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DS影片
說鴉片戰爭是因為英國在中國大肆販賣鴉片,清朝禁菸而導致的戰爭,是沒有什麼爭議的。
清朝對鴉片的禁止和封鎖可以追溯到雍正時期,規定販鴉片者充軍,私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眾律,擬絞監候。此後乾隆、嘉慶直到道光均反覆重申禁菸令,也就是說在當時的中國,鴉片本就是一個違禁品。
但馬克思老祖宗說得好,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鴉片的利潤有多高不用贅述,“在最好的年代,鴉片的利潤高達每箱一千銀元。”俗話說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清政府對鴉片走私動真格,無異於在英華人身上割肉,由此引發鴉片戰爭也屬順理成章。
至於近年來流行起的給英華人洗地的說法,說英國之所以需要發動戰爭,並非是為了保護從鴉片貿易中獲得的利益,而是因為中國是“傲慢的”“排外的”,需要武力迫使其向“進步”與“自由貿易”開放,簡直搞笑。且不說“文明的”英國有沒有權力強迫一個主權國家與之進行貿易,為了暴利向他國走私被明令禁止的違禁品,這也算文明?難道你走在大街上,有人拿刀指著你非要賣給你兩坨屎,還說這是自由貿易,這也是文明嗎?
美國當年獨立戰爭的源頭是波士頓人將他們認為損害了他們利益的英國茶葉給倒進了海里,沒有哪個美華人說這損害了所謂“自由貿易”,錯在美華人身上。美國獨立戰爭50年後,鴉片到中國倒成了必須由“自由貿易”保護的商品了,這就是某些人的“文明準則”。對付這些人面獸心之徒,除了拿槍乾沒別的選擇。
-
3 # 歷史神秘人
的確清朝禁菸行動直接誘發了後來的中英鴉片戰爭,鴉片為什麼有如此大的能量導致兩個國家的戰爭,其實鴉片的背後是一場利益的戰爭,是英國不得不用武力開啟清朝的國門,讓英國的貨物和中國的商品更加方便的貿易而引起戰爭的。
在鴉片戰爭之前,英國能夠打入中國市場的利器只能是鴉片,清朝一直賺英國的錢,英國卻沒有賺清朝的錢,英國的商品流入不了中國的市場,中英貿易是逆差的,英華人很難受的。本來英華人從乾隆時期兩次派大使出使清朝,就是希望清朝開啟國門,建立通商口岸,可是清朝統治者卻以天朝上國自據進行閉關鎖國政策,這讓英華人很不爽。畢竟中國的茶葉和絲綢瓷器等等在歐洲是暢銷商品,歐洲需要大量這些東西,可是閉關鎖國讓雙方的貿易很困難,很麻煩,中國很少買英華人的商品,中國對中國的貿易是出超的,一直賺英華人的錢。英華人為了扭轉這個地位和不利局面,本想用武力開啟中國國門逼清朝答應開通商口岸,可那時英國還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於是就想到了鴉片可以從華人身上謀取暴利。的確鴉片確實大大賺了華人的錢,扭轉了英華人在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大量的鴉片不僅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也殘害了華人的身體,清朝政府不能容忍,只好禁菸了,結果英華人唯一的暴利手段被掐斷,自然戰爭就爆發了,鴉片戰爭爆發,清朝輸了,英華人如願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更多的商品流入中國,中國成了英國原材料供需地了,賺了大量華人的財產。
鴉片戰爭可以說是貿易戰爭,英華人用武力的做法的確很不文明,談判不成,你就開打,這也太粗暴了吧,也太不文明瞭。當然清朝也是有責任的,目光短淺,看不到世界在變化,心胸狹窄,以為自己高高在上,結果英華人用炮火打醒了華人,什麼才是現代文明。當然英華人覺得當時的中國經濟結構是很落後的,是落後西方國家文明一代確是事實。在英華人看來,中國的小農經濟賺不了大錢,遠遠落後於現代工業汲取財富的方式,比不上機器去賺取財富來得快。靠田地能賺到什麼大錢啊,應該搞航海貿易,現代化機器生產才行,人工生產太落後了。英華人是第一次工業爆發的國家,自然看不起中國的手工落後生產,這是很正常的事。當然英華人用武力征服了中國,宣示了自己的高傲,在他們看來,用武力開啟你的國門是幫助了你,是把先進文明傳授給你,你應該感激。知道現在歐洲西方國家都否認以前的殖民統治的歷史,他們從不認為殖民別人是錯誤,反而把自己包裝成為傳授先進文明的聖人,這是非常厚顏無恥的,這也是歐洲人的通病,認為就他們是文明人,這種偏見一直都存在。
鴉片戰爭讓我們明白落後就要捱打,但是並不能代表英華人就是文明的,他們從來就沒有文明過,英國殖民的時代所賦予的往往是血與淚,帶來是災難,剝削壓榨多少國家的財富,這樣的行為是文明嗎,應該是強盜所為吧!我們不應該感謝他們,反而記得這個教訓,自詡文明的西方人其實還真沒有多少文明呢!
-
4 # 歷史中簡堂潑潑熊
18世紀的英國徹頭徹尾就是一個偽君子,他利用鴉片殘害其他國家,自己卻從中牟取暴利。其實早在四千年前,鴉片已在歐洲、中東和北非傳佈,到了中世紀,鴉片伴隨阿拉伯商人成為全球熱門商品,然而,我們真正意識到鴉片的危害還是始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它是東方“大清帝國”與西方“大英帝國”的首次交手,遺憾的是清政府輸的很徹底,鴉片開始肆無忌憚地殘害華人。
自此,近代中國日益國步艱危,而英國得以緩解其“日不落帝國”的危機。。鴉片之於中國,有著切膚之痛。它不僅表明近代中國的國力羸弱,也暴露出整個國家現代知識的匱乏與科學傳播的滯後。這從鴉片消費屢禁不絕可見一斑。
早在1838年,林則徐已經測算出整個中國至少有1%的人口吸食鴉片,當時的人口有4億多,那麼1%吸食者即400萬。而這個數字他還是認為比較保守的。那個時候英國是鴉片傾銷的主要責任者。1799年,走私進入中國的鴉片只有4113箱,而在兩次鴉片戰爭結束後,進口鴉片達到了1861年的6萬擔。
1869年,清政府與英國重新修訂《天津條約》,趁機提議在中國和英屬印度同時禁止罌粟種植,聲稱:“根除(鴉片)這個大毒瘤就是英國的善行”,然而,無恥的英國怎麼會同意這項決議呢。非但如此,鴉片進口還出現了數量激增,達到1879年的歷史峰值8.3萬擔。
隨著鴉片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參與全球貿易以來的貿易順差轉變為1827年之後的持續貿易逆差,緊接著短短五年內,白銀外流即從104.5萬銀元飆升至2888萬銀元。為了抵制進口鴉片把白銀掏空,清政府不得不自殘在幾乎所有省份都種植罌粟並自制鴉片,導致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患上了“鴉片依賴症”。
據當時歷史資料統計,1900年前後,中國版鴉片已比進口多出9至10倍,在1906年的產量更達到58.4萬擔,是同期進口鴉片5.4萬擔的十倍還多,約佔當時世界鴉片總產量的90%。由於貨物充足大量的平民百姓加入吸食鴉片的隊伍中,僅四川一省,便有七成左右男性沾染鴉片,這是多麼的恐怖。
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一文中曾經寫到:英國政府“擺著一副基督教偽善面孔”。這句話指的是英國一方面透過取消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壟斷權,假裝自身與鴉片貿易沒有關聯;另一方面,卻強迫自己治下的印度種植罌粟,並按照中國吸食者的口味提煉和調製鴉片。
在馬克思發表《鴉片貿易史》之後兩個月,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的附屬條款《中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條約第五款規定:“洋藥準其進口,議定每百斤納稅銀三十兩。”洋藥即鴉片,此條款意味著中國一向禁止的鴉片貿易被迫合法化。
1868年對於英國是一個特殊的年份,英國最新《藥房法案》終於獲得透過,鴉片在英國國內被正式列為毒品,然而令人憤怒的是這一年進口到中國的鴉片卻達到了54000擔,此後還是保持連年上漲,並於1879年創造了鴉片進口峰值。一方面英國在本土宣稱鴉片有害,另一方面卻向中國大量傾銷。就此,一向自稱是世界上最文明的英國知識階層是否存在道德上的內疚呢?
其實當時英國還是有一部分人心存良知的,比如年輕議員威廉·格拉斯頓旗幟鮮明地反對“這種不光彩的、惡毒的買賣”,認為英國的國旗不應該去保護無恥的走私生意,這是會給這個國家蒙上永久的恥辱”。為此他召集了議員開辯論會準備彈劾外交大臣巴麥尊。此次辯論的最終結果是,贊成彈劾巴麥尊的262票,反對彈劾的271票,這個票數還是說明當時英國有一批人強烈反對鴉片貿易的。
然而狡猾的英國政府為了平息國內的鴉片貿易反對聲,竟然開始無恥的編造謊言。曾被清朝將軍僧格林沁抓捕的羅亨利返抵英國,獲得了“民族英雄”的美譽。他曾經擔任英國駐華公使額爾金的秘書,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攻打廣州的戰役,並隨英軍北上,攻佔了大沽炮臺。
在陪同英國領事巴夏禮赴北京談判途中,他所在的整個小隊為清軍捕獲。被俘的39名外華人,有18人喪生,2人下落不明。事件發生後,英國報紙誇張的宣傳俘虜在中國受到了非人的虐待,以致很多英華人對中國充滿了惡意。
這是一個怎樣的文明國家大家庭?為了報復清兵對上述39名戰俘的虐待和殘害,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並劫掠了大約150萬件中國文物。有5000多名英國士兵參與了這次洗劫,一位隨軍牧師說道:“我們已經完成了一件漂亮的工作。
這還不夠,英華人喪盡天良要求隨後體現在《天津條約》附屬條款中,其中一條便是鴉片貿易合法化。這一點,當時的《紐約時報》說了一句實話:英國“把罪惡強加於一個有著3.6億人口的帝國身上,根本不顧這個帝國的人民是否擔當得起如此的災難,而製造這個罪惡的民族並未受到任何譴責。
強者是光榮的,這是英國“自我諒解”的底氣,崇尚強者光榮的文化民族主義強調軍事與文化的雙重擴張。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擊敗法國,正式進入“日不落帝國”時代,全世界大約有4至5億人口是大英帝國的子民,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其領土面積約達3367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地球上的24個時區皆有大英帝國的領土。這樣一個具有極度擴張欲的國家對內強調道德圓滿,對外則建立了另外的解釋系統。
正如19世紀思想家托馬斯·卡萊爾所說,“對於任何物件,我們的首要問題不再是‘什麼’,而是‘如何’。我們以‘故而’代替了‘為何’。無論是涉及人或是神的事,我們都自有一套理論來應付。
比如說在鴉片問題上。自1870年英國經濟開始衰退,其在全球製造業的產能份額從31.8%開始快速下滑,這個國家的帝國思維便開始轉換模式,“從直接的軍事打擊轉變為以武力為後盾的經濟和文化支配”,意即從硬實力轉換為軟實力,從軍事競爭轉換為文化競爭。
文化競爭的前提是區分自我和他者,這在1859年《物種起源》出版後即得到了貫徹。英國的種族主義理論家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進行了種族劃分,預言所有的弱勢民族必將因其自身故有的能力缺陷而走向滅亡。英華人就以此作為強有力的證據,即華人吸食鴉片這一惡習是一個民族缺乏道德導致的。
尤其是1880年以後,中國的自產鴉片與進口鴉片數量持平,他們更是做出了這樣的定論:是華人自己耽於感官享受的,英華人不賣也會有別人賣給他們,“鴉片是上帝對不誠實的種族的判決。
梳理鴉片觀念在英國的變遷並最終轉向帝國話語建構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知識階層的呼應及大眾傳播的共振始終佔據重要位置。這說明以文化顛覆和自我諒解為基礎的帝國話語是一種對內保守、對外激進的多變體。所謂對內保守是以個人完善乃至國家完善為動機,藉助知識階層表達民意,透過大眾媒體傳播觀點,並在政府層面調和相左意見,獲得符合更多人利益的決策性認同。
而一旦內部經過充分討論形成共識,便會產生對抗外部危機的一致性聲音。這種制度性安排有利於儲存自身的文化基因,維護內部政治秩序的穩定。這是英國自1688年“光榮革命”以來便形成的傳統,將國家內部的“進步”與“和平”置於同一語境,英國的上層人物均致力於把政治和社會經濟剝離開來,不斷給他們捍衛的社會經濟制度加上保護層,以抵抗政治的全面覆蓋。
這種做法自有其價值,但在遇到外部問題時,保護機制便如同帶刺的“防火牆”,立刻被置於國家利益的框架中,不僅以武力解決威脅,還將自身置於文明正統的位置,利用先期獲得的知識給對方的文明降格,宣示對方的低階、非人或獸性。
這不僅僅是英國的發明,也是近代歐美髮達國家普遍存在的型別化想象。把對方從野蠻或者不開化的世界中解救出來,這種預先設定的“精神”高度足以掩蓋強權國家的利益訴求乃至暴力過程。
事實的演變也是如此。鴉片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有關軍事暴力的記憶日漸模糊,但帝國話語的老把戲卻仍在上演,比如“中國威脅論”始終是西方的話語權棒。百多年來,這套機制的運作模式並未遭到大的破壞,發達國家的知識精英與大眾傳媒始終扮演著對內監督、對外“佈道”的雙重作用。而其後的政治勢力往往先在異國製造一種苦難,而後又扮演將人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的角色。曾經受到這套邏輯侵害的國家,大多數資源被掠奪,而國家卻陷入彼此的征戰。像被深度殖民過的非洲、南美及阿拉伯半島國家沒有一個不是這樣。
所以說,西方的文明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我不得不說18世紀英國發動的鴉片戰爭其狠毒完全不輸給後來的日本帝國中主義。
-
5 # 屠狗輩
我本來不想回復的,實在沒時間。看到一些搬出英華人和美華人長篇大論的大道理還有數百人點贊,實在按耐不住了。天下最大的愚昧是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天下最大的罪過是把華人的思想搞複雜!大英帝國為啥要到亞非拉國家?只是為了經商嗎?有誰不知道大英帝國就是日不落殖民帝國呢?這是不爭的史實。為了建立殖民地,大英帝國在南非發起兩次布林戰爭。1899-1902年的第二次南非布林(Boer)戰爭中,英華人把大量波爾人關押在集中營中,10%的波爾人口餓死和病死在集中營中,包括二千名兒童!在逮捕波爾人的時候,英華人順手牽羊,捉黑人壯丁。歷史記載二萬黑人活活在奴隸營裡累死!圖蘭德John Tolan在《希特勒傳》中轉述希特勒的話有點意思:“集中營的概念是我從英國和美國的歷史中學來的。我欽佩英華人給波爾人和美華人給印第安人所佈置的集中營。他們十分高明,能透過發動兵力懸殊的戰爭和利用集中營的絕糧策略,來消滅這些不能被馴服的野蠻人。”原來我們只知道希特勒用集中營屠殺猶太人,卻不知道希特勒的老師是英華人和美華人!大英帝國和東印度公司到中國只為經商的命題能成立嗎?他們到印度、緬甸,馬來亞、婆羅洲也是經商的嗎?他們當然是去殖民的,不然這些國家咋就成為英殖民地呢?他們不只是政治殖民,經濟殖民和軍事殖民,而且還透過教會和教育進行文化殖民呢?為啥有人相信大英帝國和東印度公司對中國另眼相看,只求經商而已呢?英華人擺明譏笑中抽鴉片毒癮的華人是東亞病夫(sickman of the east),為啥還有人會說英國賣給中國的鴉片是藥品不是毒品呢?為啥有人會幫英華人說話,把鴉片戰爭的責任推給林則徐,把八國聯軍的責任推給義和團呢?原因只有一個,這些人都是被英美文化殖民的精英。他們不會從中國老百姓的角度換位思考。他們說自己低調和理性地愛國,不過他們沒說的是,他們更愛美國!
-
6 # 諶人
鴉片戰爭是英國對中國發動了一場邪惡戰爭,它給中國帶來的災難,遠比八國聯軍侵華,英法軍隊火燒北京圓明園還壞!
鴉片是公元七八世紀從印度等西域國家傳入中國的,它的確具有鎮痛和麻醉等中醫療效,在中國小範圍流傳和藥用。
英國殖民印度後,大量種植鴉片,並透過東印度公司作為大宗商品貿易銷往中國,讓華人普遍吸食,導致精神頹廢,散盡家財,甚至家庭破解,妻離子散。鴉片對華人的數十年毒害,是華人體質衰弱、被稱為“東亞病夫”的重要推手。而中國的財富,透過白銀結算方式,源源不斷流入英殖民帝國囊中。
英華人透過販賣鴉片犧牲華人健康和生命為代價大發不義之財,這是英帝國主義對華人民犯下的邪惡罪行。
英國在1840年對中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其理由是中國政府強力禁菸,扣押和公開銷燬了英國商人輸送到中國的鴉片(林則徐“虎門禁菸”),損害了英國商人的非法商貿利益,破壞了英華人制定的貿易遊戲規則。而對中國展開的懲罰和索賠之戰。
鴉片戰爭,英華人憑藉堅船利炮,將外強中乾的清帝國打現了原型。從此,西方列強接踵而來,開啟為劃分中國市場為目標的殖民貿易。
中國從此淪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
為了撲滅中國對西方殖民貿易的反抗,英法在美俄支援下,於1856—1860年又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把中國徹底打衰。
美國、西歐和日本列強,強迫中國簽定出賣主權、出讓口岸租界、出賣內河通航權,給洋人在中國經賦予不受中國管轄的“治外法權”,在中國上海、廣州等重要口岸建立“國中之國”等。
最兇殘的是沙俄,藉機強迫中國簽定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把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150萬平方公里土地據為己有。
英國近代對中國的鴉片貿易和鴉片戰爭,把中國帶入了黑暗的歷史深淵。同時也激起了華人從昏睡中覺醒和前仆後繼的英勇反抗。
我們應該記住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聳立著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那段銘文;“……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
7 # 阿Q阿O
有些人,總想以西方的標準,重新書寫中國的歷史,為西方的無恥侵略行為辯解,更想挖中國祖墳,告訴我們所謂的“真相”,妄圖顛覆中國現有的一切,做夢去吧!
-
8 # 史不知味
鴉片戰爭只是由鴉片而起,根本原因並不在於鴉片。
這也就是說不論清朝禁不禁菸,或者英國有沒有販賣鴉片,“鴉片戰爭”都註定不可避免。
只不過,清朝禁菸恰好給了英國一個看似正當的藉口而已。
英國之所以發動鴉片戰爭,根本原因還是為了利益,而且這個利益不僅經濟利益這麼簡單。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哪怕英國想要透過平等的經濟交流方式來獲取經濟利益也是困難重重。
清朝設立了公行制度,對外國商人和商業行為進行了各種各樣的限制。
清朝對英國之所以長期處於貿易順差,實際上多少也和清朝的閉關鎖國和公行制度有關。
清朝能夠輕而易舉地將商品出口到英國,但是英國想要將商品帶入中國市場卻難如登天。
而且當時中國一直保持著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中國百姓對於英國商品的需求遠遠低於英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
清朝對英國,是少進多出。
英國對清朝,卻是多進少出。
此事也不獨英國一家,實際上西班牙和荷蘭等國也是如此。
這也導致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世界上所開採的白銀在晚清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瘋狂地流入中國。
對中國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的英國對此當然會心生不滿,當然想要扭轉一直處於貿易逆差的不利地位。
可是對於油鹽不進的清朝,英國如果採取正常的經濟手段的話,根本就不可能達到他們的目的。
那麼怎麼辦呢?
英國選擇了運用戰爭手段輔助經濟手段的策略。
既然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利用公行制度封閉市場,那英國就用戰爭強行開啟這個龐大的市場。
英國之所以想要強行開啟中國市場,目的當然是為了扭轉貿易逆差,從而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而獲取經濟利益,只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之一,或者說只是英國想要攫取的利益之一。
對於清朝,英國實際上還有一個更龐大的計劃,那就是將“印度模式”複製貼上到清朝身上。
英國和法國為了侵佔印度,打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打了很多次,到了18世紀中葉英國才打敗了法國。
英國打敗了法國之後,又用了幾十年時間消化。
到了19世紀初的時候,印度絕大多數土邦已經都被納入了英屬印度的版圖,絕大多數王公也都承認了英國的宗主權。
英國對於印度的殖民成功,也就是我所說的“印度模式”。
也正因為英國在19世紀初基本上完成了對印度的殖民,所以才得以騰出了更多的力氣轉向清朝。
英國可以說無時不刻不想把已經取得成功的“印度模式”用到清朝身上,將清朝變成第二個印度。
可是清朝畢竟是一個老牌大國,這就讓英國對清朝始終存有忌憚,根本不敢像對印度那樣對清朝。
所以,英國選擇了相對來說更為謹慎的方式,也就是試探。
鴉片戰爭其實就是英國對於清朝的一次試探,他們想要試探一下清朝這個老牌大國到底還有多少實力。
清朝雖然沒有經歷工業革命,可是底蘊和體量都擺在那兒,英國選擇更為謹慎的方式也理所當然。
試探的結果就是清朝雖然還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已經越來越衰弱。
不過,英國也明白了一點,那就是他們不可能在短期之內把“印度模式”複製到清朝身上。
英國也因為這樣才選擇了一個更為緩慢的蠶食計劃,而他們選擇的突破點就是經濟。
他們之所以在取得了鴉片戰爭之後制定了各項利於英國商貿行為的條款,根本原因就是想摧垮或控制清朝經濟。
只可惜還沒等到英國完成他們的計劃,各個列強已經從鴉片戰爭中看到了利益,於是蜂擁而來。
列強紛至沓來實際上也等於是挽救了大清,倘若沒有列強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爭鬥以及妥協的話,大清根本支撐不到1912年。
大清之所以沒有被英國獨吞,是因為來了太多奪食之人。
大清之所以沒有被列國瓜分,是因為英國仍然想獨吞大清,乃至於互相爭鬥和妥協,從而保住了大清。
當時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說過一句話:“勢力範圍,從未承認;利益範圍,從未否認。”
很多人將勢力範圍和利益範圍視為一體,但是英國卻分得很清。
勢力範圍,就是實際控制了的地盤。
利益範圍,不僅包括了英國自己控制的地盤,也包括了別國控制的地盤。
英國之所以不承認勢力範圍的存在,是因為他們始終將整個大清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可是,別國既然對一部分地盤取得了實際控制,那當然就不會承認那也是英國的勢力範圍。
也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各方才選擇了妥協,大清也才因此得以存續。
後來,那個由英國提出,隨後由美國極力主張的“門戶開放”政策,也在很大程度幫助了大清。
總而言之,英國自從發動鴉片戰爭對清朝進行了試探之後,妄圖將“印度模式”複製到大清的陰謀並沒有成功。
至於所謂的西方是否代表文明,只能說西方所代表的是西方文明,而文明本身是一個寬泛開放的概念。
不過,那個時候的西方的確代表了更為先進的文明,這一點也沒必要否認。
他們所擁有的更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更高的生產力,其實就是他們所擁有的更先進文明的一個印證。
但是戰爭並沒有文明之說,只有正義與非正義之說。
英國所發動的鴉片戰爭顯然就是一場非正義戰爭,只是當時落後的清朝無力抵抗而已。
-
9 # 家騏1877
已經有不少好文章了,說的很好就不再贅述了,只補充一點自己的觀點吧。
1,說英國大肆販賣鴉片是不準確的。英國同時也向滿清出口商品,但是滿清的閉關政策造成英國只能買不能賣。
2,英國想透過談判來解決貿易逆差問題,但是滿清政府拒不談判,即使後來迫不得已談了一下,也是不按協議執行。
3,君主體制使華人包括(林則徐等)都處在盲目自大,無知的狀態。更不要說西方的思想和社會發展了。
4,雖說船堅炮利打開了滿清政府的大門,使中國開始淪陷為半封建半殖民地,但是客觀的講也給腐朽沒落的滿清政府敲響喪鐘。
最後,使中國從水深火熱中徹底得到解放,人民贏得真正的自由和尊嚴!
所以就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來講西方是代表先進文明進步的,而滿清政府是腐朽落後的。
-
10 # Mer86
提問繞來繞去,不就是想說:“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近代文明”嗎?
是嗎?當然不是了!
事實上,1840~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對清朝幾乎沒有影響。
在道光皇帝看來,這場戰爭的性質,就是一群不知道打哪來的英國蠻夷找茬,大清被迫跟他們打了一仗,但沒有打過。無奈,自己只好給了點銀子,把他們打發走。
在道光看來,事情就這麼簡單。
而且道光還會算賬,“剿夷”的軍費比花錢擺平的賠款要少,“撫”比“剿”划算。因而當時不少大臣對此還沾沾自喜了一把。
事後,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清朝並沒有因為國門被開啟,而產生近代化。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對清朝的影響大了一些。
因為北京被佔了,圓明園被燒了,皇帝被迫跑到承德“北狩”了。這些事情讓咸豐皇帝很沒面子。
再加上,清政府見識到了洋鬼子洋槍洋炮的厲害,認為可以用來對付南方的太平軍。
故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當時有不少開明地主開始重新審視洋鬼子,意識到洋鬼子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人家的洋槍洋炮,可以為我所用嘛。
於是,洋務運動開始出現。
清朝這才有了一點近代化的樣子。
然而,洋務運動也只是“有一點樣子”而已。
在當時全國範圍內,絕大部分清朝人的認識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熱衷於讀書做官,對學習西方科學知識沒興趣,對辦實業沒興趣。
當然,清政府也不允許民間開辦實業。允許民間開辦實業,還是甲午戰爭之後。
此時的清朝,號稱遠東第一大國。但不過是個花架子而已,不堪一擊。
在西方列強看來,這就是“沐猴而冠”。
然而,清政府對此卻不自知。剛有點成績就誇誇其談,揚言什麼“同光中興”,“我大清又站起來了”云云。
結果,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站起來的”大清,被日本鬼子啪啪打臉。
1895年,清政府在《馬關條約》上蓋印。
巨大的陪款,加上虛假的強大被戳破,列強們紛紛加大侵華力度。巨大危機意識,這才第一次讓清朝人意識到老一套辦法好像真不行。要從制度上解決問題。
於是,就又有了變法維新運動。
不過,慈禧認為維新派是胡鬧。因而維新運動僅維持了一百天,就被鎮壓了。
後來,由於廢黜光緒的問題,慈禧和守舊派大臣與洋人產生矛盾。這些人轉而支援義和團對抗洋人。
於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因此而爆發。
1901年,清政府在《辛丑條約》上蓋印。
這個《辛丑條約》,比此前清政府簽訂的所有賣國條約都要苛刻。巨大的危機感,讓慈禧也醒了,她也意識到必須要搞變法維新。
於是,清末新政運動開始了。
然而,此時搞新政,為時已晚。慈禧死後不出三年,清政府就翻了車。
1912年,民國建立。咱華人也共和了。
但所謂的民國,也還是老樣子。
覺醒者只限於少數群體,比如,知識分子。
廣大的勞動人民,用魯迅的話說,麻木。
仍處於“帶血的饅頭”真好吃的水平。
至於中上層,與原來的清朝統治者無異,都只是列強扶持下的買辦罷了。
這些彼時的民國精英,曾經也不是沒有雄心壯志過。但他們身上的稜角,被社會磨得滑不溜秋的。
當淪為一個圓滑者後,中國的崛起,民族的復興,與這些精英何關?這些人只想把黃金白銀往自己在美國銀行的戶頭裡面存。
哪天自己下臺了,依然富有。至於那個殘破不堪的祖國,他們才不會回頭看一眼。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外敵的侵略再一次打破了舊有秩序。
日本鬼子把華人逼到了極限,讓大家終於覺得,老一套徹底不靠譜,要推倒重來。民族意識此時徹底覺醒。這才有現在的新中國。
回看中國近代,“鴉片戰爭一聲炮響”從來沒有給中國帶來近代文明,帶來的只有在此後不斷加重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列強的入侵,壓根就帶不來什麼文明。帶來的只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一個被侵略者,要想有近代文明,人民必須要真正站起來,當家做主。
多難興邦,那是針對華人而言的,絕大多數的國家,歐洲白人一來,一聲炮響,就直接被打垮,打在地上跪舔,自始至終就沒翻過身。
看看非洲、拉美,有多少國家都是如此。
扯蛋。
我們當今華人真正要要謝的,是那些足夠堅強,沒被那些侵略者給整死的先烈。
中國的近代文明,不是別人帶過來的,是我們自己學會的。
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新中國政府成立,不屈的華人民一直在主動抉擇。
是每一個人民在歷史面前交出的答案,才塑造了當下的中國。
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幸福從來都是勞動人民靠自己的雙手成就的。
如果你硬要說“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近代文明”,是成立的。
那我不得不說,如果鴉片戰爭能洗白,那麼侵華戰爭也能洗白。
畢竟相比於鴉片戰爭,日本侵華在客觀上給華人民造成的民族覺醒意識,要比鴉片戰爭大的多。
如果鴉片戰爭能洗白,那麼納粹黨屠殺猶太人的行為也能洗白。
畢竟,如果不是奧斯維辛的連連槍響,堅定了猶太人的獨立信念,哪來現在的以色列?
持這種洗白觀點的人,要不,去以色列走一遭唄?大聲宣揚您們的觀點?看看以色列人會不會給你兩耳刮子?
回覆列表
西方什麼時候代表文明?
販賣黑奴,令非洲損失上億的精壯人口。
販賣鴉片,撅取財富。
武力殖民,殺戮印第安人,搶劫美洲亞洲。撈取的黃金以噸計,白銀以船計,屠殺的人口以千萬計,掠奪國家、民族,破壞的文明及文物無以計算。
這些罪惡,終究有清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