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156788707

    火炮方面。日軍裝了從英國搞來的速射炮。每分鐘打180發炮彈。中國還是接受炮丸大打的狠。整得架膛炮。不過由於捻子和火藥要現場組裝每分鐘只能打60發。那日本不就亂拳打死老師傅了嗎。

  • 2 # 麥田軍事觀察

    如果單純的講裝備效能的話,當時清軍裝備的步槍和火炮不僅不比日軍差,實際應更好一些,只不過相當亂雜。部隊同時列裝幾種口徑的裝備,那個時代為裝備更新相當快的時代,前後相差幾年就可能更新一代產品。

    甲午戰爭前的清軍只是裝備更新了,理論等依然沒改,屬於有什麼用什麼,英國亨利-馬提尼、德國老毛瑟槍(1871年式)、法國哈乞開司和美國的雷明頓槍等槍械依然列裝。這造成了一個問題:後勤上的小組混亂,與維護的麻煩,如何保證每個士兵得到合其使用步槍的彈藥,絕對是很難的事,實戰中,發給士兵的彈藥因口徑不對,無法使用的現象不是個別的,這對於作戰的影響相當大。

    相比之下,日本已經建立起近代化的軍事體系,它不是編制,更是理念上的,已經有裝備制式化的追求,當時主要的村田單發步槍,論效能只能算二流,算不是上一流,但是它已制式化,大多數部隊已列裝,這樣彈藥供應,維護等變得相當簡單,實際整體水平要好更一些。

    更重要的是,中日在裝備以外的差距過於明顯了,甲午之敗,不是清軍械不如人,而是人不如人,臨陣脫逃的清軍主官何止一人,不戰而退的事又何止一起,平壤戰役開始時,清軍打的不差,卻主動撤退,形成潰敗,以整體已落後於時代的軍隊,想要戰勝一支已經完全現代化的軍隊,裝備再好也只能增加麻煩,最終精良的裝備成為戰利品!

  • 3 # 海鏡清

    甲午戰爭中,中日兩軍的武器差異比我們想象的要大,但決定戰鬥勝負的,並不僅僅是武器。

    一、步槍。清軍中近代化程度的淮軍裝備主要為美國哈奇開斯1878型六連發步槍和德國毛瑟1871型單發步槍。日軍主要裝備村田十八年式單發步槍和村田二十二年式連發步槍。相信大家可以看出第一個區別,是的,清軍都是進口貨,日本都是中中國產貨。這跟奶粉可不一樣,不是中中國產一定比進口差,在戰爭中,中中國產意味著供給充足,而清軍很快就發現,庫存進口步槍已經趕不上軍隊劇烈擴充的需要,而新訂購的步槍至少要花上半年時間差才能從歐美到達上海。於是,到了戰爭中期,大量的清軍處於無槍可用的狀態,只得大量生產抬槍來應急。

    單純比較雙方步槍的效能,其實半斤八兩。哈奇開斯名為連發槍,並不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三八大蓋那種手動栓式步槍,更不是加蘭德那種只需要摳扳機就可以快速射擊的氣動步槍,它的彈匣或者說彈管設定在槍托裡,一旦打完就必須一顆一顆往槍托裡裝填,由於後面一顆子彈的彈頭頂著前面一顆子彈的底火,所以裝填力度也不能太大,所以這個過程比較長,即使是熟練計程車兵,使用哈奇開斯的射速也比使用單發步槍快不了多少。至於不熟練計程車兵例如大多數清軍,他們會在日軍還處於遠方的時候就匆匆忙忙地打光子彈,然後直到日軍刺刀已經逼近時還沒有來得及裝填完畢。

    此時的毛瑟還不是後來獲得廣泛讚譽的毛瑟98,它實際上只是在法國崔斯波1866單發步槍基礎上進行的仿製和有限的改進,在同時代的步槍中效能平庸,毫不起眼。之所以能夠被清帝國大量進口,只不過是因為它出產較早,正好遇上日軍侵臺事件後淮軍全面換裝的浪潮(之前淮軍為前裝槍),加之得力於與它的主要競爭對手英國馬提尼1871相比要便宜得多。

    村田十八年式的前身十三年式是在法國崔斯波1866的改型格拉斯1874基礎上仿製出來的,十八年式的改進也不多,因此效能上和毛瑟1871半斤八兩。二十二年式主要是在槍管下部安裝了管式彈匣,裝填上和哈奇開斯一樣不便。

    所以總體來看,雙方的步槍沒有明顯的代差,在實戰中總是這樣,中日兩軍使用步槍對射,打上半天也沒有誰能逼退對方。因為日軍步兵此時還不是後來個個都是神槍手的蝗軍,並不比清軍的射術高明多少。

    真正決定戰鬥勝負的,是刺刀。

    日本陸軍最早宗法法國陸軍,非常重視白刃戰訓練,即使後來改學德國陸軍也沒有改弦易轍。體現在步槍上,村田也和它的法國父親一樣,帶著狹長銳利的刺刀。而清軍自從將大刀長矛換成步槍後,就完全忘了本,從來不進行白刃戰訓練,因此往往是日軍一發動白刃衝鋒,在步槍對射時期還能打得有聲有色的清軍馬上作鳥獸散。

    二、野戰炮。說到大清炮隊,大家多半會聯想到克虜伯大炮。沒錯,克虜伯75毫米鋼炮效能上佳,是清軍炮兵手中最好的武器,不過卻不是最多的。清軍裝備最多的火炮,是金陵機器局仿製的克虜伯60毫米山炮,由於鍊鋼水平不夠,只能使用熟鐵,而且炮彈重量和射程只有75毫米炮的一半,威力小了不少。

    日軍的主力野戰炮是引進義大利仿克虜伯技術生產的75毫米野炮和山炮。日本人同樣鍊鋼水平不行,於是採用昂貴但延展性好的青銅,炮閂同樣為克虜伯式,效能不下於克虜伯炮。

    但雙方炮兵最大的差距,還是在人和彈藥。

    清軍炮兵不會測距,射擊基本上靠直瞄,使用破片少的黑火藥榴彈,戰鬥中炮彈往往從日軍頭上飛過。日軍炮兵技術嫻熟,命中率高,使用帶延時引信的榴霰彈,炮彈可以在清軍上方凌空爆炸,每發炮彈可射出上百顆彈丸,因此清軍往往是被日軍炮兵打垮。而一旦日軍炮兵無法奏效(感王寨戰鬥就是如此),步兵就很難靠步槍解決戰鬥,不得不用白刃衝鋒來解決問題。

  • 4 # 懷疑探索者

    甲午戰爭中,清日陸軍武器裝備差異有多大呢?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客觀上說,甲午戰爭時期單論武器,清軍裝備與日軍裝備相差不大,甚至略有優勢。甲午戰爭前,清軍有大炮和機關炮1733門;日軍有大炮294門。清軍裝備有洋槍23萬支,舊式鳥槍等4萬支,12萬參戰部隊有85%裝備了槍支;參戰日軍的槍械裝備率則達到了100%。 總體而言,中日陸軍裝備差距不大。若單純就武器而言,甚至可以說,清軍還略佔優勢,如藤村道生所言,“北洋陸軍裝備毛瑟槍和克虜伯炮,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槍和青銅山炮的日軍優越。”

    真正的差距在於武器的整齊劃一。 清朝陸軍的武器裝備,主要依賴向外國購買。其數量相當龐大。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在1894年奏報,買快槍9250支、火炮30尊、子彈700萬顆、炮彈1.44萬顆;兩江總督劉坤一上奏,到1894年,已購槍支1.5萬支,子彈280萬顆。還是在這一年,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上奏,已向各國訂購快槍2.8萬餘支、快炮56尊,以及合計1500多萬顆的炮彈、子彈。此外,其他各地也都自行採購了大批槍炮。這些槍炮到貨後, 大都被清軍及時裝備。 如甲午戰爭中, 各地督撫從德國所購的1萬餘支毛瑟槍,1萬餘支馬梯尼槍,先後裝備各軍。在1894年10月和11月,劉坤一協濟各省後膛洋槍1.4 萬支,廣東調撥各地洋槍1.8萬餘支,子彈360萬顆。但由於朝廷沒有統一規劃,地方所買槍支、火炮,來自美、德、英等各國,型號各不相同。僅淮軍就裝備了美國的亨利馬梯尼後門槍、德國的毛瑟槍、三十響快槍等好幾種。其他清軍中還有哈乞開斯、士得槍,甚至國內土產的抬槍、鳥槍、火繩槍等。清軍所用的來復槍就有14種之多。日本在發展軍事工業之初,因大量依賴進口,也遇到過相同的問題。但是隨著日本軍事工業的發展,很快就發明了明治十三年式、十八年式步槍和野炮、山炮、大口徑臼炮等,並批次生產、裝備全軍,實現了武器的統一化。武器的統一化,使日軍在部隊的統一訓練、彈藥補給的統一製造調配等諸多方面,遠勝於清軍。

    據日方統計資料,甲午陸戰,日軍【人均只消耗了8發子彈】,即擊潰了清朝陸軍。清朝陸軍最要命的問題,在於對近代戰爭毫無概念,思維模式還停留在中世紀的程度。而甲午之役乃日本陸軍近代化改革後首次出海作戰,在衛生預防等方面,自身缺陷亦不少。其最終能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潰清朝陸軍,關鍵因素並不在武器的統一化,而在於其部隊的作戰理念與訓練模式均已實現近代化。略而言之:清軍將領還墨守鎮壓太平軍時的“經驗”,對近代戰爭毫無概念。譬如,清軍部隊大多不知如何部署步兵與炮兵,往往將炮兵陣地安排在“第一線步兵陣地內或其間隙”,使“火炮成為顯著的目標,在戰鬥的初期階段,屢次被日本炮兵破壞。”而參加甲午戰爭的18位日軍旅團級以上軍官中,有一半曾到歐美留學或考察,深知如何利用火炮以給清軍致命打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人說很快高考要取消英語了,那未來我們到底還用不用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