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碧城祖傳中醫

    腦梗又分為缺血性腦梗,血栓性腦梗。根據程度又可分為大面積腦梗、不完全腦梗(血栓形成未梗死)、小範圍腦梗。根據位置又可分為左、右基底腦梗、小腦、腦幹、下腔蛛網膜等腦梗。不同程度、不同位置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及輕重緩急程度也不一樣,在治療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中醫治療腦梗的方法是多樣性的,外治者可針、可放血、可泡澡、可推拿,內治者可對證下藥。不論內外治法,均遵循辨證論治!

    如:氣虛所致的缺血性腦梗,則以補氣為主,化瘀為鋪(氣滯血瘀),偏癱者加以通經活絡,瘀血所致的腦梗則活血化瘀為主、補氣為鋪(氣行血行),加以通經活絡、消食化脂,及時用藥一般一個星期內能恢復正常。

    腦梗屬類中風一類,造成其致死致殘率高的主要原因還是能否及時正確用藥的原因吧!從之前的治療經驗來看,第一時間(24小時內)中藥介入者完全治癒率為百分之八十,其他有年齡體質因素、腦幹位置因素。因為此病直接損傷神經、經絡,時間越長損傷越大,及早正確中醫藥治療是不留後遺症的最好辦法!

  • 2 # 王勝軍主治醫師

    中醫在治療腦梗時一般常採用針灸和中藥

    來治療,這裡說的腦梗一般指腦梗後遺症或恢復期,如果是腦梗塞,早期建議立即到附近醫院去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腦梗塞患者,我們在醫院一般採取針灸治療和中藥治療,

    中藥常用方劑有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組成】黃芪生,四兩(120g)歸尾二錢(6g)赤芍錢半(4.5g)地龍去土,一錢(3g) 川芎一錢(3g)紅花一錢(3g) 桃仁一錢(3g)

    【用法】水煎服。一日兩次,

    【功用】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氣虛血瘀之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不夢,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

    【證治機理】本證之中風,由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經瘀阻所致。正氣虧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養,故見半身不遂、口眼喝斜。正如《靈樞·刺節真邪》所言: "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氣虛血瘀,舌本失養,故語言謇澀;氣虛失於固攝,則口角流涎、小便頻數、遺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為氣虛血瘀之徵。本證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即王清任所謂“因虛致瘀”,非獨用活血化瘀或益氣補虛之所宜。治當以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

    【方解】方中重用生黃芪,甘溫大補元氣,使氣旺以促血行,瘀去絡通,為君藥。當歸尾1活血通絡而不傷血,為臣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助當歸尾活血祛瘀,為佐藥;地龍通經活絡,力專善走,並引諸藥之力直達絡中,為佐使藥。合而用之,則氣旺、瘀消、絡通,諸症可愈。

    【配伍特點】重用補氣,佐以活血,氣旺血行,補而不滯。

    【運用】本方為益氣活血法之代表方,又是治療中風後遺症之常用方。以半身不遂,E眼喝斜-舌暗淡,-苔A,脈緩無力為辨證要點。本 久服方能顯效,故取效後多需繼服,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方中生黃芪用量獨重,宜先用小量(30-60g ))效果不顯者逐漸增量;原方活血祛瘀藥甩量較輕,可根據病情適當加量。

    [方論選錄]至清中葉王勳臣出,對於此證,專以氣虛立論,謂人之元氣,全體原十分,有時損去五分,所餘五分,雖不能充體,猶可支援全身。而氣虛者經絡必虛,有時氣從經絡處透過,並於一邊,彼無氣之邊即成偏枯。愛立補陽還五湯,方中重用黃芪四兩,以竣補氣分,此即東垣主氣之說也。然王氏書中全未言脈象何如,若遇脈之虛而無力者,用其方原可見效,若其脈象實而有力,其人腦中多患充血,而複用黃芪之溫而升補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兇危立見,此固不可不慎也。(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本文旨在科普醫學知識,並不推薦隨意使用,若有需要,請至正規醫院,遵醫囑用藥,切勿隨意擅自服食藥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股東人數增加,籌碼確越來越集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