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插游擊隊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就是一種從小共同體到大共同體的演變進化過程。
我們讀過很多思想家、社會學家對於人類終極社會的想象,無一不是得出一種共同的結論,也就是人類最終將進入全世界的大共同體時代。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家的論述中,這種社會被稱為大同社會。在馬克思的論述中,這種社會被稱為共產主義社會。但無論是哪一種社會,最終都是一種大共同體的形態。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兩次,從小共同體變成大共同體的社會形態演變。
一次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朝。
春秋戰國及以前的社會,都是處在一種小共同體社會的狀態。很多人對周朝建國以後為什麼要分封諸侯這一點,很不理解。覺得周朝打下了江山,本來好好的,為什麼要分封給諸侯們呢?自己掌控江山不好嗎?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周朝根本就沒有把江山打下來,他只是聯絡了周邊的很多部落,讓他們一起前往攻打同樣只能算小共同體的商朝。等到聯軍把商紂王推翻以後,周朝為了讓他自己的家族以及功臣們獲得更多的利益,不得不把他的家族成員,以及功臣們分封到各個地方去,以便於他們也能夠像已經存在的那些諸侯一樣,掌控土地,從而也就產生了更多的小共同體。乃至於商朝,周朝其實也並沒有完全滅亡。後來,周朝把商朝的後裔分封在宋國。很多人覺得,這是因為周武王心慈手軟。但事實上,這是因為當時是處在小共同體的狀態,周武王根本就沒有能力滅掉宋國,建立一個大共同體國家。
那麼,為什麼那時候只能是一個小共同體的狀態呢?
這是因為,當時處在奴隸社會。奴隸社會是把很多奴隸固定在井田上勞作。這種勞作的形式只適合小共同體。如果是一個全國性的大共同體國家,那麼就不可能把奴隸控制住,整個國家就不能夠保持穩定。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從小共同體走向大共同體的過程。秦朝統一六國以後建立了第一個大共同體國家。秦朝為什麼能夠實現統一?很多人會從秦朝的軍功獎勵制度,以及秦朝採用法家來治理國家去解讀分析。但事實上,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奴隸制已經解體,地主和農民之間的土地租賃關係已經建立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時間裡,農民都在進行一家一戶的生產。所謂“男耕女織”,就是這種生產形態。由於是個體生產,因此小共同體就不適合了,大共同體會更適合一些。
但是秦朝以及後來漢朝所建立的這種大共同體,並不是一種建立在公平基礎上的。而是建立在階級剝削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地主透過對土地的擁有,同時佔有絕大多數的勞動成果。當他們佔有的勞動成果越多的時候,他們反過來也就佔有了更多的土地。於是土地兼併這樣的現象就越來越嚴重。朝代就漸漸走向崩潰。
一個朝代剛剛建立的時候,大約是一個大共同體的形態。但是經過了兩三百年的發展,整個社會又走進了小共同體的時代,到了這種情況下,必然就會爆發農民起義和軍閥紛爭,然後社會就會進入一個動亂的時期。經過多年的爭鬥廝殺,最後又建立一個新的朝代。這個新的朝代,基本上又是一個大共同體。
這樣中國從大到小,又從小到大的迴圈,延續了2000多年。
到達近代以後,在西方思想的影響下,加上科學技術的進步,之前中國的那種發展模式,已經不適應了。所以又再一次出現了變革。這時候的變革,就是一種更加追求公平的變革。
西方工業革命在最早的發展過程中,公平的問題是受到了嚴重挑戰的。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變得非常嚴重。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以及後來的馬克思,就開始了對未來世界的想象。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象,其實就是對小共同體不斷出現不滿。
因為有了馬克思等人的想象,社會就產生了急劇變革,世界開始以兩條路往前推進:一條是資本主義社會對他們的經濟方式和政治方式進行了重新調整,使得他們又得以進入大共同體時代。還有一條路,就是像中國這樣,進入了社會主義時代,進行的走向穩定大共同體的不斷探索和前進。
總之,人類社會都是從小共同體往大共同體發展,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確實就是實現全人類的大共同體。這是一個偉大的理想,這樣的理想,總有一天能夠實現。
回覆列表
循跡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廣東小姑娘全紅嬋獲得東京奧運會跳水冠軍被廣東湛江全氏總支納入族譜的新聞想必已經有人看到過了。
◎ 奧運冠軍之後
相信有不少人看見這條新聞的第一感覺都和我一樣,“都什麼年代了還搞這種封建時代的東西?”然而全社會最近致力於復興傳統文化,很多優良傳統都被陸續找回並且發揚光大了,就連曬衣服被子的七夕都成了中國版的“情人節”。
循跡曉講一直以振興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今天就來講一講歷史上的“宗族”是怎麼回事兒。
“宗族”一詞,在現代稱為家族。因為古代婦女地位低下,所謂“有三從之義,無專門之道”,所以只有父親一邊的兄弟親戚才能成宗黨,以父系血脈凝聚在一起的團體就叫做“宗族”。在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我們則以父母系血緣都算的“家族”一詞代替。
事實上,“宗族”或“家族”是人類社會早期的一種共有組織形式。主流歷史學家認為人類社會的構築是從血緣關係最親密的父母孩子小家庭開始,擴充套件到兄弟子侄的親戚,並因此形成部落,然後再向外擴張,形成部落聯盟、城鎮和國家的。近年以來也有人認為是先出現了氏族,然後才開始有個人的小家庭,但不管怎麼說,宗族都是人類誕生後最先形成的團體之一。
與其他形式的組織或團體相比,宗族有如下幾個典型的特徵。
首先,宗族適用的人群最廣泛。人皆有父母,每個人出生都自帶有進入宗族的條件,因此可以形成宗族的人群覆蓋了人類的絕大多數,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可以說有人的地方就可以形成宗族。這是宗族的覆蓋率超過了宗教團體或國家政黨的一個基本條件。
其次,形成宗族的人際聯絡是最穩固的。血緣是人與人之間最穩定的紐帶,一個人出生無法選擇父母,同樣也無法選擇宗族,如果不是拒絕宗族或被宗族排斥,那麼他一生和宗族的聯絡都不會斷絕。而在其他的團體裡,這種關係卻做不到如此穩固,在宗教團體裡時常出現信仰轉變而脫離的情況,政治團體裡也常常出現理念變化而分裂的情形,而宗族團體總能保持群體的穩定。
◎ 廣東的鄉村民團,武裝組織的形成是基於宗族的紐帶
第三,也正是宗族的穩定性強,造成宗族極強的排他性和保守特質。中國宗法制度有“三件寶”:族田、祠堂和族譜,其中族譜就是用於確定宗族內成員資質的。
如果將投附的小宗小姓刨除不算的話,一個宗族的核心家庭能夠達到數百家已經算是不小的規模。除了正常的人口繁衍之外,這個宗族幾乎沒有擴大其規模的手段。
在歷史上,大的宗族可以透過改姓和歸宗等手段控制大量小宗族,使得宗族規模擴大到數千乃至數萬人。但跟倡導“人人皆兄弟”、“普度眾生”的宗教團體相比起來,宗族的規模擴大顯然是不容易的。
第四,宗族的維持是以土地為基礎的。在周代就有井有九田,其中為公的說法。意思是宗族的存在是建立在公田存在的基礎上的。
◎ 周代井田制度,井字最中間的公田出產的糧食上供給各級領主
中國的宗族往往都是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不斷繁衍子孫,開枝散葉,族內也有許多人會出門做生意或為人所僱傭,但賺得錢都會返回家鄉,人老了也會“葉落歸根”,就是宗族的這種保守性的表現。反過來說,如果將整個宗族進行大規模強制搬遷,就可能徹底動搖宗族存在的根基。
在中國歷史上,宗族和宗法制度的存在有其特別的意義。
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別的組織團體地位都相對較弱,教團、市民團體和基於共同生活的村社組織都難以對中國社會構成重大影響。唯有宗族團體不但形成了中國統治架構的最早基石,而且作為帝國體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帝制相始終。
雖然在商代宗族結社就已經出現,但建立成熟統治制度卻是在周代。西周奪取天下後以宗族為基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封建體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些王土和王臣的分配是完全按照宗族關係來進行的,在宗族關係裡,周王是族長,大宗,強宗。周王的子弟分封到各地作諸侯,他們相比起腹心地區的周王是族屬,弱宗和小宗。但是在各個封國,諸侯就成了族長和大宗,他又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出去做卿大夫,卿大夫又各自在封地上實行宗法,封出各種士。
◎ 周代封建制度
從上層的天子一直到最下層計程車,發展出一套“家國一體”的封建關係,這種以嫡長子繼承為基礎的封建制度,用嫡子率領庶出,用大宗領導小宗,經濟和政治聯絡完全基於血緣基礎,開創了中國以宗法治理國家和土地的先河。
西周的制度裡,宗族和宗法制度和國家的政治制度是一體兩面的關係,所以維護宗族和宗法制度的穩定,讓貴族統治永久流傳就是周代政治的核心議題。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族譜,目的是分清貴族的等級,保證大宗和小宗的關係不發生問題。
周代依照宗族關係進行的分封,是為了切實掌握土地和土地上耕作的農民。然而戰國晚期的法家改革給予了中國的宗法制度第一次沉重打擊。
◎ 法家改革讓秦國變成了一架戰爭機器,秦國民眾活著的目標只有一個——為秦王贏得戰爭
戰國晚期法家改革的本質就是將農民和土地從一級級的封建關係中“解放”出來,集中在王一個人手中。一旦削除舊的族譜,“公侯子孫”就失去了本來的寄託,這也就是“禮崩樂壞”的時代到來了。
後人談論從戰國到秦朝的法家改革,認為改革的實行促使富家有子就分居,窮家有子就入贅,從上到下已經不知道宗法的存在,而只服從國君一人制定的法律。 秦朝甚至更進一步,將家庭關係也完全拆散,讓父子之間視為陌路,夫妻之間相互告發。形成了一種只能依附於君王的畸形的“個人主義”。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不斷的對宗族、鄉黨的團體進行壓制,導致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宗族衰微不振,皇帝依靠官吏直接管理自耕農。然而這種狀況在東漢末年遭到扭轉。
由於兩漢的皇帝拒絕宗族政治,只能轉而依靠更加不可靠的外戚和宦官,使得朝廷指揮地方的效率大大下降,在國家權力鬆動時,宗族又悄悄的自發生長出來。
◎ 漢車馬圖,東漢地方上家裡有馬車的一般都是地方上的豪強
東漢末年是地方宗族蓬勃發展的時期,各地的門閥地主糾集武裝,憑宗族自保。
魏國的許褚,集合少年宗室數千家,堅壁以禦寇,李典也“徙部曲、宗族萬三千”到鄴城。吳國孫靜“集鄉曲、宗黨五六百人”自保,曹操在北方舉兵時,夏侯兄弟率領宗黨數百人前來投靠,都是這一時期宗族發展的證據。
東漢三國時的門閥宗族進一步發展,就形成了在兩晉南北朝佔據政治舞臺核心的“世家大族”。世家大族對政治的影響力之強大,連皇帝也不得不採取各種措施來保障他們的利益。
曹魏設立九品中正制,保證“官有世胄,譜有世官”,到西晉,世族完全壟斷了朝廷官職,歷史上稱之為“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南北朝時期,北方透過舉薦、功勳等途徑發展了舊世族的勢力,南方則出現了南渡世族和本地世族爭雄的局面。
不管是舊世族還是新興世族,都大量佔有土地和農民,並且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壟斷官位。
到了唐朝,太宗為整頓世族品階,編纂《氏族志》,高宗朝又編列《氏族錄》,都是為了遏制世族越來越大的權勢,為提拔新興宗族提供空間。唐太宗還下令北方一些聲望高、歷史悠久的大族,不得私配,凡婚姻嫁娶必須得到朝廷批准。
在唐朝政府持之以恆的打擊下,從中唐開始,世族的勢力開始漸漸衰落,根據玄宗以後的中唐人士的回憶,往昔的世家大族皆因子弟沉迷酒色,或者因為丁口損失,田宅典賣,都已經漸漸不復往日聲望。
◎ 唐代的世家大族也湧現不少文人墨客,著名詩人李商隱就是世家大族出身
給予世家大族致命一擊的,以往認為是朱溫的濫殺。其實,舊的世族消滅了,可以有新的世族來頂替。
真正終結世家大族的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一系列加強皇權的政策。他用科舉出身的普通人擔任官員,斷絕了世家對官僚的壟斷。同時,宋朝大量增加地方官員數量,對世族在地方上的勢力進行遏制。世族的官員前途得不到保證,田產和附庸農民又無法擴充,在宋朝快速衰弱消亡。
但在世家大族消亡的同時,另一種形式的宗族,即以庶民地主為主的地方宗族開始出現了。庶民地主佔據的土地和農民較之世家大族要少得多,他們對皇權不構成直接威脅,因此成為皇權扶植並用來控制地方的合作物件。
宋朝就大力褒獎地方宗族,並給宗法制度披上了儒家道德禮義的外衣。宋朝儒家宗師張載認為,朝廷若是想掌握天下人心,必須將“收宗族”“明譜系”“立宗子”當成大事來抓。即將過去用於上層貴族的規矩複製到一般的地方庶族上,形成官吏以皇帝為宗長,百姓以官吏為宗長的層層統轄的關係。
◎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朱熹則在張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儒家理想的核心就是“孝”,要求百姓遵守“三綱五常”。所謂三綱五常就是儒學化的宗法制度,並將宗法制度從宗族關係延伸到皇帝和官員、百姓的關係。
明清二朝延續了宋朝加強宗族儒化的做法,但同時又對宗族有一定的控制和抑制。
明太祖時期,將江南地方的宗族完全打亂,將富戶集中遷移到鳳陽,將普通農民則遷徙往各地,這種不分宗族的人口大規模遷移對江南當地的宗法關係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有學者認為,明末農民軍和軍閥之所以能橫行千里不受阻礙,跟明朝抑制宗族勢力在地方上的發展有很大關係。
在清朝,宗族和宗法關係發展到最成熟的階段。
在清朝,族譜的重要性被祠堂所取代,在祠堂舉行的各種祭禮成為宗族活動中最重要的儀式。另一項被著重提起的是“家規”,清朝的家規可不僅僅是簡單的道德教訓,而是融合了國家對個人的各種要求,如禁止賭博、禁止毆鬥、禁止爭訟、要按時完糧納課、嚴禁販賣違禁品等,都在家規中予以規定。
透過日漸細密的家規條款和迅速發展的族田公產,清代的宗族體系達成了對宗子、普通農民最大化的人身控制,一方面成為地方上維護封建秩序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成為清政府對縣以下的基層社會得力的控制工具。
◎ 牌坊也是朝廷用來褒獎控制宗族的手段之一,曾經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首選的攻擊目標
然而,現代社會里早已經不存在宗法制度的容身之地。
五四運動中提出的口號之一“反宗族”,即將個人從宗族團體中解放出來,作為現代社會的公民而生活。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應有依照個人的意志加入各種組織團體的權力,他的人身和財產等各種權力是受到法律而非宗族的保護。
某某人獲得成功而被列入族譜一說,在2021年的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