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識就是力量啊
-
2 # Sh
加個前提,雙方距離多少?
50公里內 衣阿華贏面大,50公里外,基洛夫大。
但好奇問下,他倆又不是一般小國 ,只能派一艘船出來。他倆幹架,需要用到這個基本都軍艦話,那不是就得全方位海空天作戰體系一起上嗎?
兔子的航母之所以這麼晚才建造,不是缺造船的技術,而是需要打造整個海空天的航母打擊群。總不能學小國家,一條航母裸奔。
-
3 # 皇家橡樹1972
圖片裡是“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正在發射令人生畏的P700“花崗岩”巨型反艦導彈,該型導彈在有中繼的條件下射程為550公里,戰鬥部重達700公斤,內裝500公斤黑索金高爆炸藥!威力要比二戰期間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的460毫米艦炮威力大多了,破壞力應該和德國“古斯塔夫800”列車炮彈相當,這樣的巨型反艦導彈“基洛夫級”上裝有20枚。
如果是單打獨鬥的情況下當然是“基洛夫級”戰列巡洋艦更厲害!因為它本身就是綜合作戰能力非常槍的制海艦,蘇聯當成研製它的目的就是打擊美軍的航母戰鬥群,當然4艘“衣阿華級”戰列艦也在它的打擊之列。
與“基洛夫級”強大的反艦能力相比“衣阿華級”戰列艦就相對弱一些,只安裝4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射程只有80公里,而且是中型亞音速反艦導彈,一側2座發射架8枚連續突擊也很難突破“基洛夫級”密集的防空網,主要原因就是速度太慢了,即便是有一兩枚擊中了“基洛夫”,對於排水量25000噸的大艦來說傷害程度也很低。
那麼,有人會問“衣阿華”不是有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嗎?這種老古董對於導彈化時代的海戰來說並不多大意義,因為受原始設計的影響,MK7艦炮炮彈發射到35公里之後就基本打不到驅逐艦大小的目標了,雖然“基洛夫”比驅逐艦大多了,但是導彈化時代誰還和你玩兒對轟?也正是由於艦炮準頭太低才被導彈代替,成了第二層級的艦載武器。
“衣阿華”戰列艦雖然裝備得“戰斧巡航導彈”,但只是對陸攻擊型,並不具備反艦能力。
總得來說,兩型鉅艦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衣阿華戰列艦”雖然二戰結束之後不像其他國家那樣退役了,但美軍只是將它作為登陸作戰時的巨型海上炮臺對陸上是目標進行轟擊,雖然到1990初相繼退役成為海上博物館,期間也進行過幾次翻新,但終歸不適宜現代海戰的要求,而且美軍有大量的兩棲攻擊艦,上面也搭載了“海鷂”攻擊機,在使用靈活性和精確打擊方面都好於MK7艦炮,所以4艘老艦都退役了。
“基洛夫級”也沒好哪去,這是9月初進入到浮動船塢內等待拆解的“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也就是1144.2型巡洋艦的二號艦“伏龍芝號”,1984年10月服役,僅過了10年它就一直停靠在太平洋艦隊的碼頭上風吹日曬,直到宣佈退役和解體。
回覆列表
其實在美蘇之爭時代,衣阿華級戰列艦已經瀕臨退役,本身大艦巨炮時代已經被二戰證明不適合現代海戰了。在大艦巨炮時代,海戰的交戰距離被定義在40km以內,實際交戰距離都是在20km上下,再遠了,根本打不中。
美蘇之爭的時候,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大發展時代,而蘇聯為了突破美國的海上戰略,採取了潛艇和導彈的對應戰術。
而基洛夫級巡洋艦更是蘇聯海軍反航母作戰的核心力量。它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垂直髮射技術的戰艦,並且採用的是超音速反艦導彈,
它當時在世界上出現的時候,有很多年,美國海軍的防禦力量對他是無解的,當時美國沒有一種防空武器能對付超低空超音速突防的反艦導彈,而這也是密集陣後來發展起來的原因。
只能透過航母戰鬥群的飛機將它試圖擊沉在反艦導彈的射程之外。
如果這兩種艦艇單獨海上PK,恐怕只能是臆想,不會有哪個指揮官會傻到跟它對打的。就算衣阿華級戰列艦後期改裝了魚叉反艦導彈,那跟基洛夫也差的太遠。
就算是衣阿華級戰列艦夢幻般的衝到距離基洛夫級20km距離上準備發起攻擊,一樣會被基洛夫級強大的核動力引擎加燃氣渦輪引擎的雙重動力迅速拉開距離,使衣阿華的406mm巨炮失去任何命中精度。
現代軍艦的防禦系統相當完善,這種重炮在二戰時期各種海戰已經證明:20km外的命中率極為感人,更別提對付強大動力系統和干擾系統,雷達系統聯合對抗的現代戰艦了。
有人說:戰列艦有強大的裝甲防護,反艦導彈打不穿!寶貝,那些裝甲是防禦的重點部位,不是全艦糊滿了裝甲,一套3倍音速的反艦導彈攻擊下來,衣阿華就剩不下什麼了!更別提反擊了,它根本就沒有反擊的武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