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兒童國寶故事>>中寫過這個故事。
在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內, 有一件與“後母戊大方鼎”齊名的青銅尊, 銅尊的內壁底部有122個銘文, 記錄了周王室的一位重臣, 放言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的故事。 銘文中,“中國”二字首次現身器物之上, 這是我們每個華夏子孫引以為豪的祖國名稱 在泱泱五千年曆史長河中的首次嶄露。 就是這樣一尊稱之為“國寶重器”也絲毫不過分的文物,曾經竟淪落廢品站與破銅爛鐵為伍,飽嘗日月風霜的侵蝕,甚至幾乎回爐鑄銅。 具體怎麼回事,還要從1963年說起。
何尊正面,西周早期,通高38.5cm,口徑29cm,重14.6kg,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收藏。(圖片由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提供)
那年6月,寶雞縣賈村鎮賈村村民陳堆家老屋住不下,就租了隔壁陳乖善的兩間房子住,院子後面是個3米高的土崖。當年8月的一個雨後的上午,陳堆家的後院土崖坍塌了一塊,陳堆發現土崖上好像有亮光,於是就和妻子張桂蘭用手和小钁頭刨,結果在坍塌的土崖上刨出了一個怪模怪樣的青銅器,夫妻倆不懂文物鑑定,便暫時將其放在閣樓上裝糧食。 第二年,陳堆夫婦因故要去外地,臨走時將青銅器交給哥哥陳湖保管。
1965年,因生活困難,陳湖將弟弟寄放的青銅器賣到了廢品收購站。廢品收購站的師傅也不懂文物,便將這個鐵疙瘩與其它廢銅爛鐵存放在一起,準備送冶煉廠。於是,這個沒被認出來的“國寶”險些要和廢銅爛鐵一起回爐熔化。 天佑中華,一個月之後,也即1965年9月,寶雞市博物館一位叫佟太放的幹部在一個廢品站中看到了這件銅器,覺得有一定價值,向領導彙報後,博物館再以30元的價格將這件青銅器買走。經考古人員初步鑑定,認定這是一尊西周早期時的青銅酒器,高38.8釐米,口徑28.8釐米,重14.6公斤,其上的浮雕被稱作“饕餮紋”。 時光荏苒,到了1975年,為紀念中日建交,國家文物局要在日本舉辦中國出土文物精品展,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先生赴京組織籌備。經稽核後,馬承源很快從全國各地調集了100件一級文物,其中就有寶雞出土的這件饕餮紋銅尊。 馬承源過去只聽說但沒有見過這件銅尊,見到實物後,反覆看了好幾遍,心中一直納悶,這麼大的器物為什麼沒有銘文?隨即他用手在銅尊內壁、底部反覆摩挲,忽然感覺底部某個地方似乎刻有文字。他大為振奮,隨即讓人送去除鏽。 何尊銘文拓片,“宅茲中國”見左起第6行上4字 經過清除泥土和鏽跡,果然在銅尊底部發現了長篇銘文。
馬承源高興至極,馬上做了拓片,經研究,隸定出的銘文有122字。這122個字,揭開了3000年前的一段往事: “中國” 周成王五年四月,一位叫“何”的周王室重臣,在剛建成的洛邑(周朝金文稱“成周”、“王城”)受到新居那裡的王的訓誥和賞賜。“何”用得到的賞賜,鑄成這件銅尊,記載這一重大殊榮。其中有一句“餘其宅茲中國”,意思是“我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這是“中國”二字作為片語首次在器物上出現。 “中 ” “國” 那時,銘文“中”,是一面飄揚的旗幟,高高升起。讓人不禁想起今天飄揚在各個重大場合的五星紅旗。 那時,銘文“國”,是一個持戈計程車兵,昂首屹立。就像今天的共和國士兵在默默守護著和平。 那時的中國,是一個小小的地名。 今天的中國,是十幾億中華兒女共同的家! 事後,馬承源將其命名為“何尊”。也因為這一重大發現,國家文物局取消了何尊赴日本展出的安排。
1998年,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建成開館,馬承源應邀而來。在新落成的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參觀時,聽講解員介紹“何尊是鎮館之寶”時,他當即指出:“它應是鎮國之寶,不僅僅是你們的鎮館之寶。” 為了確保文物的安全,2002年1月,國家文物局印發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全國有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出,“何尊”便是其中之一。 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時至今日,“何尊”仍儲存在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內,供遊人觀賞。其價值連城,重若千鈞,舉世矚目,華人應該銘記的一件國之重器。
曾經在<<兒童國寶故事>>中寫過這個故事。
在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內, 有一件與“後母戊大方鼎”齊名的青銅尊, 銅尊的內壁底部有122個銘文, 記錄了周王室的一位重臣, 放言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的故事。 銘文中,“中國”二字首次現身器物之上, 這是我們每個華夏子孫引以為豪的祖國名稱 在泱泱五千年曆史長河中的首次嶄露。 就是這樣一尊稱之為“國寶重器”也絲毫不過分的文物,曾經竟淪落廢品站與破銅爛鐵為伍,飽嘗日月風霜的侵蝕,甚至幾乎回爐鑄銅。 具體怎麼回事,還要從1963年說起。
何尊正面,西周早期,通高38.5cm,口徑29cm,重14.6kg,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收藏。(圖片由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提供)
那年6月,寶雞縣賈村鎮賈村村民陳堆家老屋住不下,就租了隔壁陳乖善的兩間房子住,院子後面是個3米高的土崖。當年8月的一個雨後的上午,陳堆家的後院土崖坍塌了一塊,陳堆發現土崖上好像有亮光,於是就和妻子張桂蘭用手和小钁頭刨,結果在坍塌的土崖上刨出了一個怪模怪樣的青銅器,夫妻倆不懂文物鑑定,便暫時將其放在閣樓上裝糧食。 第二年,陳堆夫婦因故要去外地,臨走時將青銅器交給哥哥陳湖保管。
1965年,因生活困難,陳湖將弟弟寄放的青銅器賣到了廢品收購站。廢品收購站的師傅也不懂文物,便將這個鐵疙瘩與其它廢銅爛鐵存放在一起,準備送冶煉廠。於是,這個沒被認出來的“國寶”險些要和廢銅爛鐵一起回爐熔化。 天佑中華,一個月之後,也即1965年9月,寶雞市博物館一位叫佟太放的幹部在一個廢品站中看到了這件銅器,覺得有一定價值,向領導彙報後,博物館再以30元的價格將這件青銅器買走。經考古人員初步鑑定,認定這是一尊西周早期時的青銅酒器,高38.8釐米,口徑28.8釐米,重14.6公斤,其上的浮雕被稱作“饕餮紋”。 時光荏苒,到了1975年,為紀念中日建交,國家文物局要在日本舉辦中國出土文物精品展,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先生赴京組織籌備。經稽核後,馬承源很快從全國各地調集了100件一級文物,其中就有寶雞出土的這件饕餮紋銅尊。 馬承源過去只聽說但沒有見過這件銅尊,見到實物後,反覆看了好幾遍,心中一直納悶,這麼大的器物為什麼沒有銘文?隨即他用手在銅尊內壁、底部反覆摩挲,忽然感覺底部某個地方似乎刻有文字。他大為振奮,隨即讓人送去除鏽。 何尊銘文拓片,“宅茲中國”見左起第6行上4字 經過清除泥土和鏽跡,果然在銅尊底部發現了長篇銘文。
馬承源高興至極,馬上做了拓片,經研究,隸定出的銘文有122字。這122個字,揭開了3000年前的一段往事: “中國” 周成王五年四月,一位叫“何”的周王室重臣,在剛建成的洛邑(周朝金文稱“成周”、“王城”)受到新居那裡的王的訓誥和賞賜。“何”用得到的賞賜,鑄成這件銅尊,記載這一重大殊榮。其中有一句“餘其宅茲中國”,意思是“我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這是“中國”二字作為片語首次在器物上出現。 “中 ” “國” 那時,銘文“中”,是一面飄揚的旗幟,高高升起。讓人不禁想起今天飄揚在各個重大場合的五星紅旗。 那時,銘文“國”,是一個持戈計程車兵,昂首屹立。就像今天的共和國士兵在默默守護著和平。 那時的中國,是一個小小的地名。 今天的中國,是十幾億中華兒女共同的家! 事後,馬承源將其命名為“何尊”。也因為這一重大發現,國家文物局取消了何尊赴日本展出的安排。
1998年,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建成開館,馬承源應邀而來。在新落成的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參觀時,聽講解員介紹“何尊是鎮館之寶”時,他當即指出:“它應是鎮國之寶,不僅僅是你們的鎮館之寶。” 為了確保文物的安全,2002年1月,國家文物局印發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全國有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出,“何尊”便是其中之一。 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時至今日,“何尊”仍儲存在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內,供遊人觀賞。其價值連城,重若千鈞,舉世矚目,華人應該銘記的一件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