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望洋捕撈

    提高城鄉居民的基礎養老金,根據統計局公佈的資料,城鎮職工人均養老金3332元,城鄉居民人均養老金174元。要共同富裕,先要縮小差距。讓發展的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 2 # 木易生勇

    農村留守老人如果身體健康的還可以在家少量種些自己吃的菜蔬,適量養豬,雞,羊,貓,狗等等,既活動身體,又有放心食物。如身體欠佳或不能自理的老人可進養老院,現在各地政府都很重視農村養老問題,建起許多養老院,收費低,服務好,配備一個醫生,基本做到醫養結合。我們去過很多養老院做義診,詢問老人大部分很滿意。隨著國家對養老事業的重視和扶持,農村及城市養老敬老事業肯定會越來越好。

  • 3 # 使用者董永華

    農村留守老人,即兒女都在外面打工,把老人留在家裡照顧家庭,種地,甚至還要照顧接送孫子上學,家裡還要養雞,養羊,生活全靠自已打理的60至70之上的老人,這部分人在目前來說是家庭頂樑柱,是相當辛苦而且又相當能幹的群體。他們可以說當今在農村撐起了農業生產的一片天,撐起了家庭生活穩步提高的一片天,他們的存在與農業連年豐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他們的身體狀況逐步下行,但他們個個都硬漢子,有些甚至咬著牙,克服著身體各種疼痛帶來的不便,幹,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和不可迴避的責任。他們從來沒有怨言,幹,一如既往,幹,永不停歇。

    他們如何養老,這些問題他們壓根兒就沒有考慮過,農閒了或許還怎麼吃點好的,農忙了只是只要添飽肚子,地裡,家裡的活還等著他們呢。好在現在種地,收割全部機械作業,大大減輕了他們的體力損耗。他們拿著一百元錢的養老金,再看看自己地裡收穫的糧食,他們的臉上透露出了幸福的感覺,他們為生活在這個時代而高興自豪。

    他們從來不懈怠,他們都想自己的日子過好點,他們誰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把日子過好。他們苦點累點全不在話下。他們充滿信心,他們充滿期待,他們都說當下社會好,農民還給發養老金呢,儘管數量不多,但他們成了這個時代姣姣者。他們有地,有養金,還有兒女的牽掛和孝敬,還有他們自身的堅強努力,儘管比不上城市老人悠閒自在,但他們從來都無怨無悔。

  • 4 # 德勇237

    現在很多農村勞動人民 ,年輕人外出打工 ,能幹農活的在家裡 ,有的上了歲數的老人 ,要麼是兒子去打工 要麼是媳婦去打工 ,因為必須有一個照顧老人 ,以前很多年 ,我一直在外邊打工 ,我的老婆照顧父母 ,種著幾畝地 ,

  • 5 # 流浪要歸家

    農村老人都:是為國家做出貢獻的,當她他們老了的時候應當和城市的老人一樣安度晚年,那麼問題又來了,錢從何來,那麼就應該制定退休金最高上線,不能一直漲,應該補一下農民

  • 6 # 這鄉有李

    農村老人貢獻大,這話不知道從何說起,種糧食種菜那是他的謀生手段,和商人經商無異。工人做工,軍人戍邊就貢獻不大?再說了,在家務農是自己選擇的,自古以來考取功名,沙場建功都能能加官進爵。經商也能日進斗金。自己不努力怪誰?

  • 7 # 喜降世界

    一個老人年均3332元。另一個老人年均不前一個養老金的零頭。他們都是老人,都要生活。除了農村老人能忍受這種差距,在中國。還能找到其他群體嗎?

  • 8 # 百川王佔功

    從眼下看,農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水平和養老條件與過去相比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特別是養老條件優越很多,過去只有兒女一座靠山,現在又加了政府的補貼和土地的收入,和以前相比應該是有的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尤其是土地和政府補貼將是農村老人養老的堅強後盾,做到了如數準時並且有望逐年增長,在無力耕種時可以享受土地依法流轉收入,隨著糧食市場缺口明顯加大,政府對土地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嚴格,經濟投入逐年加大,承包地有償退出也指日可待,這些都是農村老人養老的基礎保證,只要經濟上有了保證,致於形式上就問題不大了,兒女家輪著轉,還是敬老院就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愛好選擇,總比以前好了許多。

  • 9 # 榮990

    聽毛主席的話,按毛主席的指示辦事,信仰毛主席思想,堅定不移的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把補貼農業承包大戶的錢返還給全村人的集體所有。

  • 10 # 三誼松6734745943006

    走集體化的道路,是解決農村部分田地荒蕪問題和農村養老問題的正確途徑。

    部分土地荒蕪和部分老人養老有困難是農村相伴而生的產物。產生這兩個問題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家庭。分田到戶已快四十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家各戶的成員也發生著變化,有的原來農戶已空無一人,有的農戶人口在增長,目前土地人均佔有量也發生著變化,這些變化的數字都在影響著三農問題。

    這裡回答農村養老問題,就必須講到農村的格局。由於各家各戶條件不一樣,養老問題面臨的處境也不一樣,比如說,家裡有錢但無人照顧老人,有的有人能照顧老人但手中無錢,當然家中又有人又有錢來照顧老人的戶也有,但是畢竟是少數。

    農村養老問題是件大事,1600萬老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照顧,首先要壯大集體經濟,集體經濟的壯大,是農村養老的基本保障。集體可以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建敬老院(不要承包更不要私辦),讓老人安度晚年,要將敬老愛老的中華民族的美德傳承下去。

  • 11 # 透徹1020

    留守農村老人集中養老才有幸福感,由此,老人們集中也好照顧,失去老人的孤獨寂寞感,十年內,老年化更突出,年輕人有自己的事業,人老了與年輕人相處也不習慣,何況,4.5.6.70出生的老農民,為國為家辛勞一生,之前更沒完善養老制度,國家負擔部分,子女負擔部分。

  • 12 # 童趣165621331

    說實話農村老人養老真的挺難的,如能幹活種點地也能維持生活,就怕動不了的那天,現在農村雖然也,鼓力交養老保險,但大部分人沒有交,因為他們生活都困難沒錢交,所以只有國家出臺政策和大力宣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看待12月10日中興員工歐建新墜樓死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