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70海王星66

    那場戰役已經過去70多年了,現在來談如果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就算把第六集團軍那二十萬沒有重灌備的殘兵敗將救出來,對德國最後的戰敗也沒有任何影響。如果非要假設的話,不如從元首剛上臺的時候就開始假設,也許就會有另一種結果了!

  • 2 # 探測衛星A

    我瞎說幾句。就算第六集團軍能突圍出來,能活著的有50%算很好了。況且被圍近30萬人,實際德軍應該在22萬人左右,被圍時這22萬人中,作戰兵力並不高(除6~7個師戰鬥力還超50%外),多數師實際戰鬥兵力都只有20%~40%左右,到12月底戰鬥力更是要低很多。給第六集團軍解圍,從當時的情況看戰術和戰略意義已經不高了,只能算是盡道義上的責任了。就算希特勒命令第六集團突圍,暫時第六集團軍還是不能馬上離開,需要堅守斯大林格勒地區的陣地,直到高加索地區德軍形成機動為止。因為一撤,蘇軍將馬上解放圍困第六集團軍所用的7個集團軍兵力,按當時德軍的兵力情況將是難以抵擋的,情況發展很可能不可收拾。因為高加索地區A集團軍群的撤退命令是12月底才下達的,所屬兵力難以短時間趕上幫助第六集團軍突圍並維持一個對外的正面。

  • 3 # 朕112133383

    解救出來又如何呢,再給希特勒100萬士兵就能拿下蘇聯嗎?大勢所趨,兵敗如山倒了。比如諾曼底登陸之後的第三天,再給希特勒1000萬身強力壯計程車兵他就能打贏英美蘇嗎?恐怕以德國當時的經濟能力,工業水平裝備1000萬士兵都不可能了

  • 4 # 菸酒閣小學士

    菸酒閣大學士文章:為什麼保羅斯第六集團軍只能堅守,不能撤退。在人類戰爭史上,還沒有出現重兵集團被合圍後,還能靠自身力量主力突圍而去的先例。

    兵法雲十則圍之,倍則攻之。德軍B集團軍主力:第6集團軍幾十萬大軍被圍,蘇軍則有數倍兵力被牽制。攻守方已全面膠著與纏鬥,雙方皆竭盡全力,第6集團軍只能死守而不能突圍的原因是:

    第一、犧牲第6集團軍為高加索方向的A集團軍群爭取撤退時間,後者擁有南線德軍主力與精華:裝甲集團軍。

    1942年蘇軍還沒有完全學會打仗,犯下重要錯誤是以全部兵力投入到斯大林格勒及抵擋中央集團叢集,而忽視了高加索方向撤退的A集團叢集。

    第6集團軍如果強行突圍,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哪支重兵集團,在沒有強大援軍支援下能突圍成功的先例,參謀出身的保盧斯更沒有這種膽略和指揮能力。

    退一萬步說,保盧斯真有力量帶來第6集團叢集突圍,會受到數倍蘇軍的追擊以及讓A集團集群后路切斷。第6集團軍堅持包圍圈作戰,一天不滅,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蘇軍主力就無法脫身,投入其他戰場;

    第二、曼斯坦因缺乏足夠的力量作接應作戰,第6集團軍幾十萬大軍假如能突破防線,請問他們在缺衣少食的戰場下能走多遠,僥倖突圍全部成為蘇軍的獵殺目標。

    曼施坦因是傑出的軍事家,但要靠手中臨時拼湊的兵力進行解圍作戰是天方夜譚,即使要接應保盧斯突圍也是不可能的。

    幾十萬大軍戰場突圍作戰,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能夠從各防線上抽調足夠的突擊集團,一鼓作氣撕開缺口,掩護各部與蘇軍脫離接觸、有序撤退;

    第2、撤退必須有強大的兵力接應,建立防線擋住蘇軍追擊,並讓第6集團軍能立即就地整編,使混亂的突圍部隊歸建,再次形成戰鬥力,與接應部隊交替掩護後撤到安全地帶。

    第3、接應部隊有強大的後勤能力,能對突圍部隊進行補給、維修戰鬥車輛、重新發放武器、通訊器材、收治傷員、抽調大量低階軍官補充作戰部隊等等。

    試問保盧斯和曼斯坦因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嗎?

    當年淮海戰役,杜聿明堅決反對黃維兵團突圍,因為按照力量對比,黃維兵團就算突出來了,在沒有強大援兵和後勤支援下,也會在撤退路上遭受攻擊、全面崩潰。

    如果在包圍圈裡堅持,還能有組織、成建制的作戰,拖住中野主力。而自行突圍,部隊亂成一團,又沒有糧食彈藥補給,能跑出去幾十裡全部成為俘虜。

    三、曼斯坦因還要考慮救援部隊自身安危:第6集團軍不滅,他可以在包圍圈外攻擊、騷擾。一旦保盧斯被殲滅,他馬上脫離與蘇軍接觸,不然自身有合圍之險。

    包圍作戰的特點,是攻方一旦把兵力投入包圍作戰,是很難撤下來的,1是任何前線指揮官都會拒絕被抽調兵力,都聲稱自己部隊面臨極大作戰壓力。2是幾百平方公里範圍的膠著戰鬥,戰場形式混亂,決策者也不敢輕易抽調兵力。

    所以只要第6集團軍還能堅持戰鬥,曼施坦因的救援部隊就是安全的:蘇軍騰不出兵力來對付他。一旦保盧斯被殲滅,曼施坦因就要立即部署救援部隊撤退。

    如杜聿明救錦州的作戰,以十萬之眾攻擊塔山,如果突破防線,林彪是抽不出前線部隊來救援的。如果援軍投入到錦州戰場,處於包圍散落作戰的林彪部隊,是無法抵擋錦州內外夾擊的。

    所以錦州戰役的關鍵,是在於錦州陷落前,援軍能不能突破塔山,直插錦州城下。而錦州失陷,杜聿明知道戰局無法逆轉,立即部署葫蘆島國軍撤軍,不然自身立即被圍。

    希特勒在戰役上是個草包,但是戰略絕不短視。禁止第6集團軍突圍,掩護a集團軍群后撤,命令曼斯坦因有限反擊策應。

    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禁止保盧斯突圍,儘量少抽調整個東線兵力,從而保住整個中央集團軍群防線穩固,不至於德軍在1942年整體失敗,使得德軍1943年還保持東線戰場主動。

    蘇軍高階將領戰後分析指出,1941年東線德軍堅守勒熱夫防線與1942年放棄第6集團軍、禁止其突圍,是希特勒和德軍統帥部非常正確的重要抉擇,有效阻止了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帶來的東線德軍整體崩潰。

    而蘇軍在全殲德軍後,終於精疲力竭,把庫爾斯克這樣一個巨大的軟肋暴露給德軍,再次形成了攻守逆轉。

  • 5 # 戰略論

    無疑是可以的,當時曼施坦因指揮的頓河集團軍群,其救援部隊第4裝甲集團軍已經突擊到距離第6集團軍的包圍50公里處,如果希特勒下令准許第6集團軍撤退,同時第6集團軍也能夠下決心敢冒險一試(主要原因是此時第6集團軍的燃料只夠其坦克行駛30公里),至少還是能拯救出許多部隊的,但是慘重的傷亡是難以避免的。

    還有在第6集團軍一開始被圍的時候就果斷突圍的話,這個重兵集團軍還是可以儲存其建制和戰鬥力的,我只是說一開始。

    只有上述的兩次機會,然而第6集團軍都錯過了,,,

  • 6 # 南頭松樹

    嗯,這倒是極有可能。包盧斯後期太固執和迂腐了。他如果在戰局僵持不下甚至不利時,以機動贏得主動,加上曼施坦因的強攻能力,第六集團軍是極有可能突圍出來的。事實上,後期蘇聯一些大將也曾講到過這點。

  • 7 # 殘存之物

    這麼說吧!死守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當時就算第六集團軍突圍有多大的戰鬥力不好說,再加上用來圍困第六集團軍的蘇軍一旦騰出手來當時的高加索方面的德軍就遭殃了。1943年初南部德國的B集團軍根本無法應對,一旦蘇軍集中力量衝向頓巴斯和亞速海的後果都懂的,哪裡還有後來的哈爾科夫反擊戰

  • 8 # 史書上冬眠的蛇

    看希特勒讓保盧斯突圍的時間安排在什麼時候了,當時朱可夫在伏爾加河對岸集結了一百多萬大軍,反攻開始的時候,他們打的不是德軍,而是為德軍側翼提供掩護的羅馬尼亞,匈牙利和義大利的軍隊,這三國,不是缺乏重武器就是不堪一擊,很快潰敗,但合圍德軍斯大林格勒的合圍圈此時還很鬆散,如果此時希特勒下令保盧斯撤退,不用曼施坦因來,保盧斯自己也能突出來,但隨著合圍完成,就算曼施坦因趕來,也於事無補了,因為德軍從數量上不佔優勢,甚至是絕對劣勢,解救也就無法完成了。

  • 9 # 吃瓜的閒雜人等

    叫誰上都一樣。開始德上下誰會認為蘇能一口吃掉第六集團軍?認識到可怕已是冬天了,沒救了。指望失去重武器的人在雪原被人宰兔子?曼有能耐直接衝進去救他出去了。原因是怕自己也被圈進去。都事後諸葛。

  • 10 # DDG的老船塢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說,保羅斯叢集唯一的突圍視窗,是在11月23日前後蘇軍剛剛形成合圍,但是合圍圈對內對外正面尚未成形的時候。如果要等到曼施坦因發動冬季風暴行動的話,已經晚了。但是這個時候保羅斯叢集突圍,又存在蘇軍直撲羅斯托夫,切斷A集團軍群退路的危險。

    天王星行動完成之前是斯大林格勒德軍成功突圍的唯一時機,但是但是誰都不認為第六集團軍有全滅的危險,包括戰後自吹自擂的曼施坦因

    我們來看斯大林格勒軸心國軍隊的狀態,11月23日蘇軍合圍地域的軸心國軍隊以德國第6集團軍為主,包括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部分羅馬尼亞部隊,一些希維人(Hiwi,在德軍中服務的蘇聯人)和少量克羅埃西亞部隊,一共約30萬左右,其中德軍大約25萬-26萬,但是蘇軍合圍圈完成之前,有數萬德軍後方部隊設法成功脫離了合圍圈,所以實際上最後合圍圈中大約有26-27萬軸心國軍隊,其中德軍大約在21萬上下。但是此時合圍圈中德軍已經在斯大林格勒血戰數月,部隊裝備損失都非常嚴重,包圍圈中德軍坦克和突擊炮尚有200多輛,但是隻有一半尚能作戰,而且分散在各處支援步兵巷戰,而一線作戰步兵在巷戰中也損失慘重,各師一線戰鬥部隊嚴重缺編,合圍圈內二十餘萬德軍,一線作戰的步兵和戰鬥工兵數量不到4萬人,雖然整個戰役期間不斷從後方單位抽調人員補充,但是受限於訓練能力,到12月18日也只剩2.8萬人,而且質量不斷下降。最糟糕的是,由於長期巷戰,保羅斯叢集的機械化機車化單位燃料儲備非常有限,而且因為準備投入冬季巷戰,所以各步兵單位的騾馬除了作戰必須之外已經全部疏散到後方準備過冬,這意味著第六集團軍除了部分作戰部隊之外已經喪失了機動能力,能夠用於突圍的兵力只有50-60輛坦克和若干實力尚存的步兵營而已,這點兵力在11月中旬蘇軍尚未構築起嚴密包圍時還夠看,但是此時突圍第六集團軍主力也必須拋棄幾乎所有重武器徒步突圍,突圍出去之後部隊基本也喪失了戰鬥力,必須進行重編和補充重武器才能恢復,而此時合圍圈外並沒有多少有戰鬥力的德軍單位接應,這就存在著蘇軍直撲羅斯托夫,切斷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退路的危險,從歷史上看,深入高加索山地的A集團軍群12月28日接到撤退命令,次年1月23日以後才陸續撤到羅斯托夫,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第六集團軍此時突圍,即使A集團軍群同時從高加索撤退,也未必能夠來得及撤出大部分兵力。

    斯大林格勒戰役形勢,黃線是12月12日冬季風暴行動發起前的態勢,綠線是12月24日行動結束時的態勢,可以看出曼施坦因距離保羅斯的最近距離其實並沒有縮短,曼施坦因雖然避開了蘇軍防禦強點,但是解圍距離卻增加了一倍多

    等到12月12日曼施坦因發起冬季風暴行動時,合圍圈中的處境已經越發困難,到12月18日,解圍部隊打到距離合圍圈不到50公里的位置,但是此時蘇軍已經把馬利諾夫斯基的近衛第二集團軍劃歸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用於加強合圍圈對外正面,而小土星行動也已經在12月16日展開,北側義大利第8集團軍雖然拼死抵抗,但是47毫米敲門磚顯然扛不住T-34和KV的衝擊,打到18日意軍防線已經開始破裂,在優勢蘇軍面前意軍能夠爭取的時間已經非常有限了,而第六集團軍的狀態經過近一個月巷戰防禦消耗已經接近油盡燈枯,一線戰鬥步兵單位雖然不斷補充但是仍然只有兩萬出頭,而剩餘油料只夠現存坦克突擊炮開30公里,彈藥也相當匱乏,這意味著第六集團軍能否撕開防線非常成問題,而且即使能夠撕開防線,凍餒一個月的德軍有多少能夠趟過著50公里以上的冰原也非常難說。

    小土星行動發起後,義大利第8集團軍雖然拼死抵抗,但是惡劣的裝備和訓練意味著他們不可能抵抗蘇軍多長時間

    有關冬季風暴突圍有個細節需要注意,曼施坦因說他不斷口頭鼓勵保羅斯違令突圍,但是保羅斯提出要求頓河集團軍群下達正式的書面突圍命令的時候(頓河集團軍群成立以後第六集團軍已經從B集團軍群轉隸頓河集團軍群,以便協調解圍行動,也就是說曼施坦因這個時候是保羅斯的直接上級),曼施坦因就縮了,始終拒絕釋出任何有關第六集團軍放棄斯大林格勒突圍的正式命令。這個事,保羅斯是明白現在第六集團軍的狀態就算能衝出去頂多也就剩小貓兩三隻,更大的可能性是脫離陣地之後被蘇軍在冰原上屠戮殆盡,而自己就算能出來在希特勒面前也是九死一生,曼施坦因也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如果突圍失敗一旦留下把柄,保羅斯是活了,自己起碼就要搭上仕途了。曼施坦因和保羅斯都不愧是總參出來的甩鍋高手,只不過作為直接上級的曼施坦因這種往部下身上甩鍋的行為更惡劣一些而已。等鍋甩到12月24日,北翼孤立無援的義大利人戰線已經徹底崩潰,第八集團軍主力已經陷入合圍,曼施坦因不得不去堵漏洞的時候,第六集團軍哪怕跑出小貓兩三隻的機會也徹底沒了。

    曼施坦因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戰術高手,但同樣是一個人品低劣的甩鍋大師

    應該說,到12月初,第六集團軍實際上已經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個整體突圍的能力,而當馬利諾夫斯基堵到了曼施坦因面前,小土星行動發動的時候,第六集團軍其實已經徹底沒有任何希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換城市了,社保怎麼轉移,公積金怎麼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