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格蕾絲lin

    好大的話題,七十年代我才剛出生。感覺最大的變化是錢不禁花了,人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心浮躁沸騰,沒有以前淳樸了,生活節奏逐漸加快,環境破壞加劇……

  • 2 # 使用者正好1052

    我只說自己79年成家住不到10米的平房,到90年一家三口擁擠這平房裡,孩子作業要在床上作,如今北京有三套房子公230米,一家五口,出租一套,兒子兒媳,現在失業。兒子拿失業金,兒媳婦,享受4050待遇,老兩口年退休金10萬.實話實說

  • 3 # 閒庭信步5745

    說說我自己的感覺,生話條件好了,人情淡了,人和人之間缺乏信任感,階級分化了,勞動光榮沒人提了,教育,醫療,住房,成了當今百姓的三座大山,壓力山大,

  • 4 # 山谷野人

    說起來,真叫人感嘆不已,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人們真的是付出了很多,我們甘肅中部乾旱山區,老不下雨,沒有水澆地,靠天吃飯,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口號:天大旱,人大幹!於是搞農田基本建設,大會戰,把幾個村的人整到一起,人山人海,紅旗招展。地平整了不少,但是不下雨,莊稼還是不行。每年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糧。

    八十年代以後,還是那麼一些土地,不知為什麼,生活逐漸好起來,首先是口糧夠吃,後來一年一年有了餘糧,吃飽,吃不完。家裡開始添置東西,記得八十年代最初一年,村裡的小夥子們興起了趕時髦,一個一個買嶄新的上海牌手錶,如遇村裡誰家娶媳婦什麼的喜事,小夥子們爭先恐後趕熱鬧,花拳行令,裸衣袖露出閃光錚亮的手錶,真是羨煞人也。

    在稍後,欣起買腳踏車,縫紉機,錄音機這些玩意,走在小巷,滿耳朵是錄音機穿出的時髦流行歌曲。時光在前進,村裡又興起建房熱,幾乎家家都該起了新房,而且建房質量也在攀升,開始是傳統木質雙梁雙嵌,塞扣板,出簷堂屋,發展為磚木結構,樓板,現澆的現代化新住房。

    再後來,家家買來手扶拖拉機,小四輪拖拉機,有的家庭開始買大型運輸汽車。

    到世紀後,就不說了,發展太快,進城上樓,買小車。………

  • 5 # 童趣兩無猜

    我曾生活在河北,內蒙,兩地。七十年代以前的農村,河北磚瓦房甚少,而且都是土改時分的,房齡都在三四十年以上。大部分都是茅草屋土坯房。

    而內蒙,磚瓦房更少,一個大隊也超不過三戶,大多住用土築的拱形屋頂的土房(房頂是用穰秸泥抹的)冬天漏風夏天漏雨。

    兩地都吃不飽穿不暖,衣服補丁摞補丁,糠菜半年糧。

    沒電,沒油路(瀝青路)不通車……。

    自八十年代起至今,人民富裕安居樂業,住高樓大廈,錦衣玉食。高速高鐵私家車,手機,寬頻,網際網路。

    以上都是經歷過的,絕無虛言。

  • 6 # 退休後時間

    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從穿的破破爛爛到衣服多的沒處放,從買不起腳踏車到買了汽車,從一條街上沒幾臺收音機到家家戶戶大電視機,從發個電報跑幾里地到人手一部手機,從一家幾口住一間破房到多數家庭住了樓房,從知識越多越反動到重視文化人,從畢業就下鄉,到自己選擇就業,從買東西憑票還要走後門到買東西的是大爺,從半夜起床排隊買蜂窩煤到家裡安了天然氣,等等。

  • 7 # 寧儉堂徐

    1977年,我從太倉回到蘇州,結束了將近十年的插隊生活,因此對城鄉變化都深有體會。

    插隊十年,農村面貌變化不大,大部分的太倉農民仍然住在解放前的房子裡。農民想造房子,一是沒錢,但最主要的是買不到建材。好在太倉農民仍然保持著一家只生兩個孩子的老傳統。

    分田到戶後,沒幾年功夫,家家都建了樓房,改變了幾百年的一家只有一間臥室的狀態。

    回城以後,除了體力上與農村有天壤之別外,其他基本沒有多大差別。

    改革開放後,物質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房的變化最大。五十年代後人口增加快,,這些新增人口進入婚齡後的最大困難是沒有婚房。以至於城裡出現了三代同室。據統計,蘇州城裡的民居面積直到八十年代末才達到1949年的民居面積,原因是建的太少,而原有民居辦了很多工廠。

    吃的方面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看看滿大街的胖子就知道了。以前難得一見的水果,現在到處都是。

    穿的方面,以前沒有誰穿沒補丁的衣服,現在除了起裝飾作用的補丁,還真見不到補丁了。

    現在馬路建的再寬,也難免堵車,私家車實在太多了,這是過去做夢也不敢想的事。

    過去“通訊靠吼”,現在智慧手機人手一個。

    生活的變化實在太快了!

    和過去無法比的是家庭財富的積累,七十年代末,幾乎家家無存款,現在人均十萬的城市有好幾個。

  • 8 # 裝腔做勢

    自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偉大轉折。

    由過去的計劃經濟正式邁向市場經濟。就業,工作呈現出靈活性和多樣化。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

    由過去的吃不飽,到現在人人營養過剩。土坯房不見了蹤跡,取而代之的洋房高樓。朝發夕至的長途高鐵客運,和遍佈大街小巷的私家車,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快捷靈活的旅途享受。

    而從國家層面來說,科研,軍事,航空,基建……,各個領域的卓越成就,讓世界各國驚詫萬分!

    總之,從改革開放號角吹響的那時起,中國真正走上了強國富民的快車道。

  • 9 # 吳德兵4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正在部隊受到了黨的更好的教育,受到各級首長的愛護,和戰友們在一起學習,訓練,施工,星期天和戰友們青島逛一下街,有的和戰友在清清河邊談私言。

    退伍後,戰友們在祖國的各地積極參加祖國的各項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我也回到農村,民政局沒讓我去完成學業(我們同學同乘一列火車使往山東膠縣站下車),在農村,在黨的領導下,作為一個黨員,帶頭交公糧,三提五統,農業稅,計劃生育等等,在農村盡一個農村黨員應盡的職責。

  • 10 # 樹月孤舟

    從八十年代開始,分田單幹以來,人的思想觀念變了,想如何種好地,如何賺錢了。

    現在農村建新房國家給補貼,所以一般家都建起新房。2006年國家不收農業稅,還給直補貼。年青人都到城裡打工,小孩子都到城裡上學,老人在家種地。村裡通了水泥路,路兩側有太陽能燈,晚上亮。馬路兩邊栽樹,種花種草,有人管理,村落整潔乾淨,有的人家買了小車,電動車。

  • 11 # 徐地本

    就我而言,此前我活在地獄之中,此後我才來到美醜並存的人間,還差一步一一更多的錢,進入伊甸園。我尤其感謝鄧公的商品房戰略,我立馬敏感到了什麼,所以有所斬獲,同時帶來觀念的天翻地覆,是革命性新生與復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鴉片戰爭是因為英國在中國大肆販賣鴉片,清朝禁菸而導致的戰爭,那麼西方真的代表文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