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 第十六章 爭道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上一章韓非子用生活例項告訴君主表面的浮華終究幹不過實力。歷史也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現實更是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實力決定你的社會階層。也許,這樣的話有違於我們所提倡的社會價值觀,但這就是現實。
現在的中國之所以偉大,不僅是她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更在於她將個體的個性與集體的共性完美地結合了起來。在現行的社會體制與制度下,個體可以透過個人的努力實現發家致富與財富積累,同樣,國家透過國企市場化經營實現社會財富的集中與積累,再透過國家行政手段改善民眾的生活與環境。所以說,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務實前行是唯一實現興旺的辦法,一切虛談都是華而不實,和平年代靠吹虛還有可能唬住人,但在戰爭年代,硬碰硬的實力對抗中,吹虛與浮華只能讓自己死的更殘更早。
韓非子只所以這麼重視國家的實力,就在於他身處的年代-春秋戰國,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常年諸侯混戰,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在這樣一個時代,國家實力決定了存在的時間,從一百多個諸侯國廝殺到秦國一國並一統天下,可想而知其殘烈程度。
基於動盪不安的社會,強者滅弱,韓非子很是鄙視君主與朝堂上華而不實的禮儀形式與裝飾,認為笏板和儀仗兵器,敵不過大刀長矛,講究的禮儀幹不過實戰兵卒,表演式的射靶演習比上不實戰中的硬弓勁射,單純的堅固防禦幹不過應地制宜的精準進攻。總之,實力說明一切,還是那句話:實幹舉邦,虛談誤國。就像我們選擇不了出身一樣,我們也選擇不了存在的時代,不管身處什麼樣的時代,實幹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中國只所以能連綿五千年,就是中國文化一向崇尚實幹,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一國之君,總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韓非子講完實幹後,再用歷史的實事來說明為什麼要實幹。從歷史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的角度看,他認為“古人亟於德,中世逐於智,當今爭於力。”意思是:古代的人在道德上競爭,中世的人在智謀上角逐,現在的人在力量上較量。這就是韓非子非常重視“實幹”的原因,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只講“力量”,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
人類社會就如韓非子所講,上古競爭講道德,中古競爭逐智謀,現在競爭只靠力量,是不是越來越直接,越來越可怕。不同的社會環境靠不同的競爭方式。上古原始時代人口少,自然資源多,爭鬥的原因少,大家講道德,是誰的就是誰的。中古部落時代人口多,自產自採生活資料少,部落間相互爭鬥多,部落也多,就有了團結與分裂的問題,這就需要智謀來處理問題。現在,國家形成,人口眾多,生活資料少,國與國之間的爭鬥最終還是依靠“實力”來解決。
當然,華人的處世方式,先講德,再講智,最後才用武力。《孫子兵法》謀攻篇中講“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和“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與敵人講道德這是首選項,如果不成,再選外交謀略,如再不成,只能用武力解決。前兩者的基礎是強大的實力。為什麼古者亟德?韓非子認為“古者寡事而備簡,樸陋而不盡,故有珧銚而推車者。”意思是:古時候事少而設施簡單,器具粗陋而不完善,所以有蚌殼做的除草農具和簡陋的手推車。條件決定結果,環境決定方向,我們不能用現在的條件來苛求古人,只能站在古人所處的環境來審視他們的生活。實事求是的戒律行之不易,與時俱進的箴言更是難能可貴。
【古人亟於德,中世逐於智,當今爭於力。古者寡事而備簡,樸陋而不盡,故有珧銚(yáo yáo)而推車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與要求,我們只能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要求,將時代的特徵烙印在自己身上,成為時代的一份子。活在當下,唯實幹才能興業興家,一切吹虛都將受到現實與生活的懲罰。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 第十六章 爭道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上一章韓非子用生活例項告訴君主表面的浮華終究幹不過實力。歷史也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現實更是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實力決定你的社會階層。也許,這樣的話有違於我們所提倡的社會價值觀,但這就是現實。
現在的中國之所以偉大,不僅是她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更在於她將個體的個性與集體的共性完美地結合了起來。在現行的社會體制與制度下,個體可以透過個人的努力實現發家致富與財富積累,同樣,國家透過國企市場化經營實現社會財富的集中與積累,再透過國家行政手段改善民眾的生活與環境。所以說,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務實前行是唯一實現興旺的辦法,一切虛談都是華而不實,和平年代靠吹虛還有可能唬住人,但在戰爭年代,硬碰硬的實力對抗中,吹虛與浮華只能讓自己死的更殘更早。
韓非子只所以這麼重視國家的實力,就在於他身處的年代-春秋戰國,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常年諸侯混戰,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在這樣一個時代,國家實力決定了存在的時間,從一百多個諸侯國廝殺到秦國一國並一統天下,可想而知其殘烈程度。
基於動盪不安的社會,強者滅弱,韓非子很是鄙視君主與朝堂上華而不實的禮儀形式與裝飾,認為笏板和儀仗兵器,敵不過大刀長矛,講究的禮儀幹不過實戰兵卒,表演式的射靶演習比上不實戰中的硬弓勁射,單純的堅固防禦幹不過應地制宜的精準進攻。總之,實力說明一切,還是那句話:實幹舉邦,虛談誤國。就像我們選擇不了出身一樣,我們也選擇不了存在的時代,不管身處什麼樣的時代,實幹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中國只所以能連綿五千年,就是中國文化一向崇尚實幹,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一國之君,總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韓非子講完實幹後,再用歷史的實事來說明為什麼要實幹。從歷史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的角度看,他認為“古人亟於德,中世逐於智,當今爭於力。”意思是:古代的人在道德上競爭,中世的人在智謀上角逐,現在的人在力量上較量。這就是韓非子非常重視“實幹”的原因,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只講“力量”,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
人類社會就如韓非子所講,上古競爭講道德,中古競爭逐智謀,現在競爭只靠力量,是不是越來越直接,越來越可怕。不同的社會環境靠不同的競爭方式。上古原始時代人口少,自然資源多,爭鬥的原因少,大家講道德,是誰的就是誰的。中古部落時代人口多,自產自採生活資料少,部落間相互爭鬥多,部落也多,就有了團結與分裂的問題,這就需要智謀來處理問題。現在,國家形成,人口眾多,生活資料少,國與國之間的爭鬥最終還是依靠“實力”來解決。
當然,華人的處世方式,先講德,再講智,最後才用武力。《孫子兵法》謀攻篇中講“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和“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與敵人講道德這是首選項,如果不成,再選外交謀略,如再不成,只能用武力解決。前兩者的基礎是強大的實力。為什麼古者亟德?韓非子認為“古者寡事而備簡,樸陋而不盡,故有珧銚而推車者。”意思是:古時候事少而設施簡單,器具粗陋而不完善,所以有蚌殼做的除草農具和簡陋的手推車。條件決定結果,環境決定方向,我們不能用現在的條件來苛求古人,只能站在古人所處的環境來審視他們的生活。實事求是的戒律行之不易,與時俱進的箴言更是難能可貴。
【古人亟於德,中世逐於智,當今爭於力。古者寡事而備簡,樸陋而不盡,故有珧銚(yáo yáo)而推車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與要求,我們只能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要求,將時代的特徵烙印在自己身上,成為時代的一份子。活在當下,唯實幹才能興業興家,一切吹虛都將受到現實與生活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