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金波

    1、不看年報,甚至是基礎資料,盲人瞎馬憑感覺‘

    2、沒有邏輯,如羊群,“哪有草(追漲),咱去哪”,追熱點,套山頂。

    3、沒有紀律,如羊群,“莊家一嚇唬(稍稍一震),忘記自己當初為什麼買,跑了”

    4、撿破爛,專買便宜票。

    5、.......

    ——如何避免?

    心態:把投資看作一生的業餘事業,只需趕上幾波機會就可以。

    入場時間點:A股平均市盈利率低於20倍(意味著A股20年回本,比銀行定存收益率高),進場(別人離場時間點)。

    離場時間點:A股平均市盈率高於40倍,潛在風險開始顯現(老大媽入場時間點)。

    企業選擇:選擇20至30歲週期的上市公司。朝陽產業,行業龍頭,未來需求廣闊,現在已經露出苗頭。不要選擇已經進入暮年的上市公司,如鋼鐵、水泥、煤炭、工程機械、石油、內燃機汽車等。原因是:1、無人駕駛+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正在顛覆石油-內燃機汽車的主導地位,內燃機汽車的奇蹟正在走向黃昏;2、城市化拐點出現,鋼鐵、水泥、煤炭、工程機械的需求拐點出現,訂單正在結構性消失。

    新技術:關注新技術、佈局新技術,篤定相信新技術,以幫助新技術戰勝落後技術的公益之心,投資新技術上市公司。

  • 2 # 風雲學會陳經

    股市中的“散戶思維”有很多,但是一切的根源是:

    散戶相對於機構、大戶、大股東,是處於“資訊不對稱”的嚴重不利狀態中。

    無論散戶如何決策,只要做出的決策是資訊不足的,而散戶的對手資訊更充分,那麼博弈起來散戶是沒有出路的。

    比如散戶說我根據什麼交易原則,看K線圖還是分析基本面,說我決定買入!而機構與大股東根據公司的更多資訊,決定賣出。誰做得對還用說麼?更不用說做莊炒做的大資金,畫圖欺騙勾引散戶接盤了。

    因此,根據這個原理,散戶作為一個整體是會被逐漸消滅的。不可能散戶們越來越有錢,玩下去只會是散會的錢被資訊更多的對手們賺去了。當然會有新的散戶加進來,或者老散戶賺了別的錢投到股市,遊戲還是能繼續下去。但散戶總是賠,對手總是賺,遲早有一天散戶們搞不下去了。於是在成熟市場,散戶是沒什麼存在感的。A股歷史還不夠長,經濟增長很高,散戶們也還是不斷地有錢有新人投進來,存在感還很強。

    避免散戶思維,有以下幾個辦法:

    1. 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不要當散戶。可以把錢投給基金來炒,長期來說比自己還是要強。雖然基金也有不少黑幕,但是成熟市場應該管理好基金,黑幕會減少。

    2. 如果非要當散戶,應該提升決策的成功率。

    3. 提升決策的成功率,好的辦法是減少決策的次數,提升單次決策的把握。多次出手,需要了解的資訊,比少出手要多。

    4. 決策失敗又重倉時,要承認錯了,重新觀察,避免被大跌消滅。這不是說跌過成本10%就止損之類的。如果對股票有深入的認識,跌低於買入價的時候,也許是持續補倉降低成本的好機會。但是總得去觀察,建立對股票的預期,不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垃圾股上跌光光卻不去想。

  • 3 # 張小帥說理財

    所謂的“散戶思維”其實就是不合時宜或者不合規則的投資策略,通常情況下散戶思維真的是發生在了散戶的身上,而在長期投資的老牌投資者身上或者資深的市場交易員身上看不到這些情況的。

    其實,股市也是一個市場,是公開交易發行的股票的一個市場,只是國家規定的該市場的獨立且壟斷的地位。但是,它具有市場上的一切特點。

    因為股票市場中的交易的東西也就是股票本身是一種不完全透明的事物,雖然它有著應該的披露規定,但是相對每時每刻都變化著的市場和企業所面臨這的不斷更新的經營環境,它的披露就是滯後的,另外,上市公司的經營同樣受各種外部環境的影響,那麼它的獨立性也會削弱,同時,由於市場中存在大量的重頭資金,那麼常規交易將受這些資金的交易影響也就會變得更多。

    所以,初入股市的人們很多喜歡的操作習慣是“聽傳言”,“追高漲”,“躲下跌”,“孤注一擲”,“賭徒思維”。什麼意思呢?不分析行業、社會經濟、企業本身經營等各類資訊的基本面,而是聽信某某訊息,有併購、有增資、有莊家入市等,以上的訊息不是不可以聽信,而是難辨真假,其實企業股票的好壞最終還是在企業自身的經營和盈利能力上,所以不分析基本面幾乎就是不可取的。另外追漲殺跌,更是容易被重頭資金帶著走向絕境,因為很多的誘盤都是利用這樣的情況吸引你關注並買入,結果換手了,你就套牢了。孤注一擲賭徒思維更是,遇到一個覺得好的股票,全倉買入,坐等收錢,就賭明天就漲,這樣的打法,幾乎和翻硬幣是一樣的,不是正面就是反面這個是不行的。還是應該瞭解市場,瞭解行業,分散投資,分散風險才可以。

  • 4 # 數字遊戲者

    假設你有十萬元,買兩支股票各五W,現在一支賺20%,一支虧20%,讓你賣一支,留一支。A、賣掉虧的留下賺的 B、賣掉賺的留下虧的 散戶基本選B, 散戶的思維怕吃虧,老是想著股票我不賣就不會虧,(卻不知道當年40多元買的中石油到現在都沒解套) 假設 兩個選擇A.100%獲得10萬元 B. 50%獲得25萬元、50%什麼都沒有。大部分散戶還是選A,哪怕從機率上選B比較佔優。其實也不能說這是散戶的思維,說人性比較合適,股市裡散戶虧錢虧的慘,是因為所有的散戶都只在研究技術,基至有些人連技術都不研究直接聽別人推薦的股票,往往沒注意到讓他虧損的是自己的人性。

  • 5 # 財經攻城獅

    你炒股是炒長線還是短線?答:我原來準備炒個短線,但炒著就炒成了長線。

    散戶思維一:被套後死扛到底。

    購買股票發生虧損後,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沒賣,只是賬面上了虧損。賣出,就是真的虧錢。

    被套後該怎麼辦?

    購買前制定嚴格的計劃。計劃必須包含止盈和止損。計劃必須包含被套是補倉還是割肉。

    散戶思維二:滿倉才能賺大錢。

    從數學角度來說,滿倉資金利用率是最高的,價格上漲收益率也是最高的。

    對自己選的股有自信是好事,過於自信的壞處就是:因為股票市場漲跌是不可控的,一旦下跌就會讓自己手足無措。

    該如果避免?

    將資金分成若干份,補倉時每次只買其中一份,雖說收益率沒有滿倉高,但股價上漲的機率也不高啊。

    滿倉被套後,會進入一個惡性死迴圈。買股——下跌——被套——沒錢補倉——死扛——長期死扛——上漲——部分回本——割肉——賣出虧損。

    長期下去,不僅大量資金被佔用,同時也錯過了市場上太多的賺錢的機會。

    真正在股票賺錢的人,永遠不會滿倉,所以要記住:倉位永遠比選股重要。

  • 6 # 琅琊榜首張大仙

    散戶最典型的思維就是:

    1.貪圖眼前利益,沒有格局!

    2.喜歡追漲殺跌,不知道佈局於千里之外!

    3.不懂得逆向思維,不知道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道理!!

    2008年中國奶製品汙染事件(三聚氰胺事件)伊利股份跌至1元以下(前復權)沒人敢買,機構牛散抄底了!而現在30-35元大家想著如何買,什麼時候買!

    禁酒令事件時期的貴州茅臺70-100元沒人敢買,又是機構牛散抄底了!!而現在800多元的茅臺大家又想著如何買,什麼時候買!

    是不是每一次總是那麼的類似?股市裡有太多太多這樣的類似,因為市場裡總是先知先覺者吃肉,後者後覺者喝湯,不知不覺者買單!

    大部分的散戶不明白投資的道理!什麼是投資?如何理解什麼是投資!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別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值錢,而以後會有很多人會覺得它值錢!所以前期才是佈局的時間,後期而是止盈的週期!

    記住,股市裡的機會都是跌出來的,風險都是漲出來的!市場上最熱鬧的地方一定沒有價值,只有那些不被人看好的,但是是屬於超跌的績優股和板塊,才是未來能夠走出大牛行情的條件!做投資一定要懂得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道理!!

    那麼對於一個優秀的投資者來說,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冷靜,理智的思考下,現在的市場上有哪些板塊,個股是屬於超跌的,並且績優的,但是未曾被人發現和注意的!

    要知道,現在大部分個股還是處於一個歷史底部區域之中,機會還很多,千萬不要錯失了這29年裡難得的好機會,好的佈局時機!!大仙提醒您:投資千萬條,策略第一條,底部不佈局,牛市兩行淚!

  • 7 # 菩提fei0598

    無論牛熊,散戶的典型思維有以下幾點:

    第一,喜歡概念

    無論什麼概念,散戶總是接受最快,哪怕什麼莫須有,人造的各種概念。根本沒有這些所謂概念是否在營收裡存在或者佔比多少,只要有概念就好。就說最近典型的大麻概念,很多個股,甚至名字帶“麻”的都是幾個漲停。事實上,大麻,在國內的市場規模才20億不到,即使,一家公司獨佔,也就一個正常的行業裡非常小的體量規模,再說,20億又不是利潤只是營收能帶來多少利潤?多久有利潤?

    第二,追漲殺跌

    散戶追漲殺跌,是典型的思維方式,其動機就是想賺快錢,想賺大錢,事實上,事與願違。

    散戶的典型思維就是,不漲的就是不好的,漲的慢的就是不好的,只要漲的教育大漲,哪怕是騙子老千也是好的。哪怕是退市股,欺詐股,毫無主業優勢,甚至主業空心化,只要漲就是好的。

    第三,熱衷於技術指標,勝過公司的財務指標。

    事實上,技術指標,只是一個統計的結果,而不是過程,而統計結果,只能從過去的資料統計出市場的行為特徵而不能決定價值高低。相反,公司的財務指標,則反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價值,當然,說句不客氣的話,財務指標想要搞懂,需要知識需要文化,技術指標則不需要。

    而事實上,技術指標,恰恰成為資金漁利散戶的工具,畫出各種指標走勢。這就是所謂捨本逐末吧?

    第四,熱衷於打板,熱衷於營業部,熱衷於某老趙和老章。

    總是以崇拜的眼光和心態,去看待純粹的賭博行為,而追隨賭博行為,正是因為這種崇拜和追隨,才愈發導致了某些營業部可以利用跟隨資金而漁利市場和投資者。大家都是主力,卻不知自己才是主力,天天尋找主力。總是以為自己是聰明人,不是最後的接棒人。

    我是無法理解,一個股票,漲停開盤,大家去排隊等待買到,還會為無法買單而捶胸頓足!

    對我來說,未來的事不知道,當日買入要計算盈虧的賠率,而漲停買入,當日虧損的機率是100%,這種事,無論如何我也是做不到的。在賠率上是一件完全輸的賠率的事我是不會去做的。

    第五,長線投資和短線投機,分不清。

    明明是賭博行為,追高一個妖股,比如東方通訊,被套了,卻要做長線投資,努力尋找各種理由或者妖股的價值,來欺騙自己和別人,振振有詞地想做長線投資。殊不知,賭博,就是講賠率,輸贏立現,輸就馬上了斷,贏就賭大的。

    所以才會有人被套90%的說法,在投資上就是一個荒唐可笑的事,長線投資,必須在價值博弈的基礎上,必須跟蹤價值基本面變化的動態,必須走基本的假設條件和操作止盈止損條件。而不是一動不動就是所謂長線和價值。更不是短線虧了就變長線。

    所以說,散戶思維,是市場典型的幼稚不成熟的思維,多數人,對自己辛苦賺來的儲蓄毫無責任感,拿自己的錢賭博如同拿別人的錢那麼不負責任,那麼隨意,對於虧損,開始時痛心疾首,後來則破罐破摔。可笑的是,可能生活中,買菜幾毛錢都要計較,而操作股票幾萬卻毫無手軟,感覺自己就是億萬富翁那樣,頻繁虧損割肉,不知道投資的前提是紀律,是價值博弈基礎,是本金不虧損的最高選擇。

  • 8 # 財經札記

    股市中,散戶的佔比達到90%以上,人數眾多,也是機構和遊資大佬主要的收益貢獻者,俗稱“韭菜”。

    本人其實也是一個地道的散戶,也是成長了6年的“韭菜”,從進入股市至今保持著連續6年虧損從未盈利的記錄,投資風格很穩定,但是就是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下面,以我自身分析散戶身上的典型氣質:

    一、迷戀於短線,不喜歡長線價值投資

    這點應該是大多數散戶的操作方式吧,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喜歡追市場熱點,但是往往都是買在最高點,割在最低點。經常炒股的人都知道,沒有準確分析,敏銳的市場判斷及倉位控制,不是高手的話沒有人敢玩短線投資,因為這種操作賺的塊虧的也快。

    二、不會控制倉位

    記得有位財經大佬說過:在股市中,永遠不要滿倉。

    高手的操作都是盤前部分倉位,盤中看好滿倉,盤尾減倉,看下一個交易日的情況再判斷要不要跟進或者空倉。

    三、恐慌心理很重

    前段時間本人在岷江水電低點買進的時候,雖然買進的時候個人認為是很好的操作,下一個交易日也漲停了,在盤尾時候出現砸盤情況,恐慌心理再現,果斷獲利逃跑了。但是,隨後又封板,並且在後兩個交易日連續漲停,後悔不已。

    股票上漲拿不住,下跌存在僥倖心理跑的慢,這也是本人最大的操作誤區。

    四、不看新聞、不看整體市場環境,拘泥於個股

    對於一隻股票的判斷太過於片面,完全靠感覺分析一隻股票,背離市場熱點、對於一些經濟資料的分析、大單買進賣出的操作不敏感,說白了就是完全憑藉運氣買股。

    五、太相信專家的分析,依賴於股評買股

    這點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經常在沒事的時候瀏覽各種財經新聞,看股評板塊所謂的專家的推薦也預測。但是,時間久了就會發現,這些狗屁專家基本上的推薦都離不開市場熱點板塊、熱點個股,分析的股評也是一種模稜兩可,怎麼說怎麼有理的廢話,實盤推薦的專家幾乎沒有。

    六、太把一時的勝負當回事。

    股市不是看一兩天的漲跌判斷盈利的,即使是股神巴菲特每年的盈利也就十幾個點,他靠的是幾十年以來持續的盈利實現財富增值。短期的個股波動震盪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散戶的心理很容易隨著股市的震盪而出現波動,隨即就會出現不理性的操作。

    其實散戶的心理有很多也很鮮明,有時候在分析別人的時候都頭頭是道,但在自身操作上就會無限重複的犯類似的錯誤。

  • 9 # 八位數花園

    第一,想的美。高估自己的交易能力和盈利能力。幻想完美的交易,總覺得自己能夠找到與眾不同的交易指標,交易方法,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自認自己聰明絕頂。其實在股市中:別人選擇了笨的辦法並不一定代表別人笨。

    第二,格局小。股市交易如同走迷宮,試想一下我們在迷宮中不斷推開一扇扇的門,卻要面對的新的一扇門,不停的迴圈,總覺得自己距離成功很近了,實則相距千里。此時一定要俯視迷宮,從二維的角度,轉換成三維的角度去觀察,該走向何方就很清楚了。在進入股市之前,最後幾步看看股市真實的樣子,股市之路會走的更清晰。

    第三,慾望大。經常說慾望小了交易就好做。不奢望抓住所有的行情,更不要奢望一夜暴富,只針對屬於自己的行情。對回報沒有預測,對自己的交易行為有要求。都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交易的世界中:但行對的事,莫問盈利率。

    “關心把事情做的正確,而不是關心賺錢”。------《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第四,愛跟風。熱衷於炒概念,熱衷熱點,2015年南北車合併的慘劇還在眼前,第一天漲停,第二天跌停之後跟著一瀉千里。熱衷小道訊息和內幕訊息。豈不知天上哪能掉餡餅。總結:散戶思維根深蒂固的存在於散戶的頭腦中;永不可改變,散戶思維決定了交易行為,交易行為決定了盈虧狀況,盈虧狀況恰恰是市場存在的基礎。

  • 10 # 伍治堅

    所謂的“散戶思維”,其實不僅侷限於股市中的股民。我們大多數人,在處理自己或家庭的資產時,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所謂“散戶思維”的影響。

    第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沒有時間概念。在自己想去做投資的時候,恨不得馬上把想買的股票買好,一分鐘都等不得。股票買好以後,恨不得隔天就漲個20%,一個月就翻個倍。

    這個相同的投資者,對於股票的持有,卻朝三暮四,猶如猴子的屁股-坐不長。短則幾個月,長則不超過三年。

    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你沒想過持有一隻股票至少十年以上,那麼還是不要考慮購買這隻股票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個例子是對回報的期望不切實際。每個人都想獲得高額回報,越高越好,沒有上限,這是普遍的大眾心理。但是很少人會靜下心來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獲得高額回報最可能的途徑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有不少人會訴諸於彩票,或者創業,或者股票,或者期貨,或者投資其他基金經理,等等。很遺憾的,這些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的。事實上,一個人獲得高額回報的最實際的途徑,就是出賣自己的專長,獲得和自己專長匹配的收入(比如工資)並且把多餘的收入存下來。美國有本暢銷書叫《隔壁家的百萬富翁》。在書中作者研究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得出了和上述說法相似的結論。

    我這麼說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匪夷所思。那你聽我慢慢道來。

    術業有專攻。在一個成熟和穩定的經濟體內,每個人各司其職,並且和別人(比如你為其他人理個髮或者修個電器)或者機構(比如你為某公司/學校/政府進行打工)進行交換獲得自己的回報。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大家都知道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議價能力,或者對自己付出的時間和勞動的回報,最實際的辦法是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獲得別人的認可然後提高自己的單位小時價格。

    炒股也是一個專業。廣大股民來自於各個不同的行業,但是指望他們都有高超的炒股技術並從中獲利,就像要求每個人都有梅西那樣的球技一樣毫不現實。大家回到自己專注的行業裡想一想,如果有一個對你行業一竅不通的哥們,沒學啥技能,沒看什麼書,上來就說要跟你在你的行業裡分一杯羹,甚至獲得比你更高的報酬,完全無視你在自己的行業裡刻苦學習深耕細耘了過去那麼多年,你會怎麼想?是不是有種想罵人的感覺?

    可是搞笑的是,大多數人對股市的看法不同。也不知道他們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即使沒有花多少時間去學習提高,也有本事獲得比其他人更好的回報。當然在行為學上有個術語叫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專門描述這樣的心理弱點。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會受過度自信的影響。比如我在這裡問,你覺得自己的選股能力如何?

    A。超過平均水平B。平均水平C。低於平均水平

    大部分人會選擇A或者B。幾乎沒人會選擇C,即使我們都知道有一半人屬於C。

    回到主題,我的意思是,如果沒有超過常人的知識儲備,鑽研精神和日以繼夜的不斷訓練,要想獲得比整個市場(即其他人)更好的回報簡直是痴人說夢。

    但是更多人不理解的一個更深的道理是:沒人逼你一定要獲得比別人更好的回報。事實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獲得市場平均回報(比如上證180指數回報),這才是最實際的期望。從個人競爭優勢來講,你如果真的想致富,更靠譜的方法是鑽研自己擅長的本職工作提高自己的價值。比如醫生就努力提高自己的醫術和醫學知識,教師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會計就努力考出自己的專業準證並且熟悉各種會計軟體,等等等等。

    但是獲得市場平均回報,也就意味著你需要理解資本市場特有的波動性和風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財準則(他們並不複雜,但需要你有一定的毅力去長期堅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蒲松齡的《席方平》是聊齋志異裡最具現實意義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