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梁樂呵
-
2 # 朱眼看財經
共享單車近一年來的發展情況並不好,目前市場中剩下的品牌不過3、4個,摩拜和OFO這兩個昔日行業領軍者,日子都不太好過。結合問題,我也說說摩拜“退出”歐洲市場的可能原因,再探討下美團收購摩拜的意圖和發展的方向。
摩拜收縮歐洲業務的幾個原因當共享單車被媒體譽為“新四大發明”之一時,就預示著會陷入資本的遊戲之中,向歐美市場推進,是資本溢位的常規路徑,並非真正在分析、研究之後做出的選擇。不過,歐洲也有自己的一些特點,摩拜和其他企業也許沒想那麼多,覺得靠著國內的成功經驗,搶佔市場再說,結果不理想。
主要原因我想了一下,可能有幾個:
1、歐洲氣候陰溼,影響使用率
歐洲國家普通氣候陰溼多雨,晴朗的日子不算很多,某些季節甚至整月下雨,一定程度上影響單車使用頻率。
2、歐洲國家人均擁有單車量比較高,降低了共享的比重
歐洲國家有騎行愛好的人不少,本身已經擁有單車,也有騎行的習慣,會降低使用共享單車的比重。
3、歐洲國家對單車的質量、耐用性要求較高,提升了單車投放和維護成本
提升單車質量和維護成本,對於企業來說壓力更大,在沒有盈利的前提下更是火上澆油。
4、投放區域不合理,大城市太多,小城市不夠
摩拜等企業出海後,也是主要在大城市佈局,投放比較多,大城市人多,相應的交通設施也比較完善,公共交通基本能通達,街窄車多,這些都影響了共享單車的使用。而小城市和城鎮結合部區域,公共交通線路不多,騎行需求較大,但共享單車卻投放較少。
美團當時收購摩拜到底想幹啥?2018年4月,美團用2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摩拜單車,還承擔了美團10億美元的債務。現在是摩拜併入美團的一週年,卻拿出了虧損45億的答卷,縮減海外投入,回到中國主戰場也是必然選擇。
美團收購摩拜的目的主要是資料和廣告。
首先,美團要利用摩拜的“超級高頻的流量入口”,進行引流,充實美團的生活服務平臺。美團希望打通摩拜和美團點評的賬號,讓美團點評共享使用者在摩拜端的各類資料。
其次,摩拜可以作為推廣美團、騰訊業務的工具。馬化騰曾表示共享單車是一個用於推廣移動支付的工具。
摩拜的未來會變成啥樣?1、摩拜單車消失於江湖,美團單車或取代之
2、變成純粹的工具,獨立發展空間越來越小
從騰訊2.15億美元投資摩拜單車來看,騰訊也對市場充滿展望,然而在一年的時間裡,摩拜單車陸續暫停國際化業務,國內大城市也在縮小運營路線,再到被美團收購,創始人離去,摩拜員工面臨裁員危機,如果真的連名字都沒了,摩拜的發展前景不太樂觀。
摩拜等共享單車真正的問題有二,一是沒有真正創造出新需求,始終沒有確定的盈利模式;二是可能從開始就是巨頭資本遊戲中的棋子,為其他目的而生,也為其他目的而死。
回覆列表
共享單車、高鐵、掃碼支付、網購曾一度被網友稱為新“四大發明”可想而知共享單車確實真真切切的給很多人帶來了便捷。
但隨著這一行業的興起繼OFO、摩拜單車後哈羅單車、小鳴單車、酷騎單車一批共享單車服務商爭先恐後的進入了這一市場。造成了魚龍混雜的局面。每一個服務商都急需得到財團的融資,拿到融資的得以繼續生存下去,拿不到的只能選擇倒閉破產這一條出路。
近幾年隨著資本的撤離,共享單車折損嚴重。即使像摩拜這樣的領頭羊也不得不選擇賣身離場。OFO更站在了破產的邊緣十幾億的壓金退款很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18年摩拜賣身給美團王興。不得不說王興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想在出行領域與滴滴分庭抗禮。美團本看中的是摩拜龐大的使用者群體。但收購摩拜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引流效果。摩拜恐成為了美團的“負資產”。
根據2018年11月22日分佈的Q3財報資料,美團的淨虧損達到了24.64億元,對比2017年的同期虧損額度,已經翻了兩倍。財報中還顯示,美團收購的新業務是美團淨利潤虧損的重要原因,摩拜單車為其中之最。美團的招股書上面公佈了摩拜單車的收購成功後,總共26天的業績,摩拜的收入是1.47億,但是折舊費用3.96億,運營成本1.58億,毛利率更是虧損4.07億。按照這個比例,摩拜單車每天的虧損額度高達1560萬。按照這個數值,換算成整年,摩拜一年要虧掉57億,這個虧損自然是美團來承擔。沒有盈利,還要填補虧空,可見收購摩拜實在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目前共享單車市場看似四足鼎立。摩拜(美團)、哈羅(阿里)、OFO、小藍單車(滴滴)。實則OFO已經強弩之末再拿不到融資很可能過不了2020年。反觀哈羅單車有馬爸爸的支援根本不差錢的,摩拜、小藍有MD的支援也還能夠繼續生存。未來共享單車市場很有可能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哈羅、摩拜、小藍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