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善良山雀Y

    回答你的問題:你問“為什麼現在總是看到一些農村老年人沒事總喜歡坐在路邊”你所提問的這個問題,不光是農村的老頭沒事就喜歡坐在路邊,在城市裡邊沒事坐在路邊老頭更多。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老頭坐在路邊,只要不影響交通和個人及他人的安全,都不是問題。

    農村老頭總喜歡坐在路邊,一是打發時間,二是看人,看事,看熱鬧,聽故事,講故事,這個也是老頭的休閒愉悅最好方式之一。一般能夠坐在路邊的老頭,大都在70歲以上,既不參加家務又不參加勞動,在家裡又有老伴老是嘮嘮叨叨,挺煩心,不如提個馬紮坐在路邊,看個人,看個熱鬧,見到熟人說個話,侃個大山,不亦樂乎,抒懷一下心情,放鬆身心。

    有些老頭長期坐在路邊,聽訊息,日積月累,就成半部天書,你若和有些老頭探討一下,他會娓娓道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知,即便是講得有些問題,有些“出路”,這並不影響到老頭情緒的抒懷。江湖不問來歷,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有人搭訕,咱就侃侃而談,講歷史,言當今,評人物。誰是誰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消磨了時間,身心得到放鬆。

  • 2 # 京城劉姥姥

    我也發現了這種現象,最近幾年因為我經常住在懷柔山區的一個小村莊。每天即將黃昏時候就發現,會有很多人都坐在自家門口的路邊。剛開始我很不理解,就問了一下村裡的人。他們說這是幾十年來遺留下來的的一種習慣。全國各地農村都有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但是每天坐門口聊天並不是風俗,卻是在農村最為常見的現象,那就是人們都喜歡沒事上街頭坐坐,嘮嘮家常,有時候甚至吃飯都得坐在街頭才行,為什麼農村人都喜歡做街頭,其實這只是農村人消遣的一種方式。

    農村是開放式的,一個村就是一個集體,可以說每家每戶之間都是互相瞭解的,人們坐街頭拉拉家常,分享一些新鮮事物,增進彼此間的交流,這也就是所謂的“合群”,要是生活在農村你天天閉門不出,人家會認為你孤僻或者看不起人,還以為你不屑和大家交流呢!通常一個村子都不是很大,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透過聊天一下子全村就都傳開了,比如誰家孩子要結婚了,誰家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或者誰家小孩滿月了,這些大事小事都是透過這些“街頭新聞”互相傳播的,畢竟農村和城裡不同,所以街頭閒話還是很必要的。在農村沒什麼娛樂專案,人們沒啥地方消遣,還不如坐家門口互相交流一下最近的狀況,瞭解一下最近村裡村外有沒有啥新鮮事,比如最近哪剛開了家小飯館,開業有優惠,可以去嚐嚐。這些看似都是些平淡無奇的家長裡短,實則卻是大家瞭解身邊事的途徑。農村人喜歡坐街頭並不都是嚼舌根,這只是作為農村人的一種習慣,或者說是農村的一種“民俗”。試想要是大家都不坐街頭,街上豈不是冷冷清清,萬一有個來村裡問路的都找不人,豈不是很可笑嗎?所以,有時候換一種看法和態度,便是柳暗花明。其實坐在門口聊天也是一種鄉土情懷,情懷是一種態度,鄉村的農民除了農忙時農民在田野忙碌的身影,看最多就是農村人坐街頭的場景了。一個村莊,就是一個社會。沒有哪個村民可以例外。農村人常說的一句話是:“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還有一句話叫“人越走越近”。農民以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始終融入在整個村莊中。在農村,不合群的人很孤立的。若是誰家從來不去街上跟村民坐坐,又不互相串門,那就會被村裡人認為性格古怪,不好交往。再說了,農村人生活在一個村莊,幾乎家家戶戶的事情都是透明的,在農村想遺世獨立,那可是有些艱難。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會看到在冬天比較暖和的時候經常有幾個老人挨著牆角坐,一起曬曬太陽,聊聊天,正應了農村的一句俗語:“夏坐樹墩,冬偎牆根”。有很多朋友不知道為啥,原因是農村的生活習慣,那農村跟城裡的生活習慣不一樣,農村人喜歡熱鬧,沒事串串門,一做在牆角聊聊天,嘮嘮家常,這也拉近了人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有的家裡就只有老人在家裡,老人覺得比較冷清,喜歡熱鬧的農村人,天冷了坐牆角曬太陽也是比較暖和,自然也就喜歡跟村裡的人坐在牆角聊天。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透過自己的努力 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了,有的在家裡裝了空調和其他取暖電器,老人們還是不習慣在家裡。老人還是喜歡跟同齡一起,曬太陽聊聊年輕時的事,比在家裡開心得多。更重要的就是這幾年空心村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大部分農村人在城市發展好了 , 在城裡定居生活 工作 ,村裡留下來大多都是一些老人,孩子都不在身邊,老人們更加孤獨,老人沒事就喜歡跟鄰居一起聊聊天, 老人是越老越怕孤單 ,這話一點也不假,所以我建議年輕人

    要趁著父母還在的時候,要多花點時間在家裡陪陪他們,不要讓他們感到太孤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全職寶媽,由於沒有收入,伸手要錢的經歷?是怎樣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