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內積水
汛期如約而至,這年頭,比汛期更有信用的東西還真不多。不同的是,今年值班的龍王脾氣有點古怪,做事全憑心情,忘記了恩澤廣佈,雨露均霑是一位龍王應有的品行,竟然隨心所欲地把幾座城市給泡了。
前兩天受傷比較重的是武漢:列車停運,街道行船,汽車爬窩,地鐵觀瀑。緊接著龍恩浩蕩,一路北移,安陽、邯鄲、石家莊、北京等城市先後中招。
當然,人們也開始反思自己,俗話講“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埋怨完沒節操的龍王,也要找找自身的不是——是植被太少太裸露?還是把錢都花在了臉上,沒錢配防狼噴劑?還是防護服以次充好,經不起老龍王拉拉扯扯?
在眾多反思聲中,終於有一個理性的聲音發出質疑:過度的開發,比如武漢的填湖造城運動與洪災的形成有無關係?
我評價這個聲音有理性,是因為它跳出了從挪用防洪經費、堤壩質量這些反腐、技術層面解決問題的思路,直奔要害:人類在發展自身的同時,是否應當對大自然給予足夠的尊重?
不釐清這個問題,防洪堤壩修多結實都沒卵用。
所以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治水的,從中複習一下人與自然相處的正確方式——其實老祖宗做事有些時候比我們看得更長遠。
故事的主角既不是安定九州的大禹,也不是設計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而是中國治(黃)河史上的著名雙子星——西漢末年的賈讓和東漢初年的王景,他倆繼承了大禹和李冰尊重自然的治水理念,功在千秋。
這兩個名字不僅應當被牢牢記住,更應當時時提起。記住他們是為了懷念曾經的福澤,提起他們是為了正告世人,該以一種什麼樣的理念來尊重自然。
黃河之殤:娘是親孃,脾氣太差
黃河,是哺育華夏民族成長的母親河。娘倒是親孃,但她老人家脾氣那叫一個差。
沒文字記載那些年咱就不提了,單單有記載的這幾千年,黃河就決口氾濫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號稱"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要命的是,黃河的改道不是小打小鬧那種,而是動作幅度相當大,一言不合就破門砸窗,不再回頭。歷史上黃河最北邊經海河入渤海,最南邊經淮河入黃海,它的下游就像一隻不安分的尾巴,從北向南,又自南向北來回橫掃著整個華北平原和江淮平原。
黃河氾濫
黃河不安分,自然的原因有兩條:
一是泥沙含量大,漢朝時期就有“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鬥泥”之說,唐宋以後,隨著植被砍伐日益嚴重,河水泥沙含量有增無減。隨著河水到下游後流速放緩,大量泥沙便會沉積,不斷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懸河”,造成周期性決口;
二是黃河與其它河流不同,古代沒有固定的河道和堤壩,處於漫遊加散養的狀態,幾乎每年都會隨心所欲走不同路線。《禹貢》中“九河”,就是指大禹為黃河疏浚的九條入海的通道。其中最北邊一條“徒駭河”,是因為工程量浩大,讓徒眾感到驚駭而得名。
直到戰國時期,趙、魏與齊國以河為界,為防水災,各自離河25裡修築了大堤,黃河才算暫時消停下來。
黃河歷史改道圖示
當孃的脾氣孬,有些兒孫也不爭氣,因戰爭需要或別的因素,人為扒口子放水造成黃河改道。最著名的有兩次,一是南宋初年,宋將杜充為阻金軍南下,決開黃河,讓黃河經泗水奪淮河入黃海,這是黃河入海口歷史上第一次由渤海變成黃海,南泛入淮近800年,一直持續到清朝咸豐年間,才又改回到渤海;另一次是1938年,國民政府為阻日軍西進,在鄭州花園口炸開河堤,千里沃野變成荒涼的“黃泛區”,直到抗戰勝利後1947年才堵住決口,恢復原道。
黃河決口改道所造成的危害,即使在國家層面也是難以承受的。黃河尾巴掃過之處,正是中原農耕文明的核心地域,濁浪翻滾而來,田舍、人畜為之一空;水退沙留,大面積的土壤鹽鹼化,稼禾難長。幾乎每一次黃災,都伴隨著飢餓、瘟疫和動亂,成為百姓的噩夢。
賈讓治河三策:首倡讓地與水
前面提到,從戰國時期趙魏齊三國修築50裡寬的河堤後,黃河老實了近300年。但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它又開始不安分,幾乎年年都有潰堤事件。
按說50裡寬的大堤足夠黃河折騰了,但一來秦漢統一以後,沿河老百姓發現堤內河灘地水草豐美,面積又大,就紛紛開墾農田,建造房屋,為防洪水侵襲,又在原來大堤內修築了許多曲折的小堤壩,造成河堤彎曲狹窄;二來黃河泥沙太多,不斷沉積抬升河床,300年的時光將這段河堤抬到高於地面數丈,成了“懸河”。
漢武帝打匈奴成績挺風光,但同時也弄得國貧民困,面對黃河一次次決口,無力應對,就這麼修修補補湊合著過。一直到了漢哀帝劉欣主政,才一度動了心思要根治黃河,下詔天下賢能之人出主意想辦法。
默默無聞的賈讓因此走上了歷史的前臺。他提出了治理黃河的“上、中、下三策”,至今被認為最富遠見、最高明的治河策略。
賈讓畫像
上策的核心思想是“不與水爭地”,具體思路是從黎陽遮害亭(今河南浚縣)起,讓黃河改道北行,左邊依靠太行山東麓高地自然形成堤壩,右邊以石料修築300里長的堅固“金堤”收束河水,同時遷走冀州(今河北中部)部分地區人口,形成以大陸澤(已湮沒,今邯鄲、邢臺東部窪地)等一連串湖澱窪地為自然滯(蓄)洪區,如此一來可從根本上解決黃河水患。
這個策略的代價是要大量移民,放棄部分城鎮田舍。但賈讓算了一筆大帳:每年政府用於修河堤的費用數以億計,加上決口後損失更是難以估量,只要拿出數年的維護費用,就足以完成修堤移民。
在這個策略中,賈讓將河流比喻為大地的呼吸道,將堵塞河道,與水爭地的行為比喻是捂住嬰兒的口鼻,將其憋死。他說出了一句最有爭議,卻振聾發聵的話:大漢方制萬里,豈其與水爭咫尺之地哉?
但短視的人們往往就不肯放手這咫尺之地,而且有各種堂皇的理由。賈讓深知棄地讓水這條策略難以得到眾人的認同,他又提出了“中策”:
開闢分洪渠道,沿途多立“水門”(閘門),一是減弱水勢,二可灌溉航運,三可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產量。這套方案只需拿出一年的修堤費用就夠,可維持數百年,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黃河的泥沙最終會導致再次改道。
至於下策,那就是“嚴防死守”,沿途多設守堤官吏,年年汛期來臨時敲鑼打鼓,召集民工做好沙包,晝夜值班,增高河堤,哪裡決口堵哪裡,衝了哪縣救哪縣。勞民傷財,且危險重重,一旦決堤,就是滅頂之災。
由於西漢末年政治的腐敗,賈讓的治河三策最終未能實行,但他的策略受到了有識之士的普遍讚賞,並被班固全文記載到《漢書·溝洫志》中。
需要說明的是,賈讓的治河論文可不是坐在辦公室想出來的,他實地考察了冀州一帶的地勢,並對黃河水文有深入的瞭解。最重要的是,他的治水理念繼承了大禹、李冰等中國先賢尊重自然、順勢而為的思想,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思路,十分難得。
王景:分渠立閘見功效
治理黃河這事一拖就從西漢末年拖到了東漢初年。當然,中間大家也沒閒著——人忙著打仗,改朝換代;黃河忙著決口,自由遊蕩。
其實,這真不能怪政府。治河可不是件小事,人力物力消耗極大,沒有安定團結的盛世底子,一般人還真不敢動這個心思。東漢立國後,劉秀就曾想動員民工整治黃河,後來一估算成本,覺得老百姓剛安定下來,折騰不起,就放棄了。到了他兒子漢明帝時期,國力恢復,治黃事宜才再一次提上日程。
這次治河的主角是王景。之所以選王景,是因為他此前有過一次成功的疏浚水渠經驗。漢明帝對他呈送的治河方略非常讚賞,特意送給他《山海經》、《禹貢圖》等上古治水著作,徵發數十萬民工,讓他主持這次浩大的工程。
王景治水
王景的方略概括地說,就是在賈讓中策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的現狀大膽創新和發揮。因為當時黃河、汴河同時決口,兩股水攪到了一處,王景就將治理黃河巧妙與汴河修整結合起來,一方面修築加固從滎陽(今鄭州北)到千乘海口(今山東利津境內)的千里黃河大堤,同時充分吸收了賈讓分渠立閘的思路,透過設定閘門引黃河水入汴渠,既分減了黃河洪峰,又讓汴河實現通航,溝通了黃、淮兩大水系和交通。汴渠上“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便於控制水勢,通航灌溉。
整個工程一年後完成,雖然王景很注意節約,仍花費了100多億錢。但自從這次整修後,黃河800多年間沒有大的改道,決溢次數也不多見,這個巨大的福利一直免費享受到唐朝末年,終因泥沙堆積抬升河床,無以為繼。
王景的治河成效,是古往今來治理黃河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沒有之一。從本質上說,他驗證了賈讓中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而賈讓的上策,也許只能成為一個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
在賈讓和王景之前之後,有數不清的人跟黃河叫板,都沒取得長治久安的功效。如何應對自然災害,對今天的我們仍然是個嚴峻的課題。
其實,在“不惜一切代價”、“人在堤在”等口號喊過之後,我們也不妨冷靜下來,回顧一下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財富和發展理念,研究探索與大自然打交道的正確方式,設計一整套科學長久的應對措施,不能得過且過,年年損失一批人員物資,年年生產一堆豪言壯語。
北京故宮內積水
汛期如約而至,這年頭,比汛期更有信用的東西還真不多。不同的是,今年值班的龍王脾氣有點古怪,做事全憑心情,忘記了恩澤廣佈,雨露均霑是一位龍王應有的品行,竟然隨心所欲地把幾座城市給泡了。
前兩天受傷比較重的是武漢:列車停運,街道行船,汽車爬窩,地鐵觀瀑。緊接著龍恩浩蕩,一路北移,安陽、邯鄲、石家莊、北京等城市先後中招。
當然,人們也開始反思自己,俗話講“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埋怨完沒節操的龍王,也要找找自身的不是——是植被太少太裸露?還是把錢都花在了臉上,沒錢配防狼噴劑?還是防護服以次充好,經不起老龍王拉拉扯扯?
在眾多反思聲中,終於有一個理性的聲音發出質疑:過度的開發,比如武漢的填湖造城運動與洪災的形成有無關係?
我評價這個聲音有理性,是因為它跳出了從挪用防洪經費、堤壩質量這些反腐、技術層面解決問題的思路,直奔要害:人類在發展自身的同時,是否應當對大自然給予足夠的尊重?
不釐清這個問題,防洪堤壩修多結實都沒卵用。
所以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治水的,從中複習一下人與自然相處的正確方式——其實老祖宗做事有些時候比我們看得更長遠。
故事的主角既不是安定九州的大禹,也不是設計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而是中國治(黃)河史上的著名雙子星——西漢末年的賈讓和東漢初年的王景,他倆繼承了大禹和李冰尊重自然的治水理念,功在千秋。
這兩個名字不僅應當被牢牢記住,更應當時時提起。記住他們是為了懷念曾經的福澤,提起他們是為了正告世人,該以一種什麼樣的理念來尊重自然。
黃河之殤:娘是親孃,脾氣太差
黃河,是哺育華夏民族成長的母親河。娘倒是親孃,但她老人家脾氣那叫一個差。
沒文字記載那些年咱就不提了,單單有記載的這幾千年,黃河就決口氾濫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號稱"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要命的是,黃河的改道不是小打小鬧那種,而是動作幅度相當大,一言不合就破門砸窗,不再回頭。歷史上黃河最北邊經海河入渤海,最南邊經淮河入黃海,它的下游就像一隻不安分的尾巴,從北向南,又自南向北來回橫掃著整個華北平原和江淮平原。
黃河氾濫
黃河不安分,自然的原因有兩條:
一是泥沙含量大,漢朝時期就有“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鬥泥”之說,唐宋以後,隨著植被砍伐日益嚴重,河水泥沙含量有增無減。隨著河水到下游後流速放緩,大量泥沙便會沉積,不斷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懸河”,造成周期性決口;
二是黃河與其它河流不同,古代沒有固定的河道和堤壩,處於漫遊加散養的狀態,幾乎每年都會隨心所欲走不同路線。《禹貢》中“九河”,就是指大禹為黃河疏浚的九條入海的通道。其中最北邊一條“徒駭河”,是因為工程量浩大,讓徒眾感到驚駭而得名。
直到戰國時期,趙、魏與齊國以河為界,為防水災,各自離河25裡修築了大堤,黃河才算暫時消停下來。
黃河歷史改道圖示
當孃的脾氣孬,有些兒孫也不爭氣,因戰爭需要或別的因素,人為扒口子放水造成黃河改道。最著名的有兩次,一是南宋初年,宋將杜充為阻金軍南下,決開黃河,讓黃河經泗水奪淮河入黃海,這是黃河入海口歷史上第一次由渤海變成黃海,南泛入淮近800年,一直持續到清朝咸豐年間,才又改回到渤海;另一次是1938年,國民政府為阻日軍西進,在鄭州花園口炸開河堤,千里沃野變成荒涼的“黃泛區”,直到抗戰勝利後1947年才堵住決口,恢復原道。
黃河決口改道所造成的危害,即使在國家層面也是難以承受的。黃河尾巴掃過之處,正是中原農耕文明的核心地域,濁浪翻滾而來,田舍、人畜為之一空;水退沙留,大面積的土壤鹽鹼化,稼禾難長。幾乎每一次黃災,都伴隨著飢餓、瘟疫和動亂,成為百姓的噩夢。
賈讓治河三策:首倡讓地與水
前面提到,從戰國時期趙魏齊三國修築50裡寬的河堤後,黃河老實了近300年。但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它又開始不安分,幾乎年年都有潰堤事件。
按說50裡寬的大堤足夠黃河折騰了,但一來秦漢統一以後,沿河老百姓發現堤內河灘地水草豐美,面積又大,就紛紛開墾農田,建造房屋,為防洪水侵襲,又在原來大堤內修築了許多曲折的小堤壩,造成河堤彎曲狹窄;二來黃河泥沙太多,不斷沉積抬升河床,300年的時光將這段河堤抬到高於地面數丈,成了“懸河”。
漢武帝打匈奴成績挺風光,但同時也弄得國貧民困,面對黃河一次次決口,無力應對,就這麼修修補補湊合著過。一直到了漢哀帝劉欣主政,才一度動了心思要根治黃河,下詔天下賢能之人出主意想辦法。
默默無聞的賈讓因此走上了歷史的前臺。他提出了治理黃河的“上、中、下三策”,至今被認為最富遠見、最高明的治河策略。
賈讓畫像
上策的核心思想是“不與水爭地”,具體思路是從黎陽遮害亭(今河南浚縣)起,讓黃河改道北行,左邊依靠太行山東麓高地自然形成堤壩,右邊以石料修築300里長的堅固“金堤”收束河水,同時遷走冀州(今河北中部)部分地區人口,形成以大陸澤(已湮沒,今邯鄲、邢臺東部窪地)等一連串湖澱窪地為自然滯(蓄)洪區,如此一來可從根本上解決黃河水患。
這個策略的代價是要大量移民,放棄部分城鎮田舍。但賈讓算了一筆大帳:每年政府用於修河堤的費用數以億計,加上決口後損失更是難以估量,只要拿出數年的維護費用,就足以完成修堤移民。
在這個策略中,賈讓將河流比喻為大地的呼吸道,將堵塞河道,與水爭地的行為比喻是捂住嬰兒的口鼻,將其憋死。他說出了一句最有爭議,卻振聾發聵的話:大漢方制萬里,豈其與水爭咫尺之地哉?
但短視的人們往往就不肯放手這咫尺之地,而且有各種堂皇的理由。賈讓深知棄地讓水這條策略難以得到眾人的認同,他又提出了“中策”:
開闢分洪渠道,沿途多立“水門”(閘門),一是減弱水勢,二可灌溉航運,三可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產量。這套方案只需拿出一年的修堤費用就夠,可維持數百年,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黃河的泥沙最終會導致再次改道。
至於下策,那就是“嚴防死守”,沿途多設守堤官吏,年年汛期來臨時敲鑼打鼓,召集民工做好沙包,晝夜值班,增高河堤,哪裡決口堵哪裡,衝了哪縣救哪縣。勞民傷財,且危險重重,一旦決堤,就是滅頂之災。
由於西漢末年政治的腐敗,賈讓的治河三策最終未能實行,但他的策略受到了有識之士的普遍讚賞,並被班固全文記載到《漢書·溝洫志》中。
需要說明的是,賈讓的治河論文可不是坐在辦公室想出來的,他實地考察了冀州一帶的地勢,並對黃河水文有深入的瞭解。最重要的是,他的治水理念繼承了大禹、李冰等中國先賢尊重自然、順勢而為的思想,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思路,十分難得。
王景:分渠立閘見功效
治理黃河這事一拖就從西漢末年拖到了東漢初年。當然,中間大家也沒閒著——人忙著打仗,改朝換代;黃河忙著決口,自由遊蕩。
其實,這真不能怪政府。治河可不是件小事,人力物力消耗極大,沒有安定團結的盛世底子,一般人還真不敢動這個心思。東漢立國後,劉秀就曾想動員民工整治黃河,後來一估算成本,覺得老百姓剛安定下來,折騰不起,就放棄了。到了他兒子漢明帝時期,國力恢復,治黃事宜才再一次提上日程。
這次治河的主角是王景。之所以選王景,是因為他此前有過一次成功的疏浚水渠經驗。漢明帝對他呈送的治河方略非常讚賞,特意送給他《山海經》、《禹貢圖》等上古治水著作,徵發數十萬民工,讓他主持這次浩大的工程。
王景治水
王景的方略概括地說,就是在賈讓中策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的現狀大膽創新和發揮。因為當時黃河、汴河同時決口,兩股水攪到了一處,王景就將治理黃河巧妙與汴河修整結合起來,一方面修築加固從滎陽(今鄭州北)到千乘海口(今山東利津境內)的千里黃河大堤,同時充分吸收了賈讓分渠立閘的思路,透過設定閘門引黃河水入汴渠,既分減了黃河洪峰,又讓汴河實現通航,溝通了黃、淮兩大水系和交通。汴渠上“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便於控制水勢,通航灌溉。
整個工程一年後完成,雖然王景很注意節約,仍花費了100多億錢。但自從這次整修後,黃河800多年間沒有大的改道,決溢次數也不多見,這個巨大的福利一直免費享受到唐朝末年,終因泥沙堆積抬升河床,無以為繼。
王景的治河成效,是古往今來治理黃河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沒有之一。從本質上說,他驗證了賈讓中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而賈讓的上策,也許只能成為一個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
在賈讓和王景之前之後,有數不清的人跟黃河叫板,都沒取得長治久安的功效。如何應對自然災害,對今天的我們仍然是個嚴峻的課題。
其實,在“不惜一切代價”、“人在堤在”等口號喊過之後,我們也不妨冷靜下來,回顧一下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財富和發展理念,研究探索與大自然打交道的正確方式,設計一整套科學長久的應對措施,不能得過且過,年年損失一批人員物資,年年生產一堆豪言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