為法,夫民不盡賢。】

    法令的普遍性與可操作性是其生命力的保障。韓非子法令制定的原則,也是我們企業管理的原則,要按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定,不能過高與不能過低。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與內控管理韓非子都給出了很好的策略,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原地踏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20萬以內價效比高的車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