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滬上生活熱線

    當然不會,歐盟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俄羅斯絕大部分天然氣、石油、木材出口到歐盟,而歐盟製造的商品也需要俄羅斯這個大市場,俄羅斯工業基礎還較弱,很多商品需要進口。雖然俄歐相互攻擊指責,俄羅斯依然傾向於與歐盟搞好關係,少一個敵人就是多一個朋友,俄羅斯也騰出手來,尋找突破點,抵擋北約東擴。歐盟也不是沆瀣一氣,目前只有德法有部分能力制裁俄羅斯,但有力量有限。

  • 2 # 香堂風子

    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關係,即是對手又是合作伙伴。

    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統一思潮開始蔓延。1958年歐洲主要國家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之後很多歐洲國家不斷加入。冷戰結束後1991年歐盟正式成立,目前歐盟有28個成員國。歐盟實際上就是歐洲國家想擺脫美國控制的一個聯盟。歐盟成員國之間在商品、資金、服務、勞動力方面,可以不受限制自由流通。這促進了歐洲一體化的程序。可是歐盟在安全領域,一直防範俄羅斯向歐洲地區進行擴張。歐盟與北約一樣,在冷戰結束後不斷進行東擴,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足,阻止俄羅斯崛起的步伐。

    2.俄羅斯把歐盟與北約都看成了對自己的安全威脅,2014年美國挑起烏克蘭危機後,歐盟跟隨著美國的腳步對俄羅斯進行了經濟制裁。俗話說得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俄羅斯也宣佈禁止從歐盟進口食品,並且威脅要對出口給歐盟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漲價,這讓歐盟國家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因為歐洲地區天然氣和石油資源非常匱乏,例如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很多歐洲國家,每年都必須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如果俄羅斯提高了對歐盟國家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就會導致歐盟國家在經濟上受到嚴重的損失。

    3.其實烏克蘭危機就是美國為了同時削弱俄羅斯和歐盟,而挑起的一場爭端。因為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歐盟憑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要擺脫美國對歐洲的控制。因此美國挑起烏克蘭危機,用俄羅斯威脅論把歐洲國家綁在了美國的戰車上,一起對俄羅斯進行制裁,這導致俄羅斯和歐盟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而美國遠離歐洲地區,美國國內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不需要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因此,美國製裁俄羅斯對美國來說並沒有什麼傷害。因此目前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非常微妙,歐盟又不能太過強硬的得罪俄羅斯,也不能像俄羅斯低頭。因此,未來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既是對手,又是能源方面的合作伙伴。

  • 3 # 建章君

    俄羅斯不會將歐盟當作對手的,這可是俄羅斯最大的客戶之一,是俄羅斯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

    俄羅斯的軍事對手是北約,而且採取敵視政策的主要是北約自身而不是俄羅斯。歐盟與北約不是同一個概念!

    比如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傳統友好國家塞爾維亞,目前正在申請加入歐盟,俄羅斯對此表示理解。塞爾維亞同時向俄羅斯承諾,無論如何都不會考慮加入北約。

    也就是說,俄羅斯的確會把北約當作對手,但不會把歐盟當作對手。

    如果烏克蘭考慮的只是申請加入歐盟,而不是加入北約,就不會那麼刺激俄羅斯了。

    歐盟與北約,兩者是需要區分出來的。前者是從關稅同盟與歐共體發展起來的,其實類似東盟,只不過聯合得更為緊密而已。

    而北約則是一個軍事同盟,與歐盟性質完全兩樣。北約成員未必是歐盟國家,比如土耳其;而現任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來自非歐盟國家挪威。

    歐盟一直想要打造獨立於北約的自己的防務體系,但一直受到美國透過英國有意識的阻擾。目前英國脫歐了,歐盟內部又開始出現了建立自己的防務體系的呼聲,但可以預計還是會遭到美國的阻擾的。

    北約事實上是以美國為主的體系,而歐盟是歐洲人自己的體系!

    這兩者在政治上的差異其實是巨大的。

    俄羅斯警惕的是北約而不是歐盟。

  • 4 # 35387語無倫次

    從表面上看好像是這樣,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由始至終俄羅斯從來沒有將歐盟視為對手。而是歐盟一直在用慣性冷戰思維去審視俄羅斯的舉動。就目前來說俄羅斯同樣不想與歐盟為對手。俄羅斯對歐盟任何舉動都是被動的應付,並沒有主動去攻擊歐盟的例子。

  • 5 # 歐羅永珍

    自1970年代即擔任蘇聯外交部門公職、同時也是現任俄羅斯外交部長的老將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認為,影響歐盟與俄羅斯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負面因素莫過於’非彼即此’的’二分意識’。這種意識的形成或許有其複雜的歷史背景,但卻嚴重地妨礙了當代雙方發展友好與穩定的合作。

    在2018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的個人演講中,拉夫羅夫重申,在冷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曾致力屏除蘇聯時期的各項體制與政策,全力師法西方,遵從西方專家的建議,同時,俄羅斯政府還大量地除役武器。然而,這一切換來的卻是高度的反效果;北約甚至持續東擴到俄羅斯的國境邊界。而且,存在於西方社會大眾的對俄羅斯負面看法基本沒有消散,演變成今日,批評俄羅斯或是對俄羅斯的冷漠居然還成為一種政治正確。拉夫羅夫批評,這些現象究其然就是“二分意識”的反映與推動。

    拉夫羅夫更舉起於2014年而至今未歇的烏克蘭危機為例。在他看來,烏克蘭危機的產生就是有心人士在烏克蘭國內刻意營造“歐盟vs俄羅斯”二者只能擇一的後果。在反憲政派獲得前者路線的保證後,這反而進一步催化了對這個方向有疑慮者的不安,最終導致現在的複雜局面而難以收尾。

    拉夫羅夫提到,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也不應該是零和式(zero-sum)的互斥關係。俄羅斯在過去許多時期曾經受到來自西方的協助,歐盟與俄羅斯雙方也曾就歐盟東進計劃(EU Eastern Partnership)有過良好氛圍的討論。其關鍵在於,雙方的決策者均要有意識的持續秉持這種思維而互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身農村,你願意去豪門做上門女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