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塵微草
-
2 # 王老師閱讀寫作
特定句子特定認定
“兩週的孩子上下樓梯不用扶攙”不是病句,因為特定句子要特定認定。
首先,既然“上下樓梯不用扶攙”,孩子不會是兩個星期,而且人們一般把兩週歲的孩子簡稱“兩週”。
其次,從修辭的角度來看,該句屬於借代。
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借代詞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化簡為繁,並且要讓文義通順。
通俗的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借代包括部分代整體,特徵代本體,具體代抽象,工具代本體,專名代泛稱,以結果代原因,形象代本體。由此可以認為,“兩週的孩子上下樓梯不用扶攙”,歸於“專名代泛稱”之類,“兩週”代“兩週歲”的年齡,就像用“花甲”代六十歲,用“古稀”代其實歲一樣。
“兩週”這種替代具有正當性與通用性,所以,該句不是病句。
-
3 # 促知
謝謝邀請!“兩週的孩子上下樓梯不用扶攙”這句話我覺得就是病句,因為這句話會讓很多人產生歧義。容易產生歧義的地方在哪呢?就在這句話的開頭。“兩週的孩子”到底是多大的孩子?按正常邏輯來說,上下樓梯不用攙扶,至少是兩週歲的孩子,而這句話裡用的是“兩週”,沒有把孩子的年齡表述清楚,可能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受到了生活中口語的影響。很多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帶小朋友在小區裡散步的時候,會遇到一些鄰居問小朋友多大了,有些家長就會說:兩週了。所以,我認為作者是受了口語的影響。在寫作過程中,如果這麼寫確實算得上是病句。
-
4 # 現代散文網
詩歌語言不應該這麼執細,真要字字追究,很多詩你是看不下去的。詩歌的斷句和用詞有很多都是刻意而為的,有作者的用心所在。高考改卷老師可能會覺得有毛病,但日常閱讀中確實另有美感。例如海子這首:
歷史
我們的嘴唇第一次擁有
藍色的水
盛滿陶罐
還有十幾只南方的星辰
火種
最初憂傷的別離
歲月呵
嘴唇第一次擁有什麼?藍色的水?藍色的水是盛滿陶罐的。星辰用“只”作量詞?十幾只南方的星辰是什麼意思?
要抓語句毛病,詩歌太容易被抓了。語文中,歧義也是毛病。但,在詩歌中,歧義是一語雙關的妙處。我們需要詩,是因為生活太苦了,詩歌能帶給心靈慰藉。詩歌是用來欣賞的,不宜用來抓病句。高考試卷都不會從詩句中出病句來考學生啦。
回覆列表
一首詩中“兩週的孩子上下樓梯不用扶攙”被〈詩歌中國〉說成病句,你認為這是病句嗎?
該句有無語病,得一分為二地分析。
單純地從語法的角度分析,該句確實有語病,屬於句有歧義。句有歧義屬於高考考查的六大病句之一“表意不明”中的一種主要型別。具體的表現非常複雜。
複雜之一是型別多。這兒把我從教三十年來總結的情況概括如下:
句子成分不明造成歧義。停頓不同造成歧義。 指代不明造成歧義。 一詞多義(包括多音字)造成歧義 省略不當造成歧義。同音詞造成的語音歧義複雜之二是辨析難。辨析病句的基本思維一是弄清句子的病理——病因,二是熟知其“病症”——這種病理在句子語法上的錯誤表象。就好比有外在病症的疾病,比如高燒,從滿臉被灼得通紅就可知道,或用手摸摸患者的額頭就可感知。舉例如下:
難就難在沒有“病症”的病句上。也即有的病句則不屬於語法錯誤——沒有外化表徵,也即不能透過解析句子的成分去辨明它的病因。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方可解讀出句子的病因,就如同醫生診斷沒有外部症狀的疾病一樣,所以辨析這類病句經驗就相當重要。
遺憾的是,句有歧義的六種型別中只有“1.句子成分不明造成歧義”和部分“2.停頓不同造成歧義”可以透過劃分子成分來解析其病因。這就增加了這類病句辨析的難度。
而恰好這個句子——“兩週的孩子上下樓梯不用扶攙”——屬於“沒有外部症狀”的病句,我們不能透過解析句子的成分結構去說出它的歧義,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去解讀。具體說來它的錯誤型別歸屬於以上總結的“5.省略不當造成歧義”,我們補出省略的成分即可消除歧義:
兩週的孩子上下樓梯(父母)不用扶攙。
兩週的孩子上下樓梯(自己)不用扶攙(任何東西)。
但如果有語境,上下文可以排除句子的另外一種含義,那就另當別論了。如:我要炒豆腐。——句有歧義。
我的烹飪技術還可以,我要炒豆腐。——句無歧義。
具體到題主的這個句子,如果上文有“父母應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則“兩週的孩子上下樓梯不用扶攙”就無歧義。
若從事理來看,“兩週的孩子上下樓梯不用扶攙”屬於高考六大病句之一“不合邏輯”中的“事理不當”。畢竟從“普通話”來解釋,“兩週”的意思是“兩個星期”,說兩個星期大的嬰兒上下樓梯無論如何也“不近事理”;倘若某些地方方言抑或地方口語中將“兩週歲”也簡說成“兩週”,我覺得還是做一下註解較妥,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和糾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