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子的美好時光

    《老婆餅的故事》 老婆餅是廣州一帶的名小吃,它還有個雅號叫“冬茸酥”。關於老婆餅,有這樣一個傳說:以前有一對恩愛但家庭貧窮的夫婦,由於老父病重,家中無錢醫治,媳婦只好賣身進入地主家,掙錢給家翁治病。失去妻子的丈夫並沒有氣餒,研製出一道味道奇好的餅,最終以賣餅賺錢贖回了妻子,重新過上了幸福生活。這道美食流傳開來後,便被人們稱作老婆餅。你沒有想到這小小的老婆餅還有這樣一段忠孝恩愛的故事吧,賣老婆餅可以重新過上幸福生活,比起武大郎賣燒餅卻丟妻喪命來,這老婆餅的功德要圓滿得多。 這道廣州的名小吃為何又叫潮州老婆餅呢?這就不得不說關於它的另一個故事:有一個潮州人到廣州做了點心師傅,一次他回老家探親時,帶了很多廣州點心回去給家人品嚐。誰知老婆吃了他千辛萬苦帶回來的點心,卻說,“這些廣州的名點還沒有我做的冬瓜角好吃呢。”潮州師傅不相信,老婆便以冬瓜茸為餡、麵粉為皮,做了些冬瓜角給他吃,他吃過之後,果然覺得好吃。在探親結束後,他又讓老婆做了一大包冬瓜角,帶到廣州給其他師傅品嚐。沒想到大家吃了之後,也連聲道好。由於這點心為潮州師傅的老婆所做,大家便叫它“潮州老婆餅”。後來經過他們的一番改進,這老婆餅便成了廣州有名的點心。 老婆餅餅皮疏鬆化渣、餡心滋潤軟滑、味道甜而不膩,確實是一道不錯的點心,但它最吸引人的地方還在於它那溫馨的名字和那段感人至深的傳說。單身的男士如果每天吃上一個甜美的老婆餅,肯定會讓你增加早日找到另一半的決心;而戀愛中的男女則可以利用老婆餅來營造氣氛,說不定就會讓感情突飛猛進呢,如果是你親手製作的,那成功的機會肯定會大得多哦。 有趣的是,和老婆餅相對應的還有老公餅,只是其餡心以椒鹽味為主,形狀也要大一些,和大大咧咧的男人倒有些相符。這老公餅給人以東施效顰之感,而一些跟風的小老婆餅、小小老婆餅、二奶餅,則有投機取巧之嫌,實在是玷汙老婆餅的名號。像這樣的叫法,令人一聽就生厭,哪裡還有心情去吃呢。

    《臘八粥的故事》 從前,有一對老夫妻,非常勤勞簡樸,一輩子生活過得很富足。但是,他們的兒子和兒媳婦卻是好吃懶做的人,不愛勞動,一心只想吃喝玩樂。父母去世後,夫妻倆坐吃山空,把父母留下的糧食都吃完了。冬天到了,夫妻倆沒吃的,也沒穿的,到了臘月初八那天,幾天都沒吃飯的夫妻倆,把所有的糧食囤都倒了一遍,只收集了半碗五穀雜糧。夫妻倆熬了兩碗粥,這是夫妻倆的最後一頓飯,吃完後,沒過幾天兩人都凍餓而死。後來,人們就用這個反面教材,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接受這對小夫妻的教訓,學習老夫妻勤勞節儉的好品德。老人就在每年的臘月初八這天,和自己孩子一起吃著臘八粥,給孩子講述臘八粥的故事。代代相傳,言傳身教勤勞節儉的家風。

    《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現天津市武清區)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按照北方習俗,此名飽含著淳樸摯愛的親情)。 狗子十四歲來津學藝,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夥計,狗子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三年滿師後,高貴友已經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就獨立出來,自己開辦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他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味精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8個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後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 由於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來吃包子,生意十分興隆,名聲很快就響了起來。由於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據說,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京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嘗後大悅,曰:“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從此,狗不理包子名聲大振,逐漸在許多地方開設了分號。 後來高貴友突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經營的新點子:即使店內桌上放上幾大籮洗乾淨的筷子,顧客們想買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錢放進碗內,然後他便照碗裡錢的多少按價給包子。顧客們吃完包子,放下碗筷就離店,而高貴友忙得自始至終不發一言。於是街坊鄰里們都取笑他說:“狗仔賣包子,一概不理睬”。後來,好事的街坊們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製作的包子叫作“狗不理包子”,而高貴友也不表示異議。此店名一經傳開,遠近聞名,一直流傳到今天,真可謂久盛不衰呀!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鮮美而譽滿全國,名揚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歡迎,關鍵在於用料精細,製作講究,在選料、配方、攪拌以至揉麵、擀麵都有一定的絕招兒,做工上更是有明確的規格標準,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剛出屜的包子,大小整齊,色白麵柔,看上去如薄霧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膩,一直深得大眾百姓和各國友人的青睞。

    《粽子》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南朝梁的吳均(467—520)在《續齊諧記》中寫道:“陰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粽子與屈原關聯的說法,由於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嫋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此為流傳最廣的傳說,少數地區仍有其他說法。

    《餃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中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湘西土匪鴨》湘西從前有一張氏巧婦,燒得一手好菜,在山寨路邊開了一家小餐館,由於地荒人稀,生意只夠勉強維持。偏偏養的一群鴨子又不爭氣,多兇悍霸道,還糟蹋莊稼,就是不好好生蛋,害得張氏天天拿著竹竿又趕又罵:“你們這些該死的鴨子,簡直像土匪!” 最後,氣急敗壞的張氏決定將這群不好好生蛋的鴨子一隻只殺掉做菜,等到鴨子殺光吃光就關店打烊,改做其它營生。

    《涮羊肉》相傳,當年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一日,人困馬乏飢腸轆轆,猛想起家鄉的菜餚清燉羊肉,立即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伙伕宰羊割肉時,發現有敵情。廚師急中生智,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裡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細鹽。忽必烈連吃幾碗,翻身上馬迎敵,獲得勝利。 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點了那道羊肉片。廚師選了綿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種作料,將帥們吃後讚不絕口。廚師忙迎上前說:“此菜尚無名稱,請賜名。”忽必烈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也有人考證歷史上涮羊肉的真正發明者是拔都。成吉思汗大兒子是朮赤,拔都是朮赤的兒子。在西部汗國成立之時,拔都接替了朮赤的權力,指揮蒙古鐵騎遠征了歐洲。蒙古鐵騎很強悍,但是吃糧食不抗餓,所以要大量吃肉。蒙古兵一般是大塊煮羊肉吃。拔都發現大塊煮肉慢,他要求蒙古兵把肉切薄了煮,然後蘸鹽吃,這樣的吃法很適合於行軍打仗。

    《木桶飯》劉邦對項羽發動總攻,在垓下(今安徽固鎮)把項羽軍隊團團包圍。此時,楚軍已兵疲糧盡,士氣低落。夜間又聽到漢軍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項羽大為吃驚,飛身上馬,帶領百騎突圍,最終僅剩二十八人潛逃深山樹林,身心疲憊的項羽,數日茶米未思奄奄一息,將士們看著心如刀絞,突發奇想,就用木頭做成的木桶放入少許米粒加入烤肉烹調,頓時香味四溢,喚起了項羽食慾……但後來由於覺得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數日後橫劍自刎而死。後來,愛將們因為懷念項羽,在每年的這一天用木桶飯加肉來紀念項羽。這種兩千多年前古老的原生烹調的木桶飯流傳至今,再經後人的加工改進,烹製出木桶飯蓋肉,飯質軟、營養高、易消化、健脾胃,食之無油膩而爽口,無犖腥而味美,使人食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深受廣大民眾尤其是現代都市人的喜愛,實為中華古老餐飲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

    《佛跳牆》其一是:據傳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錢莊一位官員設家宴請福建布政司周蓮,他的紹興籍夫人親自下廚做了一道菜,名叫“福壽全”,內有雞、鴨、肉和幾種海產,一併放在盛紹興酒的酒罈內煨制而成。周蓮吃後讚不絕口,遂命衙廚鄭春發仿製,鄭春發登門求教,並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使菜越發葷香可口。以後鄭春發離開周蓮衙府,集資經營聚春園菜館,“福壽全”成了這家菜館的主打菜,只因福州話“福壽全”與“佛跳牆”的發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壽全”就被“佛跳牆”取而代之名揚四海了。其二是:福建風俗,新媳婦出嫁後的第三天,要親自下廚露一手茶飯手藝,侍奉公婆,博取賞識。傳說一位富家女,嬌生慣養,不習廚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親便把家裡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成各式菜餚,一一用荷葉包好,告訴她如何烹煮。誰知這位小姐竟把燒製方法忘光,情急之間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腦兒倒進一個紹酒罈子裡,蓋上荷葉,撂在灶頭。第二天濃香飄出,閤家連贊好菜,這就是“十八個菜一鍋煮”的“佛跳牆”的來頭了。 其三是:一群乞丐每天提著陶缽瓦罐四處討飯,把討來的各種殘羹剩菜倒在一起燒煮,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和尚聞了,禁不住香味引誘,跳牆而出,大快朵頤。有詩為證:“醞啟葷香飄十里,佛聞棄禪跳牆來。”其四和其一不完全相同:."佛跳牆"是閩菜中居首位的傳統名餚。據傳,此菜起源於清朝末年,福州揚橋巷官銀局的一位官員,在家中設宴請布政司周蓮,官員夫人親自下廚,選用雞、鴨、肉等20多種原料放入紹興酒罈中,精心煨制而成葷香的菜餚,周蓮嘗後讚不絕口。事後,周蓮帶衙廚鄭春發到官銀局參觀。回衙後,鄭春發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效果尤勝前者。一八七七年,鄭春發開設了"聚春園"菜館後,繼續研究,充實此菜的原料,製出的菜餚香味濃郁,廣愛讚譽。一天,幾名秀才來館飲酒品菜,堂官捧一罈菜餚到秀才桌前,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的菜餚,秀才聞香陶醉。有人忙問此菜何名,答:尚未起名。於是秀才即席吟詩作賦,其中有詩句雲:“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應聲叫絕。從此,引用詩句之意:“佛跳牆”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宮保雞丁》關於宮保雞丁的來歷,一般認為和丁寶楨有關,有三種傳說: 一說:丁寶楨原籍貴州,清咸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總督。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餚,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製作“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後,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幹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後來他由於戍邊禦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製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二說:丁寶楨來四川,大興水利,百姓感其德,獻其喜食的炒雞丁,名曰“宮保雞丁”。 三說:丁寶楨在四川時,常微服私訪。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雞丁,叫家廚仿製,家廚以“宮保雞丁”名之。 另外,也有說法認為這道菜源起於著名人物左宗棠。 說左宗棠最喜歡吃家廚給他做的雞,而做法就是將雞肉切成丁,再配上花生,筍丁,木耳等配料一起炒。清朝巡撫有宮保,少保等稱號,又因為左宗棠曾任巡撫,被稱為左宮保,所以人們就稱此菜為宮保雞丁。

    《湯圓》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貴妃雞》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它一定與哪一位貴妃有淵緣。事實也的 確如此,原來,這位貴妃不是加緊人,正是那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 無顏色”的楊玉環。 1200多年前,正是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李隆基做皇帝之初,任用姚崇、宋景治理國家,使唐朝社會經濟發展到最高峰,史稱“開元盛世”。但到了晚年,唐明皇昏庸無比,唐朝又從發展的巔峰跌落下來。寵愛楊貴妃就是他晚年昏庸的重要表現。楊玉環本是李隆基看中她之後,想方沒法娶了過來,封為貴妃。有了楊貴妃之後,唐明皇整日整夜與她尋歡作樂,把國家大事交給了李林甫、楊國忠等一幫奸人。有一天,唐蝗皇又與楊貴妃飲酒對歌,弄得神魂顛倒。他喝醉之後,連呼 “好酒呀,好酒!吃得痛快!”楊貴妃也痴迷神糊地叫道:“我要飛上天!” 唐明皇因酒醉聽錯了,以為貴妃要吃“飛上天”,馬上讓太監命令御膳房做出來。聽了皇帝的聖諭,廚師們面面相覷:他們從來沒說過有“飛上天”這道菜。

    但皇帝金口玉言,他能說出來,你就得做出來。眾御廚們開動腦筋苦思冥想。有個廚師說,老鷹飛得高,大概就是“飛上天”吧!大家一聽,趕緊做了兩隻紅燒老鷹。可一嘗才發現,鷹肉是酸的!於是廚子們重新開動腦筋。在廚師中有位蘇州的名廚,叫“蘇空頭”,他想到雞的肌胛肉最鮮嫩,把它拿來做“飛上天”肯定好吃。他把自己的想法對大家一說,眾人一聽,只好如此了。他們手忙腳亂地找來幾隻童子雞,斬下它們的翅膀,與香菇、淡菜、筍片、青椒一起燜燒,“飛上天”就算做成了。大家一看此菜,色鮮味香,才定下心來。太監將“飛上天”端到貴妃面前,酒巴已醒的貴妃頓時眼亮起來。唐明皇也嚐了嚐,連聲讚歎,忙問太監是什麼菜。太監趕忙說,這就是陛下剛才點的“飛上天”呀。唐明皇此時才想起酒醉時下過的聖旨,不免尷尬。這時,正津津有味地在品嚐“飛上天”的楊貴妃說:“此菜色豔、肉嫩、味香,都與我貴妃相似,乾脆就叫它‘貴妃雞’吧!”唐明皇一聽,連聲稱好。後來,蘇空頭告老還鄉,就把“貴妃雞”的燒製方法帶回蘇州,這道菜也就在蘇州地區世代流傳了。

  • 2 # 李哥探廚

    要說具有歷史意義和典故的美食,那就是這幾天全華人民甚至大部分世界人民都要吃的粽子了,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北韓、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

    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屈原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引魚蝦來食。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中國端午節食品。

    (2)“包烹”之說

    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人們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粽子,卻已有粽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更像現在的粽子。

  • 3 # 帥V誘

    饅頭

    相傳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征伐孟獲。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瀘水有毒。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瀘水的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但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軍中帶的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後,這種麵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但是稱為“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 4 # 藍胖子的FS

    冰糖

    相傳清代康熙年間,有一個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內江的一個大糖坊主張亞先家的丫環。有一次,她趁張亞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漿正準備喝的時候,張亞先來了,扶桑連忙把糖漿倒進豬油罐,將它藏進柴堆裡,又在上邊放些穀糠掩蓋住。

    過了幾天,當扶桑捧出豬油罐時,罐裡卻長滿了許多水晶般的東西,敲碎入口,堅脆而純甜,其味道勝過白糖。扶桑把這一奇怪現象講了出去,許多人如法炮製,因製出的糖形似冰,味如蜜,人們就把它稱作冰糖。

  • 5 # 美食李宏廣

    回答:中國有哪些名吃具有其誕生地歷史故事?首先我就想起了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民俗節日,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各大超市紛紛推出了各種品牌的粽子。有巧克力粽子、火腿粽子、豬肉粽子、山藥粽子、三全粽子、甜粽子、鹹粽子。品種多樣,琳琅滿目。

    包粽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分為南北方的甜粽子和鹹粽子之分。每年端午節。我就想起了童年包粽子的情景。提前一晚上泡粽葉、泡糯米、泡紅豆。幾個人坐在桌子的周圍包粽子。在鍋裡煮粽子。最後關火悶上一會兒。聞到粽葉、糯米特有的清香。做粽子和吃粽子成為我童年美好的記憶。

    說起端午節。在民間大部分認為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傳”記載。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是愛國詩人。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他在流放中。親眼看到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佔領。面臨亡國之痛。帶著憤怒。於五月初五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的這種愛國精神。當地的人為了紀念屈原。在江河之中撒上當地美食也就是粽子。不讓魚蝦吃他的身體。逐漸演變成五月初五吃粽子紀念屈原愛國主義精神。五月端午也是祭日。現在中國農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定為國的的法定節假日。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傳遞正能量。

  • 6 # 賤議你讀史

    一、豆腐:

    豆腐這個食物很是有趣。有很多種吃法,以豆腐作為原材料可以製作出花樣繁多的品種。譬如:水豆腐、幹豆腐、豆腐腦、豆腐皮、臭豆腐等等。

    關於豆腐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有的人認為最早是和樂毅有關,甚至有的日本學者認為豆腐起源於唐朝。但是,歷史學界主流的說法,還是認為豆腐起源於劉安,也是西漢時期寫了《淮南子》一書的劉安。相傳當年劉安煉製丹藥的時候,偶然之間,不小心將石膏滴落到豆汁之中。豆汁和石膏相結合,慢慢凝結成了豆腐。

    二、過橋米線:

    作為雲南人就不得不提“過橋米線”。

    關於過橋米線的起源傳說多達五個,我就選擇其中一個比較受大眾認可的傳說。

    相傳清朝年間,雲南蒙自有一個書生,為了專心考取功名,白天到一個湖心小島上讀書,晚上回家休息,他的妻子在家做好飯送過去給他吃。

    雲南人都愛吃米線,由於路途比較遠,送到丈夫手裡的時候都冷了,根本不好吃。直到有一次,妻子燉了雞湯,送到的時候,由於湯麵裹著一層油,雞湯還是暖呼呼的,妻子恍然大悟。打那以後,妻子在家燉好雞湯,在將肉片和各種佐料都切得薄薄的,送到丈夫跟前的時候,在將米線和各種佐料一起倒入熱乎乎的雞湯之中,味道簡直美極了!

    因為妻子每次送米線,都要路過一道橋,因此得名“過橋米線”。

  • 7 # 李小白侃水果

    哈爾濱的鍋包肉,那絕對是一道名菜,金黃色的外表,外酥裡嫩的口感,酸甜的味道,一想起就讓人味蕾顫動!

    說起鍋包肉,屬於東北菜系,也是黑龍江省哈爾濱的名菜,是清末濱江道署首任道臺杜學瀛首席廚師的鄭興文發明的。在中國現代飲食史上,鍋包肉讓哈爾濱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它馳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有人沒吃過,這種菜餚兼有北方菜系的鹹鮮,還略帶西洋風味的酸甜口,連外華人吃著,都豎起大姆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鍋包肉這道菜是哈爾濱人做出來的。下面就和大家說一說鍋包肉的來歷吧。

    鍋包肉的來歷:鍋包肉是著名的東北菜,深受人們的喜愛。當時的哈爾濱,有一個濱江道衙門,道臺杜學瀛十分喜歡結交俄羅斯的朋友,經常邀請俄羅斯的異國朋友到府上來吃飯。眾所周知,這俄羅斯人非常喜歡吃甜食,而當時的東北菜大多以鹹口為主。為了讓俄羅斯朋友喜歡上中國美食,道臺杜學瀛是想盡了辦法,煞廢了苦心,當時府上的主廚叫鄭興文。杜學瀛就吩咐鄭興文研製幾道甜食,以便招待俄羅斯貴賓口味,作為濱江道署首任道臺杜學瀛首席廚師的鄭興文冥思苦想,主廚鄭興文知道俄羅斯人愛吃肉食,所以就打算做一道以肉類為主,並且是甜口的菜品!於是他想起了一道傳統美食-焦溜肉條!鄭興文尋思能不能用焦溜肉條加以改良,在配製溜汁的時候,以甜口的溜汁為主呢?想到這,於是開始在廚房實驗起來,剛開始的時候,鄭興文只用糖和鹽來找口,可是發現這有些像西餐的味道,並不能體現中餐的真髓!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出令俄羅斯朋友喜歡,並且還能體現中華烹飪的味型呢?鄭興文在廚房苦苦實驗著,在實驗了幾十斤豬肉之後,終於發現用甜口裡加些醋的酸味,並且輔以香菜,蔥薑蒜等炸鍋的味道是一種非常美妙的味型!

    又到了宴請之日,鄭興文將這道新研製的“焦溜肉條”端了上來,俄羅斯朋友一吃,當場傻眼,他們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簡直是來自天上的味道!鄭興文一戰成名!從此鄭興文的名字就和鍋包肉聯絡在一起了!

    這個故事鮮為人知。鄭家祖籍遼寧省建昌縣,鄭興文從小家道殷實,良好的家庭環境讓鄭興文逐漸對飲食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菜餚的製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並能對菜餚的色、香、味、形加以點評,被人們譽為“小美食家”。鄭興文6歲隨父來到北京,14歲時已對美食和烹調極為偏愛。鄭興文曾在北京一官員家學做官府菜餚,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後,出徒的鄭興文於1881年 清光緒七年 在北京 當時稱北平 的一條街面上開了一家名為“真味居”的中檔酒家。1907年,受朋友舉薦,鄭興文帶了14個技術過硬的廚子進入了當時的道臺府做主廚,專門給首任道臺杜學瀛料理膳食。

    最早鍋包肉稱它為“鍋爆肉”,可能是洋人在點菜的時候發音有問題,到了現在就被叫成“鍋包肉”了。

  • 8 # 長湖火鳳凰

    1、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當時,蘇東坡謫居在湖北省黃岡市,因當地豬多肉賤,蘇東坡想到了這個吃法。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屬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2、臘味合蒸:據傳,古時在湖南省長沙市開飯館的劉七,破產後流落它鄉。將近年關,大家施捨給他一些年貨,如臘魚、臘肉什麼的。劉七把討來的臘魚臘肉用蒸缽盛了,在一個財主家的屋簷下,生火做了起來。財主聞到特殊的香味,於是找到劉七,劉七告知做法,於是臘味合蒸便流傳下來了。臘味合蒸屬湘菜系。通常取臘豬肉、臘雞、臘魚於一缽,加入雞湯和調料,下鍋清蒸而成。吃時臘香濃重、鹹甜適口、柔韌不膩。

    3、飛龍湯:在中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吉寧省、遼寧省一帶,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這裡的飛龍,指盛產於興安嶺一帶的較小飛禽“棒雞”。飛龍湯是將榛雞脫毛去掉內臟後,用高湯煮熟即可,湯中不需放任何調料以保持湯原汁原味。飛龍湯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原產中國東北極好的滋補湯品。

    4、無為燻鴨: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時候家窮,在家鄉(今天的安徽省鳳陽市)給人放牛為生。常常吃不飽肚子,看到水裡有野鴨,便和一群牧童捉鴨烤吃,小孩們有時烤不熟,就埋灰燼裡,第二天扒出來,鴨肉又香又爛,好吃極了。無為燻鴨選料精細,首選上等麻鴨,製作考究,工藝複雜,先燻後滷,天然煙燻芳香。成品鴨金黃油亮,皮脂厚潤,肉質鮮嫩,醇香味美,兼具北京烤鴨的芳香和南京板鴨的鮮嫩。

    5、佛跳牆:據傳,此菜起源於清朝末年,福建省福州市揚橋巷官銀局的一位官員,在家中設宴請布政司周蓮,官員夫人親自下廚,選用雞、鴨、肉等20多種原料放入紹興酒罈中,精心煨制而成葷香的菜餚,周蓮嘗後讚不絕口,隨後此菜廣為流傳。由於“佛跳牆”是把幾十種原料煨於一壇,既有共同的葷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吃起來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各料互為滲透,味中有味,深受廣東省、廣西省、福建省、香港自治區等地人們的喜愛。

    6、沛公狗肉:漢高祖劉邦在家鄉(今江蘇省豐縣中陽裡街道)嗜食狗肉,故此得名。以狗肉、甲魚與酒、蔥、姜、硝醃漬後,加酒、糖、鹽、醬油、八角、花椒及水燜制,狗肉酥爛腴香,甲魚軟嫩鮮美。此菜至今仍是徐州地區的名饌。

    7、叫花雞:江蘇省常熟市名菜,又稱黃泥煨雞。相傳明末清初時,常熟市虞山麓有一叫化子偶得一雞,苦無炊具、調料,無奈,宰殺去髒後,帶毛塗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熟後敲去泥殼,雞毛隨殼而脫,香氣四溢。適逢隱居在虞山的大學士錢牧齋路過,試嘗,覺其味獨特,歸家命其家人稍加調味如法炮製,更感鮮美。

    8、九轉大腸:清朝光緒初年,山東省濟南市一家名為“九華樓”的酒店所創。有一次“九華樓”店主杜某請客,席間有一道“燒大腸”,品味後客人們紛紛稱道,有說甜,有說酸,有說辣,有說鹹,座中有一文人提議,為答謝主人之盛意,贈名為“九轉大腸”,讚美廚師技藝高超和製做此菜用料齊全、工序複雜,口味多變的特點。此菜色澤紅潤,大腸軟嫩,兼有酸、甜、香、辣、鹹五味,為山東的傳統風味菜。

    9、八仙過海鬧羅漢:是山東省曲阜市的名菜。從漢初到清末,歷代的許多皇帝都親臨曲阜孔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皇帝就去過七次,至於達官顯貴、文人雅士前往朝拜者更為眾多,因而孔府設宴招待十分頻繁,孔宴聞名四海,八仙過海鬧羅漢,便是孔府名菜之一,它選料齊全,製作精細,口味豐富,盛器別緻,該菜取用魚翅、海參、鮑魚、魚骨、魚肚、蝦、雞、蘆筍、火腿等十幾種原料為主,以雞作為“羅漢”,其中八種主料為“八仙”,故名為八仙過海鬧羅漢此菜一上席隨即開鑼唱戲,一面品嚐美味,一面聽戲,十分熱鬧。

    10、西湖醋魚:相傳宋代杭州市西湖邊,一冤婦做與其小叔吃,小叔問魚味何故甜中有酸,嫂嫂說:千萬不要忘記你兄長的冤屈!你的生活有苦有甜,是因為你兄長在的時候甜,你兄長冤死了,我們都成了苦命人!小叔聽了牢記於心,後來成功地為兄長伸冤報仇。西湖醋魚選材精細,通常選用一斤半左右的草魚。烹製時,火候要求嚴,僅能用三四分鐘燒得恰到好處。盛菜時,澆上一層糖醋。成菜色澤紅亮,吃起來,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酸甜可口,別具特色。取名讓人聯想杭州西湖,秀色可餐。

    以上僅介紹了十種有名菜餚的歷史淵源,中華上下五千年,美味伴隨在其間!隨著《舌尖上的中國》共三季節目的播出,中華美食亦走進千家萬戶。實際上,只你願意,隨時隨地都能發現美食,並從中找到其所以流傳至今的理由。由衷的說,美食,讓人們更熱愛生活!

  • 9 # 米樂讀書

    中國的名吃數不勝數,大概每種名吃都有其誕生的故事,如果一一道來實在是太多了。簡單說幾個名吃和他們背後的故事吧。

    1、臘八粥

    臘八粥的來歷不止一個,這裡說個關於朱元璋和臘八粥的故事。朱元璋早年曾討過飯,有一年臘月初八,他已經幾天沒吃飯了,飢寒交迫,忽然他看見一隻老鼠鑽進了洞,他想抓老鼠吃,就挖開了鼠洞,在裡邊卻掏到一些米豆雜糧,於是他熬了一鍋粥吃,免於凍餓而死。當了皇帝后,每到臘月初八這一天,他就要熬粥吃,以作紀念,也含有憶苦思甜之意。

    2、雲南過橋米線

    從前,雲南蒙自的一位秀才為了應考,他把自己關在南湖中的小島上,日夜攻讀。妻子每天給他送飯,因路遠飯菜常常涼了,秀才便不愛吃。怎麼辦呢?一天妻子燉了一隻肥母雞,她用土罐盛了雞湯,帶上秀才愛吃的米線和佐料,用竹籃裝了送去,當她端湯罐時,手被燙得縮了回來。原來,雞湯上飄浮著一層厚厚的雞油,保持了溫度。於是,她把佐料放入湯內涮燙,再放入米線。秀才吃得熱乎乎的,味道也覺著格外鮮美,大加讚賞。因為妻子送飯必須經過一橋,秀才便笑著對妻於說:“就把你今兒做的美餐叫做過橋米線吧。”從此,過橋米線便在民間傳開了。

    3、河間驢肉火燒

    河間驢肉火燒據說起源於明初。燕王朱棣起兵謀反,殺到保定府徐水縣漕河,打了一場敗仗。在餓得飢腸轆轆之時,有士兵出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殺馬吃。而馬肉纖維比較粗,不是特別好吃,但是飢不擇食,就把馬肉煮熟了夾著當地做的火燒吃了。哪知味道還很不錯。於是後來當地老百姓也開始殺馬做“馬肉火燒”,而且馬肉火燒因為曾經被皇上吃過而聲名大振。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因為和蒙古人打仗需要馬。馬成了戰略物資,當然就不能由著老百姓夾火燒吃了。於是就出現了替代品——驢肉。驢肉纖維比馬肉細膩,而且純瘦不肥。河間驢肉火燒就在種種際會之下誕生了!

    4、豆汁

    北京人愛喝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嚥,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據說,乾隆十八年(1753),北京一粉房偶然發現發酵後粉漿生食酸甜可口,熬喝更好,於是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招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當差。”於是源於民間的豆汁成了宮廷的御膳。

    5、陝西岐山臊子面

    相傳周朝時,文王姬昌帶人出外狩獵,在渭河畔遇見一條蛟龍從水中騰空而起,張牙舞爪,殘害無辜。周文王令將士一齊射箭,一時空中箭鳴不止。頃刻之間長五丈重千斤的蛟龍眼瞎喉斷,從空中跌落下來。由於蛟龍肉食後有延年益壽和驅惡除邪的作用,文王讓廚師將蛟龍剁成釐米見方肉丁,加上佐料爛成臊子,把煮好的麵條撈在碗裡澆上湯和蛟龍臊子。只吃面,不喝湯,再把湯倒進湯鍋,如此迴圈不但將士們吃上了蛟龍面,就連當地鄉親也沾了光,品嚐了鮮美的蛟龍面。從此,岐山人仿效這種吃法,將豬肉爛成臊子,澆湯而食,這就是世代流傳千百年至今的臊子面。

  • 10 # 渭水徐公

    與其說是歷史故事,不如說是歷史傳說。因為這樣的故事,通常不會被正史收錄,只能在野史中流傳。下面,我們就來追訴一下這些美食的傳說吧!

    提醒:以下內容,大都來自民間傳說,基本都是野史,我們看個開心就好哦~

    據說年糕與伍子胥有關。吳王闔閭為了防止外敵侵略,命令伍子胥建築城池。建成之後,吳王大宴群臣,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對手下說,如果我去世之後,倘若吳國被敵人攻打,百姓遭遇饑荒,你們可以在東門下面掘土數尺,或許可以救下飢餓的百姓。後來越國攻滅吳國,饑民遍野。這個時候,人們想起伍子胥生前的話,於是在東門下面深挖數尺,發現城磚是用糯米所做。於是,眾人將米磚洗淨蒸熟,饑荒得到了有效緩解(居然沒變質,也沒被蛇蟲鼠蟻吃掉),後人為了紀念伍子胥,每逢新年就要蒸糯米年糕。

    揚州有一種包子,叫天下一品包。據說乾隆在下江南的時候,嚐遍了這裡的各種包子,但是都不滿意。最後他的貼身太監告訴店家,皇上喜歡吃的包子,必須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過硬,細嫩而不過軟。

    一位姓丁的師傅心想,滋養莫過於海參,美味莫過於母雞,油香莫過於肥肉,鬆脆莫過於冬筍,細嫩莫過於蝦仁,每樣用一點,口味就是剛剛好。於是把這五種食材,切成了小丁,然後當餡做成了包子,乾隆皇帝果然非常喜歡,還為他們題了“天下一品”這四個大字。從此,五丁大包得以名傳天下。

    多年以前,英華人在吃烤雞的時候,都遵守非常刻板的用餐禮儀,他們必須用刀叉,來把烤雞一塊一塊地切開吃。眾所周知,烤雞這種東西油汪汪的,在盤子裡滑來滑去很難固定起來切。後來,中國大臣李鴻章去訪問英國,看到了烤雞之後,拿手抓起來就直接吃。英國目瞪口呆,然後便紛紛仿效,從此英華人便廢棄了。

    有一天李鴻章命令手下人,把英國西餐的原料統統放到鍋裡面,然後燉成一鍋大雜燴。這沖天的香味,把附近的英國使臣全都引來了,這幫饞涎欲滴的人問李鴻章,這到底是一道什麼大菜?李鴻章回答他們說,這就是一鍋雜碎而已。從此,便有了李鴻章雜碎這道著名大菜。

    下面這道美食來自日本,它的名字叫目黑的秋刀魚。據說在江戶時代,一個王爺到目黑附近打獵,到了中午飢餓難忍,便命令手下去尋找食物。他們恰好找到了老百姓烤的秋刀魚,把它送給王爺,王爺覺得這東西真是美味,所以大加讚賞。過了一段時間,王爺又想吃秋刀魚了,於是命令廚師重新做一遍。

    廚師做得非常精緻,他把秋刀魚的魚刺去掉,只留下淨肉,做成魚丸送了上去,王爺認為味道並不那麼好,然後大發感慨,秋刀魚還是目黑的最好吃。

    從此,日本多了一個成語,叫做“目黑的秋刀魚”。如果翻譯成中文,那就是“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蜜不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人眼花繚亂的基層板到底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