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瓜田守護者呀

    香港奶茶,也叫“香港老街”奶茶、英式奶茶、港式奶茶,英文:Hongkong Street milk tea,始於17世紀初期的香港石板街(石板街昔日被稱為“總督第一街”。石板街,以石板鋪街而得名香港老街,緊鄰蘭桂坊),廣州官吏林智賢,首創以加了牛奶的茶在香港石板街招待荷蘭使節,這種獨特的喝法旋即被帶回荷蘭;1680年,約克 公爵夫人又將時髦的荷蘭式飲茶——在茶中加鮮奶、砂糖引進英國,一時蔚為風潮,尤其受到英國皇室貴族的喜愛。並主要成為英皇貴族專供飲品。

    香港歷經蒼桑,“香港老街”奶茶後人成立了香港老街實業公司,在原來牛奶加茶的基礎上,採取在紅茶中加鮮奶、砂糖、巧克力醬、蜂蜜、白蘭地酒和肉桂粉等在香港石板街開了一家英式“香港老街”奶茶店,十分香甜誘人,深得英華人和港人青睞。據說在凱薩琳王妃飲茶引進英國之初,紅茶在當地還是如華人一樣地清飲,不過到了18世紀,隨著英國時代的發展,奶茶已經成為英華人飲茶方式的主流。

  • 2 # 肥肥小兔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口味的奶茶已經佔據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從傳統原味奶茶,各種水果味奶茶,到目前的新式水果茶、奶蓋茶,有著怎樣的起源呢?

    最初,茶原產於中國,沿著古代的絲綢之路傳到印度,開始了在世界各國中幾千年的演變。

    據英荷有關的史料記載和推斷,印度最早栽培茶樹的地區是在西北部的阿薩姆。而奶茶是印度喜瑪拉雅地域居民自古以來就常飲的飲品,雖然中國的西藏和內蒙以及新疆部分地區,包括現在的蒙古國和中亞國家,以及同屬喜瑪拉雅區域的不丹、錫金、尼泊爾等國,在很早的時期也有了飲奶茶的習俗,而且至今仍在保持著,但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本身不產茶,茶完全是靠外地或外國供給,由於地緣的關係,不丹、錫金、尼泊爾、孟加拉、巴基斯坦所用的茶主要來自印度和斯里蘭卡,而西藏、內蒙、蒙古國、中 亞國家、以及橫跨歐亞的俄羅斯所用的茶則主要是來自雲南、安徽、福建等產茶區,也由此催生了始自雲南遠至歐洲的歷史奇觀茶馬古道和緊壓茶品種。

    奶茶,始於17世紀初期的香港石板街(石板街昔日被稱為“總督第一街”。石板街,是以石板鋪街而得名香港老街,緊鄰蘭桂坊),廣州官吏林智賢,首創以加了牛奶的茶在香港石板街招待荷蘭使節,這種獨特的喝法旋即被帶回荷蘭。1680年,約克公爵夫人又將時髦的荷蘭式飲茶——在茶中加鮮奶、砂糖引進英國,一時蔚為風潮,尤其受到英國皇室貴族的喜愛,並主要成為英皇貴族專供飲品。

    港式奶茶曾經風靡一時,是香港獨有飲品,也叫“港式奶茶、英式奶茶、香港老街奶茶”等,英文:Hongkong Street milk tea,茶味重偏苦澀,口感爽滑且香醇濃厚為特點。製作方法較大陸奶茶複雜,經過撞茶(拉茶)工序,保證奶茶中保留茶葉的濃厚。而英華人喝茶學自中國,但喝法卻別創一格,喜歡加入糖和奶,或者檸檬片同喝,香港奶茶後稱為英式奶茶。

    隨著奶茶發展趨勢的變遷,人們在原來牛奶加茶的基礎上,採取在紅茶中加鮮奶、砂糖、巧克力醬、蜂蜜、白蘭地酒和肉桂粉等,出現了多種口味的奶茶,深得英華人和港人青睞。據說在凱薩琳王妃飲茶引進英國之初,紅茶在當地還是如華人一樣地清飲,不過到了18世紀,隨著英國時代的發展,奶茶已經成為英華人飲茶方式的主流。

    在“香港老街”奶茶的基礎上又派生出一種稱為“絲襪奶茶”,於中國大陸多稱為“港式奶茶”,以紅茶混和濃鮮奶加糖製成,下奶及糖或多,杯的體積較大,熱飲或凍飲均可。香港老街奶茶稱“英式奶茶”,為高檔飲品。與英式“香港老街奶茶”不一樣,港式奶茶是普羅大眾和低下階層的流行飲料,一般於早餐或下午茶時飲用,如出外用膳的話即使於午餐或晚餐也會喝到,在茶餐廳、快餐店或大排檔都有供應,配搭中餐或西餐均可。

    經過幾百年的歷史發展以及各種新式茶飲的誕生,人們傳統奶茶已經沒有了曾經的狂熱,更多的是追求健康自然的水果茶等茶飲產品。

    溢康池奶茶培訓學校遵循“用心調製每一杯健康時尚茶飲”的理念,秉承傳統宮廷製茶手法,注入“時尚、健康、”的元素,研發出具有綠色、健康、美容等系列產品。如奶蓋系列,茶味分明,搭配鹹味奶泡,初入口是新鮮奶香,再品濃郁茶香,徹底融合後層次多樣,口感滑順,令人回味。而頗受歡迎的水果茶系列,新鮮水果,加入各種頂級茶湯,濃濃的茶香,與清新的果香味相融合,味道恰到好處。

  • 3 # 虎糾水哥

    奶茶在七十年代傳入臺灣,漸漸流行起來,九十年代初陸續延伸至中國大陸地區。如今我們市面上很多常見的奶茶都是臺式奶茶,當然也有受英倫影響的港式奶茶,這些奶茶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喝的。

    其實臺式奶茶的前身是荷蘭式奶茶,而珍珠粉圓的加入讓臺式奶茶區別了荷蘭式奶茶,九十年代大批的臺式奶茶品牌進入大陸,中國奶茶在30餘年的發展中不斷更新升級,不管是價格上,還是包裝設計,味道及品牌形象上都有很大升級。

    在選料上採用好茶葉,新鮮水果,用鮮牛奶,進口奶油,天然動物奶油等全方位提升奶茶的口感,誕生了很多連鎖網紅奶茶店,給消費者提供舒服體驗。

    縱觀中國奶茶行業發展的幾十年,人們從只關注好喝到關注健康,之後再關注品牌。雖然如今的奶行業競爭激烈,但很品牌透過不斷的創新做的風聲水起,如果這樣的狀態持續下去,奶茶行業還能蓬勃發展50年哈哈。

  • 4 # 國國的小馬哥

    目前在中亞國家,印度,新加坡等地區都有不同種類的奶茶就行。

    我經常看港劇,所以比較熟悉的有絲襪奶茶,口感爽滑且香醇濃厚,臺灣那邊主要流行珍珠奶茶,其實現在每個奶茶店都綜合了各個地區的特色,比較少見的印度奶茶則是加入瑪薩拉的特殊香料聞名。

    現在的新式茶飲是年輕人比較熱愛的,追求健康自然的年輕人就創造出了新鮮水果茶等產品,新鮮的水果加上茶香,相融合別有一番風味。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喝現在的芝士奶蓋水果茶,感覺口感更清爽,沒有那麼膩。

  • 5 # 尋味郎

    奶茶原為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日常飲品,至今最少已有千年歷史。自元朝起傳遍世界各地,目前在大中華地區,中亞國家,印度,英國,新加坡等地區都有不同種類奶茶流行。

    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奶茶千百年來從未改變,至今仍然是日常飲用及待客的必備飲料。奶茶兼具牛奶和茶的雙重營養,是家常美食之一,風行世界。

    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國現製茶飲門店數量達到41萬之多,一年增長了74%。隨著新一代消費升級的來到,中國茶飲市場在經歷了粉末時代、街頭時代後,正走向新式茶飲時代。

    網際網路在奶茶市場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兩年幾乎是“網紅奶茶”的集中爆發期,各種奶茶透過網路的營銷直接或者間接地帶動了品牌的發展,這也讓許多業內人士看到了網紅經濟的力量,並且大規模地進軍網路渠道市場。不過,網紅奶茶店的週期一般都比較短,憑藉幾個爆款紅極一時,但由於奶茶行業壁壘實在是低,往往一個品牌剛出一個爆款幾天後其他品牌就紛紛推出類似產品,又由於不能持續輸出爆款很快就會被新的網紅品牌取代。

      此外,2014年以來成立的奶茶品牌,例如喜茶、奈雪の茶等,都將自身定位為“新茶飲”,不再以粉末勾兌,主打現泡茶和新鮮牛奶的結合,店鋪裝修更精緻,吸引了一眾消費觀念改變的年輕人。

    茶飲在中國擁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在中國已經延續了上千年。而現制奶茶和咖啡一樣,都具有一定的成癮性。

      奶茶因加入了牛奶、糖等配料,口感上更偏甜和醇厚,其味覺記憶較淺,不容易使人產生厭煩感。此外,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製茶飲獲得了大批忠實的女性受眾,成為在逛街、休閒娛樂時的首選。

    雖然喊著“一杯奶茶胖三斤”的年輕人依然在馬不停蹄地買著奶茶,但“養生”的屬性也在慢慢新增到他們身上,又想滿足口腹之慾又不想涉入過多脂肪,水果茶似乎就變成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嗅到消費者的需求之後,奶茶店們也紛紛行動,喜茶有了“多肉水果”系列、“滿杯水果”系列,鹿角巷有了“水果特調”系列,奈雪的茶也有了“霸氣鮮果茶”系列

    奶茶有品牌成功,也有品牌失敗。奶茶品牌繁多,就造成了奶茶市場的競爭比較雜亂。而“亂”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整個奶茶行業的競爭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只要奶茶品牌有自己獨特的創意產品,就能夠脫穎而出。所以前期只要找準定位,後期在營銷方面就成功了一半。

    綜上所述,奶茶行業正在處於一個朝陽行業,不僅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並且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幾年,依舊可以有它巨大的發展潛力

    閒暇的午後,選擇一個休閒的地方,靜靜坐下來喝著一杯特意調製的飲品,是不是感覺生活如此快哉。

  • 6 # 浮生陸記

    今天我來認真的梳理以下奶茶的發展史,遠古時期那些無從考證的就不談了,廢話不多說,下面進入正題。

    奶茶的起源

    奶茶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是比較可信的是起源於藏區。喜馬拉雅的藏區人將奶和茶融合在一起調節茶葉苦澀的口感。絲綢之路開通後,奶茶被帶入印度。印度人民根據飲食偏好,在奶茶中加入香辛料來提升口感。殖民地時期,奶茶被帶入西方,不斷調整改良之後形成後來的荷式奶茶和英式奶茶。

    奶茶的發展

    1、荷式奶茶(1602年)。荷蘭人是混合不同品種的茶來替代香辛料,並加入楓糖作為調味劑,將高品質的鮮奶融入奶茶中,大大的緩和茶中的苦澀味,奶味相當濃郁,成為了現代奶茶的雛形和基本配方。

    2、英式奶茶(17世紀初)。1680 年,約克公爵夫人在荷式奶茶的基礎上加入鮮奶、砂糖,釀造了英式奶茶。英式奶茶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主要供皇家貴族和上流社會飲用,命名也十分講究,例如:伯爵奶茶、皇室奶茶、鴛鴦奶茶等。

    3、港式奶茶(17世紀)。香港奶茶是在英式奶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香港奶茶保留了英式奶茶精細的製作工藝,卻將英式奶茶發展成為一個平民得以享用的飲品,可以說。港式奶茶是英式奶茶的一個分支,但價格更為親民,以“絲襪奶茶”、“鴛鴦奶茶”為代表,隨港式茶餐廳的流行而風靡。絲襪奶茶之名是由於濾網長期使用,顏色暗沉,看似肉色絲襪而得來;鴛鴦奶茶則將絲襪奶茶與咖啡相融合,兼具奶茶的濃滑和咖啡的香苦。

    4、臺灣奶茶(1987—)。後來的臺灣奶茶正是荷式奶茶的一個分支。臺灣1624年至1662年間成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人在臺灣販賣茶葉的同時也將奶茶帶入了臺灣,成為臺灣奶茶最初的原型,後被臺灣人民加一種由地瓜粉、木薯粉等原料製成的粉圓,煮熟後外觀烏黑晶透,以“珍珠”命名。臺灣奶茶也以“珍珠奶茶”著稱。

    奶茶在大陸的野蠻生長

    1、登陸大陸。1990年,珍珠奶茶開始登陸珠三角地區以及上海等沿海發達城市的各大西餐廳、咖啡廳,成為不少人的日常飲品。如果你去餐廳、咖啡廳不點上一杯奶茶,估計都要被認為趕不上時髦了。

    2、果茶興起。1995-1997年,各式椰果、果醬等奶茶開始出現,同時各種花果茶、花草茶也逐漸興起。奶茶的形式更為多樣,這,也是現在檸檬茶、紅柚茶等的起源。我們看到了奶茶的可延伸性,茶與水果的結合讓甜膩的奶茶口味多了一份清新。

    3、砂糖時代。到了新世紀,複合式奶茶外賣店開始風行,這些小店除了賣奶茶還售賣咖啡、小吃等,與此同時,規模化發展的奶茶進入沖劑時代,產品開始粗製濫造。原來的粉末被砂糖加上水果味調製品製作而成的甜品飲料替代了,奶茶風味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糖的風味上,入口濃香但口感上沒有任何變化。2005-2008年,大陸媒體對奶茶行業的負面報道鋪天蓋地,“不含奶”、“奶精”、“橡膠珍珠”、“新增劑”、“化學原料”等詞充斥報紙版面,緊接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使得一大片“品牌”死去,奶茶行業的第一波高潮基本退去。

    4、陣痛時期。在經歷高速發展後,到了2010年,商家都在思考如何塑造品牌力,讓產品差異化。這一時期,人們更注重健康飲食,奶茶在原料製作上有了較大提升,企業更重視奶茶原料上的製作,不少品牌加入了真正的茶,奶蓋茶也呼之而出。這一時期,貢茶、一點點成為主要領軍品牌。

    5、網紅時代。時間進入2016年,奶茶不管是價格上,還是奶茶包裝設計、口味及品牌形象上,都有了不一樣的升級體驗。奶茶從原料品質、萃取工藝上,都有重大升級,其中,喜茶、奈雪的茶等奶茶成為現象級產物。

    總結:中國的奶茶時代悄然走過了30年。沒有廝殺就沒有進化,亂世出英雄。每個時期都有一群勇士殺入,不管是臺灣開創珍珠奶茶的春風堂還是喜茶、奈雪的茶,都是一批奶茶匠人,從簡單的粉末到後面不斷改良的純奶茶,他們都在努力為一代消費者獻上這個時代的最佳味蕾。

  • 7 # 谷維康

    說到奶茶的的歷史,中國還真發奶茶的源地!很久很久以前奶茶是蒙古高原遊牧民族的日常飲品【我家親戚在內蒙古,談到過此時】

    奶茶發源地為中國,這要從民俗習慣,生活環境談起!

    ①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北方草原氣候寒冷,喝熱的鹹奶茶可以驅寒。

    ②牧區和高寒地區肉食較多,蔬菜很少,需要奶茶來幫助消化!

    自元朝起傳遍世界各地,外成為他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下午茶【大部分喝的就是奶茶】

    下面是奶茶的發展史

    現在市面上隔三差五就出現一塊新名字的奶茶!都是為了迎合消費需求!

    ①最正宗的奶茶就是草原奶茶!

    ②隨後,比較有代表性的奶茶就是的珍珠奶茶——奶茶內加入粉圓,煮熟的粉像極了“珍珠”珍珠奶茶就流傳開來!

    ④西方奶茶,據說英華人就是從當地的部落那裡學會喝茶的,由此看來,著名的英國下午茶也是印度奶茶的變種!

    ⑤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奶茶稱為“拉茶”,製作方法與香港奶茶差不多,唯多一道“拉”的程式,已成為講技巧的一門手藝。

    ⑥港式奶茶,茶味濃郁,奶香悠久,風靡香港一百多年而歷久不衰。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美食的紐帶!

    ⑦以上是最具代表性的奶茶發展!還有很多名稱的賣茶,在此不一一贅述!

    經濟文化美食大融合,可以把一種美食,傳遍大江南北!讓我們生活方方面面得到改變和創新!讓我們享受更多風味的奶茶吧!

  • 8 # 廣東小秋在福建

    草原奶茶是所有奶茶的鼻祖,草原奶茶風味獨特。歷史千年。每個國家都有他們不同的奶茶!奶茶行業最早流行的臺灣珍珠奶珠!開始幾元錢一杯!隨著時間改良慢慢增加多很多的奶茶店!價格15~20一杯左右都有!現在的新潮流座標!沒事約幾個朋友奶茶店坐坐喝喝東西。

  • 9 # 食悅生活館

    十餘年間,奶茶從粉衝到杯裝再到門店現調,消費者需求升級也引導著奶茶行業不斷提升,曾經杯子能繞地球三圈的香飄飄如今牢牢佔據杯裝奶茶市場第一的位置,不過在定位落後、社交屬性缺乏等因素下,整個市場都被現調奶茶遠遠甩下。

    而現調奶茶市場也不就是一片藍海,網紅品牌層出不窮、爆款產品難以持續......這都讓奶茶品牌的週期十分短。另外,現調奶茶多出了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定位高階奶茶的品牌還有更高的原料成本,若沒有資本的力量很難出圈。

    消費需求引導行業從沖泡到現調,未來似乎又引導著奶茶行業更偏向水果茶,不僅喜茶等現調奶茶店紛紛推出水果茶系列,連香飄飄也開始靠水果茶新品提升利潤,而資本市場似乎也在注意著生鮮水果的潛力。

    “奶精”撐起的杯裝奶茶市場

    從“想把你捧在手心裡”到“說好不哭”,雖然周杰倫沒有開過一家奶茶店,但卻與奶茶有著剪不斷的聯絡。十年前,紅到發紫的周董一條廣告讓優樂美出圈,十年後,僅僅因為充當了周董新歌mv的背景,原本國內名不見經傳的machi奶茶變得一杯難求,而無論走到哪裡都要拿一杯奶茶的周董,也見證著奶茶行業的興衰。

    雖然奶茶在內蒙奶茶、臺灣珍珠奶茶、港式奶茶等茶飲早就自由發展了許多年,但奶茶真正成為“國民飲品”的開端還是要追溯到杯裝奶茶。

    早期,奶茶市場被高樂高、優樂美、香約以及香飄飄等品牌牢牢佔據,在廣告營銷和明星效應之下,香飄飄銷量最好的時候一年能賣出十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三圈。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優樂美選擇向袋裝奶茶轉變,本想著更低的成本能具有價格優勢,但卻拉低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以致後來陷入價格戰中,一再縮小利潤,即使背靠喜之郎集團也沒能攔住其後退的步伐。

    而反觀香飄飄不斷在廣告中提及“杯裝奶茶開創者”,在優樂美降價時反而進行了提價,提升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最終佔據杯裝奶茶市場第一的位置,時至今日,雖然香飄飄也已經開始靠開發“果汁茶”勉強維持盈利,但昔日的對手卻早已湮沒。

    杯裝奶茶的原料很簡單,就是奶茶粉和奶茶果,買回家再兌點兒開水。而其中奶茶粉又以植脂末(俗稱“奶精”)、脫脂乳粉、速溶茶粉為主要原料,也就是說杯裝奶茶只是一個打著“奶茶”旗號的兌調飲品,沒有奶也沒有茶。

    19年10月份,奶精行業巨頭佳禾食品遞交招股說明書,2016-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3.22億、13.68億和15.95億,毛利率分別為33.34%、29.28%和30.85%,每年植脂末產品貢獻毛利92%以上,貓妹當時也寫過《“奶精”也要被喝上市了:一年分紅7億,夫妻持股92%》來分析佳禾食品的盈利模式。

    佳禾食品的客戶包括香飄飄、娃哈哈、統一等杯裝奶茶品牌,也包括“CoCo都可”、“85°C”、“滬上阿姨”和“古茗”等現調奶茶品牌。

    從佳禾食品招股書中公告的前五大客戶情況來看,2016年以來香飄飄均有上榜,不過向香飄飄銷售的金額卻在逐年下降,2016-2018年以及2019年一季度,香飄飄分別向佳禾食品採購1.64億、1.12億、8613.17萬和1978.68萬,所處位置也從第二大客戶下降至第三位,2016-2017年佳禾食品第一大客戶統一企業甚至跌出了前五大客戶的行列。

    與此同時,現調茶飲“CoCo都可”所屬公司上海肇億商貿的採購金額卻越來越大,2016年首次進入前五大客戶名單,銷售金額4995.92萬,到2019年一季度已成為佳禾食品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2460.33萬,較香飄飄還多出24.34%。

    佳禾食品的大客戶名單多少也透露著奶茶行業的轉變,2014年以後,現調奶茶集中出現,與眾多“爆款”一起出現還有各種網紅奶茶店,杯裝奶茶的市場不可抗拒地開始萎縮,即使2017年香飄飄IPO大半募資金額用來建設液體奶茶專案,但定位高階奶茶市場的“MECO牛乳茶”、“蘭芳園”也並沒能掀起什麼風浪。

    一片“血海”的現調奶茶

    當代人喝奶茶有自己的三部曲“拍照”、“髮圈”之後再“享用”。

    當奶茶被賦予社交屬性後,香飄飄這樣的杯裝奶茶就不能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極簡的裝修風格、透明的杯體都是杯裝奶茶沒有辦法做到的,再加上動輒一個十幾平米的小門店就配置近10個工作人員忙碌感,很好地滿足了大眾湊熱鬧的心理。

    另一方面,即使是工作、學習時,外賣都能隨叫隨到,香飄飄曾提出的“小餓小困”的功能也完全被外賣取代,現調奶茶冬暖夏涼的形態也比只能用熱水沖泡的杯裝奶茶更有吸引力。

    近年也是現調奶茶的爆發期,網紅奶茶層出不窮,貢茶、一點點、coco以及喜茶等。嚴格來說,從杯裝奶茶到門店現調奶茶,其實已經是從快消品行業到餐飲服務業的轉變,整體業務的成本構成已經不完全相同,不過製作奶茶的原料卻差不多。

    從淘寶店鋪來看,目前袋裝的優樂美奶茶平均一袋只要7毛錢,杯裝也不超過3塊錢,香飄飄經典原味奶茶平日價也只有8元左右,雙十一折扣價甚至不超過3元,而一杯現調奶茶通常10-40元不等。

    最早期的現調奶茶,其實只是租了一家門店,配置了人工和幾臺封口機,調製的依然是沖泡型奶茶粉,原料沒變但價格卻翻了倍。

    從佳禾食品的招股書中也可以看出,目前CoCo都可等低價的奶茶店基本維持這種方式,依然使用奶精和茶湯調底,再配以果糖、珍珠、椰果等輔料。

    而奶精的“副作用”一直以來也是飽受質疑,除了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目前市面上的奶精粉的配料表顯示脂肪含量通常都在50%以上,因此,定位高階奶茶市場的品牌就以“牛奶替代奶精”作為宣傳點,例如鹿角巷的鹿丸鮮奶奶茶等。

    雖然以鮮奶代替奶精必然會導致成本大幅度上升,但單杯奶茶的售價則更高,鹿角巷、喜茶、奈雪的茶等網紅品牌均價都在20元以上,人氣較高的單品也能達到35元左右。

    不過,網紅奶茶店的週期一般都比較短,憑藉幾個爆款紅極一時,但由於奶茶行業壁壘實在是低,往往一個品牌剛出一個爆款幾天後其他品牌就紛紛推出類似產品,又由於不能持續輸出爆款很快就會被新的網紅品牌取代。

    再加上現調奶茶店十分依賴門前的客流量,選址必在大型商場中或是市中心的小店,房租成本非常高,於是現調奶茶店的品牌效應也就很明顯,而大品牌也必然得依賴資本的力量才能生存。

    2018年,主打“茶+軟歐包”模式的品牌“奈雪的茶”就已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天圖投資,融資後估值創茶飲行業新高達到60億。

    此外,據天眼查顯示,喜茶也同樣受到資本的青睞,2016年A輪融資引入今日資本與IDG資本,估值就已經達到10億元,2018年B輪融資引入黑蟻資本和龍珠資本後,估值更是翻了9倍,超過奈雪的茶達到90億元。

    在各種花裡胡哨的奶茶層數不窮時,黃酒奶茶、咖啡奶茶等都希望成為下一個爆款,不過卻有一個品類悄悄登陸了各種奶茶店的選單,就是“水果茶”。

    雖然喊著“一杯奶茶胖三斤”的年輕人依然在馬不停蹄地買著奶茶,但“養生”的屬性也在慢慢新增到他們身上,又想滿足口腹之慾又不想涉入過多脂肪,水果茶似乎就變成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嗅到消費者的需求之後,奶茶店們也紛紛行動,喜茶有了“多肉水果”系列、“滿杯水果”系列,鹿角巷有了“水果特調”系列,奈雪的茶也有了“霸氣鮮果茶”系列,畢竟連香飄飄都開始轉型賣“MECO水果茶”了。

    不僅奶茶店紛紛開展水果茶業務,資本市場似乎也在關注著生鮮水果的潛力,2018年,IDG、紅杉和投過喜茶的黑蟻資本等3億元投資社群生鮮店“生鮮傳奇”,2019年3月,“誼品生鮮”獲得騰訊領投,龍珠資本、今日資本以及鐘鼎資本跟投合計20億。

    從杯裝奶茶到現調奶茶,數十年的發展奶茶品牌早已換了幾代,目前,喜茶等頭部奶茶品牌規模已漸成,行業競爭日漸激烈,從奶精到鮮奶,從奶茶到水果茶,不知未來奶茶行業還將向什麼方向演變。

  • 10 # 老虎的生活

    您好我是“老虎樂生活”您的問題是奶茶行業進去中國有多少年曆史了,發展史怎麼樣。說起奶茶,進入香港是很早的歷史了。大陸的話有十幾年歷史了吧。記得兩千年左右,香飄飄開啟中國奶茶市場,其前幾年的發展還是不錯的,廣告的宣傳也是功不可沒。不過近幾年好像是虧損狀態。產品應該隨著市場不斷的提升。再有有其它的品牌進入,如果不重新定位市場,遲早要被市場淘汰。我是“老虎樂生活”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大衣哥的兒媳婦說,跟大衣哥兒子不在一塊了,他們會離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