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歸槽山人
-
2 # 張加林11
譯:無論為人處世治國為民事奉天命,都不如要所謂的小氣吝嗇.如要保護好個體的精氣神,不妄自菲薄,少斫傷.不違背養生之道,預防疾病做到心身健康,才能頣養天年.如要養護國,家的寶貴的人文資源財產.就只能養精蓄銳,精打細算,勤儉節約,聚沙成塔,積腋成裘.不能大手大腳,胡作非為,勞民傷財,舖張浪費,才能府庫盈實.不然坐吃山空,立吃地陷.那能預先及早及時隨時應對急難,不測饑荒天災人禍突發戰爭保家衛國行軍打仗之不時之需呢?那麼如何做到備糧備戰備急,就先要重視日常積人德積物德.積賺的人德物德越厚重盈實,那無不克的境界能量就越大.這就能富可糴國.因此就不能拋棄這重積德就是生國保國給人生命的父母一樣.所以要堅持奉行重積德就能國運長久,不傷身心就能長壽.這就是說與那年代久遠的參天大樹一樣,一定是要根深柢固,方可延長生命長久的看到這花花世界了!
注:①嗇sè:吝嗇,小氣.此指樸素,節儉,簡約.
②蚤:同早,及早,預先.服:奉行,從事.
春江如練
驕奢淫逸多亡國,
儉用慎行可興家。
鑿石引渠流不息,
春江如練到天涯。
題記:以其看誰解讀得好,不如自己解讀。《道德經》第五十九章,本章節旨在說明治理百姓和保養身心,應遵循天道自然,發揚愛惜身心,愛惜自然的精神,這種精神濃縮為一個字即是“嗇”字。嗇即是節儉之意。從節儉開始,不斷地積蓄力量,持續的節儉即是不斷的積德。不斷的積德,就沒有什麼是不能攻克的了;不斷的積德,則國家的根基便能根深蒂固,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魏徵上書唐太宗諫文說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意思就是說:不惦念處在安定的環境,而要猜想到會出現的危難,警惕奢侈,踐行簡樸;不要做出砍掉樹木的根,然而卻希望樹木長得茂盛,不要有堵塞水的源頭,卻希望流水長久的錯誤行為。老子的核心思想認為:治國之道,持家之計,皆從節儉入手,不斷的積蓄,才能修養天機,積蓄力量和精神,從而達到欣欣向榮的境界。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唯嗇,是謂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