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曰如斯
-
2 # 歷來現實
中國的家族紋章,即是這個家族的姓氏,後來它們演變成了漢字。根據上述圖案,並非只有專家才能夠看出這個家族的祖先起源,這些圖案往往代表了他們家族的圖騰或職業等其他特性。
比如:韓氏與董氏、田氏註定是從事農耕生產,韓氏家族至少已經學會使用畜力耕作;熊氏、黃氏、龍氏則分別以他們的姓氏中的動物作為圖騰;謝氏與張氏開始使用弓箭;白氏、孟氏、崔氏、周氏天性向往自由,希望自己能像鳥兒一樣飛翔於天際;萬氏和朱氏對昆蟲保持著密切的興趣。
秦滅六國後,類似日後的歐洲和日本那樣的世襲的家族勢力開始崩解,大一統的王權和郡縣制的實行,在未來的兩千多年中,統一始終是華夏大地的主流狀態,在任何一個分裂的時代,統一也是君主們唯一的終極夢想。
簡單地說,之所以中國古代史上,家族紋章沒有發展空間,是因為缺乏歐洲或日本的土壤。在古代歐洲和日本,更多的時候王權較弱,封建諸侯家族(也可以理解為村長)權力較強,不管是響應君主出兵對外作戰還是乾脆互相拼殺,家族們在盔甲服飾或旗幟武器上,必須有所區別,盾徽和紋章才應運而生,後來在它們的基礎上直接衍生出國旗國徽的概念。
大一統的王朝不需要家族紋章,甚至會打壓家族紋章的出現,那將被視為對君主權威的挑戰。這是外在壓力。
另外一個方面,中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直接導致大家族姓氏的人口太過龐大,張王李趙遍地劉,同姓相見,實在是沒有宗親的感覺。這還不算,倘若某大姓有一個家族紋章,必定會出現爛了大街的現象,達官顯貴的標誌,出現在販夫走卒,乃至乞丐娼妓身上,實在是有損家族的堂皇與威嚴。所以,紋章的產生和延續,事實上也缺乏內在動力。
-
3 # 昨天有暴雨
中國沒有吧!起碼現在是沒見到過。大家看日本電視劇還會覺得奇怪。
最早的時候有氏族的圖騰,不過這個和家族標誌差的太遠。因為家族是很後邊的事,起碼是私有制和男權崛起之後才有的。
按道理說中國是完全有可能發展出家族標誌或者家徽這類東西的,但是中國的情況很複雜,尤其是頻繁的戰亂導致世家大族都不能延續下來。身體沒有了,影子自然也不存在。
為什麼會這樣?
從標誌本身來說。中國文字出現的早,而且是象形文字。這就導致家族標誌有了更好的選擇。而且漢字的象形特點,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圖畫的作用。對比一下日本,唐朝以後才有的文字,而我們戰國三國時代旗子上就寫的文字。
從政治角度說。中國很早就在一定程度上消滅了家族制度,而且家族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作為大一統的統治者家族的榮耀和權勢就是對王朝的威脅,所以反映家族的標誌是很少見到的。但不是沒有其他的,比如有家訓什麼的,只是中國家族選擇了其他手段。
從商鞅變法打擊貴族(嬴氏)到隋煬帝的科舉制度,都在做的就是用人上不受貴族大族影響,儘量做到公平,改變以往人才選拔受貴族大族控制的局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世家大族包括貴族皇族王族都不能長期延續下來,通常說來大王朝一兩百年就沒了,一改朝換代世家大族就要換一波。在朝代內部,富貴不過三代也是常有的事。
中國的家族還有分家的制度,就是本來在一起的,成年了就要分家,一分家就會導致利益上的矛盾和力量的削弱,這也是統治者樂見的。
從流傳下來的各家思想,在用人上基本都贊成反對用人唯親,也就是說這就杜絕了啟用家族內部人員。所以從思想層面上說,人才選拔首先就是才能和道德而不是他和你的關係的遠近。
最後說一下,在中國歷史上凡是家族壯大的時候,皇權和王權一定很難受。比如秦國從孝公到始皇一直受到本族和母族的掣肘,西漢的七國之亂和晉朝的八王之亂真的讓後世英明的皇帝們膽戰心驚,還有就是唐朝的世家大族讓太宗高宗武則天都做什麼事都很為難。諸如此類,皇帝們自然不會讓家族做大,至於反應家族榮耀的標誌就更別想有了,至於有幾本家訓勸人為善盡忠還是可以的。
至於平民們,古代能吃飽飯享受太平日子就不錯了,是不會想到這麼多的。
瞎編的。
-
4 # 三春白雪
日本的家紋起源於十一世紀,幕府時代的崛起,武家開始與公家分庭抗禮,出現了擁兵自重的大名,大名之下的武士從屬於其主,成為其家人,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結構。幕府將軍作為全日本武士的最高領袖,給從屬於其統治的武士分封土地,從大名開始一直到最低階的足輕武士,都可獲得土地並以苗字著稱。古代日本的姓其實不多,苗字的使用卻很頻繁,明治後兩者就混合了。一家的家元由長子承襲,次子往往有機會自立家門,就衍生出不同的苗字(氏),這個和春秋戰國時中國的情況差不多。但是,日本的卻萌生了代表家族的圖案性符號家紋,這個與中國古代迥異。這是因為日本的武士階層其實等級森嚴,下級武士從屬高等級武士,戰時低階武士必須無條件服從其主家參加戰鬥,而且必須自備盔甲兵器,當然軍服也得自備。由於像足輕武士這樣的低階武士往往無力籌備武器以外的東西,造成一支軍隊軍服不統一,影響戰場上的敵我識別。於是,主家就統一提供一面綴有其家紋的旗子,插在士兵背後,作為識別。這樣,圖案性的家紋追求識別性的特徵也得到了突出。家紋也成為家族的識別標誌在禮服,用具等方面廣泛使用,蔚為大觀。而中國古代計程車兵,基本上成為職業性的,不會出現日本的情況,戰爭中透過服裝就能識別,再說中國古代戰爭規模遠遠超過日本,也不需要這樣的識別。再加上中國古代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度,大家族制度的崩潰,很難出現家紋的環境。目前坊間出現的圖騰化的百家姓,完全是臆造出來的。原始社會象形文字時代,大部分姓還沒有產生,很多姓也並非部落性質的結果,職業類別如陶這樣的姓,是不可能也沒必要打面旗幟出來的。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文字早就成型,諸侯國的旗幟上也不會出現象形文字作為標誌的。事實上,部落時代傳統也留下了一些識別性的符號,如秦國祖先大業,其母女脩在河邊浣衣,見玄鳥生一蛋而得孕生大業,故後世秦奉玄鳥為圖騰,到始皇統一天下時,衣服旄旌皆尚黑。可以說黑色是秦朝的標準色,旗幟上出現玄鳥圖案也是自然的。但漢以後,朝廷並沒延續這樣的圖案化標誌。
-
5 # 紫蘇孟婆湯
盾徽啊紋章什麼的用來幹什麼的?只是用來區分敵我而已。兩軍對壘,各自亮旗,從旗上看出對戰雙方是誰,不僅僅歐洲日本,中國也有旗子,中國旗子上掛得?姓氏。所以中國的家族標誌就是姓,正所謂城頭變幻大王旗
-
6 # 麥田裡的守望者89778126
為了維護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自秦代商鞅變法開始就不允許大家族存在。商鞅要求成年男子出戶自建家庭,唐太宗打擊山東五姓,宋仁宗拆分義門陳氏都是這個目的!還家徽,引起皇帝猜忌會被滅族的!
-
7 # 先秦簡史
族徽產生的前提是封建社會,因為只有封建社會,才會有長久的貴族!
中國早在戰國末期,就已經結束了封建社會,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長久的貴族,而只有能夠傳承幾代的官員。如此一來,又怎麼可能會有族徽產生呢?
相比之下,歐洲的封建時代很長,日本的封建時代也很長,其結束時間,都是在近代。這麼長的時間足以產生出族徽了。
問題來了,為何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沒有族徽呢?
答案也許是,那個時代沒有足夠好的載體吧!畢竟布帛不規整,易腐爛;而在金屬等器物上雕刻,在那個時代也不容易!
另,有人說象形文字的姓氏是中國的早期的族徽!首先需要把姓氏二分。早期中國姓和氏是不同概念。姓比氏先存在,其目的是別婚姻。就目前已知的古姓有十多個,如果他們是族徽,是不是有些少了。相比之下氏是挺多的,不過那是後來的事。那麼稱氏為族徽合理嗎?似乎也有問題,譬如屈原之氏得自於地名,其祖先被封在屈地。把地名作氏勉強說得過去,古人也是一直這麼做的,但把地名作族徽,就感覺有些上不得檯面了。是不是要畫地圖啊?
-
8 # 種花家的會員某某某
我來告訴你們,首先中國解放後沒有家族,也不認可家族,更不允許有家族!如果一定要說一些所謂的有錢人是所謂的家族也無所謂,反正就是湊數唄,然後就是他們的標誌呢,大家其實都知道,那就是裝逼,炫富,坑爹,各種沒下線!當然了這些不是他們的全部,也有個別好的,但真的不多,可以忽略不計!這就是中國特色的你所謂的家族
-
9 # 漁耕樵讀
什麼是家徽?
知道圖騰嗎?那就是最原始的家徽。原始人剛開始用圖騰來嚇敵人,後來敵人學聰明瞭,就只能用來安慰自己了。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
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其實可以合理判斷,皇帝訓練的這些猛獸只是其征服各個部落的圖騰。
歐洲和日本各個家族之間都擁有相當大的勢力,他們相互爭鬥,就延續了這個傳統。
以中國家天下的特點,家族勢力越來越淡化,只剩下一個全國的家徽那就是龍。
-
10 # 王司徒軍武百科
略看了一下題中很多人的回答,似乎都喜歡拿那個圖騰來說事。所以我出來說一說。
大家要失望了,那個圖騰並非古物,只是根據一些資料進行創造的,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大有的創作物。算是一種有趣的,蘊含了部分真實內涵的美術作品。
引用一段訪談:
北京科技報:您在創作姓氏圖騰的時候,有什麼依據嗎?王大有:我在創作姓氏圖騰的時候,主要依據甲骨文、金文和楚國的《鳥蟲書》還有在一些出土文物中的陶器和玉器上的族徽。鳥蟲書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國的文字,它使得實用性的文字增加了很強的可觀賞性。還有就是口口相傳的神化傳說,但沒有考古依據。
所以,再別把那東西拿出來說是自己家的家徽圖騰了,當代人的藝術抒發而已。
實際上,沒有任何的文獻或者實物證據,表明中國自氏族社會以後,擁有各自區分的徽標這種東西。當代加入了藝術家自我考慮的東西更不可能被當做圖騰印記,真要找,還不如從原生的甲骨文和金文等象形文字的原初上去尋找。
中國從家族封建時代以後,就沒有家族標誌了。因為,天下只有一家,皇權是至高無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家天下的格局,規定了“你們都是天子的家奴、屋子裡的物品”,“官員們幫助皇帝放牧他的牛羊牲畜”。認得天子的龍圖騰就行了,整那麼多其它的東西做什麼?
當然,龍不僅僅是天子的徽章,只是被“家天下”的集權制度給攫取了。實際上這個圖案屬於全部的華夏人民,某種意義上是中華的共同紋章。
家天下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度不允許出現不同於自己的東西。早期的家族徽章之流,早在周朝就消亡了。
而初期的族徽其實和文字並沒有本質的區別,自春秋開始下來的姓氏,多是以國、以城、以地為姓氏,也算是一種繼承。
所以說,理論上,漢字本身就是一種傳達了家族資訊的徽標。尤其是早期時候,姓、氏區分鮮明,底層百姓難得有姓氏的時候,文字更能凸顯出自己徽標印記。
在門閥士族興盛的年代,所謂的家族徽章也沒有大行其道。華人本質含蓄又浪漫的文化似乎對如何彰顯出自身的家族,擁有非常強大的自信和邏輯——倘若家族足夠顯赫,還用到處吹噓什麼名頭打廣告麼?
例如出了“至聖先師”的孔家,在齊魯一地淵遠流長,哪個朝代不封供一番?
還有三國魏晉的那些名士,報出名號,皆以地名為字首,圈內人一聽,就能連猜帶度的明白對方是寒門還是士族,是名門還是小派。
知道族譜的人,應該都明白有“字派”,這也是一種隱含的“家族標誌”。不光表現了傳承,還能表明位置。幾個大的字派一對攏,就是最初分開家時的淵源。
所以,我們雖然很遺憾的,沒有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到關於家族圖騰的隻言片語,卻並不代表每個家族們沒有曾經出現過自己的分辨方法。只是這些東西隨著歷史的前進而被稀釋成了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就如同華夏民族從黃河邊的一個小部落,大而化之成為如今的模樣。曾經區分他們氏族的花紋,也已經成為人人都烙印在精神裡的東西。
-
11 # 馬賽克1989
落後文化的歷史遺留產物而已。咱們中國從秦朝開始就書同文了,沒必要整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西方古代語言文字種類太多,為了讓大家都認識只能用圖畫表示領地或者權力範圍。在中國大門口寫個李府張宅就一目瞭然了。城門口也會有城鎮名。打仗的時候曹操的就打個魏字旗,劉備就打個漢字旗。至於日本文化程度更低,連姓名都是鬧著玩的。青龍幫的紋個龍,菊花派的畫個菊花,斧頭幫紋個斧頭之類的。
-
12 # 明月夜938
觀此問,方知門閥世家,統治華夏,唐宗宋祖,斗門閥又靠門閥。失望透頂啊,兩千年封建關係,從沒變化。哪有國?只有家!
-
13 # 風來翰墨香51008135
中國的姓氏就是自己家族的族徽,遇到有戰爭攻伐出行圍獵之類的大型集體活動,只要打出帶有姓氏的旗幟就可以了。而西方或者日本,總不能在旗幟上寫上“Macdonald”、“”Rodríguez“”或者“正親町三條”……風一吹,旗一飄,一個字母都看不清,難道用旗幟的顏色來分辨誰家的隊伍?
-
14 # 四腳朝天獸PLUS
外國佬只知道搞特立獨行。,所以圖騰一個比一個怪。華人早就玩這一套玩膩了。,合併來合併去,一條龍就出來了。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中國的家族圖騰就是中國的姓氏圖騰。
不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很多東西隨著社會變遷慢慢的退出了大眾視野,導致很多人對傳統的事物不知道,不熟悉了。
但隨著現在國家日益重視傳統文化,相信很快就會在人們生活中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