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虎貓影視
-
2 # 泰山一顆松
其實過中國鬼節的人還真不少。如清明節,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這些節都是祭奠先賢亡人的節日,因陰氣太重不多宣傳,去祭奠之人心情沉重。但西方萬聖鬼節不是崇洋媚外之人不懂,就是故意為之,認定一切西方的東西都是好的,否定中華優秀文化,盲目跟風模仿不倫不類自以為趕時髦過洋葷,其實就是心理不正常在作怪,真是人上百色形形色色,森林大了啥鳥都有,不奇怪,閒看一切,不去跟風評頭論足,該幹啥就幹啥就行,輿論導向別出么蛾子就好。
-
3 # 唐門吹水
題主說:這幾年身邊的人過美國萬聖節的多了起來,中國的鬼節怎麼不過?
萬聖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天主教和東正教節日之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萬聖節是每年的11月1日,萬聖節是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聖人。現在社會上為了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日夜裡組織各種充滿妖魔鬼怪的活動,完全背離了萬聖節的神聖意義。同時,也正是由於一系列的狂歡,購物,派對,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參與了進去。
首先,我個人覺得,華人過萬聖節其實與商家的炒作有很大的關係。有些華人所過的萬聖節與其說是紀念聖人,不如說是狂歡節,購物節。
中國的鬼節,中元節,俗稱七月半,也稱施孤、鬼節、齋孤或地官節,為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日,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民間有祭祖、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中元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七月十四/十五,恰逢夏秋交替,此時恰恰是天地陰陽交替的節點,陽氣盛極而衰,陰氣顯現。在這一天地宮開啟地獄之門,放出鬼魂。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中元節返回家中探望子孫,需要祭祖,所以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國的鬼節--中元節,是一個非常莊嚴的祭祀祖先的日子,一般都是由家中長輩和大人主持,年輕人一般很少參與其中。在我們這裡,每年農曆的7月14日,家中大人就會點蠟燭,點香,燒紙錢,把逝去長輩的鬼魂“接回”家裡,好酒好菜侍候著,讓“他們”過得開心。到了第二天,也就是7月15日這天,家裡大人們又要準備香,蠟燭,紙錢,一些紙做的鈔票,衣物,房子,甚至紙做的手機,電視,賓士,寶馬車都有等等。讓“他們”在下面過得“豐衣足食”,“無憂無慮”。侍候“他們”酒足飯飽後準備上路。而這兩天的夜晚,年輕人,孩子們都是不準出去外面的,以免衝撞了鬼神。
-
4 #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人所歸為鬼。從人,像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這就是鬼的本義。
中國沒有那種讓人帶著戰戰兢兢、非常恐怖的心情去度過的一般人認知中的真正害怕的意義上的鬼節,有人覺得傳統的清明、中元和寒衣三節可歸入與鬼有關的節日。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宋元時期才發展成以祭祖掃墓為主的節日,並將寒食的禁火風俗與上巳的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在這個節日裡。
中元是舊曆七月十四或十五。至今民間很多地方過七月十四。先秦時,民間有舉辦七月半節日來慶初秋豐收、並按例祭祖,用新米等祭祀。漢後道教才將七月半當地官誕辰,地府將鬼魂放歸回家團圓,稱為“中元節”。
寒衣節是農曆十月初一,相傳起源於周代,主要流行於北方,在這一天祭掃紀念逝去親人,稱之為送寒衣。
可見,中國的這些節與紀念逝去的親人有關。重視紀念祖先是中國透過這些節體現的傳統。而且,這三個類同節日的功能被清明節慚慚合併起來,一年過一次就行,其它兩節越來越淡,被後代人淡忘。
在西方,每年的11月1日,是傳統的萬聖節。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叫Halloween,也被列為萬聖節過節一部分。西方萬聖節來臨時,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敲門討糖果,否則就會搗蛋。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其中,一起慶祝萬聖節。
顯然,西方萬聖節如入化妝玩戲玩樂的成份,化妝成鬼怪也是為了達成誇張、奇異的效果,年輕人喜歡追求這種新鮮感,商家為吸引年輕人,也願意加入一些娛樂的元素,在平常的日子增加一些新奇感,也可以理解。
回覆列表
首先在中國,一提到鬼,華人總會有懼怕的心理,鬼在我們心中總覺得它是會害人的,什麼聊齋啊,猛鬼啊之類的。
第二就是鬼節也就是七月十五據傳是鬼門大開的時間,很邪氣。我們自然不想接觸這一類事物。
第三就是鬼節並不是國家法定節假日,知道的就越來越少。
第四一提到萬聖節,大家首先想起的應該是南瓜燈吧,這些年中國越來越開放,好多國外節日流傳到中國,許多年輕人從電影裡得知這些節日很有趣,慢慢的就開始過起國外的一些節日。
其實鬼節也就是中元節一開始是為了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