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斌154241767

    吳三桂背叛大明,當北京城圍的時候他沒有及時救援,故意延緩行軍速度,最終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大明滅亡。而後李自成招降於他的時候,他因為聽說自己的家被抄了,父親被囚禁了起來,小妾陳圓圓被霸佔,他也算看清了李自成的真面目,迫不得已投降了多爾袞,開啟山海關引清兵入關,和多爾袞合兵一處,在一片石打敗了李自成的大順軍,李自成失敗。

    成為了清朝的降將以後,吳三桂東征西討,跑了大半個中國,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就是被吳三桂給從緬甸抓了回來,並且親手拿弓弦將其勒死,南明政權滅亡。

    之後就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吳三桂再一次起兵叛清,可是這一次他沒有再成功,三藩之亂很快就被康熙平定,而且吳三桂最終兵敗垂成,一命嗚呼,結束了他那不光彩的一生。

    如果從漢人的角度來看,他是漢奸賣國賊,引外敵入侵,導致國破家亡,生靈塗炭。這是不忠不義的小人漢奸。從滿人角度看的話,他也是叛徒,投降清朝以後又反叛清朝,這是一個腦後張反骨的人。所以吳三桂必定被訂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恥辱柱上。

  • 2 # 釀松山閣舊主

    這是他兩次在改變中國命運走向的事件中的行為決定的。

    一是開山海關引滿清入關,併成為滿清平定大明的急先鋒,他的手中沾滿了大明忠君愛國之士的鮮血。

    二是帶兵追殺永曆政權極度用心,深入緬甸把南明逼入絕境,並在滿清要求把永曆押送進京的情況下,親手絞殺了永曆帝。

    吳三桂的所作所為註定了他要被人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如果說他開啟山海關是為了報復李闖政權滅亡大明並強佔了他的寵妾陳圓圓,大家還能有所理解,但他一路追殺南明政權,並強行絞殺永曆帝,則是赤裸裸的背叛了。吳三桂本是遼東將門,世受國恩,到最後為了給滿清表忠心,一步步滅殺大明殘存的力量,真為人所不恥。

  • 3 # 英布之劍

    做明臣叛明,做清狗反清。——有點節操沒有?更可笑的是親手逼死了永曆,造反還好意思打復明的旗號。

    啥沖天一怒為紅顏的,就純粹一個維利是圖,反覆無常的小人。

  • 4 # 歷史小故事大道理

    吳三桂被釘在中國歷史的恥辱柱上,本人認為有以下三點,下面一一道來:

    1.引清入關,出賣國家利益。本來就是漢人領導的天下,你吳三桂為了一個陳圓圓個人恩怨,引兵入關,這是很難讓人接受的。當然,現在56個民族是一家了,滿漢都是一家人了。話說,吳三桂為了一個陳圓圓也不完全正確,因為吳三桂畢竟是一個梟雄,這麼完全為了一個女人去投降呢。他也是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結合當時清軍入關後,實行了高官厚祿收買的政策,亡明官僚紛紛歸降清朝。吳三桂也放棄了擁立明太子的主張,投降了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八月,在李自成主力基本被消滅之後,清政府將其從前線調回,“出鎮錦州”。對於清政府的這種安排,吳三桂瞭然於心。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提什麼“復君父之仇”,而是望風轉舵,稱崇禎帝為“故主”,反覆表白自己“矢忠新朝”了。

    2.起兵反清,又成為反叛者的代表。吳三桂在降清之初,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他當時仍與明朝殘餘勢力保持著一定的聯絡。吳三桂擁有一支由自己獨立統率的部隊,清政府對其外示優寵,記憶體疑忌,對他並不信任,加上康熙削藩政策,眼看自己就要被消滅,他也是以卵擊石,明知道不行也是就此一拼,最後又成為反叛的人物。

    3.平定李自成,屠殺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包括在農民中的地位都是很高的,現在很多電視劇依然描寫李自成的豐功偉績,不怕犧牲,勇於反抗的精神,因此,他平定李自成及其餘部也是很不得人心的。

  • 5 # 龍騰人兒

    吳三桂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原來父被殺妾被欺反李自成情有可原,但帶清兵入關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漢奸.。後來帶兵鎮壓南明政權,最可惡是當清朝政權日益穩定時,為了個人的私利,不顧人民生死,帶兵造反,最後死於非命,結束這個國賊罪惡一生。

  • 6 # 鋒人亂彈

    英雄分兩種:“第一種是英雄造時勢,第二種是時勢造英雄”,很明顯吳三桂屬於典型的時勢造英雄。

    吳三桂父親是總兵吳襄,舅舅祖大壽更是世居遼西的望族官至遼東總兵,17歲的吳三桂跟隨父親、舅舅南征北戰仕途順風順水,23歲任參將,26歲任副總兵,27歲任團練總兵,少年得志莫過如此!

    明朝末年朝局動盪起伏,百姓民不聊生,江山風雨飄搖,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大明王朝昏暗政治的精彩演繹。隨著袁崇煥被自大多疑的崇禎帝以莫須有的罪名凌遲處死,明王朝也加快了它土崩瓦解退出歷史舞臺的節奏,舅舅祖大壽被俘,父親吳襄臨陣脫逃被革職,這些突如其來的各種變故就發生在吳三桂的身邊,臨危受命的吳三桂雖然官至總兵可內心卻是惶惶不可終日,這些突如其來的變故猶如烙印深深的影響著吳三桂未來的各種選擇和人生道路!

    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這些重大的歷史變革逼著明王朝最後一支有生力量的軍事首腦吳三桂,不斷的做出超出他二十多歲年齡認知範圍的種種艱難選擇,從這一刻起他註定被時局的大網所困,終將被釘死在五千年文明所沉澱出的,華夏兒女大漢民族傳統道德觀念造就的歷史恥辱柱上。

    由於階級矛盾根深蒂固的影響,吳三桂從骨子裡應該是看不起貧下中農出身的李自成,崇禎被李自成逼死,身為明朝遺將的吳三桂就不可避免的與李自成結下了難以解開的國仇,如果投靠就是忘記皇恩的叛徒走狗,為主報仇又實力有限缺糧缺響,身後還有後金政權坐收漁翁得利虎視眈眈,只得委曲求全兩頭討好痛苦的選擇。李自成被勝利衝昏頭腦,親自帶兵逼迫吳三桂做出選擇,在階級敵人李自成和民族敵人皇太極之間的選擇本就被動是沒有迴旋餘地,所以選擇誰都是一樣的下場,背叛皇權的不忠,背叛民族的不義,非左即右沒有餘地。舅舅祖大壽降清之後的不斷現身說法拉攏勸說,李自成把吳襄、陳圓圓作為人質脅迫逼降,自然而然的將時代產物少年英雄吳三桂,送上了民族罪人的“寶座”!

    降清以後吳三桂倒是盡顯“英雄”本色,順治四年清政府調吳三桂入關,與八旗將領李國翰同鎮漢中,剿殺西北地區的抗清義軍餘部。在此期間,吳三桂為了表示自己清朝的忠誠,不但對農民軍殘部進行殘酷的鎮壓,動輒屠城,而且,對一些起兵抗清的朱明後裔,他也不遺餘力地去斬盡殺絕。吳三桂思想和行動的轉變使得清朝中央政府對他更加倚重,西北地區抗清義軍殘部被剿殺殆盡。順治八年清政府又命吳三桂和李國翰一起率軍入川,攻打張獻忠義軍餘部。幾年之中,先後平定重慶、成都等兩川重鎮。順治十四年吳三桂又以平西大將軍職,南征雲貴,攻打南明最後一個政權桂王永曆政權。吳三桂率部從西北打到西南邊陲,為清朝確立對全國的統治建立了特殊的功勳。自此民族罪人吳三桂的漢奸身份算是真真正正的做實了!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因為對削藩的不滿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的口號,起兵造反曾經使他不惜成為民族罪人的後金主子,此時的吳三桂已經完全沉浸在不顧及忠孝仁義道德廉恥的厚黑世界裡,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漢奸、走狗……,這些標籤已經貼滿了民族罪人吳三桂的全身!

    時事造英雄練就了吳三桂亂世奸雄的獨有特質,並將他推上了人生的頂峰,同時也將這位“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大英雄,無情的拖進了無底深淵,牢牢的標記在歷史的恥辱架上,讓後人翻來覆去唾罵咀嚼細細品味......!

  • 7 # 晴空喜歡笑呵呵

    我個人發表一下我的見解,去年中央電視臺播放了這個專題節目,大致內容我說下,說在貴州遵義這個地方發現了一座石棺,在棺槨之中的男屍身穿龍袍底層棺板刻有明朝皇帝墓葬獨有的北斗七星。一切現象表明,貴州遵義境內的這個特殊的墓葬很有可能是朱由榔的墓葬,考古專家將其中的遺骨進行測驗發現,其中的男屍生理年齡竟然在六十歲左右,當時朱由榔被殺時才三十多,說明吳三桂將朱由榔隱藏起來了,秘密養了三十多年, 最後以王陵規格下葬,說明吳三桂是不是心裡還惦記明朝?沒有弒君?

  • 8 # 微塵滄海

    吳三桂在歷史上做了兩件非常有名的事 一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造成了中原浩劫,百姓生靈塗炭,揚州三日 嘉定三屠,血流成河,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以專制和武力致使漢文化先進性創造新嘎然而止,從此清風不識字,不敢亂出書,皇帝在天朝上國,物產豐富中自滿,人們在專制和壓迫下過著窮苦生活,造成了封閉落後的局面。第二就是反清復明,康熙帝掌權後 推動削藩,吳三桂上書試探退老還鄉,康熙借破下驢,給予批准,吳三桂見朝廷卸磨殺驢,不得已造反 但是他殺了永曆帝,壞事做絕,打反清復明旗號,已不得人心,並且清朝立國多年,人們不想戰爭,加之戰略失策 最終一敗塗地。吳三桂之所以被人不恥,是因為他做人放棄民族根本,作為漢人引滿人入關殺戮,造成浩劫,後作為明官員 為向清庭邀功 不給已經毫無還手之力永曆帝活路,被人不恥,三是做人為了利益反覆無常。

  • 9 # 語文360

    吳三桂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主要是因為完全不符合儒家傳統思想、違背封建統治者的治國理念、激發了民族矛盾。

    首先,儒家思想。

    從漢武帝時期開始,獨尊儒家成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治國方略,忠君衛道修身是封建統治階級所向往的。

    在封建社會,皇帝管理臣子也是以儒家思想為準則的。吳三桂先是投降滿清,協助清軍平定中原,剿滅南明等政權。後來又反清復明,三藩作亂,吳三桂的做法完全不符合幾千年束縛百姓的傳統儒家思想。

    所以吳三桂不符合傳統的意識形態,被認為是不忠。

    其次是治國理念。

    吳三桂先反明再反清,明清兩朝的統治階級對吳三桂都是否定的,不可能倡導吳三桂的做法。

    所以吳三桂被明清的統治階級推到了恥辱柱上。

    再次是民族矛盾。

    吳三桂投降滿清後,又剿滅明朝的軍隊。遭到了漢族百姓的仇恨。後來又反清復明,雖然迎合了漢族,又遭到滿族的仇恨。

    所以吳三桂激化了滿漢民族的仇恨,民族矛盾尖銳了,有悖於民族融合,被稱為不忠不義。

    因此,吳三桂在儒家思想、階級立場、民族矛盾上,都被歷史所否定了,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10 # 浮沉於史

    吳三桂有兩個永遠也洗刷不掉的罪行,一是開啟山海關,二是勒死了永曆帝朱由榔。

    吳三桂的父親是錦州總兵,舅舅是祖大壽,他自己後來也成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

    這是將門世家,替天子鎮守邊關,抵禦外侮,但是天子需要他的時候,他並沒有擔當起自己應有的責任。

    崇禎十六年,吳三桂與祖大壽遞家書,給自己預留後路(祖大壽已降清),這個時候,國內形勢已經比較危急,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如何穩固邊防,內援皇室,而是與敵方聯絡,以全己身。

    此為不忠。

    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逼近京師,眼看社稷將傾,崇禎接受大臣們的建議,調寧遠之師入援,吳三桂一路拖沓,行軍緩慢。

    這個時候,他還在觀望形勢,直到等來了崇禎自縊的訊息。

    於是大軍回撤,再次回到山海關,可是他沒有想到,李自成居然如此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他縱兵劫掠。

    這一下,殃及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

    李自成欲招降吳三桂,顯然,這已經不可能了,吳三桂自度不是李自成對手,於是一封書信直抵多爾袞案前。

    李自成攜兵六萬,賓士而來,他以為吳三桂會俯首帖耳,跪地稱臣,誰知卻等來了清軍的痛擊。

    大順軍一潰千里,滿清鐵蹄開始踐踏中原,吳三桂既然有迎師之功,自然就在多爾袞麾下驅策。

    二人聯手,覆亡了大明江山,顛倒了漢人日月。

    及至為平西王,鎮守雲南。

    這個時候,南明還有餘祚,永曆帝逃亡緬甸,吳三桂揮兵殺入,逼迫緬王交人。

    就這樣,可憐的朱由榔落在了吳三桂手裡,面對這位皇上的痛罵,吳三桂不為所動,用一張勁弩,結束了他的性命。

    其實助清之人並非他吳三桂一個,可是論及對明室社稷的重創,除了范文程和已敗的李自成,漢室中無人可與比肩。

    古人講“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顯然,吳三桂不是一個有氣節的人,他投機鑽營,他有負君恩。

    明清兩代,他一直都是小人的代表,他眼裡只有自己。

    這樣一個劣跡昭彰,反覆無常之人,不僅為士大夫所不齒,也為百姓所不齒。

    他被詬病,自然在情理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的軟體測試人員到公司都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