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靈毓秀饒

    教育,是國之大計。當年教師很缺。三十年前,優秀生考中專,中專生都比較少,所以中師生可以數小學。現在,全民水平提高了,大學畢業生多了,所以也有碩士生教小學了。這是大好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盼望更多能人去從事基礎教育。許多出名的大專家,科學家,都是中學的學霸,少年班的學生,都是中學的學霸,可見基礎教育很重要!我不僅希望碩士到中學去,更希望清華北大的博士到中學去,培養更多的天才。不要認為,天才都是天生的,更多的天才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 2 # 老七35341

    看來你年齡不大,認不得以前小學教師的入職條件。當時的生產隊大隊長(書記),即可將自己小學畢業,初中畢業的兒女,安排到小學當〈民辦教師〉,一年後即轉為〈公辦教師〉。高中畢業生,立即可進初中當教師,這樣的情況太普遍了。縣城小學就有一男一女兩位,後他們班上學生成績太差,只好將他們調到鄉村小學任教。現在都退休了,不知誤了多少小學生。

    六八老叟。

  • 3 # 示一兄2O1

    現在小學老師也要研究生,是浪費人才。當老師,第一要師德高尚,只有德高,才能教好學生。當時的中師生,則是初中畢業生中佼佼者,要德才兼備,才能錄取,再經過三年嚴格教育,全面發展,專業思想鞏固,中師畢業後,國家包分配,一心撲在教學第一線,很少想升官發財,是合格的為人之師。現在要研究生,知識面寬了,但專業思想難以鞏固,說不定還不夠教師的格呢!

  • 4 # 小貓鬍子103240101

    就業崗位有限,研究生過剩,整體文化水平提高。按學歷高錄用小學教師,但是教學效果不一定比以前中師的強。比如高階工程師上車床不一定比技工師付強。

  • 5 # 鄉下人1個

    解放前當老師要求什麼學歷不清楚,且不論。

    筆者出生上海郊區,與共和國同齡。上小學時全校只有一位老先生,一人教1一4年級。讀3年級時來過一二位先生,教一段時間就走了。上高小也只是一位先生,還是剛出校門的中師生。鄉下小學的主要師資補充來自讀過小學,輟學後長大了的青年。筆者是文革回鄉後經培訓入職的老師。嚴格意義上說還不如30年前選拔優秀初中生讀中師後的老師“正統”,儘管筆者也送出過十多位優秀初中生考上中師,他們是哪裡來哪裡去的,回到我鄉都成了小學老師骨幹。這是一批農村小學最好的師資補充。後來入職的大專本科生們,都在這批中師生的領導和指導下工作。

    平心而論,農村小學的師資,中師生足矣!他們有兩個長處,知識儲備夠了,教育教學方法經過了專門學習,能較快地稱職,並取得能力提升。

    教育,教字當頭,育在其中,育比教更重要。

    現在普遍要求小學老師也要高學歷,一方面是高學歷者有而且多,另一方面是一個認為高學歷才能教好的誤區存在,而這個認識誤區又契合時下追求高分,只教不育的要求。教好小學生,知識方面中師其實夠了,而更應重視的是育的能力。

    因此,筆者認為,中小學師資的補充和加強,依靠考教師資格證來補充是不宜的,片面追求高學歷方能入職也足取。最好的補充是加強師範教育,為中小學提供源源不斷的科班出身的優秀師資。

  • 6 # Yantongshen

    時代不同了,不能用老眼光看問題。過去是“因材施用”中師教小學夠用有餘。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能幹高階科研的有多少?有的碩士、博士能幹什麼?過去大學教授必有科研成果,過去在大學由助教到講師,講師到副教授,再到教授,比登天還難,現在在小學、幼兒園為了調動積極性,也要給一定數量“教授”指標!過去名牌大學畢業,挑起國家科研重任,現在頂尖大學讀妍以後想當保姆拿高薪!所以現在,不能用老眼光來看新時代了!

  • 7 # 綜改1

    教育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到的因素多:

    第一是全華人民的學歷普遍提高了一一由三十年前的六年教育提高到現在的十二年以上!

    第二是教師品德和學歷要求是與時俱進!

    第三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應該是優才從教培養尖端(更優秀)人才!

    第四是由於社會價值觀的差異,出現了不協調的現象一一一博士生任初高中教師(浪費);五六流的人才任中小學教師(也就是說一二流的優秀高中畢業生不願報考師範大學)!

    第五是人才的評價標準應該達到學歷與能力相符,也就是說要評價出三百六十行的優秀人才,而不是把三百六十行的三百六十個狀元評價出文理科兩個狀元!

    請閱讀下面的巜教育綜合改革方案》!

  • 8 # 偉兔

    你如果瞭解一下30年前的中師生,你就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的研究生很有可能不如30年前的中師生!

    30年的師範是什麼人才可以考上?上過幾年學的大媽有印象。那時候我們這裡中考填志願,第一志願是填師範學校呢,接下來才是重點中學什麼的。縣師範的分數線是高於縣重點中學的,那時候的師範學校招收的學生都是尖子生哪,如果擱現在,那都是能考名校的主,智商絕對不比現在去做小學教師的研究生低。大媽初中在一所鄉村中學讀的,我們那個初中考進高中的也就五位同學,別說師範了,重點中學一個都沒有考上,都是考的普通高中,我記得我當初考進的一所普通高中的分數線比縣重點差了有四五十分,更別提師範學校的分數線了

    後來我女兒上小學,我一點都不擔心她老師的水平,特別是和我差不多大年紀的老師,倒是有點兒同情現在上小學的娃。並不是說現在年輕的小學老師教學水平不行,只是想到現在的錄取機制,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在初中階段的學習能力肯定不如30年前的師範畢業的老師強。我閨女中考的時候,成績好的學生一般情況下都不考慮考師範的,孩子們都是要考進高中,然後奮力拼搏進大學的。

    所以,擱我眼裡,現在的研究生看起來也就學歷比30年前的中師生強,但智商這一塊,還真的是說不準。

    我總感覺現在招收研究生做小學老師,或許是為了把小學的師資力量能恢復到三十年前的水平

  • 9 # 漢闕故人

    3O年前的中師生可不得了,尤其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初的中師生,個個是妥妥的學霸,如果上高中,穩穩的名牌大學生。那麼,為什麼不讀高中而要去讀中師呢?因為當時人們都比較窮,再讀三年高中,又要花費家中多少金錢?讀初中時,有的學生連校也未住,吃住都在家中,家中花費極少,讀高中可不一樣,要繳生活費,補課費之類的各種雜費,農村有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所以,農村的優秀學生都往中師裡湧,讀上中師就等於躍出了農門,到了中師基本是免費的。用較少的代價就換個鐵飯碗,這種吹糠見米的事,誰不願幹?再說你讀高中大學,你還沒有畢業,人家已經工作幾年了。當時的情況是一流學生考中師,二流學生考重中,三流學生考普高。

    這些中師生通常畢業只有十八九歲,因為復讀是不能考中師的。一次性考上中師都是優生中的優生,他們工作能力強,很快就成為農村學校的中堅力量,農村辦初中時,這批學生基本上都是擔任初中課程。直到現在這一批中師生仍是小學的中流砥柱,大多數在做學校校長或者其它管理領導工作。

    現在農村小學的研究生還是沒有的,縣城小學有研究生的,也基本沒有,一、二線城市可能有。三十年前的中師生如果願意讀高中考大學,考個研究生應該沒問題。有不少中師生後悔啊!但也很無奈,貧窮限制了他們的理想,也算是時代造成的悲劇。但這些中師生大都透過自考或者函授拿到了本科文憑,但畢竟不是全日制本科文憑,用通俗的話說只是個“軟紙紙”,但評副高以上職稱,沒有這張“軟紙紙”是不行的?

  • 10 # 一隻貓而已

    既然是研究生,他的研究方向是什麼?畢業論文是怎麼透過的?

    假設是研究小學教育方面的課題,倒也"專業"對口。

    雖然我們國家現在上大學已不是什麼難事,但研究生並未普及,而研究生的專業性很強,國家花錢培養,不太可能是為了讓他們去教小學。個別人只代表他自己,本人認為,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浪費了資源。

    至於中師生教小學(也有教中學的),本來就是他的專業,敬業的,比其他高學歷的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國力的鼎盛是唐,經濟的鼎盛是宋,為何日本卻獨愛戰亂的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