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仔111554831

    科幻片,具有一定的科學前瞻性,所以拍好科幻片一要有開放性的思維,以及嚴謹的科學創作態度,這是國內很多製片,導演所不具備的。從老舊的銀翼殺手,回到未來到新近的星際穿越,火星救援等等,甚至說,拍科幻片也考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當然除了科技性的科幻片,還有其他題材型別的科幻片諸如 月亮,太空堡壘等等,但是其生長土壤仍然不是國內所具有的。這也是前幾年國內大劉神作 三體 外國購買版權投資拍攝口碑比國內自己拍攝好的原因之一!

  • 2 # 遊俠灬天下39164842

    1,劇本(好的劇本太少了,可能是圈子問題),

    2,技術(所謂的5毛特效就是如此)

    3,內涵 (一個好劇本都能很好的表現達一個情感和內涵)

    4,嚴謹 (一個電影從拍攝到播放幾天一個月就可以做到,這能是好電影嗎?)

    5,演技(大家都明白)

    6,審批。

  • 3 # Mitsumoto

    答案相當簡單,是不會拍,拍不好。假設漫威的拍攝人員都是中國美裔,特效特效團隊也被華人買下來了,中國會不投資拍片賺錢嗎?

  • 4 # 大白免子

    第一,中國由於文化底蘊深厚,先天的就愛往後看而不是往前看,別說國與國了,單說上海和北京倆城市,你如果住久了就能發現差異。第二,科幻電影要求技術較高,中國還有些落後,競爭不過西方。第三,科幻電影不容易有深度,西方的也一樣,反正最近三四年我是再也不看了,說中國拍的差的也不用太妄自菲薄。

  • 5 # 南僑1

    我覺得主要是導演人年齡的問題,中國發展太快,存在年齡的代溝這是鐵的事實,科幻本就是我們這些90後對科技的發展與未來嚮往而想象的東西。而這些出名的導演那個不是四十幾五十幾的人,他們都是有鄉愁,有時代變化感觸的人。所有拍科幻片就只有我們這些80後90後00後的新鮮血液來實現了。

  • 6 # 不變的承諾51168

    陳近南意味深長地:“小寶,你是個聰明人,我可以用聰明的方法和你說話,外面的人就不行”。

    韋小寶茫然:“不解”。

    陳近南:“小寶,你知道,現在聰明的人大多數已經在清廷裡當官了,所以,如果我天地會要同清廷對抗,就只能用一些蠢人了。對於那些蠢人,絕對不可 以對他們說真話,只能用宗教的形式來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所以反清復明只不過是一句口號,跟阿彌陀佛其實是一樣的”。

  • 7 # 陳思進

      儘管我們有《三體》這樣耀眼的成果,但嚴格說來,科Phantom視劇可以說依然是白紙一張。因為影視專案需要一個巨大的團隊合作完成,而整體水平的提高還需要過程。主創團隊首先就得在專案的策劃階段、在劇本的改編之前,對什麼是真正的科幻要達成共識。

      科幻作品的基礎應是科學事實或理論

      國慶檔前,《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在國內上映,票房超過7億,一如既往地顯示了好萊塢科幻大片強大的市場吸金能力。同時,史上票房冠軍、科幻鉅製《阿凡達》系列多部續集,已於9月在美國加州開拍,4部續集連拍,預計總製作成本超過10億美元。

      的確,科幻是全球電影史上最能贏取票房的電影型別之一,佔全球市場4成以上的票房,在好萊塢票房中更超過一半。在全球TOP10的電影票房中,有6部是好萊塢科幻電影。比如,票房第一的《阿凡達》就是科幻電影,其2009年的票房高達28億美元。如果考慮到這8年來的通脹因素,相當於人民幣360億,超過了中國2016年總票房(近460億)的78%!

      科幻作品是一種思辨性的文學作品,通常涉及的是想象力的概念,如未來科學技術、太空旅行、時間旅行、光速旅遊、平行宇宙以及外星人的生活等。其潛在意義是探索科學和創新,被稱為“思想文學”,通常跟超自然,如與夢幻、神怪等相關型別(屬於奇幻、魔幻、玄幻等)的作品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科幻作品首先應基於科學的事實或理論。被譽為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的科幻作家羅伯特·海因萊因認為:“科幻小說的簡潔定義,是基於對過去和現實世界的充分了解,對未來世界符合科學邏輯的預測。”

      舉例來說,在科幻的世界裡,往往時空的跨度巨大無垠,時間動輒一晃幾萬年;而在空間上,整個銀河系還算是渺小的,浩瀚如整個宇宙,甚至多重宇宙、平行宇宙(或稱平行時空、平行世界)。因此,有些科幻作品往往不像一般文學作品,需要設計一兩個主要人物(所謂男主、女主),或者說至少一個科幻概念來貫穿始終。

      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前後時間跨度上萬年,不可能僅以一個人物,或幾個主要人物來貫穿始終。阿西莫夫非常智慧地採用了心理史學以及“讀心術”等,將整個系列故事串起來,給予讀者以腦洞大開的盛宴。其故事中的科學核心“心理史學”,就糅合了熱力學、歷史學、數學、社會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社會學、氣體動力學、統計學、大資料分析、電腦、甚至量子力學等方方面面。

      這正是科幻作品與一般文學作品最主要的不同點之一。不客氣地說,這可能也正是絕大多數中國影視人,迄今還不完全明白科幻作品這一特點的原因所在。此前楊冪主演的《逆時營救》,模仿《原始碼》故事核就不說了,影片中所描繪的那樣的黑洞蟲洞的平行時空穿越,是沒有物理定律支撐而根本不可能的。

      再比如,以近些年來國內影視中最流行的穿越劇為例:從科學上而言,在同一時空中的穿越,或者時間旅行去到未來的橋段還有可能,但穿越到過去是不可能的。因為缺乏科學根基,這些穿越劇就只能算作玄幻劇。

      國內的科Phantom視或有後發優勢

      目前,國內對於科幻作品的普遍認識,似乎是覺得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現實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但實際上,科幻作品必須以科學為基礎,如果在超現實因素中,沒有任何當代科學定律做支撐,顯然只是有“幻”無“科”,即和科幻無關。

      假如在一個文學作品中,只要含有超現實因素就能算科幻,那麼中國四大名著都可以被列入科幻作品了。這顯然是不恰當的。就拿被定位為“科幻現實主義”的《北京摺疊》的故事情節和結構來說,非常類似加拿大與法國合拍的電影《逆世界》,都是批判階級固化的,並不存在科學定律的核心。而《逆世界》在好萊塢就被清晰地定位為:“劇情(Drama),奇幻(Fantasy),浪漫(Romance)。”因此,《北京摺疊》的定位,用“優秀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顯然更為準確。

      順便提一下,其實“雨果獎”就是頒發給科幻或奇幻作品的。

      值得慶幸的是,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達到了世界科幻的一流水準。劉慈欣的科學基礎紮實,相對論、量子物理等理論基本上都運用到位,而且非常會講故事。他的《三體》主要是描述太空,可謂太空歌劇,其中有日本作家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的影子,故事創作顯然也受到了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影響。

      儘管我們有《三體》這樣耀眼的成果,但嚴格說來,科Phantom視劇可以說依然是白紙一張。因為影視專案需要一個巨大的團隊合作完成,而整體水平的提高還需要過程。主創團隊首先就得在專案的策劃階段、在劇本的改編之前,對什麼是真正的科幻要達成共識。

      就拿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而言,他從上世紀30年代末便開始創作這個系列小說了,可好萊塢直到上世紀的60年代後期才確認了電視劇的改編模式,開始搬上電視熒幕;甚至在整整過去差不多半個世紀,才開始將這個系列搬上大電影。

      不過,從這個視角來看,中國有後發優勢,科幻電影已然前景顯現:其一,已成為市場開發的熱點,知名IP製作注入活力;其二,特效技術的升級為科幻電影做好了準備。

  • 8 # 影視觀察家

    科幻這個題材大家覺得好像說起來是幻想,也會脫離現實,但其實科幻題材恰恰是最關注現實的一種題材。

    做科幻片,不管是科幻片還是超級英雄片,首先要建立一個能讓大家相信的世界觀和生活質感,讓觀眾沉浸在裡面,才能帶領大家一起來見證幻想和科學奇蹟,這個目前中國電影界還比較欠缺,其實也不僅僅是科幻電影,其他玄幻和魔幻題材影視劇同樣有這個問題。

    其次,科幻電影還有一個重要元素是要有記憶共同體,這個對國內市場和觀眾來說也比較稀缺。成功的電影都需要這個元素,比如說《芳華》對青春的緬懷,這個對二三十歲到五六十歲的觀眾都有影響,哪怕二三十歲的人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但是他們的父輩對他們有過講述或者潛移默化的記憶影響,但科幻題材對中國觀眾來說恰恰沒有這個記憶共同體。

    光從科幻符號出發的我們是沒有這個記憶共同體的。因為它太個人化,大家的差別太大了。比如說《星球大戰》有的前幾年剛接觸,有的人八幾年就接觸了,接觸的感覺都不一樣。

    北美幾乎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北美的記憶共同體是一個非常連續的迭代,沒有斷層,也沒有突然冒出來的東西。

    所以,中國科幻電影步履蹣跚,根源還是民族的科幻素養和記憶共同體沒有形成連續的、比較有影響力的思潮,土壤缺失自然就種不出花朵,其他像技術和電影生產流程方面只是次要原因。(Q5)

  • 9 # 夏日殘陽飛星雪

    中國科幻電影講評

    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以電影為例來說事吧!讀者自然可以很容易的一從中得出結論。

    外國科幻電影中藉助科技的只有蝙蝠俠最現實,鋼鐵俠的科技有點遙遠。中國也就《熊貓人》中熊貓超人的科技符合電影描述的2030年了,甚至這在2030年都還是平民科技。但是像電影《機器俠》....我就像打導演了,看那城市風貌和街道風格,還有一絲傳統保守的人文思想和趨窮的90年警察局。。。。。。。這種超人工智慧科技時代怎麼還有可能讓美國和日本在那叫器?

    但是像魔幻手機2傻妞歸來中最後一集陸小千瀕臨猝死的時候傻姐轉化為電磁資料進入人類大腦,在無原材料情況下 免空製作氮基酸等微生體完全是幻想無根源無可能的事情。叫醫生通知救援或者實時監護你的身體機能教你如何去控制病情倒是完全可以無任何困難的。想要強大的人工 智慧幫你治療身體除非你是 像機械戰警一樣的半機械人或者保留人類意識及腦死亡前的記憶的全機械人。並且自身擁有自我修復系統及裝置才能由AI輔助控制進行自我修復。這就是想象力豐富但腦洞大得無規無矩,脫離現實生活較遠。

    而劉德華主演《未來警察》中,這部電影又是模仿跟風的哪部電影?如果不知道使請各位去看看美國的《鋼鐵騎士》。這部電影劇情策劃雖是合理,但無奈計算機特效處理技術在當時並不算太過優良,導致全程鎧甲武裝時的打鬥場景包括未來機車戰艇的建模都像是在看AR動漫,敷衍觀眾。當初日本特攝劇《鐵甲小寶》播出後在中國收穫了大量粉絲觀眾,幾年後中國的動漫導演卻因為經費不足而打造出一部動畫片《鋼鐵卡卡龍》,然後又是一段時間後不甘落後又湊足了經費,本以為會做出什麼太大的補救,結果……AR3毛特效的結晶《快樂酷寶》問世了,是的,都是因為《鐵甲小寶》這部劇。。。。。由此你們能看出什麼?

    接下來……又跟風美國的《變形金剛》。中國導演們的百變機獸三部曲《洛洛歷險記》、《武戰道》、《神龍拯救隊之元氣星魂》相繼播出。。。。

    說了那麼多,我僅僅是每段總結一小句。更完全的總結,相信你們自己也很容易清楚了。中國電影業目前都還僅僅是完全停留在曾經難忘的那段歷史中,拍來拍去都還是在抗日神劇的圈子裡,科Phantom片這個圈子還剛剛開始踏出了小半步,中中國產科幻電影業未來的路還很長。模仿固然可以成長,但是不能盲目跟風,得吸取別人的優良資訊來促使自己的成長。在我們拭目以待的路途上,當然也少不了各位觀影者的適當評論和建議作為他們成長的催化劑。

  • 10 # 2100年的銀河

    1995年到2018年,美國共拍攝了433部科幻電影,中國(大陸)僅拍攝了4部科幻電影。當然,美國還拍攝了更多的電視劇。全球票房排名前20的電影中,除了《泰坦尼克號》、《速度與激情》、《哈利波特》、《冰雪奇緣》、《美女與野獸》、《小黃人》等7部電影外,全部是美國科幻片,2009年上映的《阿凡達》27.88億美元票房紀錄已經保持10年,如果將奇幻類也算上,前20名只有2部是傳統故事片(《泰坦尼克號》、《速度與激情》)。國內能夠加入全球科幻大片的只有《流浪地球》(2019)。中國電影之所以在科幻領域建樹不多,原因在於IP少、不願投入、導演能力弱這三點原因。

    一是國內科幻小說與國外相比不是一般的少,是太少了,知名的就那麼幾部,一說科幻,就是《三體》,劉慈欣。據統計,在亞馬遜英文網站上,科幻類圖書共有超過6萬本,科幻作家超過5000名。而在中文亞馬遜網站上,科幻類圖書僅有2000餘本,科幻作家僅有194名,國內作家僅有113名,國內科幻書目僅有364本。沒有好的劇本,再多的導演也沒有用。而國外這塊有很多IP,如漫威英雄系列。

    二是科幻電影一般投入較大。以漫威電影為例,普通的英雄單本電影製作成本一般在1.6億美元左右,相當於一部電影在10億人民幣投入,復仇者聯盟系列每部電影製作成本在2.5億美元左右,相當於近20億人民幣。而國內的商業運作有限,電影投入的有限。

    三是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科幻導演隊伍。拍科幻是需要非常牛的想象力,科幻類電影導演能力要求強。而這塊更需要時間來培養。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火,相信更多的導演會關注科幻電影,今年以來就有不少科幻電影投拍的報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奕星爆發高、保命能力強,為什麼很少有人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