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想即飛2

    我認為大部分人是把元朝與蒙古帝國搞混了。蒙古帝國的確不能算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但是元朝不同。文字可能有點長,但必須說清楚蒙古帝國與元朝的關係才能說明元朝性質是什麼。

    這裡先說說蒙古帝國,蒙古帝國由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開始,歷經成吉思汗,窩闊臺,蒙哥三任大汗後國土極為龐大,並分封了四大汗國分別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伊爾汗國。四大汗國汗王皆出自黃金家族共奉大蒙古國為主,以大蒙古國為主,四大汗國為輔共同組成蒙古帝國。但是有一點蒙古帝國雖疆域廣闊但並未征服中國,南宋那時並未滅亡。蒙哥死後在漠北召開了忽裡臺會議按蒙古汗位幼子繼承規則,會議推選阿里不哥繼承汗位。但同時忽必烈於燕京自立為蒙古大汗,由此蒙古帝國內戰爆發。四大汗國中只有伊爾汗國宣佈支援忽必烈以外,其他三大汗國均支援阿里不哥,並在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後拒絕承認其蒙古大汗地位。蒙古帝國由此解體。

    以上這些與中國歷史無關,屬於外國曆史,因為中國正統王朝還在並未滅亡。接下來就與我們有關係了。

    蒙古帝國解體後,忽必烈定都燕京,改燕京為大都,立國號為大元,行漢法,上皇帝尊號並按中原王朝慣例追封先祖帝號,使用中原王朝官職。並於8年後滅亡南宋一統中國。形成了現在中國疆域的基本雛形。元統一中國後按歷朝慣例修編了前朝宋史,遼史以及金史。這說明元朝自忽必烈開始就自認中原王朝正朔。

    所以我認為元朝是我們國家朝代更替的正朔王朝,沒有什麼可質疑的。但蒙古帝國不是。而且蒙元帝國的說法是錯誤的,元朝建立在蒙古帝國崩潰之後,將一個獨立的王朝強行劃歸到前一個王朝中是一種狼筋拉到狗腿上的扯淡行為。蒙古帝國與元朝的關係其實就如同現在的俄羅斯與蘇聯一樣,兩者之間有關聯但又相互獨立。蒙古帝國與我們無關但元朝自動融入華夏文明,這就與我們有關係了。

  • 2 # 法師7410

    中華文明,自商開始,綿延3千年,生生不息。民族、文化不斷融合發展至今。期間有數次外族入侵,結果各不相同:有入侵我們,最終被擊潰消失在歷史長河的,如匈奴。有入侵我們,並且成功取得領導地位,統治中華百年而後被趕出去,至今一蹶不振的,如蒙古。有入侵成功,最終被趕下統治階層,但文化徹底被漢化基本文化滅族的,如滿清。有入侵不成,但是依舊是個強勢存在虎視眈眈,但是目前表面上一團和氣都在等待時機的,如日本大和。都是我們民族歷史的一部分!

  • 3 # 寧安公主朱祿貞

    1.元朝廢除了科舉

    2.元朝消滅了中原王朝計程車大夫階層

    3.元朝對華人的壓迫

    4.元朝實行的是“草原本位”的政治制度

    5.蒙古貴族沒有漢化

    6.元朝的皇帝不會說漢語的起碼有一半以上,你認為這樣一個操著“外國話”的人來統治你,欺負你你還認他做“自己人”,我只能說你腦袋有問題

  • 4 # 諶人

    元朝與清朝相比,有四點重大差異;

    一、正當性的差異;都是外族入主中原;元朝是赤裸裸的野蠻入侵者,甚至毫不留情剿滅它曾經的盟友南宋,迫使君臣和十萬無辜軍民走投無路跳海殉國。這群破門而入外來打劫強盜,受害者絕不會認同是一家人。清朝入關有出師有名的虛偽託詞,漢人(農民起義)自己搞垮了明朝,它們是應(吳三桂)邀入關為明朝恢復秩序,為崇禎皇帝報仇而來的。

    二、對中原漢民族的認同差異;元朝對漢人實行殘暴奴役統治,視為豬狗類下等人,蒙古人、色目人殺死漢人不用償命。元朝踐踏中原文化,容忍挖掘宋皇陵,這群蠻夷屠夫絕不會被漢民族認同。清朝尊孔拜漢人為師,康熙皇帝在山東曲阜祭拜孔子行“三拜九叩”大禮(這是漢人祭拜祖先的最好禮節);清朝宣楊滿漢一家,官語官文保留漢語漢文,延習漢人的八股文科舉,官府普遍啟用漢人,皇帝熟讀四書五經,留下漢語書法詩文,編寫四庫全書、編撰漢字(康熙)詞典,還有就是對清朝對明皇陵的保護,使明十三陵成為歷代封建王朝帝王陵園的唯一倖存者。這些作法被漢族人普遍接受和認可。

    三、漢人官方政府的導向的差異。明朝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武力革命推翻元蒙,並對殘渣餘孽窮追猛打,力求除惡勿淨,這是對中國歷史上的元蒙政權的徹底否定。中華民國政府用和平方式結束清朝統治,接受清帝遜位,給予清皇室優厚經濟優待。大清王朝最後的實際掌門人隆裕太后病逝,民國政府給予了“國葬”政治榮譽待遇。這是對清朝合法性的預設。

    四、心理慰籍的差異;蒙滿分別對中原實施了封建(奴役)統治,但滿人的白山黑水最終溶入了中國不可分割的版圖,滿人成了同心同德的中國民族重要組成的一部分。蒙古人認祖歸宗的態度與滿人比有差距,乘中國在世界變革的多事之秋,部分蒙獨分子搞分裂得逞,製造了中國北方的蒙古國,與中國孃家離心離德。這也是華人認可滿清、不認可元蒙的一個重要心理原因。

  • 5 # 許躍波

    元朝清朝都是中國的朝代,同為中國歷史。不能因為屈辱就不承認這段歷史。歷史是客觀存在的,承認不承認都是中國歷史。否認元朝和清朝,就是肢解中國歷史,這不是我們想要的。輝煌也罷,屈辱也罷,都是中華民族的印記,不能屈辱的就不承認。正確態度是客觀對待屈辱史,總結亡國的教訓,避免悲劇重演。

  • 6 # 清風知水

    說件真實的故事,蒙古人自己記錄的歷史。所謂的成吉思汗其實不好算黃金家族的後人,鐵木真有一代祖先出生時父親早就去世了。所以當時那孩子的幾個哥哥都懷疑是老媽和別人私通的。(不過在漠北這事其實沒什麼)那孩子長大後確實很牛,地位很像我的一個祖先,公劉。

  • 7 # 愛獨史書

    漢族人的狹義民族意識非常薄弱,通常漢族人只會認為自己是“華人”=華夏族=華。

    漢族人的歷史觀,也即是華夏族的歷史觀:

    1、孔子曰:中國而失禮義則夷狄之, 夷狄而能禮義則中國之

    2、陳寅恪論北朝: “漢人與胡人之分別, 在北朝時代文化較血統尤為重要。凡漢化之人即目為漢人, 胡化之人即目為胡人, 其血統如何在所不論”

    3、唐朝程晏的《內夷檄》:

    四夷之民長有重譯而至,慕中華之仁義忠信,雖身出異域,能馳心於華,吾不謂之夷矣。中國之民長有倔強王化,忘棄仁義忠信,雖身出於華,反竄心於夷,吾不謂之華矣。

    可見華、夷的區別主要是文化認同。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華----華夏族、 並不僅僅是漢族,而是包括了中國的全部民族。

    也就是說,漢族基本的民族觀:

    把自己看做華夏族,把認同華夏文化的其他民族也看做華夏族。

    只是很多時候,華這個詞,用了“漢化”做表述。

    這並不是單方面的“漢化”,而是指“華夏”的融合,既包括華夏對少數民族的文化融合,也包括少數民族對華夏文化的改變和補充。

    中國史觀公認, 元朝漢化程度較清朝低,因此元朝滅亡得比清朝快。

    但是元朝有沒有漢化呢?

    比如在北京建設元大都、創立文字等等,算不算“漢化”呢?

    朱元璋生活在元朝40年,回答這個問題很有說服力。

    見朱元璋《明太祖實錄》

    如予者父母,生於元初定天下之時,彼時法度嚴明,使愚頑畏威懷德,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在民則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安其生,惠莫大焉。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明太祖實錄》卷二十六(節選自1367年十月朱元璋釋出的《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民人檄》)

    元起朔方,世祖始有中夏,乘氣運之,盛理自當興,彼氣運既去,理固當衰,其成其敗,俱繫於天。 ————《明太祖實錄》卷三十二

    昔元起沙漠,其祖宗有德,天命入主中國,將及百年,今其子孫怠荒,罔恤民艱,天厭棄之。————《明太祖實錄》卷三十二

    朕思三代及漢、唐、宋歷年多者,皆其祖宗仁厚,結於人心,植本深固,人不能忘故也。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寬恤愛人,亦可謂有仁心矣,但其子孫能持仁厚之心,守而不替,社稷之福也。 ————《明太祖實錄》卷三十四

    可見朱元璋認為,元祖宗有德, 有仁心德行、人民能父子夫婦、各安其生。因此能入住中國。

    但是其子孫沒有仁厚之心,子孫怠荒,罔恤民艱,天厭棄之。

    ======================================

    中國而失禮義則夷狄之, 夷狄而能禮義則中國之。

    所以中國歷史是認為成吉思汗-忽必烈屬於中國的,因為他們“有德”

    當他們的子孫失去德行,就不是華人了。

  • 8 # 大鼻歷史

    從現在的版圖來看,元朝是來自蒙古國南下,蒙古已經不在版圖之內;而清朝來自東北,一直在我們版圖裡面,所以有人對元朝給予否認恐怕是因為這個,但他們忽略了蒙古分內外,而且中華民族有極高的包容性,元朝也是我們的歷史之一!

  • 9 # 皇城梨園

    元朝,從公元1271-----1368年,是中國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疆域之遼闊,武力之強盛,在古代中外史上都首屈一指!

    為何有些人不承認,元朝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而卻承認清朝?我認為最重要是這麼回事,元朝人雖強悍但卻沒有融入人口占大多數的漢人文化!他們把當時的各民族分成了三六九等,而為大多數的漢人被劃到了第三等!到處漢人收到了歧視,久而久之,民心沸騰,天下必然大亂,所以,人們通常對這個元朝有意見,不願承認。再者說,蒙古族在後來又有部分人在別人的挑唆下獨立了,建立了一個所謂的蒙古國,所以人們對這個元朝有意見,不願承認。

    而清朝就不同了,人們承認,樂意接受這個王朝。從多爾袞入關開始,福臨就開始推行漢化,而且很成功,漢滿融為一體,現在漢化的滿人都沒有滿族語了,人們當然樂意去接受一個曾經輝煌視為一家的大清朝。

  • 10 # 紅繞歷史

    今天的我們,總是喜歡說“自古以來”,這個自古以來是什麼意思?多古算古呢?

    事實上,只要是清朝之前,都可以算作古代,這就包含了元朝。

    因為你不能吃了廚師做的一桌子菜,然後擦淨嘴罵這個廚師是個混蛋!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中國的正統王朝,這是得到主流認可的。

    元朝和清朝之所以是中國的正統王朝,無外乎兩個原因:

    一是兩個朝代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遺產;

    首先朱元璋的大明朝是建立在元朝的基礎上的,如果明朝部承認元朝是正統,那他承認誰呢,承認宋朝,這樣不等於說他老朱家搶了老趙家的飯碗嗎?這跟當時的忠君思想是想悖的,是會遭到“得位不正”的詬病的。同理明朝因為繼承了元朝,才在領土上能對西藏、新疆、雲南(蒙古征服雲南大理國)有正當的統治權。同理民國也是繼承了滿清的疆域,如果不承認滿清的正統,到今天的話,那我們“自古以來”的領土不只有漢人的小塊地盤了嗎,56個民族是一家不成了空話!這一點袁世凱在逼清帝退位的時候就已經看清楚了。

    二是他們都將自己視為中華正朔!

    元朝的忽必烈執政期間,根據漢人謀士建議,在金國中都修建元朝都城大都。不僅如此,忽必烈還從《易經》中找到元朝的國號!

    建立元朝後,忽必烈還仿效漢文明的嫡長子繼承製度,可惜因為太子真金的早逝,忽必烈對漢化失去了信心,導致了元朝漢化的反覆!

    再說清朝,清軍入關後,打出的旗號是“為崇禎報仇”!崇禎什麼人?是大明皇帝,真正的真命天子。繼承崇禎衣缽,當然就是中原正統!在消滅了李自成、張獻忠後,清朝宣佈南明為偽政權,對南明政權進行絞殺,將自己宣傳為明朝的繼承者!

    而且清朝在官方語言、政治體質、用人為官等各方面都用漢人的一套,很好的跟漢人融為了一體。說清朝是正統毫無疑義!

    至於為何有部分人不承認元朝的正統,我想是因為,蒙古在入主中華時對漢人的殘暴統治,屠殺了大量漢人,並且建立“四等人制”規定漢人、南人是最下等的人,這些給中華民族,尤其是佔主體的漢族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

  • 11 # 小龍搞機

    看了這麼多都是扯犢子,歸根結底出現這個偽命題就是因為現在有一個蒙古國。

    但是你要搞清楚,蒙古國可是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不能因為這個就否認元朝,如果外蒙古沒有獨立還會有人說元朝不是中國朝代嗎?

    就像現在都承認清朝是中國朝代一樣,研究這段歷史就要首先研究外蒙古獨立歷史,就是現在南北北韓,南韓和北韓會不承認古北韓不是自己的朝代嗎?如果你跟南韓說你現在叫南韓不是北韓了,那李氏北韓也不是你們的歷史一樣可笑,南韓人可是會很憤怒的,謬天下之大極,難道南韓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嗎?

  • 12 # 水果俠沈琪

    一個群體對另一個群體的認可與否,至少取決於五個方面的因素:親緣關係、道德觀念、文明相似程度、利益關係以及年代遠近。因為親緣關係,人類對大猩猩的認可度明顯高於花雞或者蜥蜴;因為道德觀念的相似,我們對於桃花源記裡雞犬相聞、黃髮垂髫、尊老愛幼、其樂融融的隱居人的認可度也必然高於時刻活躍於電話那頭的某個電信詐騙村村民;因為文明相似,相對於精明吝嗇、來往奔波猶太人和威尼斯人,相對於殺人飲血、攔路搶劫的古維京人和索馬利亞海盜們,相對於橫刀立馬、逐草而居的突厥人和匈奴人,我們對於同樣刀耕火種、擇地定居的古吳越人和古巴蜀人明顯更感親切;因為利益關係,我們對於文化相似性很強,卻曾經深重傷害過我們的日本人,對於和我們同根同種卻因為馬六甲等原因有一系列經濟利益矛盾的新加坡華人,都多少有些隔閡甚至仇恨;因為時間遠近的關係,即使從小就是孤兒,對於父輩親情的渴望普遍強於祖輩,時間如流水,沖淡愛與恨,蚩尤殺了我們這麼多祖先,我們對他也不怎麼恨。

    綜上,無論哪一點,蒙元政權相比滿清政權,在獲得漢民族認可度上都不佔優勢,甚至在文化相似性,道德觀念,利益關係和時間遠近方面明顯被完爆,如果只憑親緣關係一點就要闡述一個民族一個政權是不是所謂的華夏正統,顯然是片面和不準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發展盆栽果樹的前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