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成剛

    海歸變海待,這是前幾年媒體上的一個常見表達。但我想說的是,海歸變海待的現象並沒有阻止國內一浪高過一浪的留學潮,中國每年有五十多萬同學出國留學。同樣,國內的許多大學生畢業成待業,這一現象也沒有阻止同學們上大學的熱情,反而導致大家更加想進大學,尤其是一流名校,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確保自己走上社會後能夠贏得一席之地。不難看出,這其實是水漲船高的現象,最終比拼的是大家在職場上的成功機率。這就好像是說,北大和清華的畢業生並非都是成功者(成功的定義事實上也很難統一),甚至還有被開除的、自殺的和犯罪的,但這並沒有阻擋很多學生對北大和清華的渴望,因為大家心裡很清楚,個別情況不代表全部,而大部分同學因為接受了新知識,跟著名教授學到了本領,開闊了眼界,結交了不少出類拔萃的朋友,所有這些都成為了他們走向職場的競爭資本,加上自己的不斷努力,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名校的畢業生在職場上會比一般大學或者說不上大學的年輕人更有競爭力,或者說有更多的機會。出國留學也是如此,那些真正用心學習和體驗,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的同學,只要他們持之以恆,目標明確,方法正確,他們最終都會達成某種目標。當然,我還要補充的是,一個人的職業發展不是衝刺,比拼的不是爆發力,它是一輩子的長跑,比拼的是我們的耐力和加速度。所以說,出國留學和不出國留學的同學都可能獲得成功,但是他們是在不同的賽道上,最終的目標並沒有差異。

  • 2 # 水哥談留學

    留學的價值或者說意義,看來是個永恆的問題……

    我不反對在這個話題下談錢,事實上,出國留學這種投資,和買一種基金或理財產品是一個道理。但是,我不支援用一種靜態的眼光,把這簡單發展成一種數字決定論。

    比如我之前有個學生,整個家庭一年的收入都不到10萬塊錢,出國讀書要花70萬左右,的確,他選擇出國是很冒險的。但我還是強烈建議他出去,因為我相信他有超過90%的機率憑藉自己的能力實現目標。現在人家已經拿到綠卡了,在一家500強任職,經常參與當地各類的社會活動,適應和融入了新的環境。

    當然,並不是說這是什麼普遍的情況,要舉相反的例子,同樣也是一抓一大把。但我們要明白,到底該不該出去,值與不值,需要考慮的因素真地很多很多。做了這麼多年諮詢工作,也有太多學生問過我的問題。我承認,我沒有能力給每個人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我不是他。但是我可以去引導提問的人去思考,引導他們去問更多的問題。

    一般來說,能把以下這3個問題搞明白(當然要對自己誠實),基本上也就不需要別人替你回答那第4個問題了。我們不妨來試試。

    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出去?

    常見的回答有:

    1. 透過留學提升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這樣的想法,我個人比較支援,美國確實有一個相對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對於那些有理想、有目標的學生,他們能拿出勇氣面對風險,追求夢想,這很好。不過,你也要思考清楚,如何能夠在美國有更好的發展和前途。這才是核心問題。

    “夢想”是個非常有深度的詞,它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至少有過很長時間思想積累形成的。一時興起的“夢想”只是想法,還欠很多打磨。對於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越早放棄帶給你的傷害越小。

    2. 想要移民,過上更好、更安逸的生活

    說實話,如果純粹就是這樣的想法,而不想面對挑戰、不想透過努力獲得你應該得到的,我必須說這非常不靠譜。安逸的日子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去了美國你需要面對更多的困難,絕對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簡單和美好。一定要有心裡準備,美國是天堂,也是地獄。

    3. 就是想出去看看

    事實上,懷著這種想法的學生還不算少,在知乎上我也見過。我在這裡肯定地說,這種心態是完全不可取的。人的一生可能只有一次選擇出國留學的機會,別以為什麼都可以到了國外再從長計議。努力讓自己活得更有目標,更明白一些吧。

    如果這一步你確定自己有明確的目標,那麼……

    第二個問題,你如何在美國獲得你想要得到的東西?

    決定你未來之路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目前的背景和實力怎樣?能夠讀什麼樣的學校和專業?畢業之後,你所就讀的專案就業情況是怎樣的?找到工作的機會有多大?未來前景如何?

    且不說留在國外,如果回國前景又怎麼樣?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圍城》裡方鴻漸還能透過一張克萊登大學的文憑在國內混個職位,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休想用一張金光閃閃的國外大學文憑晃瞎招聘單位的眼睛。

    當然,這並不說明出國留學沒有意義,恰恰相反,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深入,各行各業都要有國際化站位,國外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寬度上的優勢是公認的,有著國際視野的學子肯定會受到青睞,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必然是各企業追求的目標,國際化趨勢必然對國家和民族有著深刻的影響。

    隨著我們出國留學的廣度跟深度的加大,我們對海歸的認識也越來越理性,用人市場也越來越理性。所有這一切都像大熔爐,煉出真金,淘汰一些跟不上時代的觀念。在理性浪潮的一遍遍沖刷下,鍍上的金箔金粉很容易被沖刷得一乾二淨,但真正的金子卻會越發光亮。

    你是否有把握、有資本、有途徑,成為那真正的金子?

    你的三年或者五年規劃是怎樣的?

    要把夢想變成現實,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去考慮,需要去了解,要認真細緻地做做評估,然後再看,自己是否應該冒這麼大的風險。如果什麼都是未知數,那就必須要慎重了。

    好吧,現在你有目標,並且看得到實現目標的途徑,那麼……

    第三個問題,你還得問問自己,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的學習能力很強嗎?你有很強的抗壓能力嗎?你的執行力很強嗎?你的情商很高嗎?你在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時候,有那種堅持到底的勇氣嗎?

    我從2006年就開始做美國留學諮詢,到現在為止,很多學生都已經畢業了,在美國結婚生子,就業移民。他們給我的反饋雖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個共性,就是出國之後就更要靠自己。能夠成功的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是有非常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有清晰的思路和計劃。他們明白,自己的夢想不是從平地,而是在地下室時應該如何走出來。包括我開口舉例的那個學生,我之所以那麼看好他的將來,也是因為在他身上看到了這些實現目標的能力。

    誠實地、慎重地評價自己吧。

    最後簡要總結下我的觀點。

    不見得出身工薪家庭就不該出國,不見得家庭年收入不足多少多少就不該出國,國外有更公平的平臺,有更大的空間,這些人反而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機會。

    但別忘了留學是一種夢想,也是一筆生意。夢想再亮,也要照進現實。既然出國留學也是一項投資,要考慮投資價效比。想要提前預估價效比,你就非得把上面那三大問題想透了不可。

    說到這裡,你的答案都有了嗎?

    如果真的都想明白了,還是得出答案“值”——那時你敢說,這是真正的值得。

    祝福你。加油。

  • 3 # 毛毛蟲Claire

    如今“海歸”已經不再新鮮,甚至還有些貶義的感覺,就好像混的好的都留在國外,混的不好的才回來一樣。很多人都像你一樣,想算一筆賬,看看留學到底劃不划算。

    其實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好像幾十年前,大學生是個稀罕物,可如今遍地都是大學生,如果現在有人問:“大學生就業並沒有明顯的優勢,現在上大學是否划算?”可能會被人嘲笑吧?因為從長遠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有條件上大學,那麼上大學一定是划算的。

    留學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樣的,只不過現在的海歸留學生還不夠多,還不像大學生那樣多。很多家庭還沒法像支援一個國內大學生一樣輕鬆地讓孩子出國留學。所以很多人才會想著算一筆賬,看看花出去的錢劃不划算。

    我的觀點是,如果家裡有條件,本人也有意願出國留學,那麼出國留學就是划算的,留學就像在國內上大學一樣“正常”。留學生活會全方位鍛鍊你的生活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國內上大學,再遠也是在中國,有困難的話家人還是有希望照顧得到的。但是在國外就不一樣了,父母夠不到你了,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這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不是很有挑戰性呢?至於留學會給你具體帶來什麼,別人都說得很詳細了,我只想告訴你別把留學當成一樁買賣,就像你從不把在國內上大學當成一樁買賣一樣。有條件,有意願,那就出來看看吧。

  • 4 # HR老薑

    關於是否當海龜,海龜的好處有哪些?等等這些問題好像也沒間斷過。我們也來聊聊海龜,也表達下個人態度。 就從身邊人聊起吧。

    材料一,某君90後,朋友單位員工,因家庭條件得天獨厚,高中畢業直接送出國,澳洲某大學畢業,回來應聘到國企,工作一年,某日朋友聊起,終於受不了了,粗心大意,萬事皆錯,只能打發了事。

    材料二,某君80後,同樣澳洲某大學研究生畢業,某兄弟直接下屬,親自指導,據後來反應,做事從不過腦,懶於思考和動手,萬事以推為由,無一事能負責到底。但因關係戶屬性,只能當做打雜人員對待。 以上兩則事例都為真人真事,導致本人一度懷疑澳洲大學教育質量。甚至一度不願招聘有澳洲求學經歷所謂海龜。 直到碰到另外一個海龜才改變了我的片面觀點。

    因工作原因認識一留美學生,瞭解了一下其求學經歷,大學三本院校,透過努力以優異成績進入一美國高校,碩士期間找到個人喜好方向,一直讀到博士畢業。做事條理清晰,觀點明確,雖畢業不久但工作做的有聲有色,成績有目共睹。

    從以上事實分析,出國有的人是為了鍍金,有的人是為了玩耍,還有人會真正為之付出。外出求學其實更多的是為了開闊眼界和思維,瞭解世界,充實自我,有了更強大的實力才能贏得更大的回報,如果只是耍一耍玩一玩,那麼再好的學校,等你歸來會發現,你的投資回報率可能還會趨向負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山區總價150萬,能有房子可以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