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唯美式味道

    1、古代

    中國:郵驛傳遞制度,鴻燕傳書,烽火 外國:有漂流瓶等。 特殊方法:

    ⒈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⒉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 ⒊以特殊聲音,如鐘聲,鼓聲,鞭炮聲 ⒋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臺等 ⒌還有其他記號,擺設等,如誘敵的記號

    2、現代

    ⒈有線通訊傳輸,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

    ⒉無線通訊傳輸,對講機,行動電話,收音機。 ⒊數字通訊傳輸,因特網,數字電視。 ⒋紙張通訊傳輸,書信,報紙等。

    古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

    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位於嘉峪關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馬按規定次序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裡設一驛站。

    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180裡,再快日行300裡,最快日馳500裡;步行人員日行50裡;逆水行船,河行40裡,江行50裡,其它60裡;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裡。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訊息,傳遞速度達每天500裡。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訊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

    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疫情宅家期間,你化妝了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