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雙胞胎兄弟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百善孝為,先各位朋友,請善待你們的老人,父母養兒養女都不容易。

    兒女贍養老人,個人建議有以下三種方面

    (1) 無分割老人財產:姐姐妹妹出嫁之後,並無分割老人的財產,那麼姐姐妹妹就只能憑自己的能力來扶養老人,哥哥和弟弟沒有權利強迫姐姐妹妹來贍養老人,因為姐姐妹妹嫁出去了,那邊也有老人要贍養

    (2)有分割老人財產:如果姐姐妹妹出嫁之後和哥哥弟弟一起分割財產,那麼姐姐妹妹就應該贍養老人,這樣一來哥哥弟弟就有權利叫姐姐妹妹贍養老人

    (3)老人只有女兒:那麼就理所應當的女兒和女婿來贍養老人,不可能讓你的父母去敬老院吧!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百善孝為先,各位朋友,請善待你們的老人吧!老人養兒養女都不容易

  • 2 # 光伏佬

    在我們這裡正常都是有兒子的是兒子養老,有女兒沒兒子的那可能就能晚年就悲慘了。如果有侄兒的可能要侄兒來照看了。這樣是有差別的。因為女兒是嫁出去的人,嫁在本村就是像個兒子一樣,如果嫁去外鄉那一年就來不了幾回了,畢竟是兩個家庭。女兒嫁得好有錢那在物質上能幫得上忙,如果嫁不好,自個的家庭都困難又怎樣去照顧偏遠年邁的父母。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要接受這個現實。

  • 3 # 華子鍋

    這種事不能用公平不公平來判斷!關鍵看每個子女的想法!

    如果大家都覺得贍養老人是每個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那就是公平的!否則,怎麼都覺得不公平!

    還有一點,個人覺得父母老了,如果能自理,儘量讓他們自己住,孩子們每天去看看比較好!大家都方便!

    如果不能自理,建議固定的一個地方住,孩子們每天輪流伺候更好,讓老人來回的搬感覺很不人道!

  • 4 # 幫扶路上奇聞軼事

    駐村幫扶隊長想站起來說兩句。對於人類,尊老愛幼,贍養老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底線,如果這方面做不好,首先就不配做人。

    在孝敬老人,贍養老人方面不應該算帳,更不應該計較。試想一下,當年父母生你養你的時候,向你提過這些先決條件嗎?當你還是一個細胞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奉獻,開始付出了。你從小到大花去了父母的多少心血,他們為你受了多少委屈,操碎了多少心,他們都計賬了嗎?

    你小的時候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你能計算出來嗎?現在父母老了,花你一分錢,你就心疼的要命。沒有他們幾十年的養育,你是天上掉下來的嗎?老人為你做的這些你又怎麼能還得清?

    做人要有良心。在贍養老人方面,多一分擔當,少一份計較。為下一代做好榜樣,給自己留下一點後路。

  • 5 # 喜慶的光束

    農村養老缺實是個有點棘手的問題,究竟是兒女輪流,還是女兒不管,有兒子贍養,只能說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做兒女的相互協商,尋求最好的養老辦法。

    舉兩個我村裡典型的養老例子。

    一個老太太從六十二歲得腦血管病病,生活無法自理。膝下三個兒子,四個女兒。但是她的三個兒子輪流照顧太太26年,每家四個月。女兒一年也沒有拿過多少錢。他們兄弟也從來沒因為養老和姐妹們爭吵過。這件事情一直是我們十里八村的美談。

    另一個是兒女輪流養老的典型。一老頭七十多歲,也是腦血管病,生活需要人照顧。有兩兒一女。從醫院出來後,兄妹三個人為養老問題發生激烈爭吵,最後,三家輪流,一個月輪一家。

    究竟如何養老才公平,試問,天下有絕對公平之事嗎?古時包大人都感嘆:青官難斷家務事!個人覺得,養老沒有固定模式,老人必須要養,兄弟姐妹多溝通,多理解,多包容,出錢也好,照顧也好,找出共同點,給老人一個祥和幸福的晚年最重要。

  • 6 # 香下小薇

    現在的農村的確存在很多兒女輪替照顧老人的情況,但作為兒子的我,依然想說,這對女兒很不公平。

    我老家在湘南地區,在十幾年前,我們那裡的老人都是在自家住,由兒子媳婦供養和照顧,女兒只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來看下父母,不承擔照顧的義務。當然,父母過世之後,家裡的一切都是由兒子繼承,哪怕老人留下鉅額錢財,死了之後跟女兒毫無關係。雖說法律講子女都平等擁有父母財產繼承權,但從來沒有見過哪個嫁出去的女子回來跟兄弟爭財產的,這就是當地約定俗成的規矩吧。

    而近幾年,我們那裡贍養老人的風俗改變了,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跟兒子同樣照顧父母,這是義務作為子女的義務,可以理解,但是,老人的宅基地和家產還是給兒子,這就很不公平了。

    以我老婆的外婆家為例,岳母共四姐弟,三女一男,外公外婆跟舅舅一起生活,沒有分家。外公是退休工人,每個月有4000多的退休金,這在農村算很不錯的收入了,所以平時家裡的開支都是老人負責。舅舅一直在外打工,他的兒子也是父母幫他照看長大的。外公在縣城分了套房子,也是寫在舅舅的名下。幾年前舅舅在老家修別墅,老人家把二十幾萬的積蓄全都給了他。兩個老人都健康時,可以相互照應,岳父母平時只要給一點生活費就好,這都沒什麼問題。去年外婆生病住院花了兩萬多,舅舅以自己修房欠債沒錢要求其他姐妹平攤醫藥費,遭到其他姐妹的反對,最後在吵吵嚷嚷中,舅舅出一半,其他姐妹承擔一半這件事才結束。事後岳父非常不滿,說外公每個月的退休工資都取出來補貼他兒子,生病了卻讓子女一起出錢太不公平。今年外婆去世,按當地習俗所有費用又是子女平攤,而在商量外公以後的照顧問題上又出現了分歧,舅舅以自己欠債為由要求大家輪流照顧。大家也都同意,商量著誰照顧外公誰就拿老人的退休金去日常開支,大病支出再平攤。哪知舅舅的兒子又不同意,他說:“退休金是爺爺的,怎麼支配由爺爺自己作主,你們不能動他的錢”。然後又是幾天的吵吵嚷嚷,最後的商量的結果是:由舅舅在家照顧外公,其他三姐妹每人每個月補貼舅舅700元誤工費。看看,這是不是對女兒很不公平。

    雖然男女平等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存在,承擔責任時想要兒女同樣照顧,但有福利好處時,卻首先想到的是兒子,這不只是個別現象,而是幾乎所有農村家庭的通病。

  • 7 # 華強北阿偉

    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覺得父母年老了,無論是兒子或女兒都有義務輪替照顧,在這事上沒有公不公平。因為兒子女兒都是母親10月懷胎生出來的,父母對兒女都是不分男女平等對待的,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誰在父母身邊那個孩子自然照顧父母多一些,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照顧父母養老,大家都共同分擔,這樣會好些,照顧父母都是要馮良心來做,因為每個人都有年老的一天,而不能把父母推來推去讓誰照顧,這樣會傷其父母的心,也不要說由女兒來照顧就不公平,既然生為他們的兒女,二老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成人,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應當義不容辭地當起照顧他們到老的義務。

  • 8 # 段福常

    不能說公平不公平,父母對兒女的愛是平分的,而父母年老了,兒子和女兒也都理所當然的贍養他們,這不但是義務而且是責任,但各家有家的情況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父母年老之後,有時兒子就主動承擔起了贍養的義務,他們認為"嫁出的姑娘潑出的水"她們沒有分到父母的一點財產,父母也沒有給她們照顧幾日孩子,所以也就不讓姐妹輪替照顧了,但姐妹總是過意不去,她們也會常常隔三差五地到父母這裡來瞧瞧,隨便也給兄弟捎些禮物或者給侄子侄女一些錢,有時還這裡住上幾天,雖說是來瞧父母的但和嫂子和弟妹家長裡短的嘮嘮,說說笑笑,和和美美相處如初,他們之間從來沒有矛盾和過節。有的在城裡工作的女兒,總是想把老人接去,而在農村住貫的老人就是不到城裡去,沒有辦法,兄弟姐妹一商量,姐妹也樂意每月寄給兄弟一部分錢的,這也是一片孝心的表現。但也有個別的因為財產分配不均,兄弟姐妹鬧矛盾的,兄弟認為姐妹有贍養父母的義務,而姐妹則認為她們從沒有在父母手裡得到任何財產,老人對待兒子偏心,並且父母的責任田也是兒子無償耕種的,鬧得不可開交,最後結局是老死不相來往,甚至父母病故女兒也不來送最後一程,所以說對父母的贍養問題不但是社會問題也是道德和責任的問題,兄弟姐妹團結了,什麼都好說,其樂融融,老人也感到幸福舒心,但如果兄弟姐妹發生了矛盾,有的對薄公堂,有的打的頭破血流,但受罪的還是年老的父母,誰是誰非老人家從來不敢插嘴,因為此時的處境誰也不會給老人好臉色看,老人總是惴惴不安的,他(她)的心在默默地流血,含辛茹苦把兒女拉扯大了,自已年老了不中用了,其結局讓人心酸,所以勸天下做兒女的千萬不要因為父母的贍養問題而發生矛盾,老人養我們這麼大不容易,老人對我們的要求並不高,只不這吃飽喝飽而已,別無它求,而我們小時父母是怎樣對待的,缺一口飯就把我們餓死,老人的日子就像臘月的日曆,過一天少一天了,讓他們安度晚年才是我們作為兒女的一片孝心。

  • 9 # 心累力乏

    首先,我不願直接回答,兒女輪替照顧父母對嫁出去的女兒是否公平。其實,兒子也好,女兒也罷,父母從小把你養大,父母年齡大了,需要兒女的照顧,兒子應該,女兒也應該,這有什麼公平與不公平之說?

    其次,我們河南開封,在我年輕時期(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養老就是兒子的事,因為有一句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拔出去的水。"女兒有孝心表達,還是女兒經濟條件好自願承擔一些義務,這完全是女兒自己的事,女兒沒有什麼表示,當兒子的也沒什麼可要求的。

    再則,獨生子女長大成人後,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照顧父母已分不開說是兒子的事和女兒的事,兩個年輕人,四個父母親,甚至還有爺輩的存在。從這時農村人的養老思維也發生了明顯變化,那就是強調女兒也有贍養老人的義務,許多兒子也開始找姐妹分攤責任了。

    第四,女兒是父親的貼身小棉襖,新時代的女兒盡孝心、盡義務的實際行動與兒子相比更加顯現,兒子不孝順的事常有發生,甚至越來越多的父母從過去以有兒榮發展到了對當初要執意養兒想法的後悔,雙男孩戶從內心深處羨慕雙女戶。

  • 10 # 生態潮人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農村常見。我是一名“三農”創業者,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離開農村,返回農村。家鄉像一首縈繞在我心頭上的歌,牽掛一生一世。關於農村養老由兒女輪替照顧,對嫁出去的女兒是否公平?我試著回答,談看法五點:第一,兒女承擔父母養老之責,這是責無旁貸,天經地義。無論男兒女兒都應做到,既是法律責任,又是道德規範。第二,由兄弟姐妹共同分擔是基本原則。不管男女,也無論貧富,不分遠近,都有一份辭不了的義務。第三,多受益、多擔責是合情合理的。能夠做“一碗水端平”是理想,絕對公平難做到。五根手指尚有長短,女兒嫁出去了不能為分孃家房子而悔婚,所以受益總是有多有少,這是無法避免,公道的辦法就是多受益、多擔責。第四,主動承擔是風格。“家家都是一本難唸的經”。講風格,不計較,互諒互讓,一切都能平靜安好,再難的問題都好解決。有個農村家庭姐弟三人,姐姐能幹,父母病痛的時候,兩個弟弟都推給姐姐,姐姐不肯聲,默默去做,結果家人總能以合為貴,和睦相處。而另有一個家庭四個兒子,個個都有身份,回到家裡又斤斤計較,認為父母厚此薄彼,家庭矛盾時有發生,父母得不到善待。“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為子女在父母老了以後,無論如何都應合力去照顧。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有歸處。善待父母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一年一度重陽節即將到來了,祝天下父母節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11 # 清風漸入

    很公平呀,不論城鎮農村,父母養兒養女都要養到成年,很多女孩會說,我當時父母收了多少禮金,這個也有你個人不努力的原因,婚姻自由,父母無權干涉,彩禮你可以自主放棄的;照顧父母天經地義,儘量別講條件,畢竟有朝一日,你也是那個需要兒女照顧的老人。

  • 12 # 品讀人生百態

    在我們這裡正常都是有兒子的是兒子養老,有女兒沒兒子的那可能就能晚年就悲慘了。如果有侄兒的可能要侄兒來照看了。這樣是有差別的。因為女兒是嫁出去的人,嫁在本村就是像個兒子一樣,如果嫁去外鄉那一年就來不了幾回了,畢竟是兩個家庭。女兒嫁得好有錢那在物質上能幫得上忙,如果嫁不好,自個的家庭都困難又怎樣去照顧偏遠年邁的父母。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要接受這個現實。

  • 13 # 楊婆婆手記

    沒有公平不公平!自己的父母又不是外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父母敬敬孝心有什麼不對?把女兒嫁出去並不等於拋棄了女兒!並不等於跟你隔斷了關係!做事平心!在自己的父母面前不要太計較!你是自己孩子的老師。你的一切行為都在影響著你的孩子!

  • 14 # 餘紅傑

    農村養老一般都是兒女輪替照顧,這個對嫁出去的女兒公平嗎?

    養兒防老,嚴格意義上講,每一個孩子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如果單獨講是否公平,要看每一個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

    01

    男主內,女主外

    很多的農村普遍有一個現象,很多的男性為了家庭都外出工作了,而家裡更多的是有女同志來照顧老小,由於婆媳關係是一個千古難解的問題,在贍養父母上,女兒會付出的更多。

    02

    孝敬父母是盡孝,怎麼能斤斤計較。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而家家又有一本難唸的經,父母與孩子在生活中難免會有隔閡,總會因為這個或者是哪個,讓孩子之間認為父母偏向其他子女,從而導致在贍養父母時,推卸責任,認為父母對自己付出的少,自己不應該贍養老人,如果是這樣的心態,說出不公平這樣的話,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住養老院的老人,你會發現去看他們的大多數是女兒,即使有男的不用問,不是孫子輩的就是其他親戚,很少有兒子去看自己的父母的,這個不是絕對的,但大多數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總結,

    我們在贍養父母時,都要儘自己的一份責任,俗話說,你養我小我養你老,贍養父母是中華傳統美德,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不要在乎誰吃虧,誰佔了便宜,讓我們的父母都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隋嘉琪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高俊芳的流量熱度正在慢慢冷卻,這是一種什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