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美麗vlog
-
2 # 優學優考策略
和高考一樣競爭激烈的中考,終於塵埃落定,很多地區的中考分數線劃定,錄取結果揭曉,但這是否就意味著可以徹底放鬆了?還不是。因為,接下來要開始的這段學習歷程,非同尋常,也需要非同尋常的準備,而最好的準備就是提前自學高一內容。下面結合高一新生的學習特點,具體分析提前學習高一課本的重要性。
1、高中課程的難度遠超初中,不提前學會很被動雖然都是中學,但初中所學內容以積累、識記、理解為主,理解、探究不是初中學習的主要方法。這決定了初中課程整體上難度較低,只要學生肯花時間、保持必要的學習專注度,成績都不會差。但是高中則大不一樣,所有課程的學習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只憑死記硬背是不可能學好的。僅僅以歷史、政治為例,高一開始的所有考試中,再也沒有類似名詞解釋、解答題這樣的考查形式,背下來的東西考試用不上。
抽象難懂、與初中知識聯絡少、課本簡單、課後練習難度巨大、知識整合無從下手等這些客觀的挑戰,沒有一個是能輕易戰勝的。為了不一開始就陷入被動,提前學習、先入為主就勢在必行。提前學習這些內容,能夠在正式上課前基本熟悉內容,最好能掌握一半以上的基礎知識,等開學後你會發現輕鬆不少。
2、提前學習課本有助於整體上了解高中,快速適應每一次帶高一新學生,都能發現不少人一開始就掉隊,此後也很難追趕上來,問題出在初高中過渡上。初高中學段轉換要比你想的還重要,還迫切,有些學生直到上了高二才能真正適應高中學習,對於他們,高一過得非常煎熬。
對高中的適應,包括兩大方面,一個是課程內容,這透過提前自學就能實現。另一個是把握好高中學習節奏,調整好心態,及時化解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特別需要強調的有三個:一是高一課程數量多,學習強度大,如何協調好各科目的學習,要有心理準備;二是預習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堅持不預習不上課;三是高一所學就是高考重點,一開始就要努力學好,而不能把希望都寄託在高三總複習上。
3、假期不學習,開學後很難找到學習狀態正如前所說,有些高一學生一開始就掉隊,因為他們這個假期幾乎沒有任何學習活動,不要說預習高一課程,就連初中所學也忘得差不多。大腦裡面充滿了各種玩樂場景,好多天都找不到學習感覺;這類學生對高一誤解很多,總認為現在不需要怎麼學,高三再衝刺。思想上不重視,成績只會更低,高中學習失敗在起跑線上。
如果你真的拿起高一課本要學習,就會發現一點也不輕鬆,就算不開設生物,也要八門課程,語數外第一學期都是兩本書,加起來不少,平均一下就會發現時間非常緊張。
最後要特別提醒,提前學習不是翻一翻看一看,而是有計劃的精心學習,要確保學出效果,要輔之以練習,學一遍就要學出效果。這個假期苦一點,高一開學就會順利一點。如果你在開學前學完了高一上學期的課程,就是為高中學習打下了紮實基礎,開局成功,高考會更成功。對此問題,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
3 # 江蘇考英語
是需要看新教材的。可以重點的科目,先自學。但有的學科需要別人的幫助。以英語賓語從句為例,初中學的就是引導詞,語序,和時態。在高中就要擴充套件到名詞性從句。這個跨度還是很大的。而宏觀上把握,僅靠學生自己很難做到。如,一句話如何變成一個名詞,大部分人會覺得這個問題是在胡扯:句子怎麼可能變名詞?看到下面這句話,你心裡可能就會轉過來了,we believe that he is honest. that he is honest 就相當於一個名詞。 對了,只要加引導詞就可以了。是不是所有句子都加引導詞that 進而變成名詞呢?不是,因為我們會看到常見三種句子,陳述句 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他們要變成名詞需要兩步1.加引導詞,2.變語序:把句子變成陳述句語序。引導詞有哪些 三類:1that加在陳述句前,2. whether if. 加在疑問句前,3 特殊疑問詞就是其本身.就結束了。那麼名詞又可以放到什麼位置呢?主語,賓語,表語,同位語。所以我們就看到這就把初中學習的知識給擴充套件了。從賓語從句擴到了名詞性從句,但又沒有需要多少高一知識,學生也容易接受,後期高中的學習就會容易些。但這真的需要別人幫助。我們學校個要求給學生做微課,高一高三都有,可就唯獨沒有新高一物理,為什麼?因為我們認為沒有老師領著物理還是很難學的。總之,重點學科需要先看,有的學科最好找別人幫助。
-
4 # 教育探微
準高一的學生,很有必要利用暑假提前學習熟悉一下高一的課程,為即將到來的高一學習生活做好準備,起好步,開好局。
一,高中段的教育競爭,不僅僅只是搶生源,搶師資,還有搶時間。總抱著不著急,有時間的心態,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匹配現實的教育了。
當你在舒適休閒的時候,別人從來都沒有停下朝前的腳步。當你還抱著不著急,等一等的心態,別人已經朝前走了一程。
二,高中的競爭容不得你逍遙觀望,早走一步,你可能會多一些機會。高中的學習,完全不同於初中。課程量增加,難度加深,學習基本上都是大容量,快節奏的模式,你那種小碎步,慢節奏的狀態,已經沒辦法適應高中的學習。
好多學校在高二之前,就全部結束高中的課程。高三一年,就是全力複習衝刺高考。如果你能利用暑假,提前學習高一的課程,就能早一步進入高中模式,為高中起步學習奠定好的基礎。
三,高中,你必須和時間賽跑。和你一起進入高一的同學,如果大家的學習基礎相當,那麼,三年高中生活比的就是一個“早”字。
誰能醒得早,起得早,動手早,誰就能夠佔得先機,誰就能多一些勝出的機會。
誰能夠把握好一個“早”字,誰就能佔有利用和分配時間的主動權。誰能把時間利用到極致,誰最終就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
站在百米的賽道上,如果選手的實力相當,那誰的起跑佔有先機,誰就有可能搶先一步撞到終線。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競爭。
四,不打無準備之仗。建議準高一的孩子,把自己的心態和狀態提前調整成高中的模式。利用這個暑假提前學習熟悉一下高一課程,這不僅僅為高一的學習做好鋪墊,開好局,起好步,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前給自己一個心理調適,狀態調整,為進入高中後,以最好的狀態,最好的心態,最好的姿態,面對高一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祝孩子們能有一個美好的高中生活,成就自己的理想和夢想!
-
5 # 久說教育
需要,但也不需要開始的太早,適合自己最好。中考過後適當放鬆,出去走走,一樣會有收穫,也可以為後面的高中學習鋪墊!
放鬆過後,開學之前,還是需要提早收心,給自己的高中階段一個新的開始,第一步走好了,後面很容易越走越順!如何做好初中和高中的銜接學習,我們要利用好暑假,提前預習。
心態調整,思維轉變初中的學科相比高中要簡單很多,再抱有輕輕鬆鬆就可以考高分顯然不現實了。高中學科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也會有很大變化,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提高,如果只保證聽懂課上老師所講內容,不注重課外的拓展和多做題,很難玩轉高中的考試,因為試卷不但題量大,而且更加靈活,記得我第一次高中月考的囧事,考試時,我都沒發現試卷的最後一面,交卷後才被同學提醒到。另外,如果你上的是重點高中,那裡集中了初中時班級的尖子生,你會發現自己的排名可能是中等,甚至會墊底。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穩步提升,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排名差,喪失動力,消極學習。
提前預習高中課程,突出重點學科不打無準備之仗,提前預習高中學科,能讓自己儘早進入學習狀態,領先那一小步。進入高中學習,你會發現時間真的不夠用,甚至很多同學除了吃飯和上廁所,能在教室坐上一整天,競爭就是這麼殘酷!利用好暑假時間,走進圖書館,強化自己的語文和英語閱讀。語文,除了閱讀課本上所有內容,再至少看一兩本大家名著。英語的單詞記憶,聽力提升都需要長期積累,不斷訓練,同樣至少也要預習完整個課本內容。其他科目,可以根據自身興趣,適當預習準備,防止出現短板,拖後腿,透過暑假的提前付出,可以減少後面的學習壓力,將更多的時間分配到自己的薄弱科目,查漏補缺!
制定目標,養成學習好習慣進入高中肯定是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目標明確後,你要細化學習計劃,制定詳細的每週學習計劃,嚴格執行,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可以在完成小目標後給自己獎勵,如果不能及時完成,要適當懲罰自己,儘快彌補,養成精細計劃和嚴格執行的好習慣,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結束語假期要重視初高中的銜接學習,先人一步,成功也會更近一步,加油!
-
6 # 蘇老師聊教育
我們多數人,從小學開始就會聽到老師講“學習三步曲”,所謂“學習三步曲”就是指預習、認真聽講和複習等三個步驟。預習,也就意味著提前把高一的教材學起來。
至於要提前多少時間,或者提前上多少課,那就看各人的情況。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強,接受能力也很強,上課效果很好,用不著提前多少進度,你可以少預習一部分,反之,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比別人弱,那就得笨鳥先飛。
但是,我們在生活中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些越是學習能力強、讀書好的學生,他們反而越早進入狀態,早早地開始新課的學習。而那些學習差的學生,反倒不以為然。可能正應了那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越優秀越努力。
現在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提倡彎道超車這一說,就是指學生在寒暑假裡加把油,然後超過那些比自己優秀的學生。
想想也是,一年之中,暑假兩個月,寒假二十多天,加起來接近三個月的時間,接近一年時間的四分之一。如果將這些時間用用好,那你肯定會有很好的收穫,反之,那些放棄了假期的學生,開學後可能不一定能保持原來的成績,還會往下掉。畢竟一段時間不接觸你是會生疏的。
總結:提前學習是有必要的,你不努力別人努力,或許你就會被落下。你若彎道超車,就超過了那些原來比你優秀的人。 -
7 # 超人爸爸說教育
準高一學生,是絕對需要提前學習高一課程的。因為在整個高中,高一是打基礎,高二鞏固提升,高三一年基本都在複習,為高考做準備。
高一的基礎打的好不好,可能決定了你整個高中的學習成績好壞。
高一是整個高中最重要的一個年級。初中的分化期在初二,高中的分化期就在高一,很多中考看起來成績還不錯的孩子,在高一就會被無情的甩下。這主要是因為高中和初中,知識深度有了本質的變化。
有人是這麼打比方的:初中是老師教你做麵條,考題頂多分一個寬面還是細面;高中時,老師教你做完麵條之後,扔一個麵糰給你,讓你自己從頭到尾做出來,這就有點崩潰了。
很多孩子適應不了這種突然的、大幅度的轉變,剛上高一的時候就慌了神兒,要麼茫然無措,要麼喪失信心,導致進度越差越多,成為被甩下車的人。
高一完成分化之後,基本奠定了整個高中的基礎,很少有人,實際也很難有人完成逆襲。這一點,必須在上高中之前就有清醒的認識。以免在風浪到來時措手不及。
實際上不光是高一,在任何年級提前預習都是必要的。中考、高考競爭都是十分激烈的,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做的比別人早,比別人多,比別人好。實際上這也是任何競爭的基本法則。
比別人早:如果有人暑假不提前學(當然我覺得這個不太可能),而你之前學了,你就搶佔了先機。
比別人多:如果別人提前學了半個學期的內容,而你提前學習了一個學期的內容;或者別人做了十套題,你做了二十套題,那你就領先一步。
比別人好:學習同樣的內容,你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更牢固,做題更快,會的難題更多,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總之就是要在這三個方面下功夫。
實際上,在我們這裡的重點中學,新入學的初一、高一,以及明年準備參加中考、高考的初二、高二,暑假都會進行至少一個月的補課。
所以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已經落後了。現在要做的是,讓孩子最多放一個月假,儘早收心,提前進入高中的學習模式。
祝你們好運!
-
8 # 贏在高三
很多學生和家長不明白,初中數理化經常能考滿分,到了高中,為什麼就成了瘸腿科?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很多高一掉隊的學生,就是對高中課程瞭解和準備不足造成的,高中階段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歸根到底都是因為初高中銜接出了問題。
一、為什麼要預習高一教材?
用一句話說,就是初高中內容跨度太大了,大到什麼程度?我想透過我的兩個學生的例子,給大家解釋一下:
學生甲在高考數學成績為150分,但是在高一階段,她的數學曾經是一門瘸腿科,下面是我跟她的對話,從這段對話中,可以明顯看出來,這個學生並不是腦子慢,數學也並不是真的難,但是高一依然學得比較吃力,原因就是沒有預習。好在她沒有放棄,堅持問,及時整理,所以經過高三幾輪複習之後,數學最終考了滿分。
學生乙是我高一的班長,也是班級前兩名的學生,我問她初高中的物理差距大不大,高中物理難不難?她告訴我出高中物理差距相當大,對她而已,初中物理比較簡單,中考的題目更加簡單。在初中學習物理時,她就有很多疑問和困惑,但是老師從來不給她講為什麼,老師告訴她:“這些問題現在給你講不透,上了高中再研究吧”。但是到了高中,她才知道物理完全換了個模樣,想比而言,初中的物理只是冰山一角,她只觸及淺顯的表層,到了高中,學到力學部分,就覺著非常吃力,課上老師講的新知識能聽懂,做題就似乎完全不是一回事,老師一講就很簡單明瞭,可是老師不講就又云裡霧裡,甚至講同一題型,下次遇到照樣不會。就這樣,物理一直拖著後腿,她靠不斷地刷題去補救。
為什麼要舉這兩位同學的例子,是因為第一,他們都是成績很好的學生,但是在高一都遇到了困難;第二,他們都透過自己的努力,彌補之前沒有預習的過失,而沒有選擇放棄, 實際上很多學生已經放棄,只是有的放棄了某一科,而有的學生則是全面放棄;第三,高中最難的兩科,最需要預習的兩科,一科是數學,一科是物理。
所以,透過上面的例子,你應該知道為什麼要預習高一教材了吧?具體預習幾科,這個因人而異,但是我覺著有兩科是不能放棄的,那就是數學和物理!
二、怎樣預習高一教材?
其實,據我觀察,在高一階段很多學生,甚至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都沒有預習的習慣,也不會預習。小學和初中的時候,預習是老師當成作業佈置給學生的,即便不預習,由於課程內容少,課時多,也可以透過老師的反覆講解,掌握好相關知識。但是,到了高中,你不預習,就可能會出現下面這兩種情況:一個是老師講的內容太簡單了,結果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一個是老師慢慢越講越難,你聽著聽著就聽不懂了。
那麼,如果預習呢?先來排除兩個錯誤的觀念:
1、預習就是看課本:有學生覺著預習沒有用,這是因為他把預習等同於看教材,索然無味。看教教材是預習的一部分,但是不是全部。
2、預習就是自學:和上面的學生相反,有的學生把預習當成了自學,或者找人一對一輔導,這種超期學習,不僅容易出現“水過地皮溼”的後果,還會讓學生在開學後出現上課走神的情況,慢慢失去課堂這塊主陣地,最後也是得不償失。
1、先通讀教材:很多學生過度依賴教輔資料,而忽略教材,這是不對的,教材是最好的教輔材料。先想辦法找到一套高一上學期的教材,然後分科預習,重點預習數學和物理、化學這些課程,通讀教材上的大字、小字和圖片,對於一些不太明白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內容,先進行標記。
2、列出本課的提綱:根據教材的大目錄和小目錄,自己列出一個本課的框架圖,每個單元形成單元的框架圖。高中各科,形成體系非常重要,但是預習解答,很難形成很好的體系,透過整理教材上的大標題、小標題等內容,形成一個粗略的框架,開學後帶著這個框架聽課,就如同帶著地圖進入荒漠,儘可能讓你不會迷路。
3、標出本課的難點:預習完之後,可以大體上看看課後題或者教輔資料上的他們,可以不用做,看看有沒有思路,對於一些沒有思路的題目,根據之前預習中不懂的地方,對比一下,找出課本中的難點,這就是你聽課時要重點聽的地方;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找出本章節中,哪一課相對簡單,透過預習基本上能解決問題;哪一課比較難,預習了也似是而非或者一竅不通,這樣也在以後聽課時,有一個輕重緩急。
三、透過預習高一教材,你應該有什麼收穫?
透過上述方法進行預習,你應該留下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包括:
1、本課和本章節的知識框架;
2、本課和本單元的難易程度評估;
3、本課和本單元的難度有哪些。
-
9 # 語文老師李探花
沒有必要。
第一,淺嘗輒止,減弱學生對高一知識的新鮮感,不利於學生對高一教材深入學習。新的學年新的開始,學生走進新的環境,拿到新的教材總會保持一種新鮮感和好奇感。新鮮感和好奇感才能讓學生保持持續的動力支撐,如果一個初三中考結束之後被送入輔導機構弄得焦頭爛額,容易讓學生的興奮提前,新學期開學反而激不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這樣反而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
第二,高中學習是功在過程,贏在終點,起點重要,但沒有必要那麼如臨大敵。青衫君在高中歷盡將近二十個春秋,送走一屆又一屆學生,也迎來一批又一批新學生,有的學生開頭很強勁,可是到了高二,高三就漸漸掉隊了。就像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把勁用在開頭,到了後面反而不利於衝刺。
許多老師都提倡中考結束之後,就要厲兵秣馬,整裝待發,拿來高中課本或自學,或到輔導機構去。總之不停地渲染高中知識的繁難艱深,可是升入高中的那些同學,不是大部分都發展得很好嗎?
高中也只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個普通的學段,無須那麼如臨大敵,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高中學段的挑戰,抓住課堂,就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最有效手段,沒有必要把自己弄得精神疲憊。
第三,提前學習高一課本,如果進入機構反而會養成不良的習慣。輔導機構老師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的機構都是學校裡一些教學水平很差的老師,這些老師在教學時常會灌輸一些錯誤的觀點和習慣,這不僅不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反而會影響學生對高中學習的認識。
那麼準高一的學生如何做呢?
第一,閱讀一本名著,開闊眼界,提升精神境界。
第二,閱讀高考真題,瞭解高考題型,學習更有針對性。第三,積極體育鍛煉,健康身體,身體是學習的本錢。第四,培養一個興趣,便於緩解緊張學習造成的壓力。第五,參觀一所心儀的名校,瞭解高校歷史、系科、傑出校友。結束語,中考結束之後的假期彌足珍貴,應當計劃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不僅僅是高一課本。適當的預習可以,但是如果全副精力投入上去,其實完全沒有那必要。
-
10 # 平衡教育
在網上看到一張圖片,說的是小學與中學的不同,表述是這樣的:1.小學時一節課教你擀皮,作業是擀皮,考試是擀皮。2.初中一節課教你包餃子,作業是蒸包子,考試考做餡餅。3.高中時,一節課給你一口鍋,課後作業讓你做出滿漢全席!咋看是調侃,實際是事實。
我家娃娃中考還沒結束就有好心的同事告訴我說:“高一年級各科容量加大,難度係數提升,如果暑假沒有學習一部分的話,開學肯定跟不上,從而導致學生信心不足,影響進一步的學習。
聽從了同事的建議:我家娃的近期計劃是這樣安排的:
一、預習數學必修一、二教高中數學的同學告訴我說高一全年就要把數學的必修一、二、四、五學完,我還問她為什麼必修三不學呢,她說必修三的內容相對獨立,也簡單一些,有的學校會放到最後再學習。高一數學書看起來簡單,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自己看書就能夠看懂,並且完成書後的習題,但是這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配備至少一本的學習資料,把整本的習題做透才能算是預習好,如果自主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最好找老師帶著理一理,因為高中的學習方法與初中不同。先讓老師幫著理出頭緒,再自學,效果更好。聽從了同學的建議,我家娃的暑假裝備這僅僅是書本和部分習題,還不包括課外讀物啥的。
二、物理與數學必須先學透一門高一年級最缺的就是時間,學生的學習時間都是論秒計算的(是不是誇張就不得而知了),而物理和數學都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刷大量的題目才能算是掌握,兩門功課在時間上互相爭奪。別說高二選科時你不選物理,這不高一還沒分科嗎?物理你選與不選都得學不是?所以趁著暑假有時間嚯嚯,就把兩門都一起預習了吧,但願開學以後不需要那麼急急忙忙的趕著學習,能輕鬆一點歇歇也好吧。
暑假是輕鬆休閒的日子,但是也要看看是哪個暑假,根據過來人的經驗和建議,大家都在學,我們怎麼能無動於衷呢,不再糾結了,抓緊時間努力吧!
我閨女的話:初三,我努力了一年,拼死累活的,現在不是熬出頭了,而是熬進去了!
準高一學生們,學起來吧,三年以後你將感謝現在努力學習的你!
回覆列表
我認為還是有必要提前學習一下的,因為高中學習和初中的方法有很多不同,如果在暑假提前瞭解和適應高中的學習特點及方式,也能儘快的適應高中生活。
從初中到高中,無論是課程學習還是校園生活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高中面臨學習方法的重新洗牌,它更加註重對知識的深入瞭解、融會貫通,需要學生有對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同時,一些學生從普通中學考入重點高中,以前身上的光環退去,會造成強烈的心裡落差。以前初中的課程較少,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比較多,升入高中去後,自我價值觀以及性增強,課業壓力和價值觀的衝突可能更加明顯,學生無論在什麼學校都要努力面臨全新的人際關係,而這個交流磨合的過程需要一個更加開放的心態。
準高一暑假,學生提前瞭解一下高中學習的特點,是更好更快適應高中生活的一個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