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家講譚

    首先三國這段時間不長不短,也像電影一樣有開端,高潮和結尾。可以在合適的時間內講完。

    三個國家的數量不多不少,大統一時代沒有什麼勾心鬥角,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又各方勢力數量太多。

    三國由於王莽的取名令,所有人都是單字名,讀者不需要分辨很多相似的名字。就好像看今天國外翻譯過來的電影和小說一樣,會產生人名不適應感,一部電影看完,卻記不住主角的名字,只能想起主角的形象——倒不如直接翻譯成小美妞和大漂亮讓人容易看懂。

    最後我們要感謝《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他把三國志寫得極其簡練,又把裡面的人物塑造得個性十足。既能讓人有想象的擴充套件空間,又容易讓人產生濃厚的興趣。

    這些應該就是日本人喜歡三國志的原因。

  • 2 # 原非本原

    這主要是和日本在古代的國家性質有關。

    在古代,日本曾經經歷過一段時期,稱之為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最早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但酷愛中國兵法的武田信玄實際上是把中國的戰國名稱直接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16世紀中葉,地域武士中實力最強的織田信長崛起,永祿三年(1560年),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後,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打敗西軍。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

    日本戰國曆史可與中國戰國相比擬。各地大名林立,為爭奪霸權攻伐不休。而且也是“無義戰”。其間人名地名繁多,大戰小戰難以數計。

    而三國正是中國一段比較混亂的時期,很容易與日本人產生共鳴。兩個歷史時期存在著不少相似之處,加上日本從唐代以來也深受中華文化影響,自然容易將二者聯想在一起。

    雖然日本戰國時期經常被我們國內的網友譏諷為“村與村、縣與縣之間的械鬥”,但客觀來說,除了戰爭規模較小以外,日本的戰國時期的歷史確實算得上精彩紛呈,並且與中國的三國時代有很多相似之處。故日本人樂意於研究三國。

    但,日本對於唐朝也是十分鐘愛。

    許多人不知道,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條,有這樣一座古寺院,是由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親手新建的盛唐建築風格寺廟,不僅保留了完整的唐代建築風格,還被日本譽為國寶。

    至今,唐招提寺,依舊保留了唐代建築的風格,這一風格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本的建築風格,其實日本就是在借鑑中式風而已,在今天許多的日本著名建築上,依舊可以看到唐代建築的縮影。

  • 3 #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根據共鳴的心理現象,他們獨愛三國也在情理中。觀其國曆史,幕府制度,武士道精神,敵我雙方均喊效忠天皇中死去;敵人來襲,兵敗如山倒,首先犧牲的是婦女兒童,集體主義精神超越了一切倫理道德,社會價值觀;山本五十六,敢死隊員,坐在被焊住的飛機中,向敵艦煙囪衝去。中華文明的精華,如日東昇。這種種情形,天時、地利、人和,盡顯於三國魏蜀吳。忠君報國,魏蜀遇到。效忠天皇,吳國也有份。種種糾結、思考,均顯示日本特色,使日本與三國,落入糾纏不清的情感之中……

  • 4 # 老張教育新思享

    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時代,能像三國一樣,不僅為本國普通百姓津津樂道,還讓日本、北韓、南韓、越南著迷了一千多年。尤其當代日本對於中國的三國曆史的興趣可謂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日本國內光是“三國俱樂部”就有幾百個之多,與三國相關的動漫、遊戲等等已經超過百部之多,如《三國英傑傳》、《真三國無雙》等,設有專門的三國課堂和三國知識考試等,還經常把他們的戰國時期和中國的三國時期相提並論。

    為什麼有這麼多日本人喜歡三國這一時期的歷史呢?

    原因1 與中國的三國時代有很多相似之處。

    中國的三國時期,廣義上講是從190年董卓進京,至280年西晉滅吳、統一全國結束;

    日本的戰國時期,廣義上是指從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開始,到1615年德川家康徹底消滅豐臣氏結束。

    那麼,年代相差千年、發生地點完全不同的兩個歷史時期為何會被放在一塊做比較呢?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兩個歷史時期存在著不少相似之處,加上日本從唐代以來也深受中華文化影響,自然容易將二者聯想在一起。

    雖然日本戰國時期經常被我們國內的網友譏諷為“村與村、縣與縣之間的械鬥”,但客觀來說,除了戰爭規模較小以外,日本的戰國時期的歷史確實算得上精彩紛呈,並且與中國的三國時代有很多相似之處。

    1、時代背景相似

    三國時期和日本戰國時代都是在內亂的背景下,國家由統一走向分裂,各個諸侯之間相互兼併,最高統治者淪為傀儡,中國的皇帝被“挾天子以令諸侯”,日本的幕府將軍則被“上洛”(日語中的上洛,主要意思是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別稱就是洛陽。“上洛”在古代日本主要是用於形容實力最強的大名集結大軍開往京都表明地位的過程)。

    2、人物經歷相似

    將曹操與織田信長的相似之處進行對比的話,會發現袁紹與今川義元兩人也有諸多的相似之處:袁紹充分將祖上“四世三公”的威望發揮到極致,攻滅公孫瓚之後成為漢末最大的諸侯,卻在極盛時期輕敵被曹操所敗,進而病死,河北也被曹操佔據;今川義元也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將今川氏的勢力拓展到了遠江、駿河、三河及尾張南部,成為當時日本東海道的霸主,卻也在極盛時期因輕敵被織田信長所敗,身死國滅。

    3、結局相似

    三國時期的最終結局是爭鬥數十年的魏蜀吳三方均未能成功統一,而實力最強的曹魏政權在傳至第四代曹芳時,被隱忍數十年的權臣司馬懿在高平陵政變之後奪取了權力。司馬懿及其子孫在曹魏強盛的國力基礎之上,成功滅亡了東吳和蜀漢,一統天下,建立西晉王朝。

    日本戰國時代的結局是,織田信長的心腹家臣、出身寒微、外號“猴子”的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的基礎之上成功統一日本,但卻因一系列昏招(姑息德川家康、發動入侵北韓戰爭等)未能成功延續下去,僅僅統治了日本8年之後就去世了。隱忍了數十年的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死後迅速發難,於1603年開創江戶幕府,1615年徹底消滅豐臣氏,結束了戰國時代。

    可以說,三國時期和日本戰國時代的最終贏家都是憑藉著隱忍和長壽而最終成功的,而德川家康更是得到了“烏龜”的綽號。

    原因2 迎合年輕人的需要

    歸功於橫山三國志、吉川三國志、光榮遊戲、NHK人形劇這四類文化。日本的三國故事是根據中國的《三國志》,以及《三國演義》小說和關羽的神話故事發展而來,然後為了迎合年輕人的需要,又與不同領域進行了融合。

    原因3 崇尚武士道精的需要

    三國裡的人物都很有魅力,首推的就是關羽,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名,忠,勇,義,禮,誠,克,仁),而關羽幾乎就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不少關老爺的廟哦!還有曹操、周瑜、劉備等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原因4 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

    《三國演義》是一部以真實三國曆史為背景、經過後期藝術加工而成的歷史題材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經典之作。自《三國演義》面世以來,不僅在中國廣受讀者追捧與熱愛,在鄰國日本也同樣掀起了一股經久不息的三國熱潮,無數的日本民眾也成了三國文化的忠實粉絲。

    《三國演義》成書以後,很快傳播到日本、北韓、越南等近鄰國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日本,1689—1692年之間出版的《通俗三國志》是世界上第一個《三國演義》的外文譯本,對《三國演義》在日本的普及產生了極大影響。長期以來,日本學者都很重視《三國演義》研究。在日本,三國研究成果比較突出的有幾個方面:一是關於《三國志平話》的研究(是元代講史話本,對羅貫中寫作《三國演義》產生了一定影響)。目前《三國志平話》的兩種版本都保留在日本;二是對《花關索傳》的研究(是關羽的民間傳說),可謂是迄今為止最詳實的研究。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以來,三國文化在日本呈現出了一個井噴式的大發展趨勢,各種以《三國演義》原著為藍本的小說、卡通、戲劇、研究文學等著作層出不窮,其受眾群體遍及了日本社會的各個角落。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各種以三國題材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搬上了銀幕,三國文化在日本各界引起的熱潮有增無減,同時也被日本各界人士引入了包括文學、社會學、教育、工商企業等多個領域。

    《三國演義》在日本社會經歷了三百多年的發展,由最初的皇族讀物,發展為現今的大眾文化,吸引了大批三國忠實粉絲,甚至在很多方面的表現都超出了華人對三國文化的追捧與熱愛。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幾年來,由日本製作的,以三國為背景的電影、電視劇、木偶劇、音訊、專題節目、遊戲等內容,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製作數量

    遊戲更是將三國文化發揚開來,讓年輕人對之著迷。1985年,影響了好幾代華人的《三國志》遊戲發行,截至2016年,已經發行了13代產品,堪稱模擬遊戲史上的佳話。此後,三國遊戲一發不可收拾。這部經久不衰的遊戲是無數中國年輕人的童年記憶。

    陪伴好幾代華人的三國志遊戲已經出到13了

    而《孔明傳》之類的掌機遊戲更是陪伴了包括中國80、90後在內全世界很多孩子的童年。原著中的火燒新野無論多麼精彩,相比起自己在手掌上手動製造“火攻”而言,記憶的深刻度都會弱很多。

    而《三國無雙》中武將的打鬥,也將三華人物更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而且已經去除了正邪對立和善惡分明的政治分野,完全中立化了。

    這和《蒼天航路》一樣摒棄了傳統三國那種紅白臉的善惡模式,幾乎所有人的目標都是為了這個世界更好,這無疑比非黑即白更符合當代人的價值觀。不少歐美人,在成為了“日式三國”的發燒友之後去讀原著,讀出了和東亞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日本在動畫和漫畫界的地位也為三國文化推波助瀾。日本的漫畫僅僅在2003年就在美國取得了48.4億美元的銷售額。2007年,德國售出的70%的漫畫來自日本。類似《龍珠》之類的王道漫畫已經成為了不少歐美人的童年回憶。

    到現在,“三國”遊戲不斷推陳出新,讓日本的80後、90後、00後這些新生力量以遊戲為媒介, 繼續吸收著三國曆史的養分與樂趣。從小說到動漫再到遊戲,透過日本本土再創作,“三國”對於日本人來說,不再是離自己遙遠的異國曆史。

    三國時期的歷史精彩紛呈,在《三國演義》的影響下更是成為近現代中國乃至整個東亞人們經久不衰的話題。日本透過精美的人設和現代化的解讀,使三國散發出不同以往的光芒。毫不誇張地說,雖然三國文化誕生於中國,但真正將其發揚光大的,還是日本。

  • 5 # 我是lion

    其實古代日本最愛唐,日本京都就是模仿唐代長安城建的,文化上更是如此。而你的問題之所以會提,我想主要是三國演義這本書在日本的流行造成的,大量文化衍生品的出現更讓此凸顯。

  • 6 # 坦坦蕩蕩的尚格

    答案基本都是在說三國的精彩和日本戰國時代的關係,都沒有說到關鍵的因素。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為什麼三國的歷史會被日本熱愛,是因為明清時代中日交流的頻繁!為什麼是明清,因為明清小說這種白話通俗讀物的傳播,這才是在日本掀起全民三國熱的根本所在!

    明朝雖說因倭患問題對日本充滿警惕,但這個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卻處於高潮。明朝一批優秀的白話小說因此傳入日本,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四本——《金瓶梅》、《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這四本小說對當時乃至現在的日本都產生了空前絕後的影響,特別是《三國》與《水滸》。其實也不單單是日本,《三國演義》對整個東亞文化圈的影響都是空前絕後的,它在很長一段時間直接影響了北韓、日本等國的文學創作!乃至於現在《三國》題材的影視劇被日本瘋狂喜愛。對《三國演義》的研究更是顯學。

    《三國演義》等一批優秀白話小說在日本的傳播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三國演義》最早的幾個版本幾乎全在日本得到儲存,而這幾個版本在中國全部失傳。為什麼?因為《三國》的精彩和日本人對它長期的熱愛。

    像上文提到的四本名著,再加上《三言》等等,這些小說在日本擁有廣泛的影響力與受眾。因為它們通俗小說的性質與在通俗小說創作中的成就。這些東西共同決定了它們的受眾與傳播的廣泛。《三國》被日本人喜愛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通俗易懂。

    比如,公認的唐朝最偉大的兩個詩人是李白與杜甫,但是為什麼在日本最被推崇的卻是詩人白居易?這其中固然有詩人所在時代的先後與當時中國國內戰亂的問題,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白居易的詩是老嫗也看得懂的日本人非常推崇白居易的這種自然,換句話說是這種通俗,如果你看日本的俳句,這種生活中的纖細的美非常受尊崇。當年亞洲第二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獲獎詞是這樣說的:川端康成極為欣賞纖細的美,喜愛用那種筆端常帶的悲哀,兼具象徵性的語言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白居易)

    而在中國古典的白話小說中這種詞句間的的趣味與細節之美幾乎無處不在。

    三國故事的精彩與《三國》小說的優秀是三國文化在日本被廣泛熱愛的根源,但是其中最為關鍵的橋樑就是明清時代這一批小說在日本的傳播。在明清時代,雖然有海禁與閉關鎖國,但這個時代也正是外國文化與中國開始交流的一個時期,這個時代是近代化的開端,它也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基礎。

    《三國》等一批小說在日本的在創造

    從《三國》這些小說傳入日本開始,日本的創作者就模仿它們創作了其他的相關小說。特別是近代日本遊戲、動漫產業對《三國》等題材的挖掘,更是在創造了極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了《三國》文化的再傳播,甚至開始接納日本的喜好在日本紮根。

    比如在日本人的文學創作方面,我曾今看過受《水滸》影響而創作的《南總裡見八犬傳》,這是一個長篇傳奇小說。在遊戲動漫方面《三國》題材的日本遊戲更是在國內有巨大的影響,比如《真三國無雙》這款遊戲。

    因為《三國》題材的受眾和它在遊戲動漫領域的巨大潛力,導致日本人對他有很大的挖掘,而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國內的同行進行反思的。我們的產業要著重向文化發展,發展高質量的文化產業,彌補我們國際軟實力的不足。

    所以明清時代的中日交流,和這些優秀小說在日本的傳播與再創作是三國文化在日本喜聞樂見的關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股市菜鳥該如何看盤? 有哪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