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腦洞歷史觀
-
2 # 雲說經濟
應該是在唐朝。在唐朝時候,後突厥的闕特勤和他的哥哥毗伽可汗在公元720年打敗唐軍,又大破黠嘎斯、突騎施、葛邏祿,征服了九姓鐵勒。
但實際上,這裡的“打敗唐軍”,是打敗了唐軍的侵略。當時是開元盛世,朔方大總管王晙有個建議,讓西邊西突厥的拔悉密,和東邊兒的奚、契丹,連同唐軍,合夥掩殺毗伽可汗的牙帳。不過這個戰術失敗了,因為謀臣暾欲谷分析,拔悉密孤軍先到,卻發現其他部隊都沒來,當時就嚇尿了,於是全部被俘虜。
後來又遭遇唐軍,也打了一個打勝仗。不過,暾欲谷建議,唐朝君主英明神武,民和年豐,萬不可與之為敵。建議毗伽可汗趁著大勝,有談判籌碼的機會向唐朝求和,懇請唐朝當爹。
開元十九年,闕特勤死,唐玄宗專門派人弔唁,並協助突厥立了一塊碑,被喚作“闕特勤碑”。碑文一面是漢文,另外三面是突厥文。
也有說法是漢朝,漢武帝時期的漢朝,一個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所有的鄰國輪過一遍的“霸權主義”。
-
3 # 小慫貨Isabel
中國哪個朝代最讓別國憎恨?
我認為是清朝,我不是專業學習歷史的,只能用已知的史實進行論證。論據一: 從清朝的疆土角度來看,清朝的疆土雖然不及元朝,但是其疆土還是比現在大很多的,現在的西伯利亞地區那個時候還是清朝的。而那個時代是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突飛猛進的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讓這些國家國力大增,可是這些國家比如俄國、日本,有了能力自然會覬覦清朝的疆土,而偏偏這個時候清朝閉關鎖國,能不恨嗎?恨不得撬開清朝的門戶啊。後來清朝割地賠款,割地面積準確資料忘記了,但是割地幾乎在每一個戰敗條款上都有啊,不是一個很好的證據嗎?論據二: 制度角度來說,清朝是封建專制主義達到頂點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世界主流是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清朝的發展潮流與世界發展潮流不一致。這就意味著在利益上,清朝與世界發展的利益很容易有矛盾,倍道而行逆流而上,這是非常容易拉仇恨的。論據三: 文化角度來看,這個時候清朝受理學的思想影響用根深蒂固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這個會拉仇恨是因為,這種過於強調封建禮制的文化作用在清朝的外交政策上,實在太容易拉仇恨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再小的外交國家也有尊嚴的啊,清朝的文化很多時候就是容易在踐踏尊嚴與大國威儀之間模糊不清。論據四: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清朝經過清朝前幾代皇帝的發展,經濟是很繁榮的,至少對於當時的一些國家來說清朝是一片富庶的土地。現在的人都會有仇富心理,何況是一個偌大的國家呢?即使那些國家沒有實力,它們就不能紅著眼對清朝的財富虎視眈眈嗎?經濟層面拉仇恨,最好的提現就是1842年以後的百年屈辱歷史,即使我們知道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但是也不難預料國門撬開了就是恨意的瘋狂反撲的體現啊。 -
4 # 浪客劍劍
我認為是元朝,因為那時的元朝是少數民族所建,而且眾所周知的是,元朝應該是對外擴張最嚴重的朝代。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以及他們的子孫一度將戰火燃到了歐洲,而且基本所到之處都是燒殺搶掠,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都是停留鞏固的概念,都是打到哪然後劫掠一番就繼續往前打了,這也就是元朝攻佔的城池最多,所到的地方最遠,但也是存在時間較短的原因,他們天生就是為了打仗而生,但卻不善於經營!
-
5 # 雜物子
覺得是清朝,從明亡後,漢文化圈裡的國家對清有從心裡上的鄙視於與厭惡。北韓朝廷私底下以胡皇來稱呼蟎帝,而日本不再臣服於中國並以中華正統自居,越南也學了日本,而琉球表面服從,心裡鄙視
-
6 # 番茄歷史
以我看來應該是清朝,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實在是在當時不得人心。當然,清之前也有不少王朝也是這一政策,但要明白清朝所處的世界大環境是獨一無二的。
歐洲早已完成了大航海世界逐步成為一個整體,歐洲的資本興起,迫切需要中國這個大舞臺。而清朝卻以天朝上國自居,我是老大都的跪我,想見我想的美。馬爾戈尼訪清說明了很多問題。如果清朝能夠逐步廢除閉關鎖國這一政策,在當時世界各國肯定會受到歡迎的。中國也不會有這屈辱的近現代史。很好理解列強的行為,你閉關鎖國我把你國門給炸開,你不跟我談判我打到你談判為止,所以屈辱的歷史就是這樣誕生的。所以清朝是世界上最不得人心的國家。 -
7 # 嘰裡又咕嚕
竟然有人說是元朝,宋朝白白抵抗了這麼多年,元朝什麼時候等於蒙古帝國了,四大汗國又是什麼,宋朝也是最後被征服的,先有蒙古還是先有的元朝都搞不懂……
回覆列表
應該是漢朝,原因大家都懂的,漢武帝是個擴張狂,唐朝後面雖然擴張也很猛,但比較溫和,還是採取拉攏的辦法多。漢朝是一言不合就追著人家跑的。而提到漢朝的拓邊大將,大家可能會想到霍去病、衛青,想到李廣,想到陳湯。但漢朝還有很多將軍,同樣做出非常了不起的戰績。比如今天腦洞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耿恭。
耿恭是陝西興平人,他的叔叔是東漢的開國名將耿弇。耿弇在雲臺二十八將裡排名第四。
耿恭也算是將二代,但將門之後要名揚天下,是需要自己打拼的.在公元74年,耿恭得到了一個機會,跟隨部隊出擊車師。
車師國在今天的新疆吐魯番西北,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站,也是漢朝跟匈奴角力的重點。西漢就跟匈奴在這裡“五爭車師”,這個事情,腦洞老師以後跟親們詳聊。當然,最終以漢朝勝出而結束。在漢宣帝的時候,將車師分為前後兩個小王國。歸漢朝的西域都護府管轄。
這種管轄是比較鬆散的, 常有國際險惡勢力也就是匈奴搞鬼,車師也是騎牆派,大漢強的時候歸附大漢,匈奴來的時候,就跟著匈奴。而到了東西漢交接,管理沒有跟上,車師又脫離中央政府管理了。
於是,耿恭跟著大軍一起平定車師,很輕鬆就拿下了,重新把車師納入東漢的管理當中。
耿恭還留了下來。
耿恭被任命為戊己校尉,屯在金蒲城,協助管理車師后王國,而另一位漢將關寵屯兵柳中城,協助管理車師前王國。等於漢朝在西域撐開了兩把保護傘。
當然,這個傘不大,各有數百人。尤其是耿恭,他是在車師后王國,離中央更遠。所以耿恭一去就開始招兵,又跟旁邊的小城邦國搞好關係,比如烏孫國,比如車師后王國。有意思是,車師后王夫人是漢人之後。耿恭跟后王夫人關係很好,這裡面有沒有什麼故事呢?這就是編劇們去思考的問題了,這個關係後面起了關鍵的作用。
耿恭知道,匈奴一定會捲土重來。
果然,第二年,匈奴的北單于派了一個左鹿蠡王領了二萬兵馬進攻車師。車師請漢軍來幫忙。當時耿恭手下有二三千人。
耿恭派了三百人過去。
為什麼只派三百人呢?原因可能有二個,一是不知道匈奴是大舉進攻,第二個可能也是宣示一下大漢的存在,打出大漢這面旗子,震懾一下匈奴。
沒想到,匈奴膽很肥,一下把這三百人全部吃掉了,還殺了車師后王,更順勢殺向了耿恭的金蒲城。
前鋒受挫,城被圍,這是非常危險的。耿恭做了一個舉動。
他讓人把箭抹上毒藥,然後告訴匈奴。
“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
匈奴不信啊,發動攻擊,中箭之後,果然發現士兵的傷口發膿潰爛。匈奴大吃一驚,以為漢家的箭真的是神箭。
所以說,沒文化,真可怕啊。
正在這個時候,驚雷平地起,閃電似金蟒,下起了暴雨。耿恭開啟城門,冒雨發起攻擊。匈奴一下心理崩潰,拍馬就走,留下一句話:
“漢兵神,真可畏也!”
當然,以為匈奴吸取教訓,從此不來那是不現實的。耿恭料定這只是一個試探性的進攻,匈奴肯定會發起更大的進攻。
下了這個判斷之後,耿恭決定轉移。
轉到那裡去呢?
疏勒城!
這個城的地勢更險要,而且旁邊有澗水,利於防守。於是,耿恭把部隊拉到這裡,加強守衛。做好準備的二個月後,匈奴又來了。
第一次交鋒,耿恭主動出擊,打退了匈奴,但匈奴的騎兵越來越多,而且他們也變聰明瞭,把疏勒城的澗水給挖斷。 這樣一來,城中就沒有了水。
耿恭開始挖井,因為地勢比較高,所以一直挖了十五丈都沒有見到水。
沒有水,只能從馬糞裡擠水出來喝,眼看就要山窮水盡,這個時候,耿恭猛地跪在了水井。
“我聽說當年李廣利曾經拔刀剌山,飛泉湧出,現在我漢德神明,難道天要窮我嗎?”
耿恭有沒有拔劍刺井?不知道,但神奇的一刻出現了,井裡突然湧出了泉水。
孤城雷動,城外的匈奴騎兵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耿恭讓大家先不要急著喝水,先提數桶上去,給城外的匈奴兵澆一下水。
水幕在城上灑開,匈奴驚呆了,他們認為一定是有神明在保護著這支大漢的孤軍,所以全軍撤退。
撤退只是暫時的。第二年,匈奴再次兵犯疏勒城。這一次是全面的進攻,不但攻打了漢朝的都護府,還圍住了關寵的柳中城。甚至連車師都重新投靠了匈奴,派兵一起共打耿恭。
關鍵時候,耿恭以前的統戰工作發揮了作用。車師后王夫人經常把匈奴的軍情通知給耿恭,時不時還送點糧食過來。
就這樣,疏勒城支撐了數月,城中所有的糧都吃光了,大家開始煮鎧甲以及弩來吃。
每一次衝鋒,耿恭身邊都要倒下一些人。漸漸地,他身邊的人越來越少,最終只剩下了數十人。但疏勒城依然在耿恭的手裡,依然在漢家將士的手裡,疏勒城依然是數萬匈奴人無法跨越的堅石。
而此時,朝中正為要不要挽救這一支孤師而激烈爭論著。
朝中的大臣第五倫認為不宜救,因為正好趕上東漢換皇帝,東漢皇帝肅宗剛登基。第五倫認為新帝登基,不宜用兵。況且為了救幾十個人,犧牲更多的人,值得嗎?
第五是姓,倫是名字。這個第五倫其實是東漢名臣,作出過很多貢獻,但他的這一次發言顯然不太正確。
司徒鮑昱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今天我們的將士在外面陷入危難,如果拋棄了他們。對外是放縱蠻夷的暴行,對內是傷了死難之臣的心。以後要是匈奴再來侵犯邊境,我們拿什麼去命令將士?”
大家都看過《拯救大兵瑞恩》,為了找一個人,犧牲了數個人。從數學上講,是不值得的,但精神是無法用單純的數學去計量的。
最後,東漢決定出兵拯救這些孤兵。
當時東漢派出了七千兵馬,先抵達了柳中城,擊潰了圍攻柳中城的胡兵。車師又重新歸降了漢朝。但此時,柳中城的關寵已經戰死了。
大軍決定打完收工,不去疏勒城了。
為什麼呢?
因為求救的信是柳中城的關寵發出來的,大軍的任務其實是拯救柳中城,二來當時是冬天,天降大雪,大軍很難開拔。另外,因為斷絕了訊息,以常理推斷,疏勒城的數十人只怕已經全軍覆滅。
事實上,疏勒城的耿恭還在支撐。匈奴人拿他沒有辦法,派人去勸降,說你過來我們這邊,就封王,然後把女兒嫁給你。
耿恭看了看使者,嚥了咽口水。好久沒吃肉了,你長得還挺胖的。
耿恭當場斬殺使者,然後在城頭烤起BBQ來。
當然,這也徹底激怒了匈奴人。沒有援軍,耿恭遲早支撐不下去。
在一個雪夜,耿恭突然聽到城外喧譁聲。
匈奴又要進攻了?還加夜班進攻!也夠拼的。耿恭連忙叫起士兵,準備防守,正在這時,外面傳來一個聲音:“我們是來接耿將軍的!”
火把之下,露出了熟悉的面孔。城下不是匈奴人,領隊是耿恭的部下範羌。
真的是自己人來了!
城中,萬歲聲雷動!
這位範羌是耿恭的部下,在匈奴圍攻之前去都護府領過冬的衣服,所以留在了外面,正好也在東漢來解救的大軍中。範羌聽說大軍不管耿恭了,急了,自己主動要求派兵去救。
於是給了他二千兵,讓他自己去接。
範羌率領這二千人,冒著丈深的大雪,終於抵達疏勒城下。
此時,城中親吏僅餘二十六人。
第二天,大軍撤出疏勒城,匈奴兵緊追其後,耿恭且戰且退,最後抵達玉門關時,二十六人只餘十三人。
漢帝寫道:
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衝,對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千百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此後,耿恭數次出戰,大敗羌人。最後因得罪上司而獲罪免官,老死於家中。
這麼一個要塞,就讓敵軍頭疼,大家看美國大片,也經常有十來個人守一個安全屋,跟上千人開打的事情。其實,漢朝就是這樣的,漢朝就是二千年前的美國。這樣的強國,實在讓鄰國可愛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