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手機廠商打出了“迴歸初心”的口號做產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手機廠商對好產品、好設計的渴望。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中中國產爆款手機幾乎已經有了固定的樣板模式:2.5D屏+前置腰圓鍵指紋識別+三段式金屬機身。導致習慣看臉的手機發燒友瞬間懵X,現在的手機咋越長越像了?
不知不覺2016年已經過去一半,回望今年推出的中中國產智慧手機,首先我們要感到欣慰,因為中中國產旗艦手機終於不死磕價格了,各家手機廠商也開始講究工藝、設計……,其次中中國產手機也越來越有特色了,賣點開始鮮明,不再以狂堆配置為主。然而在一片“歌舞昇平”中,我們卻發現,手機的同質化問題仍然沒有改變,反而愈演愈烈。
關於手機同質化比較出名的一件事是,前不久有網友將一加手機3的背蓋拿來PS,P上了樂視、格力、OPPO、魅族、HTC等手機商標,結果發現畫風並沒有什麼不對,一時間引起行業大佬互相轉發調侃。實際上,這也暴露了當下手機產品“千機一面”的尷尬處境。
這種現象究竟為何會出現?恐怕還要從當今中中國產手機市場的現狀談起,中中國產手機的真正崛起,始於安卓時代,最初手機出貨還依靠運營商來出貨,這樣“躺著掙錢”的方式讓手機廠商沉迷其中,不願意花時間、金錢、人力去搞研發。後來小米的網際網路模式異軍突起,給當時還依賴運營商的“中華酷聯”澆了盆冷水。不過小米雖然攪活了智慧手機市場,刺激了大批網際網路手機品牌誕生,然而卻將手機市場引上了價效比的“不歸路”。
我們必須承認,在價效比的刺激下,手機廠商是瘋狂的,是每天都在紅眼廝殺的,這也導致了中中國產手機市場發展突飛猛進,實現了“彎道超車”,最終實現了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中,有三家來自中國。不過這種“作弊”式的發展也帶來了隱患,中中國產手機廠商猶如吸食了“價效比”的鴉片,為了實現價效比,手機廠商也是各顯神通。
首先,為了在價效比之戰中佔有一席之地,中中國產手機普遍喜歡堆配置,剛開始只是處理器、螢幕、電池等主要模組,後來細化到USB、NFC、HiFi、紅外等等,被價效比灌輸長大的一代,也開始對手機百般挑剔,手機廠商終於掉進了當年自己挖的坑。
由於眾多手機品牌發展時間尚短,還沒有足夠多的技術支撐和底蘊積累,只能憑藉元器件來競爭,怎奈提供元器件的總共就那麼幾家廠商,大家差不多的價格拿一樣的貨,很難形成差異化,最有效的競爭方式莫過於調低價格,於是,價格戰讓手機廠商紛紛陷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泥潭之中。
當價格戰到了一定的程度,該怎麼繼續?那就在ODM、營銷方面省錢吧!於是我們看到,廠商開始給ODM施加壓力,進一步減少設計、研發成本,同時減少運營成品,什麼樣的設計受歡迎我就設計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風格能討好使用者我就做出什麼樣的風格,於是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中中國產玫瑰金、三段式金屬機身、前置指紋識別home鍵……另一方面,由於網際網路短平快的傳播方式,一些網際網路廠商也學會各種碰瓷營銷,投入不多,但傳播速度和麵積卻是恐怖的。
當中中國產手機廠商的競爭到了白熱化的時候,大家反而小心翼翼起來,一方面渴望做出突破,希望“迴歸初心”,另一方面“什麼火就做什麼”的想法卻根深蒂固,大家誰都不想當新設計的小白鼠,畢竟一款產品的好壞,可能決定廠商一個季度甚至一年的業績,在沒有足夠研發實力的情況下,誰都知道做消費者認可的設計是最穩妥靠譜的,於是,“千機一面”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如果讓你說出心中完美手機的設計,你會發現想象中的完美手機更像是現實手機的結合體,其實這就是使用者需求。當大家對手機的需求基本定型時,也促使手機廠商將設計定格在一定的範圍內。舉個例子,現在絕對不會有廠商去做3.5英寸的主流產品,因為目前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集中在5-5.5英寸。
一般情況下,手機廠商很難去改變使用者需求,而是被使用者需求牽著鼻子走,那使用者需求何時才會改變?答案仍然攥在蘋果、三星等老牌手機廠商手中。這也是為什麼蘋果一直被當作行業標杆,被各種趕超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認,iPhone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使用者需求,而不是被使用者需求改變。所以行業中便出現了這樣一種怪現象,凡是iPhone會採用的,一定是流行的、受歡迎的。當年iPhone5、6的全新設計剛出現時,都被吐槽過醜,然後呢?將蘋果推上神壇的,最初是廣大果粉,後來變成了各路廠商。
所以說,目前中中國產手機千篇一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使用者需求”相似度高,目前的確有手機廠商劍走偏鋒,設計出全新造型的手機,然而這些手機受消費者歡迎嗎?LG G5、索尼Xperia X P、Moto Z哪個不是設計鮮明?市場銷量和知名度呢?很多人認為上述三款手機中某些設計醜,但是“醜”其實是個很主觀的評價,很容易被主流審美所左右。所以說,上述產品並不是真的“醜”,而是沒有能力左右主流審美。反觀中中國產手機廠商,就在這方面做的很到位…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千機一面”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也說明中中國產手機的競爭越激烈。目前的處境,大家都不允許產品有任何閃失。於此同時,使用者對設計差異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廠商的研發、設計瓶頸日益凸顯,這種理念的衝突、現實的碰撞讓手機廠商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不創新,就是等死,創新失敗,也會死,想成功創新,偏偏沒有足夠的實力。於是大家看到了這樣一種現象,一方面要麼鼓吹“黑科技”、要麼將功能做出差異化,然而在最考驗功底的設計上,沒有幾個廠商敢邁大步。
或許,這就是中中國產手機的生存方式,網際網路時代的產品,本來就是以使用者需求為主。所以即便中中國產手機能夠佔據全球十大手機廠商排名的半壁江山,我們依然感覺它們跟蘋果、三星等國際廠商存在不可逾越的差距。單就產品來說,不少中中國產手機已經足夠優秀,只是在那一副金屬軀殼中,裝著的是萬千眾生相,而不是自己的靈魂。
今年不少手機廠商打出了“迴歸初心”的口號做產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手機廠商對好產品、好設計的渴望。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中中國產爆款手機幾乎已經有了固定的樣板模式:2.5D屏+前置腰圓鍵指紋識別+三段式金屬機身。導致習慣看臉的手機發燒友瞬間懵X,現在的手機咋越長越像了?
不知不覺2016年已經過去一半,回望今年推出的中中國產智慧手機,首先我們要感到欣慰,因為中中國產旗艦手機終於不死磕價格了,各家手機廠商也開始講究工藝、設計……,其次中中國產手機也越來越有特色了,賣點開始鮮明,不再以狂堆配置為主。然而在一片“歌舞昇平”中,我們卻發現,手機的同質化問題仍然沒有改變,反而愈演愈烈。
關於手機同質化比較出名的一件事是,前不久有網友將一加手機3的背蓋拿來PS,P上了樂視、格力、OPPO、魅族、HTC等手機商標,結果發現畫風並沒有什麼不對,一時間引起行業大佬互相轉發調侃。實際上,這也暴露了當下手機產品“千機一面”的尷尬處境。
這種現象究竟為何會出現?恐怕還要從當今中中國產手機市場的現狀談起,中中國產手機的真正崛起,始於安卓時代,最初手機出貨還依靠運營商來出貨,這樣“躺著掙錢”的方式讓手機廠商沉迷其中,不願意花時間、金錢、人力去搞研發。後來小米的網際網路模式異軍突起,給當時還依賴運營商的“中華酷聯”澆了盆冷水。不過小米雖然攪活了智慧手機市場,刺激了大批網際網路手機品牌誕生,然而卻將手機市場引上了價效比的“不歸路”。
我們必須承認,在價效比的刺激下,手機廠商是瘋狂的,是每天都在紅眼廝殺的,這也導致了中中國產手機市場發展突飛猛進,實現了“彎道超車”,最終實現了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中,有三家來自中國。不過這種“作弊”式的發展也帶來了隱患,中中國產手機廠商猶如吸食了“價效比”的鴉片,為了實現價效比,手機廠商也是各顯神通。
首先,為了在價效比之戰中佔有一席之地,中中國產手機普遍喜歡堆配置,剛開始只是處理器、螢幕、電池等主要模組,後來細化到USB、NFC、HiFi、紅外等等,被價效比灌輸長大的一代,也開始對手機百般挑剔,手機廠商終於掉進了當年自己挖的坑。
由於眾多手機品牌發展時間尚短,還沒有足夠多的技術支撐和底蘊積累,只能憑藉元器件來競爭,怎奈提供元器件的總共就那麼幾家廠商,大家差不多的價格拿一樣的貨,很難形成差異化,最有效的競爭方式莫過於調低價格,於是,價格戰讓手機廠商紛紛陷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泥潭之中。
當價格戰到了一定的程度,該怎麼繼續?那就在ODM、營銷方面省錢吧!於是我們看到,廠商開始給ODM施加壓力,進一步減少設計、研發成本,同時減少運營成品,什麼樣的設計受歡迎我就設計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風格能討好使用者我就做出什麼樣的風格,於是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中中國產玫瑰金、三段式金屬機身、前置指紋識別home鍵……另一方面,由於網際網路短平快的傳播方式,一些網際網路廠商也學會各種碰瓷營銷,投入不多,但傳播速度和麵積卻是恐怖的。
當中中國產手機廠商的競爭到了白熱化的時候,大家反而小心翼翼起來,一方面渴望做出突破,希望“迴歸初心”,另一方面“什麼火就做什麼”的想法卻根深蒂固,大家誰都不想當新設計的小白鼠,畢竟一款產品的好壞,可能決定廠商一個季度甚至一年的業績,在沒有足夠研發實力的情況下,誰都知道做消費者認可的設計是最穩妥靠譜的,於是,“千機一面”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如果讓你說出心中完美手機的設計,你會發現想象中的完美手機更像是現實手機的結合體,其實這就是使用者需求。當大家對手機的需求基本定型時,也促使手機廠商將設計定格在一定的範圍內。舉個例子,現在絕對不會有廠商去做3.5英寸的主流產品,因為目前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集中在5-5.5英寸。
一般情況下,手機廠商很難去改變使用者需求,而是被使用者需求牽著鼻子走,那使用者需求何時才會改變?答案仍然攥在蘋果、三星等老牌手機廠商手中。這也是為什麼蘋果一直被當作行業標杆,被各種趕超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認,iPhone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使用者需求,而不是被使用者需求改變。所以行業中便出現了這樣一種怪現象,凡是iPhone會採用的,一定是流行的、受歡迎的。當年iPhone5、6的全新設計剛出現時,都被吐槽過醜,然後呢?將蘋果推上神壇的,最初是廣大果粉,後來變成了各路廠商。
所以說,目前中中國產手機千篇一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使用者需求”相似度高,目前的確有手機廠商劍走偏鋒,設計出全新造型的手機,然而這些手機受消費者歡迎嗎?LG G5、索尼Xperia X P、Moto Z哪個不是設計鮮明?市場銷量和知名度呢?很多人認為上述三款手機中某些設計醜,但是“醜”其實是個很主觀的評價,很容易被主流審美所左右。所以說,上述產品並不是真的“醜”,而是沒有能力左右主流審美。反觀中中國產手機廠商,就在這方面做的很到位…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千機一面”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也說明中中國產手機的競爭越激烈。目前的處境,大家都不允許產品有任何閃失。於此同時,使用者對設計差異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廠商的研發、設計瓶頸日益凸顯,這種理念的衝突、現實的碰撞讓手機廠商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不創新,就是等死,創新失敗,也會死,想成功創新,偏偏沒有足夠的實力。於是大家看到了這樣一種現象,一方面要麼鼓吹“黑科技”、要麼將功能做出差異化,然而在最考驗功底的設計上,沒有幾個廠商敢邁大步。
或許,這就是中中國產手機的生存方式,網際網路時代的產品,本來就是以使用者需求為主。所以即便中中國產手機能夠佔據全球十大手機廠商排名的半壁江山,我們依然感覺它們跟蘋果、三星等國際廠商存在不可逾越的差距。單就產品來說,不少中中國產手機已經足夠優秀,只是在那一副金屬軀殼中,裝著的是萬千眾生相,而不是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