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囿山綠城

    他們與孫悟空的鬥戰勝佛比起來,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因此,能不能成佛,根本不看神通,也不看資歷,而是看慧根,看悟性。佛教講究頓悟,有時一念之間便可立地成佛。所以孫悟空的成功,其實靠的是他的大徹大悟,而能夠讓他不斷成長、成熟的,就是他一生當中遇上的這四大口訣:

    一、菩提祖師的天仙訣

    乃菩提祖師在方寸山三星洞內傳授孫悟空的修仙秘訣,按菩提自己的話說:"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此訣總共109個字,乃修仙之法門,孫悟空心靈福至,切切記住了口訣。果然通法性,破根源,注神體,很快學會了七十二變和筋斗雲等神通。因此此口訣是孫悟空成仙得道成為太乙金仙的關鍵功法。

    二、如來佛祖的五字訣

    孫悟空大鬧天宮無人能治,後玉帝請來如來佛祖將其壓在五行山之下,正當天庭召開安天大會慶祝之時,巡視靈官來報道:“那大聖伸出頭來了。”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取出一張帖子,上有六個金字:"唵嘛呢叭嵒哞"遞與阿儺,叫貼在那山頂上。結果"那座山即生根合縫"。也就是說,五行山是壓不住孫悟空的,而是那五個字壓了他整整五百年。這五百年徹底改變了孫悟空,將桀傲不馴的"妖猴"壓成了心性見明的"孫行者"。

    三、如來佛祖的緊箍咒

    此口訣乃如來佛祖傳給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又傳給唐僧的佛門秘訣。觀音在傳給唐僧時這樣說道:"我那裡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這裡的"定心"二字最是關鍵。孫悟空雖拜唐僧為師,歸了沙門,但他野性未改,心高氣傲,需要一樣東西讓他"定心歸神",而緊箍咒正是最好的約束。它將孫悟空西天取經十四年約束在佛門清規之內,從而真正達到"心猿歸正"之目的。

    四、烏巢禪師的多心經

    烏巢禪師在西遊記中是個神秘人物,他在唐僧收了豬八戒後半路上攔截,傳授給他們《多心經》。此經共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烏巢禪師自稱"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其實到了後文我們才知道,這多心經就是為孫悟空量身定製的,孫悟空即"心猿",他一路上和唐僧經常談論心法,結果領悟得更深、更透,唐僧自愧不如。最終孫悟空徹底悟透《多心經》,達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 2 # 惆悵的海

    從中國文學史的神話作品來看,孫悟空是一個被刻畫的最完美的神話英雄形象。身為主角之一的孫悟空無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是中國以至世界人們所熟知的文學形象之一。他是不怕困難,忠誠敬業,不屈不撓,勇於鬥爭,爭取自由的英雄的化身,是追求自由平等併為之終生奮鬥的英雄代表。他的光輝形象深受人們喜愛,跟他有關的故事深深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人們感覺到束縛和壓力時,就說是“緊箍咒”;遇到鬧事的或把情況搞得一塌糊塗時,說成是“大鬧天宮”;形容速度快或差的遠為“十萬八千里”;鼓勵別人戰勝困難,即說“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等等。此外 “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也常常出現在人們的口頭上。這是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帶給我們的特殊文化現象。下面筆者就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在讀黃周星定本《西遊證道書》時的一些感悟對孫悟空這一形象略作一些分析。

      他破石而出,立刻顯示了不平常的勇敢,發現了水簾洞,被群猴尊為美猴王,在這“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不伏人間王位的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著,但他還是不甘心,忽然想"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終於這美猴王拜了須菩提祖師為師,取名為孫悟空,他聰明好學,得到了師傅的真傳,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孫悟空大鬧龍宮,索得了如意金箍棒,又鬧幽冥,一筆勾銷了猴屬生死簿上的姓名。於是,他返回了花果山,自在稱王,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無法無天,歡歡喜喜的生活著。龍王和冥王奏明玉皇大帝,可玉皇大帝在這“天生聖人”面前,顯得那麼懦弱狼狽,他聽了太百金星的主意,招安孫悟空為弼馬溫。孫悟空本來也作得有滋有味,但聽說這官職原來是那麼低下,便怒火頓生,孫悟空怪玉帝輕視人才,打出天宮,回到花果山自己封自己做了“齊天大聖”。玉皇大帝發兵徵繳失敗,只好認可他封的尊銜,於是他又歡天喜地的快活生活。英雄的孫悟空從不逆來順受,卻偏偏要用自己的力量戰勝這種蔑視,又兩次鬧了天宮,因為蟠桃會沒有他這個“齊天大聖”的位置又覺得受了騙,遂攪散蟠桃會,偷蟠桃,竊仙丹,這些情節,反映出人們要求個人的權利,地位,個人的尊嚴得到尊重的強烈願望。玉帝在一般人和眾神的心目中,都是一個十分尊嚴神聖,具有極大權威的最高統治者。太白金星一見就“朝上禮拜”,其他眾神俯首帖耳,惟命是從,可是孫悟空在鬧了東海龍宮,攪了十王冥府以後,被告到玉帝那裡去,玉帝便派天兵天將去捉拿孫悟空。後來他被二郎神捉拿到玉帝面前時,孫悟空卻“挺身在旁,且不朝禮”。玉帝下令將他送至斬妖臺處死,結果是“綁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槍刺劍刳,莫想作傷及其身”。火燒雷打也不能損他一根毫毛,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裡燒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沒有把他燒成灰燼,相反卻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大鬧天宮時,十萬天兵天將被他打得落花流水,從八卦爐裡逃出後,又“打得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蹤”。在天宮內“東打西敵,更無一神要擋”。玉帝無法可想,搬來如來佛收伏他。如來問他為什麼“要奪皇大帝的尊位”?他回答道:“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玉帝將他處死,罪名就是“只為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攪攘。”意思是指他目無皇法,攪亂了上下尊卑的秩序。就是在被如來收服,皈依佛門,保護唐憎去西天取經。在封建專制時代,皇帝是最高權力的代表,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且是天意所定,不能違背,而孫悟空卻根本不把這些放在眼裡,表現了極強的叛逆性和反抗精神。

      孫悟空在與玉皇大帝再次派來圍剿的天兵天將展開了大戰,大敗天兵,高舉叛逆的旗幟,不管有多少法力高強的天將,他就是敢於大打出手,一支金箍棒打得"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大天王無影無形。"在花果山,面對李天王率領的諸天神將和十萬天兵,他毫無俱色,敢戰善戰。在跟二郎真君戰鬥時,更是充分的表現了他隨機應變,變幻莫測的神通。他時而變得身高萬丈,與真君惡戰,時而大耍騰挪變化的手段跟敵手周旋。一會又變作一條魚兒,遊入水中。他可以變麻雀,變水蛇,變花鳩,甚至可以變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象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稜,以守為攻,準備等真君一進廟便一口咬住。不料因為猴子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面,變做一根旗杆,被真君識破,他又撲的一個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見了,這一下連真君那"鳳眼"也看不清他到哪去了。原來孫悟空根本不把李天王佈下的"天羅地網"當一回事兒,他已經用隱身法衝出營圍,變作二郎爺爺模樣,駕雲到灌江口真君廟裡接受鬼判們的"磕頭迎接"了。直到玉皇大帝請來了"佛法無邊"的如來佛,才算把他壓在五行山下。孫悟空一而再地大鬧天宮,並不是對以玉皇大帝為代表的天宮的統治秩序發起的挑戰,而只是因為自身的自由遭到了威脅。

      可以說,徹底的自由,生活慾望和個人尊嚴的充分滿足,反抗一切壓制,這在現實環境中雖然不可能實現,卻是人性中最根本的要求;只要社會思想較為開放,它便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西遊記》的前七回,正是以神話形式滿足了人們內心在心理上這種不盡合理,卻根深蒂固的嚮往。

      在取經途中,他經常驅遣山神土地,四海龍王,前來效勞,若稍有不服從就嚷到"伸過孤拐來,各打五棍見面,與老孫散散心。"有時僅為欺騙兩個小妖,他便要玉帝閉天。"若有半聲不肯,即上靈霄殿動起刀兵。"所以,連玉帝也無可奈何地"只得他無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終於預設他"犯上"的要挾。有時對佛祖,觀音也常常出言不遜,對慈悲的觀音菩薩,孫悟空敢罵他"憊懶",咒罵她"該她一世無夫!"在眾佛祖中,他與太上老君的關係最糟。大鬧天宮時,他將老君的金丹偷吃得精光,恨得老君要親自將他放在丹爐內外死拼煉為丹藥。而在獅陀嶺,悟空請如來幫忙對付妖怪萬里鵬時,如來說出那妖怪與自己"有些親處",悟空便直言不諱道:"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他對人間之王,更加蔑視。他對烏雞國的國王說:"我老孫若肯做皇帝,天下九國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國國王生病,他就用馬尿和藥丸給國王治病。等等這些無法無天,敢於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間等一切權威挑戰的反抗精神,桀驁不訓的性格,強烈的自我意識,體現了民主要求。還值得一提的是,小說《西遊記》第一回末祖師為孫悟空起名之後,作者加寫兩句詩,評論悟空的名字:"鴻蒙初闢原無性,打破頑空須悟空。"什麼是"打破頑空"呢 "頑空"指"牢固的天空",意指這個天子皇帝統治體系;"打破頑空"就是寄希望於孫悟空來攪翻那腐朽無道的朱明皇帝統治系統。"悟空"要以諧音"勿恐"來理解,指首先要去掉恐懼的心理,不要害怕,才能夠去履行"打破頑空"的行動,也可認為"孫悟空"應諧音為"孫勿恐"。事實上後來確實去實踐了作者"打破頑空"意願的英雄孫悟空也正是先做到了天不怕,地不怕,龍王不怕,國王不怕,閻王不怕,佛祖不怕,神鬼不怕,妖孽不怕,無任何恐懼,去與統治體系做鬥爭,充分體現了革命精神。

      五指山的壓制,使他“高傲狂放”的鋒芒有所收斂,他“循規蹈矩”,一心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已球正果。

      在取經路上,可以看出孫悟空是一個積極樂觀、勇敢無畏、不怕困難,敢於鬥爭的人物形象。歷經千難萬險,他從不畏懼退縮,總是積極樂觀,勇往直前。一聽說有妖怪,唐僧落淚,八戒心驚,只有孫悟空非常高興,認為是為民除害的機會來了。豬八戒就說過:“聽見拿妖,就是他外公也不般親熱。”他不避艱險、不怕困難,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豬八戒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在妖怪出現時他為了逃避責任,孫悟空硬要出擊打妖怪,這時豬八戒便對唐僧說一些孫悟空的壞話,但他也這樣讚揚孫悟空,說他是個“鑽天入地,斧砍火燒,下油鍋都不怕的好漢”。他常常為了戰勝妖魔,不知疲倦,不辭辛勞,連續戰鬥。如孫悟空在金兕山和獨角大王相鬥,連戰一天一夜,越戰越強。就是吃了敗仗,被壓在三座大山之下,也不氣餒。書中寫“他虎瘦雄心還在,自然的氣象昂昂,聲音朗朗。”他從不承認失敗了也仍然是一個英雄。在平頂山,唐僧,豬八戒和沙僧都被捉,他孤身奮戰,自己也曾兩次被捉,但他堅持戰鬥,終於轉敗為勝。他在鬥爭十分艱苦的情況下(如第七三回至第七十七回,寫他在獅駝山被妖怪裝進陰陽二氣瓶子,幾乎喪命),總是懷著必勝的信心,充滿樂觀主義精神,所以值日曹護佑諸神稱他為“人間喜仙”。一個“喜”字,揭出了孫悟空最重要的品格。第七十七回寫他們師徙四人都被三怪捉住,四人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唐曾哭鼻子,就孫悟空被捉了今番沒命了。八戒得沙僧也無可奈何,只好隨聲痛哭。惟有孫悟卻笑道:“師父放心,兄弟莫哭憑他怎的,決然無傷。”等那老魔安靜了,我們走路。

      一路上師徒四人受盡了各種磨難,孫悟空不僅要冒著生死艱難降妖降怪,衛護唐僧,而且頭上還帶著受治的緊箍咒兒,在降妖除魔時,由於唐僧肉眼凡胎分不清是人還是妖,孫悟空偶爾一不小心還要被唐僧念緊箍兒咒,疼痛難忍。可是就這樣,孫悟空從沒想過要退縮,一直忠心耿耿。自從接受了這取經事業的重任以後,就全力的為實現取經的目標事業艱苦奮鬥。如: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憎恨逐美猴王"中白骨精先變做一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誘騙唐僧,正當要對唐僧動手時,被火眼金睛的孫悟空識破後,劈頭一鐵棒,不料,怪物使了個"解屍法",把假屍首打死在地上。唐三藏誤認為孫悟空打死的是人,不是妖精,一氣念起了緊箍兒咒,悟空就叫:"頭疼!頭疼!莫念!莫念!有話便說。"唐僧道:"有甚話說!出家人,時常要方便,念念不離善心,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怎麼步步行兇,打死這無辜的人,取經來何用 你回去罷!"悟空道:"師父,我回去便也罷了,只是不曾報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與你有甚恩 "悟空聽到這話後,連忙跪下磕頭道:"老孫因大鬧天宮,致下了傷身之難,被我佛壓在兩界山;幸觀音菩薩與我受了戒行,幸師父救脫吾身才,若不與你同上西天,顯得我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做罵名。"就這一席話果真管用。唐僧饒了他一次,這表明孫悟空是一隻機靈的猴子,有情有意的猴子,雖然唐僧錯怪他,可他並不記恨,相反,實性實意的保唐僧去取經。再說那妖精第二次又變作個老婦人來欺騙唐僧,當妖精問起唐僧:可曾見國她的女兒時,唐僧還理虧不感回答,可見他此時並不相信之前孫悟空打死的是妖精。悟空卻認得那妖精,更不理論,舉棒照頭便打。不想又讓那妖精跑了 ,把個假屍首又撇在路旁。唐僧一見,二話沒說念起緊箍兒咒;足足唸了二十遍。後說:"你是無心向善之輩,有意作惡之人,你去罷!"悟空道:"師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應。"唐僧道:"你有甚麼不相應處 "悟空道:"實不瞞師父說。我老孫五百年前,居花果山水簾洞,大展英雄之際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四萬七千群妖,頭帶的是紫金冠,身穿赭黃袍,腰繫的是藍田帶,足踏的是步雲履,手執的是如意金箍棒,著實也曾人。自從涅盤罪度,削髮秉正沙門,跟你做了徒弟,把這個金箍兒勒在我頭上,若回去,卻也難見故鄉人。師父果若不要我,把那個松箍兒咒念一念,退下這箍子。"這愁壞了唐僧,沒辦法只得再饒了孫悟空一次。這一段對話在顯得孫悟空那麼可愛,頑皮,象個聰明,機靈的小孩兒的同時也有一次表現了他的忠心,想盡一切辦法去難為唐僧,也是為了保護唐僧,完成取經大業。狡猾的妖精又變作一個老公公,在這第三次的較量中,孫悟空所承受的痛苦就更大了。妖精在"得知"所謂的妻,兒都被孫悟空打死後,便大罵唐僧等人,激孫悟空動手,迫使唐僧再次念緊箍咒。孫悟空在忍著劇烈疼痛的情況下,仍然要與妖精作戰,並將妖精打死在地,表現出孫悟空降妖除魔,衛護唐僧的赤膽忠心。白骨精現了原形化做一堆骷髏。孫悟空總算鬆了一口氣,唐僧也信了孫悟空,不成想那豬八戒從中唆嘴道:"師父,他的手重棍兇,把人打殺,只怕你念那緊箍兒咒,故意化做這個模樣,掩你眼目哩。"唐僧不分清紅皂白,逐悟空走。行者道:"師父錯怪了我也!這廝分明是妖魔,你反信了那呆子讒言冷語,屢次逐我。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下流無恥之徒。我去!只是你手下無人。"唐僧發怒道:"你這潑猴越發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淨就不是人 "那大聖一聽此言,止不住傷情悽慘,又提起緊箍兒咒一事。唐僧見他言言語語,越發惱怒,滾鞍下馬寫了一紙貶書。孫悟空接過貶書悲痛欲決,拔了三跟毫毛 ,吹口仙氣變了三個行者四面圍住師父下拜。但悟空還是戀戀不捨,叮囑師弟要小心,他忍氣別了師父,但他並不懷恨師父,回花果山後,時常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墜淚。可見,悟空是個有情有意之人,即使身在花果山,心卻隨唐僧去完成事業。孫悟空在這個事業裡肩負了一切重擔。保護唐僧需要他,堅定"信心"需要他。連唐僧都發出過"西天這等難行"的低調,豬八戒更是經常要分行李跑回高老莊,只有孫悟空一往直前,永不退縮。就是在被紅孩兒火燒,險些弄得火氣攻心的生死關頭,也不灰心,就是被金大王幾次套去了金箍棒,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救出唐僧,甚至被唐僧兩次逐出,受盡閒氣,他也依然忘不了保唐僧去西天取經,終於還是滿腔熱情地自動回來克服重重困難,繼續前進。體現了孫悟空旺盛的戰鬥意志和戰鬥熱情。

    孫悟空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上和他過去的同類以至同伴作惡鬥,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艱苦奮鬥,立了功,最後自己也成了神,修成了"正果。"充分體現了孫悟空獻身於理想和事業的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孫悟空形象一直以優秀的品質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流傳千古,銘刻人心的。

      孫悟空和唐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唐僧雖說是取經隊伍的精神領袖,卻常常是一個人妖不分,善惡的不明糊塗蟲,而孫悟空不僅有火眼金精,能辯別真假,認識魔,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敵我觀念十分明確,愛僧感情無比分明。對殘害人民的妖魔刻骨仇恨,除惡務盡;而對被殘害的人則扶危濟困,救人救徹。在鳥雞國,他掃蕩妖魔,辨的邪正,為烏雞國報了冤仇,也完全是主動除妖。在車遲國,孫悟空主動濟困扶危。解救那些受壓迫剝削為道士服勞役的和尚。所以,那些小僧十分感動地說:“齊天大聖,神通廣大,專秉忠良之心,與人間抱不平之事,濟困扶危,恤孤念寡”。過火焰山時,行者不僅扇滅了火焰山,保證了唐僧通行而去,而且還特意連扇七七四十九扇,斷絕了火種,使風調雨順,為普通百姓謀利。他一路上所消滅的妖魔,大多是既危害唐僧,又同時殘害人民的。毛澤東同志和郭沫若同志曾經提到孫悟空的故事,稱讚了孫悟空敢於鬥爭和掃蕩妖精的行動,並且指出了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的現實意義。“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由於孫悟空鬧天宮、打妖精的鬥爭包含著某種社會批判的積極內容,客觀上還反映了社會鬥爭的一些經驗。這些東西,如果我們用馬克思主義加以分析和批判的總結,經過改造而賦予新的內容,是可以做到古為今用的。譬如孫悟空面對天宮及其統治者那樣的龐然大物,沒有絲毫的膽怯,敢於掄起手裡的武器迎了上去,直打得玉皇大帝膽戰心驚,天兵天將魂飛魄散。這就說明,世界上有些東西,表面上看來似乎是神聖、強大得很,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只要敢於起來鬥爭,頂它一下,也就沒有什麼。

       孫悟空鮮明的愛憎表現在: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對受苦受難的群眾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卻有著濃厚的感情。正如車遲國的眾僧所稱頌的:專秉忠良之心,鏟鋤人間不平之事,“濟困扶危,恤孤念寡”。他為車遲國的五百名無辜和尚解除了災難;在比丘國,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孩的性命;在隱霧山打死了豹子精,救出了貧苦的樵夫;他三調芭蕉扇,熄滅了火焰山的大火,既開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當地人民的困苦。他對唐僧總是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盡委屈,對取經的事仍然竭忠盡力,對唐僧也一如既往地愛護關心。對豬八戒,他雖然不時挖苦諷刺,有時也捉弄一番,卻是善意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取經隊伍團結。可是,他對害人的妖精,卻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時,儘管唐僧念緊箍咒使他頭痛難忍,甚至用斷絕師徒情義的手段來阻止,仍然動搖不了他除惡務盡的決心。孫悟空形象這一特點,寄託了古代人民要求團結鬥爭、爭取自身解放的堅決決心。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小說,作者透過超凡的想象,神奇的誇張,怪誕的變形的藝術手法所描繪的漫漫“西遊”全景,無不是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映。西行路上,除了遇到那些“為禍一方”,興風作浪的妖魔鬼怪之外,還經歷了“寶象,烏雞,車遲,西梁,比丘,滅法,祭賽,朱紫,天竺”九個人間國家和“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三個地方。這些國家與地方,之所以妖精橫行,因為這裡“君政混亂”。“文也不賢,武也不良,國君也不是有道”,這一切,無不是明朝中後期朝政腐敗,宦官專權,特務橫行等等醜惡黑暗現實的大膽暴露與反映。“國勢日衰”的混亂時勢必然造就作者筆下“孫悟空”這樣的英雄形象。這是時代的迫切需要,呼喚這樣的理想英雄人物來掃清天下,正本清源,匡國救民。

  • 3 # 二柳

    《西遊記》中孫悟空悟道成仙的秘訣:

    悟空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祖師道:"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悟空叩頭謝了,洗耳用心,跪於榻下。

    祖師雲: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生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洩。休漏洩,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臺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裡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這祖師教給悟空的前半為密法口決,後一半為預言,即預言了孫悟空要做一件大大的功德,功完隨你也可以做佛也可以做仙自選。

  • 4 # 未來美學研究

    談到這個問題,不得不提到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想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擾得眾聖佛不得安寧,就連玉皇大帝也只能退避三舍,而這一身本領和功夫就是菩提祖師所傳授給他的,據說菩提祖師當年也只是隨便教了他幾招,由此可見,菩提老祖的武功是多麼厲害,估計三界之中沒幾個能打的過他,確實,菩提老祖的地位也非同尋常,跳脫於六界三清之外,就連如來佛祖和玉皇大帝等,都得對他禮讓三分,而且他不受任何人的管轄。但是這樣一位高人卻經常不見蹤跡,在西遊記中也只出現過一次,之後就再也不見了,這便讓人們一直好奇,菩提祖師到底去哪裡了?直到後來,打敗無天之後,孫悟空才恍然大悟。

    從菩提祖師的登場來看,他的境界已經達到了一種至高的地步了,故此,看破陰陽的他,只需要用一晚上的時間,便將悟空教成了太乙金星級別的人物,後來更是大鬧了一番天庭,還是如來佛祖親自出手,才得以將他制服,就連玉皇大帝也無可奈何。在這裡可以知道,菩提祖師應該可以打得過如來。所以說這才是最大的疑點,為什麼如此強大的一個人物,出現的時間卻如此短暫呢,就連悟空也一直在苦苦的尋找師傅菩提老祖的足跡。

    孫悟空思索著,自己從剛出生到後來一路拜師學藝,找到了菩提老祖,再到大鬧天宮,似乎好像都有著一種聯絡,如同被規劃好了一般所以悟空就懷疑,是不是有什麼力量在左右著他們,而這股力量甚至是超出了三界之外的,後來在西天取經的途中,他的感覺也越發的強烈,似乎妖怪永遠都打不完,而且再厲害的神仙似乎,都是在害怕著什麼,而這也跟菩提祖師的消失,有著一番關聯。

    而他的老師菩提老祖,便也是被天道所制約了,這種東西,就好像是大自然的規律一樣,所有的神仙都按照這種秩序來辦事。一切都是一場因果輪迴的關係。所以,最後悟空明白之後也沒有開始找菩提老祖了,因為,自己也終歸會有一天要經歷天道,之前隨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也驗證了這個道理。也就是在這一剎那,悟空終於大徹大悟。

  • 5 # 做個負心人

    我從悟空身上悟出來的是:就算你天生神力,無人能敵,也要勇氣超乎同伴入水簾洞,發現新大陸。還要翻山越嶺歷經坎坷磨難,去放棄當山大王的享受,拜個師學個藝,從掃地徒弟開始。學完武功,狂妄一下,飄了,大鬧個天宮,橫掃天兵天將,敢和天帝較高下。讓你膨脹完了,在壓個五百年磨練耐性,化戾氣。找個機遇,跟對人,把你翻個跟頭就能到達的目的地,讓你一步步走著去。這其中讓你放下尊嚴,面子,讓你忍受曾經如螻蟻般不放在眼裡的人跟你叫囂,你還得笑臉相迎。待你磨沒了性格,練就了寬容,看淡了一切,不在計較得失,將一切悟透成空,自然成佛。此為悟空。

  • 6 # 金玉鎖

    孫悟空成佛這一說其實完全沒有真正佛的意思,電影始終是電影如果論成佛這佛的最基本概念都沒有,隨便舉一例以佛經中說的佛都相違背的,經雲:離一切相既名諸佛。見性即是佛。而劇本里則是處處不離相,處處顯分別,哪裡還有佛的意思,所以說什麼秘訣的東西是沒有的,一切都是劇本的需要,可別當真了。

  • 7 # 從前和以後

    他是天產石猴,本身就有靈性。也沒什麼大徹大悟的,就因為有本事。

    《西遊記》都被說爛了,尤其在網路上,離開陰謀論都沒有別的觀點。 什麼八戒戰平悟空、悟淨心眼最多、什麼佛道爭鋒吧、大鬧天宮沒人真正出手吧,彷彿這些才是主流論點。其實,你只要讀過一遍《西遊記》就該知道。孫悟空是真的厲害!玉皇大帝是唯一主宰。

    這一切都和本事有關。釋迦摩尼有大法力,善則為佛祖,造福蒼生;惡則為魔王,危害人間。假如釋迦摩尼本為魔頭,他害人無數,放下屠刀即是放下惡念,轉身便可佛光普照,造福天下。

    以前有個電腦病毒叫做‘熊貓燒香’,在網路世界十分有名。最終當然把作者繩之以法。如果因為破壞網路安全罪把他弄死,最多算是止損,防止了後面的‘黑熊燒香’、‘小貓燒香’。可如果進行再教育,讓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錯的,那他搖身一變便是維護網路世界的守護者。所幸,給了他這個機會。

    要知道,術本無錯,全看施者。

    後來學成歸山,因看到猴子猴孫被欺負,才捲了無數兵器,用於操練。其目的就是不想被欺凌。

    龍宮奪寶有點強勢,可神珍之說全是龍王使計,弄巧成拙而已。

    強銷生死簿是犯罪,沒什麼可洗。也因此被招安,平心而論,當個弼馬溫實在大材小用。

    後來當上齊天大聖,也是有銜無權。後來反下天宮也因如此。

    一路走來,實在沒什麼唯心的大過錯。如果有什麼秘訣,那就是他一直沒邪念吧。

  • 8 # 博而化易

    的確在西遊記裡面,有許多妖怪,他們沒有得到天庭的認可,只能在凡間修煉做一個小妖怪,即便修煉了幾千年也是妖怪,這種事情不看重時間長短的。

    比如一次唐僧遇到的一群樹妖,他們並沒有殘害唐僧,只是在一起吟詩作對,那些樹妖都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但依然是妖怪

    五百年的等待和反省。

  • 9 # 綠野萍蹤01

    但孫猴子絕非實打實的妖怪,只是一個魔心未除的靈猴。玉皇大帝不能制服孫大聖,便去請如來佛祖。如來臨行前對眾菩薩說:“汝等在此穩坐法庭,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如來佛祖去“煉魔”而不是去降妖除怪,所以,孫猴子並非妖怪,而是一個魔頭。這個魔頭經佛祖一煉,便可成佛了。

    這回書以邵康節《皇極經世會》開篇,為孫悟空的出世做鋪墊,說這隻石猴乃天地日月之精華所孕育,乃盤古開天地以來受天地真秀所育的仙胞而幻化的通靈。這隻石卵不僅得天地真秀、日月精華,還誕生於九宮八卦布陳的傲來國花果山。因而,孫悟空天生便具備了“修持大道”的慧根靈性。

    黃眉老祖設假雷音寺雖然有點荒誕,但此怪卻是彌勒佛祖的敲磬童子,也是有成佛之心的。因而,此怪自稱黃眉老佛。長期在佛祖身邊,黃眉卻沒有開竅,也沒有大徹大悟。沒有慧根,更不結善緣。自然也就不能成佛了。

    無底洞老鼠精倒是有點慧根的,也是有三分靈性的,偷聽如來佛祖講課,偷吃靈山香花寶燭而成“半截觀音”。觀音菩薩是如來佛祖座首弟子,金鼻白毛老鼠精慧根靈性如此,也不過只修得半截菩薩之身,離成佛還遠著呢?

    老鼠精也結善緣,拜託塔天王為義父。這個故事原本就有個典故,說的是金鼠協助托塔天王救大唐安西之圍,幫助唐玄宗擊敗番兵的故事。

    有慧根靈性,也結了善緣,但金鼻白毛老鼠精畢竟出身不好,她原本就是一個妖精,三百年前才成怪。哪裡比得了孫猴子自盤古開天地,便得天地日月精華孕育?

    《西遊記》說,出身來歷最為重要,即便有成佛之心,或者有成佛的素質,也結不了善緣。因而,所有妖怪早就註定了不能“修持大道”,也就不能大徹大悟,立地成佛了。

    試想,世道之間,誰人不求長生不老?《西遊記》中那麼多妖怪,以及凡夫俗子,都試圖透過不同的途經尋求跳出五行羈絆,成長生不老神仙之體。

    蟠桃乃王母娘娘所有,是與玉皇大帝分庭抗禮之上界仙果,下界妖魔想都不敢想。

    五莊觀鎮元子的人生果只為即將成佛的唐僧準備,五莊觀乃五行觀,在地仙之祖的掌控下,有幾人能逃脫五行迴圈之理?

    唐僧肉也能成仙,而《西遊記》中竟然無一妖怪能吃到。那麼多妖怪眼見得就要如願以償,但就是磨磨蹭蹭,節外生枝,到底是沒有緣分,還是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阻止他們呢?唐僧乃金蟬子轉世,佛祖的二徒弟,佛祖讓你吃唐僧肉了嗎?唐僧肉都不讓吃,還想成佛?

    “大覺金仙”是誰?就是如來佛祖。《宋史·徽宗本紀》中說,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宋徽宗下“革佛詔”,“佛改大覺金仙”,把佛祖降為道家的神仙。

    玉皇大帝明知猴子是最愛吃桃子的,卻偏要派去守蟠桃園,這豈不是讓老鼠去守糧倉嗎?因為玉皇大帝要從王母手中奪回天界人事權,如來佛祖要實現佛法東漸,一拍即合,弄了個石猴偷吃蟠桃,毀了蟠桃會,大鬧天宮。

    眼見得佛法即將東來,鎮元子也不敢抵抗,提早巴結了這尊佛,“請”孫猴子吃了個人生果。否則,鎮元子知道一隻鬧事的猴子來了,為何出門雲遊呢?五莊觀是道家五行,與如來佛祖的五行山原本說的就是一個地方。

    同樣經歷十萬八千里艱辛跋涉,同樣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豬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龍馬都沒有成佛。取經之後成佛的,就只有如來佛祖的兩個徒弟。而那些沿途的妖魔鬼怪,無論法力如何,背景如何了得,他們都不是佛祖的座前弟子,如何成得了佛?

    因而,大感不公的諸路神仙,乃至彌勒佛祖這等高品階“人物”便要一路阻擊了。如來佛祖難道有私心?

    佛祖說:“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阿儺、伽葉索賄不成,傳授空白經卷,如來一句話就將他們包庇下來。如此佛祖,還能讓其他的妖魔神仙成佛嗎?

    《西遊記》大概也是一部勵志小說,歷經千辛萬苦,方得正果。但是,出身不同,門第不同,正果也是大有區別的。甚至,沒有足夠的背景,連取經的資格都撈不到。即便是做了妖怪,唐僧未必從你的地盤上經過。如此,還想成佛?

    因而,《西遊記》也是一部隱含著譏諷的揭露小說,千辛萬苦求來的佛經,其實並沒有徹底改變南澹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口舌兇場,是非惡海”的局面。原本,在成佛這件事情上,如來佛祖就做得不對。

  • 10 # 達摩行

    這個問題真有意思。

    首先我們要清楚佛是什麼?佛就是“覺悟者”。成佛的過程就是成為真正“覺悟者”的過程。孫悟空自誕生開始就一直在不斷開啟自身的覺悟之路。靈根孕育的造化之身更能發現問題的本質,身邊的生老病死讓其定下決心求道。為求道飄洋過海,終於得菩提祖師點化修仙法門。此一段可見悟空意志之堅,決心之強。

    其次,求道大道後惹出諸多事端,並大鬧天宮,其本質也是一場練心之旅。壓五行山之下五百年,更是磨練真心的必經之法。另外寓意沒有超脫五行之外,儘管學得長生之法。

    再次,就是陪唐僧取經。這路途經歷人生百態,更是練出一顆真正的覺悟之心。所謂降魔,實質上降伏的是自己的心魔。心魔乾淨,自然成佛。

  • 11 # T西風

    這個妖怪就是混沌之時的孔雀,它被封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他究竟做了什麼事情呢?在混沌之時,孔雀性惡能吃人,將如來佛祖釋迦摩尼吞入肚中。

    佛祖本來打算從孔雀的便門逃出,但是恐怕傷了真身,於是就從孔雀的脊背上剖了一個口子,從裡面逃了出來,本來想傷孔雀的如來佛祖,被其他佛祖勸阻,說他從孔雀的脊背剖出,孔雀就像他的母親一樣。

    於是如來佛祖就將孔雀封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可見有的時候運氣也是你能不能成為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2個原因是在途中降魔除妖有功,這一點不用我多說了,孫悟空探路豬八戒挑擔沙和尚牽馬是西遊記原著中的設定,那麼這樣看來降妖除魔的任務就全都壓在了孫悟空一個人身上,所以孫悟空的能力也是十分大的,畢竟九九八十一難遇見了不知道有多少個妖怪,孫悟空都將他們打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透過面試考察應聘者的能力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