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尖刀出鞘

    你是想問隆美爾,能不能在西線戰場(蘇德)取得北非一樣的榮譽,這個問題我只能說很難,首先二戰德國東線和西線兩個戰場,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而且西線的德軍著名將領比比皆是,而東線戰場由於戰略定位相對要低,所以也沒有多少將領可以和隆美爾競爭,也因此讓隆美爾獲得了集團軍總指揮的地位,但是這並不是說隆美爾加入到蘇德戰場,就能以一己之力,讓整個蘇聯戰敗,畢竟這裡比隆美爾厲害的將領還有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分析如下:

    北非戰場遊兵散將,戰略局勢敗退,隆美爾臨危受命穩定局勢;

    說起隆美爾,在他到達北非做總指揮之前,其就是古德里安手下的傑出進攻師,作為一名師長,在突出進攻滅亡法國的戰爭中,隆美爾表現優異,因此也得到了德國總指揮的青睞,為了穩定東線戰場(北非)義大利盟友節節敗退的情況,總指揮部決定派出隆美爾臨場救急,其主要目的是不讓聯軍取得東線的登陸,避免讓德國在歐洲大陸腹背受敵的局面;

    當然前期隆美爾表現非常優異,在入非以後先後取得多場勝利,尤其是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打得英軍抱頭鼠竄,期間隆美爾利用多種誘敵戰術,讓其贏得了“北非之狐”的美名,這也是隆美爾人生的高光時刻,讓德國在北非戰場堵住了盟軍的軍事進攻,雙方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侏儒-隆美爾;

    雖然隆美爾指揮戰術極佳,但是其對整個世界戰場的局勢把握不準確,尤其是當後期蘇德戰場進行的如火如荼,德國在東線戰場表現不利的情況下,德國早已無法支援北非戰場,但隆美爾依舊採取了戰略進攻,最終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被敵軍打得千里大撤退的局面,這也是前期其作出的努力,後來瞬間化為烏有,而北非也從此成為了盟軍的大後方;

    後期的諾曼底登陸中,作為德國西線的阻擊總指揮,隆美爾竟然錯判了盟軍的登陸地點,導致德國大量的資源被投入到了錯誤的方向,因此盟軍也用了較小的代價,實現了在歐洲大陸的登陸,從此讓德國面臨兩線作戰的局面,這也是後世常說“隆美爾作為一個師長是合格的,但是再超過一個師就不行了”,而當初的北非榮耀,隆美爾所指揮的北非軍團,充其量來說也只能算是一個加強師,所以隆美爾個人在整體戰略能力上,還是稍遜一籌;

    蘇德戰場,戰將頻出,但雙方整體局勢不會允許任何將軍能在做的更好;

    蘇德戰場(東線戰場),這個戰場其實也是整個德國大本營的重要經營方向,要知道德國的最終目標是擊敗蘇聯,取得整個歐洲大陸的大統一,當時擊敗法國,而英國又在大洋彼岸,隔著英吉利海峽,所以德國只要將最後能夠在歐洲大陸威脅的國家,蘇聯被擊垮以後,那麼德國就能真正站穩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

    當時整個蘇德戰場,德國幾乎投入了2/3的軍事物資和部隊,前期因為技術優勢,蘇聯被打得節節敗退,而且這個戰場上,德國著名將領曼斯坦因、古德里安、莫德爾等先後出征,但是也抵擋不住後期蘇聯採取的持久戰優勢,由於地廣物博,且人口壓制,蘇聯採取的消耗戰術,讓德國在拉鋸戰當中逐漸敗下陣來;

    要知道蘇德戰場從始至終,德國在戰場的表現都遠遠優異於蘇軍,所以在如此表現之下,即使再來一個優異將領也無事於補,因為這已經不是指揮官能夠左右戰場的局勢,而是整個國力的大比拼,當時蘇聯獲得了來自美國以及英國的支援,德國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世界工業強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現在的子女教育還適合這種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