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精神病鑑定特級鑑定師

    啥是權臣?權臣不是一個人,他是以一個人為首的集團勢力,你殺了權臣一個人,但是他的勢力還在,對方很快會重新扶起來一個首領。自古以來,皇帝收拾權臣,都是先從剪除他的黨羽開始的,除非皇帝能確定殺了權臣,他的黨羽會一鬨而散,否則皇帝絕對不會先對權臣動手。北魏時期有個權臣叫做爾朱榮,皇帝直接把他殺了,結果他的勢力還在。

  • 2 # 旅客孔祥超

    沒有權力的皇帝一旦殺了權臣,下場是很慘的……因為權臣自己的命不重要,可怕的是權臣背後經營多年的龐大勢力……

    殺死權臣最經典的案例,屬於皇帝北魏皇帝元子攸殺一代權臣爾朱榮了……爾朱榮藉助出色的軍事才能,平叛北魏暴動,擊敗南朝陳慶之,掌握了軍權,還把女兒嫁給北魏皇帝元子攸……

    只可惜元子攸想殺了爾朱榮,因為爾朱榮生性殘暴,不得民心,皇帝以為自己殺了爾朱榮就能一呼百應,獨攬大權,於是密謀殺爾朱榮的事情,爾朱榮事先得到密報,但傻乎乎的還不相信,於是問皇帝元子攸,有人說你要殺我,真的嗎?元子攸說,沒有的事,你是我岳父呀,於是單純的爾朱榮相信了他,某天,聽說外孫出生了,高興的只帶少量隨從進宮,結果元子攸趁機殺了他……

    但是元子攸殺了爾朱榮後,並沒有換來天下歸心,三個月內,爾朱榮的勢力對包括皇帝元子攸在內的部分元氏族人進行報復血洗,可憐元子攸還沒當幾天父親,就身首異處,而整個北魏進一步衰弱朝政落入爾朱榮的堂侄爾朱兆手裡……

    所以權傾朝野的有軍權的權臣不能隨便殺,殺了還不如不殺……

    這點漢獻帝做的非常好……和曹操之間也算是君臣和睦,各取所需……

    漢獻帝登基時,已經沒有了實權,先是被董卓綁架了,從洛陽遷都到長安,後來王允聯合呂布刺殺董卓……

    然後然而殺死董卓後,並沒有天下人服拜歸降,恢復大權,而是漢獻帝被董卓幾個手下爭來搶去,被人呼哧打罵,飢寒交迫,而山東那群以擁立天子的豪傑們,打個不停,誰也不理落魄的天子,眼看堂堂天子就要餓死了……

    這時候曹操發現奇貨可居呀……趕緊派人,哦,不,親自去迎接漢獻帝,以天子禮儀待之……

    自從遇到曹操後,驚魂未定的漢獻帝生活總算是有了保障,曹操還把女兒嫁給了漢獻帝,雖然滿朝都是曹操的人,自己就是個吉祥物,都心知肚明,各安其分吧,假如殺了曹操,還真不知道天下幾人稱孤,幾人稱王……自己也無法落得善終……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皇帝是殺不了權臣的,曹操這樣的權臣一般侍衛很多,就連皇宮裡伺候漢獻帝的人都是曹操的手下,下手非常困難……

    前面說的爾朱榮,畢竟是蠻人出身,性格太簡單魯莽,假如他稍微加強戒備,元子攸也殺不了他……所以後人說爾朱榮是軍事天才,政治庸才……

    曹髦殺司馬昭就是這個道理,曹髦發現自己根本殺不了司馬昭之後,忍不下這口氣,嘆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於是組織太監和少數忠於自己的人,去殺司馬昭,以卵擊石,少年意氣,身敗……

    前一段時間,網上流行一句名言,“陛下何故謀反?”也是魏晉南北朝時的事情,權臣高澄發覺皇帝元善見想逃出宮去,然後召集兵馬對付自己,於是問元善見:“陛下何故謀反”,幸運的是,高澄沒有殺元善見,只是軟禁了,軟禁期間,高澄被廚師殺死,元善見很高興,以為自己可以掌權了,結果高澄的弟弟高洋帶兵十萬篡位,結束了北魏,建立北齊……

    從以上案例可以認定,一個皇帝如果沒有實權,那麼殺死一個權臣,是很危險的,畢竟權臣家族已經幾代經營枝繁葉茂,勢力龐大,不如依賴權臣,大家各取所需,反而結局更好一點……

    後來的,李淵立“楊侑”為傀儡皇帝,實際上就是個招牌,楊侑軟禁起來,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李淵……更無法殺他……

    當然如果權臣勢單力薄,而且忠心耿耿,那麼控制權臣確實對自己有好處……

    比如康熙擒鰲拜,但是問題是,鰲拜根本不是權臣,他也沒有控制大清軍權,而且是忠心耿耿……

    應該類似於康熙長大了,想親政,鰲拜覺得康熙太小,所以不願意放權,就像父母對待孩子差不多,所以鰲拜才會獨自一人面見皇帝……

    真正的權臣,就算自己願意一個人見皇帝,他手下團隊也不會允許的,到了那個地步,他所有的手下都和權臣在一條利益線上,權臣已經身不由己……

    所以康熙並沒有殺鰲拜,康熙,雍正兩朝都優待鰲拜子孫,這就是後話了……

  • 3 # 雨霖夜航烽火臺

    既然是權臣,他當然有護衛,刺殺難度當然大。

    同時權臣,他也掌握了朝廷包括皇宮內部等很多人力資源,比如皇帝身邊的侍衛和太監,很多都是權臣的眼線。

    如果皇帝要刺殺權臣,一般情況下,皇帝要物色刺客,他當然透過手下的太監或者官員去尋找,很有可能這些人就是權臣的人,甚至本來不是權臣的人也會倒向權臣,向權臣告密。

    那些本來不是權臣的人看到皇帝要刺殺權臣,他們害怕權臣與皇帝的鬥爭會波及自己,而皇帝實力不如權臣,為了自保,他們會倒向權臣,向權臣告密。

    當然,也不排除,非常個別的情況,有皇帝刺殺權臣成功的,然後收回權力,這種情況很少。

  • 4 # 荒井胡桃

    因為皇帝不會用菜刀,權臣怎麼會挨刀。開個玩笑。

    既為權臣,必定黨羽權傾朝野,例如曹魏武王操同志,死後被其子追封為魏武帝的曹操,漢獻帝為了除掉他弄出了有名的衣帶詔,結果事情敗露,自己身邊的忠、近臣被殺了個乾乾淨淨。

    權臣能權,是有威望,並有不少實力人物死心塌地支援的,皇帝即使殺了他,這個利益集團也會迅速選出新的話事人。所以對待這種情況須連根拔。

    魏文帝曹丕逼宮時,全是世受漢室國恩的臣子打的先鋒。

    年羹堯堂堂徵西大將軍,節制西北五省軍務,世宗要殺他也要釜底抽薪,再將其調任毫無實權的杭州將軍,當他一身刺被拔得差不多時便是死期。

    資治通鑑就是一部帝王學。當皇帝也不是真的可以為所欲為,不講究殺戮藝術的不是好的地黃丸。充其量算個光緒皇帝一樣的悲劇人物。

  • 5 # 古河洋橋

    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掌權者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掌權者必須是英明神武,一呼百應。封建社會,之所以出現權臣,應該是皇帝闇弱,撐不起一片天,所以被人趁虛而入,喧賓奪主。康熙皇帝在宮中訓練十幾個小太監學擒拿,一舉拿下權勢熏天力大無窮的首輔大臣--鰲拜,鰲拜雖然黨羽眾多,但是,那些黨羽紛紛投拜了康熙皇帝,因為他們看到康熙皇帝是名副其實的皇帝,是有做皇帝能力的,他們心悅誠服。回到主題,被架空權利的皇帝,能不能靠偷襲權臣,拿回權力,其實,我們就要看,這位皇帝能不能掌控局面,有沒有實力讓臣下心悅誠服,歷史上,有很多皇帝從權臣手中拿下權力,比如:秦始皇,漢武帝.....

  • 6 # 端木建

    權臣,其實不是就其一個人,其背後或許是一群人,一個利益團體,一個家族,再或者是糾結在一起的一幫家族。

    好吧,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找個機會將權臣一劍️刺死,極有可能等著他的是復仇的怒火,將其徹底焚成灰燼,這樣,還有哪個皇帝敢挺而走險去下殺手刺死權臣,只有忍才是上策,忍著忍著成忍者神龜了,說不定也許才有可能翻盤,拿回自己的東西。

    能忍才是王道,除非這個皇帝是嫌自己命太長。

    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史上的例子

    【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北周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他一生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殺宇文護親政,第二件事是滅佛,大大提升國力,第三件事是滅亡北齊實現了北方的一統。

      雖然宇文邕一生功業赫赫,但他的前半生卻很艱難。他在宇文護的監視下戰戰兢兢得過了十二年。

      朝中都是宇文護的人,宇文邕雖然貴為皇帝,實際上不過是孤家寡人而已。不過宇文邕並沒有放棄,他隱忍了十二年,逆來順受,表現出絕對的順從。終於使得宇文護放鬆戒備。

      終於有一天,宇文邕藉著讓宇文護讀書的機會將他殺死,真正掌握了實權。

      【唐宣宗李忱】

      李忱的即位相當偶然,由於敬宗、文宗、武宗都相繼去世,皇位空虛,李忱被宦官馬元贄選為皇位繼承人。

      李忱被選中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傻。此人少年的時候因為得病而心智不健全。馬元贄選擇他,是為了方便控制。

      在唐武宗在位的時候對於李忱非常懷疑,認為他是裝傻,一直處心積慮試探他。走路使絆子,騎馬讓他摔跤之類的小把戲李忱都逃過去了。最狠的一次,唐武宗把李忱推進糞坑,結果李忱愣是經受住考驗,沒有表現出正常人的舉動。從此以後,唐武宗對他放棄了戒備。

      唐宣宗李忱的隱忍長達二十年。

  • 7 # 南雲北晝

    理想和現實總是存在差距,跟你有這種想法的皇帝,應該多的是,但是為什麼最終都沒有能夠一劍刺死權臣的案例呢?

    所謂權臣,那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權力蓋過皇帝老兒的存在,除了身份地位不一樣,其實大權在握,相當於統治者。

    權臣一般都是有勇有謀,智勇雙全,能文能武,工於心計,實力擺在那裡。

    相反能被權臣操控的皇帝,肯定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不是一個有手段的皇帝,肯定是一個懦弱無能的皇帝。

    沒有能力,又懦弱,權力被架空,自然就成為了權臣的傀儡,任其擺佈。

    試問這樣狹天子以令諸侯,誰還敢反抗權臣,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挑戰帝國權力的象徵。

    三國時期,最有名的權臣,當然是董卓、曹操、司馬懿等三位,他們都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圈養了很多死士,收買了很多人心。

    最重要的是,他們在皇帝身邊安排的人,都是自己底下忠心耿耿的人,這些人都有很大的問題,只效忠權臣,把訊息封鎖得死死的,把皇帝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

    權傾天下就是這麼個由來。

    權臣懂得收買人心,特別是天下人的人心,往往會給予支援自己的人,高官厚祿,生活無憂,感恩他們為再生父母。

    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張飛罵“三姓家奴”的呂布,時常被不同的權臣收買,淪為工具人。

    古代被權臣架空的皇帝,一般都懦弱無能,只管享受自己的皇家生活,沒有任何推倒權臣的想法。

    所以更不會像秦始皇一樣,常備武器在身邊,隨時手刃不聽話的權臣。

    皇帝往往遵循權臣的命令,根本不會反抗,不會放棄自己的皇家生活。

    更不會,突發奇想,一劍刺死權臣。

  • 8 # 圓月與清風

    朝中有權臣出現,要麼是皇帝先沒了權,要麼是皇帝將權利外放了,亦或者皇帝本來就闇弱,皇位都是人家給的。

    無論哪種情況,國家中一旦有了權臣,那麼皇帝想要殺了這個權臣,可以說已經很難很難了。

    眾觀歷史,有殺權臣沒成功的,也有殺權臣成功了的,也有被權臣篡位的。

    殺權臣成功的。

    如,元子攸刺殺權臣爾朱榮,這被稱為歷史上唯一刺殺權臣成功的皇帝,不過不久便被爾朱榮的堂弟爾朱世隆,和爾朱度律給滅殺了,這個問答裡已經有人說過了

    這裡就不贅述了,說說另外一位,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刺殺宇文護。

    宇文護是歷史上有名的權臣,這個狂徒,他一生殺了三個皇帝。

    北魏鮮卑拓跋部建立北魏後,由於文明融合、利益衝突分裂為西魏和東魏,東魏被權臣高歡把持,西魏被權臣宇文泰把持,宇文泰去世後,他的侄子宇文護掌權。

    宇文護掌權後,便擁立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上位,廢除了西魏政權,並且殺死西魏皇帝元廓,建國為北周,宇文護就成了北周開國第一朝的權臣,比起他叔叔宇文泰還要厲害。

    宇文覺上位後,覺得自己雖然是在宇文護的擁護下當的皇帝,但既然自己現在是北周的皇帝了,就不能再讓宇文護像他爹老子宇文泰那樣,再度把持朝政,自己就是個傀儡皇帝。

    想殺了宇文護,可是他的皇帝位,是因為宇文護才當的,宇文護有擁立之功,所以不太好動手。

    況且他也沒啥實權,所有權利都在宇文護那裡握著,想動也動不了。但這不代表他要事事聽從宇文護的話,畢竟自己是皇帝,他只是一個臣。

    正因為他不聽話,讓宇文護心裡鬼火冒,宇文覺的變現讓宇文護十分不滿意,老子扶你上位,是暫時地的,別把自己太當根蔥。

    於是,他就找了個機會給宇文覺下毒,宇文覺也就被宇文護神不知鬼不覺的給毒死求了,這位北周皇帝上位一年時間都不到,就死在了宇文護的手裡。

    宇文覺死後,宇文護又立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宇文毓為皇帝,但宇文毓也不聽話,這讓宇文護也很惱火,也想殺了他。

    結果還沒等他動手,宇文毓莫名其妙的得了重病,一命嗚呼了。宇文毓去世後,宇文邕繼位,就是北周武帝。

    宇文邕上位後,就跟上兩任皇帝不一樣了,他就很聽宇文護的話,態度上對宇文護畢恭畢敬,事事都聽從,宇文護讓下旨,立馬下旨,都不帶過問的。

    這讓宇文護很滿意,以至於放鬆了警惕。宇文邕在隱忍十二年後,終於將宇文護一刀砍了。

    像這樣殺權臣成功的,還有漢宣帝劉詢,等霍光走後,殺了霍家一門。還有唐代宗利用程元振,殺了權臣李輔國,只不過程元振又走到了李輔國的地位上,另外就是康熙滅鰲拜,崇禎賜死魏忠賢。

    沒殺成功的。

    漢獻帝劉協。

    這位末代皇帝太可憐了,從小就生活在董卓的陰影下,他八歲時,董卓將他哥哥漢靈帝劉辯拉下皇位,封陳留王,把他給扶上皇位。

    董卓有擁立之功,自恃功勞大,所以上朝從來不脫鞋,不取劍,持劍上朝,哪個臣子反駁他,就當場殺了。

    後來董卓死了,又被李傕,郭汜給挾持,讓他幹啥就幹啥,好不容易盼來一個忠臣相救,結果盼來的是比董卓還可惡的人。

    曹操把持著一切朝政,曹操說什麼,他劉協就得答應什麼,這讓劉協覺得自己一個大漢皇帝,被一個臣子給玩弄,他有愧於祖宗,還過得窩囊。

    有一天,曹操帶劉備上朝,他問了之後,發現劉備是可以藉助的外部勢力,於是當場就叫了劉備皇叔。

    他彷彿看見了希望,可這時候的劉備勢力還很小,雖然有兵,但根本無法跟權臣曹操抗衡,而且劉備目前還是曹操手下。

    於是就偷偷摸摸地召劉備入宮,在這之前,他已經給董承寫了衣帶詔,下旨暗中尋找機會誅殺曹賊,奈何董承出宮時被曹操手下攔住,搜出了衣帶詔,當場就被曹操給沒收了。

    所以,現在他只能寄希望劉備了,劉備也被攔了,不過劉備不一樣,他有張飛關羽兩個大將,曹操想動他,他就可以跟曹操拼命,他有這個資本。

    然而劉備到稱帝后,劉協才知道,劉備也是一個漢賊,雖然稱帝后,建國依然為漢,但跟他劉協又有什麼關係呢。

    劉協謹慎了一輩子,怕了一輩子,以為劉備可以成為他的依靠殺了權臣,然而劉備卻稱帝了。

    被權臣篡位的。

    西漢末期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漢哀帝劉欣死後,王莽藉助王家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勢力,一步登天,成為權臣,開始有把持朝政的野心。

    隨後,王莽又擁立九歲的漢平帝劉衎登基為帝,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衎為後。

    這時候,王莽已經成為了漢末朝臣裡最大的權臣,加上太皇太后王政君在背後支援,漢平帝別說殺王莽,就是連這個想法都不敢有了,因為他制服不了王莽。

    在漢平帝病死之後,王莽為了避免年長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縱政局,遂立只有兩歲的漢宣帝劉病已的玄孫劉嬰(即孺子嬰)為皇太子。

    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王莽為攝皇帝,王莽自稱”予”。

    再之後,王莽叫人制作哀章,還有偽書,大概意思就是上天讓他當皇帝。

    這一切搞成功後,就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並接受孺子嬰禪讓,在朝野的廣泛支援下,時年54歲的王莽,登上了最高的權位,開了中國歷史上透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

    總結:朝臣成為權臣把持朝政,要麼是君主太闇弱,就是君子將權利全部外放給這個大臣,事事讓這個大臣去處理,其結果就是,這個大臣會逐步籠絡人心,並且將皇帝架空,甚至對皇帝都可以想殺則殺,想廢則廢,而皇帝已經失去了對朝廷的把控力。

    所以,權利不要放在一個人身上,一定要讓他有所忌憚,要樹立一個跟這大臣權利相當的人,起到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的效果。

    這就像天平,要保持平衡,否則一方勢大,天平就會傾斜,以至於會造成無法想象的後果。

  • 9 # 葭明通半瓶歷史

    因為歷史上所有的權臣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當時滿朝對皇帝最忠心的“忠臣”,作為皇帝的如果一劍殺了他們,那就會陷自己於不仁不義的境地,人心頓失,接著就是樹倒猢猻散,王朝完蛋。

    1 就說西漢權臣王莽吧!

    王莽是“安漢公”,字面意義就是漢朝劉家的江山因為他而安全。

    早先,因為漢成帝沒有兒子,劉皇家的旁系子孫們展開了皇位爭奪戰,漢成帝侄子劉欣與叔叔中山王劉興展開了嚴酷鬥爭,劉欣勝利,是為漢哀帝。

    再早先,王莽已經是漢成帝時期的大司馬了,位高權重,在位期間有名的生活簡樸,重用賢良,全國上下都認為他是一個忠臣,是一個好人。

    但是漢哀帝重用了自己的祖母孃家人傅家和老婆娘家人丁家,王莽被迫“歸隱”,算是“好人受了委屈”。這個時候,輿論方面是不約而同同情王莽的。

    在王莽歸隱期間,他的兒子王獲因為不小心殺死了一個家奴,被王莽逼了自殺謝罪。天下人更視王莽為道德君子了,上至公卿,下至平民奴隸,人人更為王莽被罷免而不平了。

    王莽獲得了輿論權。

    接下來,漢哀帝劉欣年少去世,也沒有兒子。

    王莽聯合自己的姑姑,也就是漢成帝的母親王政君奪得了傳國玉璽,拿住了大權,王莽在滿朝公卿的推舉下復任大司馬。

    當時人誰不暗歎一聲,“天道還了王莽一個公道”

    隨之,王莽擁立劉衎,也就是前者和漢哀帝爭奪皇位失敗的中山王劉興的兒子劉衎,登基為帝,是為漢平帝。

    你看看,王莽立有擁立大功,豈不是最大的“忠臣”!

    漢平帝怎麼好意思,用什麼理由可以趁王莽不注意一劍殺了他?殺了他之後怎麼辦?

    何況,其時的漢平帝只有九歲,也沒有能力舉劍殺人。

    後來漢平帝生病,病很重,王莽表現的更積極,公開設壇祈禱願意代漢平帝而死,誰不認為他對皇帝忠心呢!

    用什麼名義殺他?

    漢平帝病死。

    不能不說王莽也怕被皇帝一劍刺死,他採取了預防措施,立了兩歲的劉嬰做皇帝,消除了被皇帝一劍刺死的危險。

    再說東漢的權臣曹操。

    曹操為東漢朝廷立的也是“擁立大功”啊!

    東漢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繼位。權力交替之際,大將軍何進和宦官勢力“十常侍”展開了生死決鬥。何進糊塗,本來是交給獄卒就可以辦掉宦官的事情 ,他聽了袁紹的鬼主意,一定要招西涼軍閥董卓進京助拳。

    在這個過程中,曹操是提出了明確的反對意見的,認為董卓依靠不上,不可信任。

    董卓率兵進京,正如曹操所料,董卓不僅未能幫助何進得勢,反激起了十常侍破薪沉舟殺了何進。但是董卓也進京了,殺了宦官們。

    可是接下來董卓就胡搞了,他廢掉了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劉辯,立了劉辯的弟弟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隨之又毒死了人家劉辯和劉辯的母親。

    董卓這是亂政了,比十常侍還壞,還不得人心。

    董卓的舉動替曹操證明了曹操的先見之明。

    朝野上下這時候誰能不服氣曹操的先見之明?

    這之前,曹操也早已證明了他的其他能力,他在黃巾軍起義的時候,曾經大破黃巾軍,收復了潁川之地,被調到濟南國擔任濟南相,展現了治理地方的能力。漢末之世,貪官汙吏橫行,豪紳惡霸把持地方,曹操到處,這些人紛紛遠逃。

    曹操是有民望的,不是無名之輩。

    當時的漢靈帝注意到了曹操,為此,漢靈帝升曹操做了典軍校尉。

    典軍校尉官雖然不大,但它是皇帝禁衛軍中的一個軍官,大概相當於現在中央警衛團的營長。所謂典軍校尉屬於“西園八校尉”之一,而“西園八校尉”是漢靈帝為了分何進的兵權特意成立的武裝組織,在洛陽西園募集壯丁成立的組織,受漢靈帝本人親自領導,屬於漢靈帝的私人武裝。

    所以 ,曹操要算是漢靈帝的親近相信之臣。

    這也是曹操在首都洛陽得以與聞何進和十常侍鬥爭的由來。

    董卓推翻漢靈帝的遺命,擅自更換皇帝 ,曹操可以名正言順合法合理反對的。為了漢靈帝的知遇之恩,他也應該反對董卓,誅殺董卓。

    然後,曹操持寶刀進入董卓臥室,意圖“一刀殺掉權臣董卓”,為漢靈帝的兒子劉辯復仇。被董卓驚覺懷疑,曹操將計就計,獻刀脫身。

    曹操隨之化妝逃出洛陽,跑回老家,拿出家財,徵集了一支部隊,首先舉起了討伐董卓的大旗,果然被他組織起了“關東聯軍”討伐董卓。

    這時候,能不說曹操是劉皇家的忠臣嗎?

    後來董卓雖然伏誅,東漢卻四分五裂了,開始了軍閥混戰。漢獻帝雖然還是個皇帝,卻朝不保夕,首都洛陽也早被董卓的軍隊燒成了一片廢墟,不宜居住,難堪首都地位。

    漢獻帝身邊只有一幫子文臣,無兵無將,在董卓的殘兵敗將挾裹之下,命在旦夕。

    什麼袁術、孫堅、劉備、劉表、劉璋、馬騰等軍閥,雖然也奉漢獻帝為皇帝 ,但是提供實質幫助一個也沒有。

    只有曹操奮力打進洛陽,把漢獻帝“保護”了起來,殺盡了董卓的殘餘勢力,算是為漢少帝劉辯以及劉家報了仇,同時也報了漢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

    漢獻帝應不應該感謝曹操?

    所以,漢獻帝升曹操為丞相,封魏公,加九賜,位極人臣,是為權臣。

    這個時候,不說曹操自小就是悍勇之輩,屢經戰陣,見慣生死,論起舞劍弄刀來,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漢獻帝也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

    單說,曹操可以帶著武器上殿見駕的權力在手,漢獻帝貴為皇帝,不可能每天帶著刀劍的,其他大臣手中也無刀劍,殿外全是曹操計程車兵。

    真要短兵相接,圖窮匕見了,漢獻帝和曹操,誰能一劍把誰殺了?

    一定是曹操殺漢獻帝。

    這裡還沒有考慮說漢獻帝的身邊人全是曹操的人。

    歷史上的權臣大多數都是曹操這種手法,皇帝身邊人都是權臣的人,皇帝幾乎沒有機會一劍殺人的。

    所以,歷史上凡是有作為的皇帝需要誅殺權臣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也是羅織罪名,公佈於眾,名正言順的殺之。

    政治層面的鬥爭不是流氓團伙的鬥爭,黑刀子進白刀子出,挑明瞭就是惡對惡,兇對兇,黑白分明,陣線清楚。

    有時候,權臣實在功大勞苦勢力深厚又深負民望,皇帝找不到殺的理由,就要先往上捧這個權臣,給他辦事的權柄,再故意交代他難辦的事宜,支援他欺壓群僚百官,默許他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等他作惡做的夠了,得罪的人多了。

    皇帝才出手,一擊而中。

    康熙殺鰲拜之前,明知鰲拜給正白旗旗主蘇克薩哈羅織的所謂“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蔑幼主、不願歸政”等罪名子虛烏有,還是默許了鰲拜以輔政大臣之名把蘇克薩哈凌遲滅族。

    自此,其他八旗旗主就開始驚懼鰲拜的大權獨攬,使得鰲拜陷入了失道必然寡助的境地。

    後來,鰲拜又以擅騎御馬之罪名殺了康熙身邊的侍衛正黃旗的倭赫,並把倭赫全家殺盡,奪了人家的家產給了弟弟,康熙也忍了。

    再後來,鰲拜又強行搞了一出換地運動,佔了人家正白旗和鑲紅旗很多旗地歸了他擔任旗主的鑲黃旗之下,康熙也忍了。

    鰲拜本人呢,還以為康熙年少好欺。

    其實呢,鰲拜自己把人都趕到了康熙身邊,無形中增加了康熙的實力。

    康熙也就將計就計,找了一幫子少年,每日練習摔跤戲樂,其實是為一劍擊殺鰲拜做準備。畢竟,鰲拜是一名武將,舞刀弄劍康熙還真不是對手。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 10 # 天祐俊豪

    第一,如果是皇帝自己動手刺殺權臣,那不可能,因為皇帝大多數很文弱,不然怎麼出現的權臣,而且大多數的皇帝對權臣有很深的恐懼心裡。第二,僱傭刺客刺殺,那就更不可能了。權臣在皇帝身邊佈滿眼線,你作為想幹什麼,權臣都知道。你要刺殺權臣,權臣在你之前可能就去弒君了第三,權臣往往形成一個聯盟,黨羽眾多。一但刺殺失敗,輕則皇帝被殺,新的皇帝被扶植。重則皇室被徹底剷除,王朝被顛覆。所以利益關係重大,一般皇帝不會刺殺。第四,皇帝沒有收集足夠的證據之前,動手殺了大臣,本身就不能服眾。

  • 11 # 使用者白剛

    皇帝那麼多,你又不是指哪個皇帝?哪個事件?搞得我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權臣那麼多,你總有所指?這樣的提問真好笑,也是醉了!

  • 12 # 均是天涯淪落人

    自古以來都是皇帝害怕大臣突然把自己做掉的,有幾個是皇帝主動出手去做掉大臣的,皇帝和權臣之所以能夠和睦相處,很多時候都是迫於無奈的選擇,像胡亥和趙高這樣的情況下,趙高在不斷蠶食胡亥的權利,得到胡亥醒悟過來的時候,他早已沒有了選擇的機會,只能眼睜睜看著趙高派人逼宮,自己落了一個自刎的結局,還有像曹操這種的漢獻帝雖然有能力,也想要除掉曹操,但是個人能力不足,自己處於監禁狀態,自己如果一旦動手,必然會把把柄交給大眾,到時候自己相要保全也很難,因此他只能選擇隱忍,等待最後機會的到來,還有就是像霍光和漢宣帝這樣的,霍光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忠心耿耿,漢宣帝面對這樣龐大的勢力雖然是如芒刺背,但還是隻能假裝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的樣子,因為他知道自己出手成功率太低,而且得失差距太大,權衡利弊後不合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2生肖屬什麼智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