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法超越的足跡
-
2 # 手機用發青春煥
這是民間一種傳說,意思是八月十五如果是陰雨天氣,就不會冬春乆旱無雨。也只在北方畄傳,南方不會下雪的。這只是先民經驗之談。還有一句畄傳,大旱不過六月六。都不一定準確,現代有天氣預報的科學分析,沒人相信古時的畄傳了。
-
3 # 海之平靜
俗語:“8月15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準確嗎?有什麼根據呢?
答:“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反映了兩個節日天氣之間的呼應關係。
中秋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銀光灑向大地。在這氣候宜人、幽靜的夜色中,人們團聚在一起,觀賞皎潔的月亮,老人們向孩子們講述著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
如果這一天烏雲遮月,天色黯然,令人失望,就意味著在中國另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的之時,會雪花飛舞,又令人興奮。這是古代人們對這兩個傳統節日天氣之間產生的呼應關係總結,被人們所關注。久而久之,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若烏雲滿天,往往正月十五就會出現雪花飛舞的現象。於是人們就總結出了“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的天氣諺語,被人們廣泛流傳下來。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根據歷史資料證明,也是有科學依據的,有氣象學家說,雖然天氣變化莫測,但是都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因為天氣之間也是存在著前後對應的韻律關係。這種韻律時間長短不一 ,一般是3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和240天不等,。中秋節和元宵節整整跨越150天左右,並且就在這些韻律時間內。但是這種韻律活動形成的原因,現在還有迷。
“雲遮月,雪打燈”表面上是雲和雪的呼應關係,實質上是兩次冷空氣活動的呼應關係,也就是說,中秋節前後如果有冷空氣活動,造成“雲遮月”的現象。雖然反映了冷空氣活動,但誰也不能保證就一定準時。有時的“八月十五雲遮月”,不一定能換來“正月十五雪打燈”。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俗語是否準確,誰也無法判斷。但是這句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可確定了裡面都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期許,渴望團圓,渴望豐收,渴望美滿的心情。
回覆列表
先不說靠不靠譜,我們就先來說這句諺語的意思,其實這句諺語適用在北方地區,南方絕大多數地方基本上不適合,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南方絕大多數地方一年都不見得有一兩場雪,進入春季的元宵節就更難說有雪了,但是北方不一樣,北方大多數地方下雪多,偶爾還有碰到春季下雪的情況。
那麼中秋雲遮日,元宵雪打燈這個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諺語北方流傳比較廣,是古人透過某些特定的時間觀察天氣變化來判斷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的天氣的一種經驗的總結,只能說古時候沒有現代科技水平,沒辦法透過科技來判斷天氣,所以只能靠一代代人對天氣變化的觀察來結合經驗。
這句話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如果中秋節當天天空烏雲密佈見不到月光,那麼來年的元宵節就會下雪,這句話準不準確呢,用現代的說法來看,有些地方几十年來碰到好幾次中秋雲遮月,但是元宵雪打燈只是出現過一次,說明其實準確性其實並不高,當然也有時候會碰到準確的,不過透過諺語來認定其實最多五五開而已。
像南方雨水多,很多年是會碰到中秋雲遮月,但是來年元宵雪打燈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畢竟南方雨雪少,進入春季雨雪基本上都消失了,所以也不可能出現下雪現象,除非出現極端反常的天氣,不然南方是不可能真正出現這種情況的,所以說這種諺語的說法並不是每個地方都適用。
為什麼會有這種雲遮月雪打燈的說法呢,並不是古人瞎猜,而是有一點根據的,中秋其實已經是真正進入秋季,在北方天氣已經轉涼,而南方還處於夏天的末期,季風其實還沒有完全褪去,所以雨水還是比較充足的,所以中秋下雨都是並不怎麼奇怪的事情,但是北方不一樣,本來一年雨水就不多基本上集中在六七月份。
到了秋季季風其實早已褪去,進入乾旱的季節,空氣當中水汽比較少,很難形成雲雨層,所以一般秋天北方普遍萬里無雲,都很難看到雲雨的天氣比較正常,如果說北方很多地方出現雲雨,說明季風沒有結束,氣候屬於比較反常的,說明北方雨水偏多,水汽偏多在冬天的時候會形成雪降下來,甚至還有可能冬季的寒冷會拉長。
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當然有科學依據的,其實這種叫做拉尼娜現象,也叫做反厄爾尼諾現象,就是東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錶面溫度偏低,使得西太平洋的海面升高60釐米左右,這樣的現象會導致進入中國的水汽被帶到內陸以及偏北的位置,導致北方雨水偏多,南方氣候炎熱乾燥雨水偏少,這樣的結果會是北方的冬天來得早並且時間會拉長普遍比常年的冬天冷,雨雪增多雨雪的時間會偏長等,這個就和中秋雲遮月元宵雪打燈的說法有一點吻合的地方了,也說明古人對天氣變化的把握能力還是比較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