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文忠
-
2 # 農業引擎
1108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需要有興旺發達的產業經濟基礎,生態環境宜居、鄉風文明淳樸熱情好客、治理依法高效民主、農民生活富裕健康,這就需要建立與農戶、消費者相關的資源基礎,需要有健全的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各種政策體系,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1、興人
現在各地鄉村出現兩種需求,一種是外出務工或者老弱病殘人員在村裡留守,一種是有些“愛農村愛農民”的新生代、城市人或者外出務工的返鄉創業人,開始回到農村,並逐漸成為“懂農業”的新農人。
人的思想和建設突破發展都需要有足夠的人才能夠吸引過去,也應該透過文化教育及發展解讀,他們的思想轉變了,後續的很多工作都可以由人來完成,這是鄉村振興所依靠的根本。
2、興地
好多地方的土地受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部分土地荒蕪,還有很多土地繼續在進行耕作,但是農業產業的產值與土地綜合利用率還是有限。如果能夠將有限的土地經過聯合經營的方式,提高土地的綜合收益情況。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近三十年的發展必須靠土地保護。
3興權
分為兩部分,一是能夠將土地資源進行權力分置,三權分立;讓進入農村的人能夠承受的了責任和權力的分佈要均勻的問題;而是農村的環境、安全及管轄權等等方面來涉及到法治工作。
4興產業
只有人力資源符合需求、土地資源發揮力度、三權分置能夠抵押,然後我們就要把所有的這些條件放到緊密聯絡農村產業中去。只有解決了產業的位置,才能夠解決基礎發展的問題。
四力就是活力、能力、動力、競爭力;人的新農村;土地利用率。
-
3 # 今日新農人
搞農業,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在跟老天爺賭。
鄉村振興靠什麼?我思考了一會兒,覺得這是一個神聖的話題。
因為振興鄉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國家這些年在三農領域也傾注了很多心血,但卻沒有明顯的或者顛覆性的改善。
所以,振興鄉村是一項大工程。
振興鄉村,首先要靠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從農業的生產環節(農資生產、農技指導、農事操作)、農產品的流通環節(農產品運輸、渠道開發)還是消費環節(消費者能力),每一個環節的人群都是至關重的。
其次,靠天小時候就聽人說,“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農業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生產週期長、投資風險大。
目前,中國絕大部分的農業生產還是靠天吃飯。
所以,搞農業,一部分是靠運氣。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在跟老天爺賭。
最後,還得靠技術我這裡說的技術不僅僅是種植的技術,如何科學化的管理,讓農民收益最大化。
對於在農產品流通環節上,如何透過網際網路去連結消費者,如何打通消費渠道,如何提高農產品的流通速率,這都是我們必須考慮到的事情。
“農業是未來的房地產業”,也許有點誇大,但是,這也說明了未來幾年,農業的形勢會更加明朗。
-
4 # 呀呀呱呱咕嚕咕嚕
鄉村振興靠什麼?靠資金、靠產業、靠政策、靠人才!2017年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鄉村振興,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和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很顯然,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的支撐,離不開產業支撐、離不開機制的建設,離不開人才、離不開資金,這裡主要說說產業。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表現,也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沒有產業做支撐的鄉村振興,也只會是一個空殼子,即使振興也只是短暫的振興,肯定不能夠長久。這裡的產業有很多種,當然產業都必將在農業農村這個大環境裡實現。這裡的產業必將具備以下幾個特徵之一,進一步夯實生產能力,以質量為目標,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培育多種經營主體,強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比如說建設高標準農田,保證糧食安全,在夯實生產能力的基礎之上,強化科技支撐,發展種業、精品農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追溯制度,加強農產品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的監督和追溯。進一步培育多種經營主體,加強農戶對種植業全產業鏈附加價值的分配,加強農產品與網際網路、與超市、與鄉村旅遊養老休閒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等等。
-
5 # 韓金聊社會
在十九大明確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中國工作重中之重。要重視農民經濟收入和精神文化需求,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鼓勵農村發展新型經濟,走出自己的致富道路。
靠政策
首先政策就是農村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有了明確的政策就有了鄉村振興的方向,所以鄉村振興建設政策是關健。
靠人才
社會的發展,說白了就是人才的發展,人才就是財富,人才就是資源,人才就是戰勝一切問題的利器,人才就是鄉村振興的搖籃。
靠產業
產業興旺,產業富民,這是一項實打實措施,結合自已的天時,地利,人和,發展特色產業,做好”產,供,銷”一條龍的服務,依託自身優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及要青山綠水,也要金山銀山,發展地方優勢產業,以產業興農,促進農民的收入,農民的收入增加了,建設美麗鄉村,振興鄉村文明就不會成為”紙上談兵”,”無本之源”,發展才是硬道理。
靠民風
民風是一個地方的精神文明的象徵,民風也是人們對社會的一種具體體現,改善民風要從點滴的生活做起,近幾年,雖然農村發展也可以,但總的來說,城鄉發展相對比較滯後,特別是居住環境”髒,亂,差”現象比較普遍,村莊象”天女散花”,房屋橫七豎八,道路彎曲坑窪。群眾抱怨說:”住在土坯房,做飯煙塵揚;晴天一身土,雨天踩泥漿”。農民的呼聲就是民生,農民的困難就是執政為民解決的首要問題,從農民最關心,最迫切的道路硬化,住宅改造入手,在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上取得了大的改善,路燈亮了,住宅美了,道路寬了,出行快了,生活美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靠治理
政策是關健,發展是出路,治理才是必要的手段,沒有治理就沒有發展,沒有治理也就缺少鄉村振興的保障,什麼是治理?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這個”頭”是什麼,就是鄉村的政府的智慧部門,鄉村黨組織,自從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民對村級事務的關心度大大降低,多數農民放棄知情權,參與權,更不要說行使管理權,監督權了,出現了”村民不懂民主,村民不敢民主,村民不知怎樣民主”的矛盾局面,實現治理鄉村,首先必須要實現管理民主,所以堅持黨的領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是實現管理民主的根本途徑,落實民主監督,實行村務,政務,財務的公開內容,擴大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構建三級聯動網路,促進村務民主管理,規範民主議事程式,保障農民群眾的決策權。最後以制度化建設促進農村基礎黨組織依法執政能力建設,是實現管理民主的有利保障。
靠發展
發展才是硬道理,生產發展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的基本前提,鄉村振興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方向,也是未來農村發展的首要任務,”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在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中”生產發展”是首位,也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基本前提,又是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的關鍵所在,更是貫穿農村發展事業的金鍊條,發展不僅是前提,更是貫穿始終,永遠不會改變的航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展才是硬道理。
-
6 # 韓一軍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個對比的思路,對比城市與鄉村的差別,當我們分析出在之前歷史階段中,城市發展所依仗的東西時,我們大致就可以明白鄉村振興所需要依靠的東西。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政府政策的扶持,在中國之前優先發展工業的歷史時期,就曾使用了統購統銷、城鄉戶籍制度等政策,利用政府的力量,將農村地區的資金以及其他生產要素流入城市,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基礎,相應的,在如今鄉村振興戰略下,政府就需要將政策重心偏向農村。
其次,還需要一個產業體系的構建,在之前之所以選擇優先發展工業,就是因為工業相對於農業的高效率,那麼在當下發展鄉村時,我們就需要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透過三產融合的手段,橫向拉長農業生產鏈條,同時也使得農業縱向地與其他產業聯結,搭建系統的鄉村產業體系。
最後是人才,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那些家在農村,但是在城市裡務工的人群,鄉村的發展也同樣如此,在現在鄉村人才大量流失的情況下,一味地強調產業發展,而不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那最終也只能是空中樓閣。要加強對於本地農民的技能培育,同時注重對於外地人才的吸引,因地制宜,培養出一隻瞭解鄉情,有真才實學的農村人才隊伍。
-
7 # 敖漢人的生活
鄉村振興,靠政策,靠的是改變,靠的是人才,靠的是地區資源。再好的政策,農村不改變經營模式,永遠還是那樣子。就如老牛趕山,靠資源再好的設想,沒有資源開發也是空談。靠人才只有有資源,有政策、有改變人才才能發揮智慧。農業發展機械化智慧化,有的鄉村瀕臨大山溝壑機械化很難實現。那只有改改變原有的模式,有的適合種植有的適合旅遊改是農村發展必然。
-
8 # 小英子和小萍子
小英子認為在振興之前有兩點是前提,第一,必須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第二點就是農民還是有穩定的收入,其次再振興。振興主要還是靠農民,農業,農村。第一,人,因為只有農民的生活好了,人才會有幹勁,農村的發展自然的就好了,只有農民的生活好,才能縮短城鄉的差距,讓農民變成市民,其次農業,就是要推動現代農業的轉型,讓種植業,漁業等等得到轉型升級,推動產品創新,科技創新等,使農業往更好更高的方向發展。最後農村,核心就是要發揚鄉風文明,就是我們的優美傳統,讓傳統與現代文明結合。
-
9 # 農產品追溯與溯源
鄉村振興靠什麼?我認為一靠政策,二靠人才。其中政策是導向,人才是根本,沒有人才,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那麼鄉村如何才能留住人才?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加強農村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我想不需要多強調,近些年來,讀書無用論在一些農村重新抬頭,我想說,所謂讀書無用只是讀過書的一些人忽悠沒讀過書的一些人的鬼話,真相信,你就輸了。極端的情況當然存在,但是,你從整體上來看,高中畢業的那批人日子過的比初中學歷的那批人生活要好,大學畢業的那批人比只有高中學歷的那批人生活質量要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鄉村要想有出路,一定要加強農村教育,尤其是優質教育的建設。出臺政策,透過輪崗,給願意到農村地區輪崗的老師發專項工資等手段,把農村的教育搞起來。教育問題是大問題,你仔細看看,有多少家庭因為農村沒有好學校,所以娃娃程序讀書了,然後父母跟著進了城在城市買房子,再然後爺爺奶奶也跟著進城接送娃娃上下學,農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被掏空。
2 適時推進村鎮合併,集中居住
我知道這個在網上爭議很大,但是今天還是不能迴避這個問題。中國的自然村落個數仍然以百萬計,以中國目前的財政能力來講,無法為所有的農村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只有透過村鎮合併,才可能為農村地區優質的公共服務,比如道路全硬化,清潔廁所,好的醫院和學校,垃圾收集,路燈等。
3 嚴格控制農產品進口
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也和中國目前的大政策不符,可是這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沒有和農村的發展聯絡上,實際上,這也是導致中國農村荒蕪和空心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你想想,為啥日本的西瓜一個能賣到100多塊錢人民幣,那是因為日本對進口的農產品嚴格限制。中國的農產品為啥賣不上價錢,也是同樣的道理。特朗普和加拿大打架,和英國打架,和德國打架,和中國打架,打來打去為什麼?你仔細看看,其中重要的一項都少不了美國的農產品出口,就是要求加拿大,德國,英國進一步放寬美國農產品的准入。而這幾個國家元首不惜和特朗普撕破臉,也是為了保護本國的農業而已。舉個例子,現在中國的大豆產量只有幾百萬噸,市場上需要幾千萬噸,就是說目前中國市場上90%的大豆都是進口大豆,這也導致中國的大豆價格長期上不去,農民種植大豆收入上不去。如果中國不進口大豆或者將大豆進口配額降低一半,你想想大豆應該是什麼價格?大豆價格上去了,農民的收入是不是也就上去了。其他的作物同理。
4 國家應出臺政策支援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在農村地區發展,留住本地人才。
農村荒廢的根源在於種地的收入太低,不足以支撐農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在家種一年地的收入可能還沒有外出打工兩個月掙的錢多,這種情況下,誰會安心在家種地?所以,結合當地農產特色,引導農村地區就地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可能是留住農村人才的方式之一。畢竟,在收入不比外出打工低太多的情況下,能在家附近上班掙錢,誰也不願意拋家離子的外出打工。把勞動人口留在當地,是保持農村經濟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5 國家應鼓勵農業科技人才進鄉村。
目前中國的科研考評體系,不但大學和中科院系列以論文為主,很多地方科研院所的考評也是一刀切,以論文和發明專利為主,這就造成了農業科技人員為了評職稱,不下鄉,反而生產出一堆無用的論文。實際上,地方農業科研院所的定位是應用研究,而不是理論研究。國家只有切實的出臺政策,從績效考評上導向,讓大量的農業科技人員走入田間地頭,解決農民的生產問題,才能切實的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
6 鼓勵鄉賢參與農村治理。
所謂鄉賢,並沒有嚴格的定義,我把他理解為村裡的“能人”。具體來說,可以是村裡出身的退休公務員,也可以是村裡出身退休的科研人員,或者年邁的企業退休管理人員,也可以是村裡腦子比較活絡的年輕人。對於前三種,國家應該從政策上和經濟上引導他們退休以後返回家鄉,在身體尚可的情況下發揮餘熱。這批人,鄉村出身,對農村留有感情,對農村問題也並不陌生。而且,因為有知識和文化,思維大膽,眼界開闊,在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和思考上遠比一般的農村人深入和透徹,對市場的分析和把握上也有其獨到之處。如果能引導這批人參與鄉村發展治理,其能發揮的作用可能遠勝於目前的一些鄉村幹部。
-
10 # 新田同鎮站長
大家好,無意間看到了這個問題,頓時想起了每次回鄉下老家路過祖亭下村看到的路邊非常醒目的大標語。標語是這樣寫的“抓住機遇 振興祖亭下”。那鄉村振興到底該靠什麼呢,下面是我的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指正一下。
鄉村振興首先靠國家政策機遇,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就是振興鄉村,發展農業。農村要快速發展,需要靠當地政府用心發展能夠帶動鄉親們致富的產業,而產業的乳化和起步又需要國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農網改造,田土治理,產業結構調整,農作物增產增效,農村的衛生與環保,基礎設施,村村通水泥路……都離不開國家政策扶持,資金扶持與技術扶持。
其次,除了國家大力扶持農業,振興鄉村政策以外,有了這麼好的機遇,再就是人才問題了。當然了,現在農村80後90後,逐漸的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了,他們是一代有文化有夢想 懂網際網路 肯學習 肯鑽研的年輕人,像這樣一批主力軍是很容易組織起來振興鄉村發展農業的。國家也正在培養以及往廣大農村輸入高文化水準的年輕幹部(比如大學生村官)。透過各大媒體也發現,政府搭建了良好的優惠政策與平臺,鼓勵和支援大學生返鄉創業。
最後總結,振興鄉村之路,發展農業離不開黨的方針與政策,離不開新一代有文化的年輕的主力軍。只要我們年輕人有夢想,肯學習,肯實幹,腳踏實地,跟著黨的方針與政策走,振興鄉村目標一定會實現的。
回覆列表
鄉村發展與城鎮的發展密不可分。鄉村和農業的發展為城鎮化和工業化提供了原料、勞動力和市場,而城鎮的發展可以拉動鄉村的發展,為鄉村和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資金和廣闊的市場,也可改變鄉村生活方式。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鄉村人口不斷向城鎮集聚,部分鄉村就會逐漸衰落,出現“空心村”、棄耕、撂荒等現象,進而引發農村人口結構和就業結構等變化。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鄉村和城鎮發展的規律性,少數鄉村隨著快速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會逐漸衰落,屬於正常發展現象,這類鄉村要透過村落調整和合並等方式,歸併到更大的村落中;還有一部分鄉村,完全轉變為城鎮化地區,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到了周邊城鎮中。鄉村振興應該關注的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鄉村發展問題。
我們國家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鄉村振興的目標、路徑和發展模型等與改革開放初期應該有本質的差異,現在鄉村振興不完全是解決溫飽等最基本的要求,而應該關注鄉村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生活方式、文化生活和鄉村環境等方面。比如鄉村居民的上下水設施建設、垃圾處理、道路硬化、交通出行、傳統鄉村文化的保護、村落建設風格和特色傳承等。在新時代和新要求下,如何振興鄉村?一是要進一步挖掘鄉村的特色資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資源發展鄉村旅遊,透過旅遊業的發展改善村容村貌,振興鄉村發展;二是發展綠色農業經濟,如吉林和黑龍江生態大米、山西的小雜糧等,打造不同型別的綠色農業基地,增加農民的收入;三是發展特色經濟作物,如水果、藥材、苗木和花卉等,透過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提升鄉村經濟發展實力;四是交通和區位條件比較好的鄉村,要積極融入城市中,在城鄉融合發展中,促進自身的發展。
鄉村振興一要靠有文化、有技術的帶動人,需要制定鄉村振興行動計劃,鼓勵能人返鄉建設家鄉,鼓勵外出就業人員回鄉發展鄉村旅遊、生態旅遊、綠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把先進的技術、新的理念等帶回鄉村。二要靠資訊,透過網際網路、農村電商,擴大農產品、旅遊產品和鄉村特色文化的宣傳和營銷力度。三要靠投入,鄉村建設欠賬較多,需要各級政府加大鄉村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鄉村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投入不僅可以徹底改變鄉村落後的面貌,也可以進一步拉動投資和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四要靠城鄉融合發展,要把城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向鄉村延伸,實現城鄉一體化。五要靠土地流轉,如可吸取“三變”經驗,即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充分釋放土地、農民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