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壞男人的農村觀
-
2 # 鄉村大綱
現在市場西瓜零售價格降到了0.4元左右,我們這的西瓜都沒商販過來採購了,西瓜大部分都已經完全成熟,瓜農給商販打電話都沒人願意接,接電話了也是簡單直接的回覆,不好賣,銷不動,是什麼原因造成今年西瓜銷售疲軟,對明年的西瓜種植又會有多大的影響呢?我們一起看看。1.銷售概況
現在正是西瓜銷售旺季,據瓜農老張介紹,上個月部分早熟的西瓜還是1塊多錢一斤,最近十幾天不停的下滑,他今年種植了2畝香瓜,20多畝西瓜。香瓜基本銷售完了,西瓜一共才賣了兩千多斤,還有好幾萬斤西瓜沒人來收,即使偶爾有人來收,價格也低的離譜,才0.3每斤,連成本價都回不來,如果不出售就會全部爛在地裡了,對於是什麼原因造成今年西瓜滯銷,價格下滑。幾個心急如焚的果瓜農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2.價格偏低今年上半年雨水充足,大家都選擇了最合適的瓜種,加上辛苦的管理勞作幾乎每家每戶都喜獲豐收。現在外地的西瓜過早的搶佔了市場先機,也是造成本地西瓜滯銷的原因之一。隨著華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而現在的三高人群有比較多,特別是高血糖病人根本不敢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也有很多人怕患上糖尿病,這也是西瓜滯銷的原因吧。還有瓜農說西瓜上市剛好碰上桃子,葡萄,李子都成熟了,也是導致西瓜滯銷的原因。
4.解決問題因為西瓜屬於保持時效短的瓜果,現在明白了滯銷原因,可以採取多種方式來想辦法解決,不等不靠,主動出擊,自己摘,自己去市場銷售,賺取辛苦主動錢,同時聯絡幾家超市水果店合作共贏幫忙銷售。也可以在夜市切片銷售,或者透過網路幫助銷售。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明年可能有一部分瓜農沒有了種植熱情。產量可能會有所降低。
-
3 # 傅旭光
先說幾大原因:
第一,這裡賣不出去的西瓜基本上是農戶散戶型(或者小型合作社),也就是說他們即使是非常擅長種西瓜,但是對銷售渠道他們比較陌生。基本上屬於靠天吃飯。西瓜行情好了,自然有人會找他們或者和周邊水果店對接的。周邊西瓜整體行情不好,那對他們來說,可能就得不償失。
建議發展方向
第三,圈子的影響力。農戶個體力量有限,所以,一般當地有個農產品行業協會什麼的至關重要,而這個行業協會的圈子相關帶頭人尤其重要。有能力有影響力有責任心的相關帶頭人,他會發揮他的資源圈子優勢,在全國各地對接銷售渠道。這裡一般指某某商會在全國各地的佈局等。
-
4 # 孤獨文曲
嗚呼!不賣咋整?還能讓瓜爛在地裡不成?賣一點是一點,賠錢賺吆喝了。水果水果,賣出去的是果,爛了水都不是啊!
-
5 # 知足常樂1284922
所以,在果農把西瓜賣給收購商→收購商把西瓜賣給零售商→零售商把西瓜賣給消費者的這系列環節中,收購商們在西瓜產區收購西瓜時的標準也是以銷售終端的廣大消費者對西瓜的選購標準為準則的:1,要新鮮好看;2,要皮薄肉紅味道甜;3,要八成熟的成熟度剛剛好的;4,要與當地同類西瓜產品的對比中更具有價格上的優勢。
所以,在西瓜產區因為當地的西瓜產量過大,不能就在當地市場上消化,而有的果農只能把6000斤西瓜以每斤2毛5還貼三千的價格賣給收購商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個:1,西瓜的成熟度己經正是符合收購商的收購標準的時期,如果還不把它們賣掉,就會因熟過頭而造成巨大的損耗;2,這些果農所種植的西瓜在質量上面可能與其它果農所種植的同類型西瓜在質量上沒有競爭的優勢,只能以降價貼本的方式把它們賣掉;3,可能是已經採摘下來運到了賣買西瓜的市場上了,因為天氣原因或者是市場上西瓜過多而產生了滯銷,這些果農們為了趁西瓜的新鮮期或者是為了避免拖來運去的煩惱而只好把西瓜低價貼本賣掉。……
-
6 # 小小辣
他們賤賣西瓜確是無耐之舉,因為西瓜保鮮期短,而現在是西瓜的盛果期,也是其它水果的盛果期,各地都豐收造成積壓嚴重,加上這段時間長時間大範圍降水也打擊了人們的購買慾等種種因素致升價希望渺茫,加上土地還得輪作其它作物,希望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呀。其實西瓜行情已連續三年都差不多這樣,早該有思想準備啊!
但如果是我一定不會賤賣,我會用來餵魚餵豬,米糠也賣六七毛錢一斤呀,才六千斤西瓜,一條草魚即使吃半斤一天,養六千條草魚才吃兩天,只需有一個不超十畝的魚塘就搞定。這就是我反覆提出要種養結合的重要性!如果我是瓜農,種西瓜之前一定會搞種養結合以降低風險還可擴大利潤,不要說西瓜,西瓜藤也不會浪費因可餵魚呀。
總之,搞農業必須要預判風險,未雨綢繆,不然很易賠了夫人又折兵!
-
7 # 百哥知曉
明天就是小暑,天氣越來越熱,正值西瓜旺季。按照往年,此時的西瓜又甜又好吃,受到大家的喜歡與追捧,價格又公道。然而看到題主的意思,今年的西瓜量大而價格又低,已經嚴重低於往年價格水平,嚴重處於虧損狀態。今年的西瓜行情是低谷,但低到這程度,已經嚴重超出我的想象。作為農民,看到咱們瓜農的慘境,心裡萬分感概,一年的收入本想靠這一波賺點生活費,然而現在是虧本賣出又要倒貼錢,想想真的是很心酸。西瓜行情為何這麼差?
對於農民來說,再悲烈的事情莫過於辛苦一年本以為要大豐收的農作物,卻賣不到一個好價錢;
第一,天氣影響。今年西瓜大豐收,而受天氣影響,天氣有所涼氣,大家對西瓜的熱衷表現得不是那麼強烈,導致供過於求,價格自然就會下跌。在六月底的時候,我到河南出差,那時候就看到路邊已經有很多瓜農在零售,一斤四毛錢,還沒什麼人問津。天空下著雨,天氣涼意,讓消費者沒有考慮去買西瓜來作為餐後水果。
綜上所述,瓜農賣西瓜一斤兩毛五還要虧三千,這實屬是無奈的作法。如果不賣,讓西瓜變壞,到時候真的是血本無歸。有賣至少還可以多賺點錢。在明年的西瓜買賣,瓜農一定要拓寬自己的銷售渠道,單靠零售無法販賣所有出產的西瓜。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期待您下方留言探討。 -
8 # 高灥的鄉村生活
根據目前行情,主要咱們這物流還不太方便,資訊不夠靈通,最好的解決辦法,做電商,把咱們這的農產品推廣出去,走向全國,得需要政府的扶持。
-
9 # 鄉村de記憶
針對於諸多的農產品,農民沒有直接銷售給客戶的平臺,何況量是那麼大,基本上都是經中間商轉手,再到商販,最後到顧客手裡的,這樣一個銷售渠道,每一個環節都會博取一部分利潤,顧客到手的價格往往比農民賣出去的價格高處好幾倍。由於市場的行情因素的存在,所以農民獲取的利潤是最低的,有此我們思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種地了,因為付出的勞動與收穫不成正比,甚至會賠本。這也就導致很多人不願意種地。也是農業發展緩慢的原因。
-
10 # 叨小刀
農產品不是說你多便宜就有市場,幾乎所有的農產品出地價格都高不到哪裡去,透過各個環節,到消費者手裡,價格就不一般了。
回覆列表
一、西瓜是有保鮮時間限制的,特別是比較熟的西瓜,保鮮期就只有短短几天,如果不處理掉,西瓜壞掉了,不是全部要砸在自己手裡嗎?瓜農便宜點出售西瓜,為的是多少能變現一點,比全部6000斤瓜砸在自己手裡強呀!其實這也是農民一個非常無賴的選擇,誰有錢不想賺,關鍵是瓜賣了,錢抓在自己手裡才安心,必競現在價格賣低一點,就少賠一點。
二、瓜農要騰地種植其他莊稼,小編記得小編這邊,以前在收完早稻後,西瓜田就要騰出來種植晚稻,要不擔誤了晚稻插秧,在西瓜本已虧本的情況下,更是得不償失了。瓜農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第一季種瓜虧了,希望在第二季種植的農作物有個好收成,多少挽回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