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說豫見
-
2 # 天下登徒子
松錦戰役清軍損失不大,根本不像明吹幻想的,啥六萬八旗死了3萬,記錄戰死一千四百人傷的也不太多,本來準備一舉拿下明朝,但是關鍵時候皇太極猝死,滿清內部出現權力鬥爭,給了明朝一定的喘息時間,要不然根本輪不到李自成。
松錦戰役清軍損失不大,根本不像明吹幻想的,啥六萬八旗死了3萬,記錄戰死一千四百人傷的也不太多,本來準備一舉拿下明朝,但是關鍵時候皇太極猝死,滿清內部出現權力鬥爭,給了明朝一定的喘息時間,要不然根本輪不到李自成。
一、歷史意義
明清松錦大戰是明朝末期與清軍的一次決戰,結果明軍慘敗。經此一戰明軍國防軍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了,明朝建立的關外關寧錦防線被破,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此戰,清軍戰勝明軍,自身也有很大損失,無法繼續進攻,但明軍已經失去了對清軍對抗的實力。
松錦大戰,明朝押上了九邊重鎮八總兵,一共13萬兵馬,調動了帝國幾乎全部的機動野戰兵力。而清軍前期出動三、四萬人,保衛錦州,後期徵發了滿、蒙全部15歲以上的男子,還有投降清軍的原明軍部隊,總兵力達到12萬人。此戰,雙方主力盡出,是雙方的決戰,直接決定國家的命運和前途。
戰爭的結果卻是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13萬明軍戰死5萬,其餘潰逃,明朝建立的關寧錦防線,錦州、杏山、松山城池失陷,寧遠到錦州的防線被破,主帥洪承疇被俘,13萬明軍戰死5萬,其餘潰逃。戰後,清已經獨霸東北,政治經濟環境和生存環境都得到極大改善。
而明軍雖然守住了寧遠,但已成孤城,早晚陷落。明軍不僅無力抵禦清軍的進一步攻擊,也無力圍剿農民軍,只能任其發展,不出意外的話,明朝的滅亡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二、明軍失敗的原因明軍失敗的原因很多,眾說紛紜,但最根本的還是戰略失敗,戰略的錯誤,甚至無法透過戰爭和戰役來糾正。明朝最根本的錯誤在於無法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於是大家只好自己動手,在紛亂中傾覆了明朝帝國。
1、財政策略錯誤明朝是個典型的小政府大社會架構,明朝的財政收入只有幾百萬兩銀子,只能勉強維持有限的軍隊、官僚和皇室開支,很難應對戰爭、自然災害等需要花大錢的事情。
明朝靠著多年的積蓄,萬曆年間也打贏了三大徵,但掏空了國庫,消耗了軍事實力,受到嚴重內傷。明軍在東北的駐軍,在北韓戰爭中消耗甚多,缺編嚴重,對東北的控制力變弱。於是,長期受壓制的女真人趁機發難,嚮明朝發起挑戰,明顯的趁你病要你命的架勢。
為了應對遼東戰事,明朝只好加稅收,加收了遼餉。明朝因為稅收體制問題,加的稅收大多加到了農民身上。同時明朝西北地區又連續乾旱,莊稼顆粒無收,盜賊橫行,還要加收稅賦,於是人們紛紛抗糧抗捐。
朝廷為了剿滅盜賊和農民軍起義,又加收剿餉。結果農民負擔比平常多了三倍,紛紛破產,加入了農民軍。明朝政府的應對策略猶如抱薪救火,局勢越來越無法挽回。
其實在明朝,南方商品經濟已經很發達,工業、礦業規模也很大,早已超越北方的農耕經濟,但朝廷的財政基礎仍然是田賦,沒有向工商業收多少稅。明朝在陷入財政危機的情況下,不是下決心開闢新稅源,仍然基於原有稅源加徵數倍,結果後金還沒傷到明朝根本,明朝內部先亂起來了。
2、安內還是攘外?明朝後期,湧現了一大批名將,士兵作戰也很勇敢,可明軍還是失敗,不僅對後金失敗,對農民軍最後也失敗。但明軍並不能證明明軍多麼無能,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戰略上的失敗,除了財政政策和經濟原因之外,明朝的軍事策略也是失敗的。
後金最開始反抗的時候,明軍還不以為然,也是驕傲的,不可一世的。採取的策略是,主動出擊,搗其巢穴,絕其種類,完全是天兵天將打花果山的架勢,硬打硬的軍事手段解決叛亂問題。結果薩爾滸一戰,四路明軍被滅,後金從此崛起。
此後明軍在對內對外兩個戰場,不管自己多虛弱、財政壓力多大,都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戰略,安內與攘外並行。結果,農民軍剛被鎮壓被安撫,明軍就被調走,趕赴關外戰場。在關外戰場,明軍不是解決自身野戰能力差的問題,堅持碉堡推進,結果被多次圍點打援。
松錦大戰,明軍失敗的原因。首先是錦州被圍,明軍不得不救,陷入了戰略被動,清軍圍點打援,以逸待勞。其次朝廷糧餉不濟,催促急戰,明軍只能冒險出擊。最後,明軍戰術安排顧前不顧後,導致清軍在明軍後方補給線挖了三道壕溝,明軍失去了退路。至此,明軍失敗已成定局,能夠全軍而還就是最大成功了。但明軍在突圍的安排上,八總兵各顧各,行動不協調,突圍成了潰敗,結果明軍主力盡失,既未實現解圍錦州的目的,自身還搭進去了。
三、明軍的戰力問題松錦大戰時明軍的戰力,可能沒有萬曆三大徵時突出,但也算是不錯的。八總兵也是當是名將,戰鬥力也不弱。而且,在一次戰鬥中,聚集13萬兵馬,步、炮、馬多兵種協同作戰,戰力也是最強的。除了明初開國時有這樣的規模,其他時間都沒有這樣大規模的戰役,包括與倭寇作戰的戚家軍,也只有幾千人的規模,入朝作戰,兵力也沒有那麼多。
松錦大戰中,明軍一度佔上風,給予清軍重大殺傷,清軍指揮多爾袞和阿齊格多次想要放棄和逃遁。清朝新任皇帝皇太極力挽狂瀾,徵發全國15歲以上男子,一路流著鼻血親自率軍趕到戰場。皇太極老謀深算,看穿了明軍的弱點,強令清軍連夜挖壕溝斷了明軍後路,才導致明軍軍心大亂,從而取得戰爭勝利的。
當時的清軍,野戰能力仍然無敵,而且也有了紅衣大炮加持,攻堅能力突出,連總兵力也不遜於明軍。明軍失敗,是戰略戰術的失敗,並非戰鬥力不如以往明軍,形勢所逼,無力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