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果橙電影
-
2 # 小云亦云237819678
這個問題我以自身經歷最有資格來做出回答。年輕時候我也是文藝青年一個,讀千卷書、行萬里路,熱愛音樂、美術,情趣廣泛,有一份不錯的工作。那時候的我性格開朗、熱情奔放、伶牙俐齒,有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時聚會指點江山,是同學朋友羨慕、傾仰的偶像,說起道理來那是滔滔不絕、有板有眼,被戲稱為他們的人生指導老師。直至我結婚,且高齡產女,因為沒有老人幫助帶孩子,我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了回家來做名職業家庭主婦,從女兒兩歲到十三歲,女兒上了初中我過了十一年相對封閉的生活,離開了朋友、同事,因為我是遠嫁異地,我也同父母、姐妹少有見面。生活的重心就是女兒、丈夫,與社會基本脫節。在這十一年裡,除了聽音樂我閱讀,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我一天的安排是:煮飯、購物、搞衛生,等待夜歸的丈夫回家。同而復始,:漸漸地我由一個活潑話多的人變成少言寡語,並有了較輕的抑鬱、潔癖,家裡的衛生從幾天一清潔到天天清潔,到數小時清潔一次,一點點的髒我見到就全身不舒服甚至大發女兒、丈夫的脾氣,讓家人非常困惑。十一年裡因為我少與人接觸,孤陋寡聞又固執己見,我錯過了幾次投資掙錢的機會,並且在丈夫多次提出買房投資的建議時,我堅決反對,其原由就是自己沒有了工作,不掙錢,害怕投資不理性,家裡沒有足夠的現金而會讓我缺乏安全感。同時在消費方面我也從一個講究生活質量、熱愛消費的人變成了小氣、計較、瞻前顧後的人,且因為自己的過度小氣、節儉也深刻地影響到成長中的女兒。在與社會脫節的後期,我還患上了焦慮症,總是擔心、害怕家裡、家人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如疾病、車禍等等,對自己、對女兒、對丈夫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要求苛刻,亦是我的不可理喻,有段時間我與丈夫戰爭不斷,家裡雞犬不寧。當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在女兒讀初中後我毅然決然地重新開始,找到一份工作走上社會,經過自己不斷調整,在家人關愛下現在的我又恢復了以前的活潑、開朗,廣交朋友再獲新生。
-
3 # 唯家至珍
其實這個問題,放在封閉的古代社會,或許的確是個問題。那時,交通不發達,通訊不發達,你知道個新聞,可能都是三個月前發生的。出個村,可能要走大半天。
但現在的社會,還會有脫節這一說嗎?通訊發達,交通發達,各種文化在碰撞,你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你想脫節,都是一件難事。看看買菜的老太太,一抬手,刷個二維碼付賬。微信群裡,七大姑二大爺,比我們小一輩還熱鬧。到是現在,各種事物發展太快,我們的思維都快跟不上發展的節奏了,剛玩轉明白共享單車,一轉眼就開始倒閉了。
社會脫節,現在成了濫用的一個詞了,只不過我們的父母學的慢一些罷了。他們固有的安全感,喜歡讓他們弄明白以後,才會慢慢去學習。
-
4 # 太陽雨3988646
有什麼可怕,拿著三十萬的薪水把孩子交給3000一月的人帶才可怕。小區一老闆,請了個保姆對孩子非常好,孩子也愛她,五年了老闆也給保姆漲工資。。。。其實雙方都挺好。接觸過幾次,那孩子帶得象保姆(阿姨)的孫子。。。。主要指意識,實在是太恁…
回覆列表
我剛剛當全職媽媽那段時間,每次和父母通影片,他們都會特別擔憂地嘮叨,你準備全職幾年啊?讀了那麼多書,之前工作那麼好,現在回家帶孩子,這樣下去要和社會脫節的啊。
之後,認識了一些職場媽媽,我發現原來她們也在擔心和社會脫節啊。好多職場媽媽都和我說,有了孩子都沒時間學習了,競爭不過那些未婚未育的小姑娘了。我曾經一度也總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沒有小D,我現在應該可以做到總監的位置了吧。
一年以後,我鄭重地和小D道歉了,我不該讓她替我背這個黑鍋!
我是個特別正統的80後,從小到大都按照一定的社會或者父母期望成長,即使時不時有些小偏差,但大方向仍然在正軌上: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結婚生子。表面看來我一直挺努力的,但我自己心裡清楚,我其實一直在找一個沙發,想躺下歇歇。這是人性吧,都是喜好享樂、好吃懶做。可惜從小到大,我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藉口,於是就一直被推著走。
直到小D的誕生,“有孩子了”這真的是最棒的、最堂而皇之的藉口了。其他人不僅不會評判你,還會表示認可甚至感同身受,而且自己也會感覺不錯,時不時的叫囂幾句“哎,如果沒有孩子,我就。。。”好像也只是希望為了得到其他人安慰,讓自己更好受的策略而已。
直到有一天,小D被診斷出有非常嚴重的胃食管反流,醫生給了我一份手冊讓我回家認真學習一些平時飲食和護理事項。那本冊子很薄,大概就幾頁,換我以前大概不用半小時就能讀完掌握了。但我硬是花了一個晚上,反反覆覆讀了6遍,卻還老是記不住其中的要點。當了媽媽後,我已經好久沒有看這麼多密密麻麻的文字了,開啟一瞬間,我都覺得有“密集恐懼症”了。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特別難受。夜深人靜面對一個人的時候,我自己清楚,這不是“孕傻”,這是我在“退化”。我深刻地意識到了,環境和角色的改變不會讓我們和社會脫節,真正讓人脫節的是我們的惰性。一個人的懶惰,最初往往是從懶得思考開始的。全職媽媽這個角色更是讓我的頂級懶癌全面爆發,畢竟這個工種是最沒有明確績效考核的。
這是非常痛的一個領悟,我感到害怕,也終於覺醒了,人生可以有沙發,但沙發是讓你小憩,而不是讓你變“殘廢”。我可以不工作,但我不可以成為沒有生存能力的“廢人”。痛定思痛,我開始改變。首先改變的就是讓自己重新找回之前工作時的反思總結的狀態。於是,我開始看書,開始學習,強迫自己保持思考的習慣。
一開始真的很難,這麼久沒怎麼用過的大腦要重新開動不是一下子就能啟動的。我記得很清楚,我讀完的第一本書大概用了兩個月,期間不斷有讀完了但不知道講什麼而不得不返回去重新讀的階段,有開啟讀了幾行就分心了於是開始邊讀邊記筆記的階段,也有讀完下次再開啟完全不記得講了什麼的階段。但我堅持下來了,慢慢地,閱讀速度上去了,大腦的思考總結能力也跟上了。
之後,我有了這個公號,開始了每個工作日更新一篇文章的節奏。很多人都說好高產,但你們真的無法想象,好長一段時間,我都嚴重缺覺,因為自己知道和表達出來並講明白真的不是一回事。一開始的好多篇文章,我需要花好多時間像擠牙膏那樣擠出來。好不容易寫出來了,結果廢話比重點多,還要花更多的時間總結提煉,把廢話刪了。
我閨蜜有時心疼我,勸我說,你不要更新那麼勤快啊,一週兩三次好了。但我自己知道,如果我這周開始一週更新三次,下週就是兩次,接下來可能就是一個月一次了。溫水就是這麼煮死青蛙的,人有時就需要保持這樣的警惕性。我堅持下來了,慢慢地,我的提煉歸納能力提升不少。而最大的好處是,大腦一直處於被使用的狀態,不再需要預熱就能隨時進入狀態。這樣的優勢讓我有了很多餘力做更多的事、學習更多的知識。
知道我最初這段慘不忍睹經歷的朋友們,每次感嘆同時也會說,我也想改變了,也想看書啊,學一個新技能啊,就是沒時間。全職媽媽抱怨說,自己一天都貢獻給孩子和家務了;職場媽媽抱怨說,上班一天這麼累,回家唯一休息時間都陪孩子玩了。於是,我們不斷地告訴自己,等以後吧,等孩子再大一點我就開始。。。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剛入職場時的一個小故事。那時,我做過一年的銷售代表,有一家門店我死活就是無法談判成功把公司產品賣進。我每天都去拜訪客戶,做了好幾版的提議書,就是不成功啊不成功。說實話,當時,我真的覺得自己盡全力了,足以回公司和老闆交差。
恰巧,那天我老闆的老闆(華東地區的銷售總監)也在,聽完我說的,把我單獨叫到一邊和我談話。我到現在還記得我們的談話內容。他問,“真的沒有辦法了嗎?”“真的沒了,我該試的都試過了。”“那如果我告訴你,這家門店談判不成功,你就沒工作了,你還會覺得沒辦法嗎?”兩週後我談判成功了,就是因為他的這句話。獎勵可以激勵一個人,但有時害怕更能激發人的潛力。所謂“真的沒有辦法了”,有時只是我們沒有破釜沉舟再逼自己一把。
我現在一個人帶孩子,沒有家人保姆幫忙,女兒一週有13次康復。其實帶好小D,幫助她完成每週的康復,我就可以說自己已經滿負荷運轉了。但我沒有,因為我知道光做完這些遠遠不夠,我需要讓自己增值。我害怕自己成為被溫水煮死的青蛙,而更重要的是,我渴望自己可以全方位的提升。這種警惕感和渴望,讓我自然而然找到了額外的時間。
我帶孩子的同時,一個人在經營這個公號。我堅持鍛鍊,4月剛剛完成了一個半程馬拉松,11月會要跑一個全程馬拉松;我堅持每天讀書,陸陸續續也讀完了幾十本書籍,有育兒的、有自我提升的、也有管理的;我堅持每階段總結,育兒的很多經驗也讓我反思了以前工作時的管理技巧和專業知識。
當我們在說,沒有辦法,沒有時間時,不妨換個角度問問自己,如果我今天不學習不思考不學這項新技能,我下個月就要失業、我就會和老公沒有話題、我就會失去朋友。。。(自行填寫任何你最在乎的選項)?如果真是這樣,你還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嗎?如果你不想,永遠都有藉口;如果你真的想,方法永遠比藉口多。
如今的我,不再是被“害怕”而驅動著,我是真的享受這種每天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感覺,這是我的精神“膠原蛋白”。和一年多前相比,我少了很多焦慮和不安,我多了很多淡定和篤定。我相信,我有過好每一天的能力,現在是全身心投入家庭,今後會迴歸職場找尋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