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辰海
-
2 # 前朝那些事
李舜臣文武雙全,在祖國北韓被日軍侵略之際,與敵人奮戰,保衛國家和人民,是北韓歷史上的一大功臣。反觀呂布,空有勇力,卻缺乏大局觀,助紂為虐,殘害生靈。
-
3 # 歷史笑春風
李舜臣那是南韓不世出的英雄。他憑藉著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龜船,打敗了以海盜為主的日本艦隊,切斷了日本的補給線,最後迫使日本逃回本土。就算這樣,李舜臣還在露梁海戰裡消滅了大批的日軍,最後以身殉國。
龜船那破玩意,靠船槳划動,四面硬殼,根本無法進入遠海,完全違反造船規則,這種船要說是戰略武器有些牽強。李舜臣取勝的主要原因還是對手太弱。
在日軍二次侵朝的時候,北韓水軍大部分艦隻被燒個精光。最後還是靠中國派去的水師打敗了日軍。露梁海戰中,中國的水師也出了大力,鄧子龍陣亡。
李舜臣有一定的水戰水平,但沒有在陸戰中見到他的身影。如果他到古代陸戰,要和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打,那就看走幾個回合了。估計跟上將潘鳳一個下場,連華雄都過不去。
-
4 # 長安城不良人
我們先來看看李舜臣的成名之戰。
1597年2月,豐臣秀吉再次派加藤清正等率軍14萬侵犯北韓,並將首先打擊的矛頭直指北韓水師。此時的水師已經不是李舜臣,換做元均,元均繼任統治使後,排斥異己,將許多將士調到一些小島上去擔任次要職務。戰爭開始後,元均聽信讒言,率500艘主力戰船向釜山進軍,接連在絕影島和漆川島附近遭倭寇突襲,元均被殺,李舜臣得力助手李億旗跳海自盡,北韓水軍全軍覆滅,倭寇很快攻佔到漢城門下,李氏王朝再度岌岌可危。危急關頭,國王李昖不得不於1597年8月再度任命李舜臣為三道水師統制使,此時北韓水師只剩下12艘戰船和120名水兵。8月28日李舜臣率部擊退了前來偷襲的8艘敵艦,接著將戰船開往珍島北放的碧波亭集結。碧波廳形勢險要,前有小島阻攔,港內可以隱藏數十艘戰船,附近又有狹窄的鳴梁口,此地每天海潮漲落4次,李舜臣利用這一特點,在鳴梁口東南通道口暗設鐵索及木樁,以阻礙倭寇戰船行動。
倭寇一心想殲滅李舜臣艦隊。9月16日,倭寇聚集33艘戰船和2萬餘人發起進攻。敵眾我寡,李舜臣決定用部分戰船引誘倭寇戰船開進鳴梁口。當潮水退落時,敵艦雖然想駛入出海峽,但大部分已被暗設的鐵索,木樁所阻攔,無法逃脫。北韓水軍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擊沉倭寇戰船30餘艘,擊傷4000餘人,著名的鳴梁海戰大捷“鳴梁大捷”為重振北韓水師贏得了時間,這就是北韓著名的鳴梁海戰,也是李舜臣的成名之戰。
再來看看呂布。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可見呂布的武功的確非凡。按照《三國演義》中來說,呂布一生14戰,5次戰平,2次戰敗。不過呂布的戰鬥幾乎每一場都是高質量局。呂布曾投靠袁紹,與其聯手在常山會戰張燕。張燕的黑山軍有一萬多精兵、幾千騎兵。呂布經常與手下猛將成廉、魏越等幾十個人騎馬衝擊張燕的軍陣,有時一天去三四次,每次都砍了黑山軍的首級回來。連續作戰十多天,終於打敗了張燕的軍隊。之後呂布與袁紹不和而出逃,袁紹派兵追殺呂布,那些士兵都害怕他,追上了也沒有一人敢逼近。
虎牢關一戰呂布與張飛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之後關羽加入,也是平局,最後加上劉備,三人合力才打敗了呂布。呂布與許褚交鋒時,雙方戰平,典韋又加入,二人面對呂布仍然是絲毫佔不得便宜,還是平手。但是呂布這個人是也是充滿了爭議的,三國演義和真實的呂布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也搞不清題主是問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呢?還是真實中的呂布?不敢妄議。
李舜臣所取得的成績背後是有一個強大的宗主國,大明王朝水陸兩師出兵協助的。南韓歷史上本來一直附庸於中國,自卑感油然而生,這也是唯一一個拿的出手的人物。李舜臣在國家殘破兵臨城下的狀況下,還能帶領海軍至少小勝或遏制住日本海軍,難得可貴,但是亞洲第一戰神的稱號就有點自大了。中國歷史上隨便拉出來幾個都能吊打李舜臣。
-
5 # 華夏讀者
李舜臣是北韓著名的將領,是百姓心中的英雄。他多次擊退倭寇對北韓的侵犯,是一名常勝將軍。李舜臣將軍死於與倭寇的抗爭之中,他的死是為了整個國家和民族,他雖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卻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永恆。後來,經過了這場戰役倭寇受到了重創再也不敢輕易犯朝,李舜臣將軍也被封為忠武公。
呂布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
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聯絡而進入兗州,佔據濮陽,與曹操血戰兩年,曾使曹操數戰不利,但最終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
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時而和好,時而相互攻伐。期間,以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紀靈的爭鬥。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後,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水淹下邳。呂布被部下叛變,於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處死。
李舜臣是民族英雄,呂布是一個亂世梟雄,沒有可比性!
-
6 # 樹許牧歌
國內有很大一部分人知道李舜臣都是透過一部電影《鳴梁海戰》
這部電影繼承了南韓人一貫的尿性——老子天下無敵,老子就是牛逼,其他人都是渣渣阿西吧……李舜臣確實牛逼,但也完全不是南韓人吹噓的那麼牛逼!要說比呂布,他倆則各有千秋!
呂布要說武力,那絕對是歷史級別的人物!但要說起謀略來講那就不夠看了!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這是陳壽對他的評價,相當中肯了!
鳴梁海戰確實是人家李舜臣指揮的,露梁海戰是中朝聯合參戰明軍統帥陳粼指揮的,希望大家不要混淆。人家李舜臣也確實牛逼,玉浦大捷、泗川大捷、唐浦大捷、唐項浦大捷、閒山島和安骨浦大捷等等,都是人家打的,說他是不敗戰神並不為過。可以說沒有他的話,整個李氏北韓就沒了!(至少等不到李如松的明軍入朝作戰)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李軍神是不次於呂布的!
-
7 # 使用者971610328151239
李舜臣是嘉靖同期李氏北韓王朝的水師將軍。其實鳴梁海戰並非大捷,只是擊退了日軍,使倭人受到微創,兩年後即在露梁海戰中陣亡。鳴梁海戰也是敗多勝少,建造龜船隻是因為北韓王朝國力弱,建造不起可以與日軍正面衝擊的有實力的大船,但勇氣可嘉,忠心可鑑。如果硬要拿來與中國古代將領比的話,應該是與晚清的劉步蟾類似吧。
-
8 # 歷史隨談
拉倒吧,就這“戰神”還比呂布,你是侮辱呂布呢,還是侮辱呂布呢!
被南韓人吹上天的李舜臣,其實也就是個打仗還不錯武將,可是一些整個南韓卻把他吹上了“亞洲第一戰神”的地位,不吹不黑,中國歷史上像李舜臣一樣的將領,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還和呂布比,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好伐!
李舜臣拿的出手的也就是鳴梁海戰,關於這一戰仍然存在很多爭議,但是結果就是李舜臣勝了,只是這一戰的作用卻被無限誇大了,再加上南韓人又在資料上運用了誇張手法,然後慢慢的南韓人竟然將李舜臣推到了“亞洲第一戰神”的位置,在這一方面不得不佩服南韓人(會吹沒辦法)。
鳴梁海戰的充其量只算是一個漂亮的伏擊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李舜臣也算的上是一個比較聰明的將領,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再加上提前好埋伏,以逸待勞,將日軍引入埋伏圈,鳴梁海峽狹窄,日軍船隊雖然數量龐大,被狹窄的海峽限制了發揮,再加上李舜臣有十幾艘龜船,比日軍戰船堅固,撞毀了三十餘艘日軍戰船。但是他對整個戰役的影響確實微乎其微的。
鳴梁海戰歸根究底是還是屬於“壬辰倭亂”(萬曆北韓戰爭)的一部分,從大的方面來看,這次勝利只不過是一次區域性戰爭的勝利,之所以要這樣大吹特吹,是因為在這次戰爭是北韓人是在沒什麼拿的出手的,在整個戰役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明朝軍隊,在正面戰場和日本人硬鋼的也是明朝軍隊。
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李舜臣真的有那麼厲害,你們還向明朝求援幹嘛,自己打唄,日本人在在戰爭之初,佔盡優勢,只用了一個月就佔領北韓京城,後來明朝馳援,戰爭才逐漸僵持下來。也就是說以北韓人的能力根本就不是日本人的對手,明朝人不得以進行了兩次“抗日援朝”戰爭,直到豐臣秀吉死後,日本無力維持戰爭,才全面撤出北韓半島。
連人家日本戰國時期的“村長”都打不過,還說什麼“亞洲第一戰神”羞不羞?曾經還看過一個綜藝節目,主持人問中日兩國有像李舜臣這樣偉大的將軍嗎。我就笑笑不說話。
-
9 # 西府趙王爺
南韓歷史上有兩大“民族英雄”,一個是“世宗大王”李祹,另一個便是李舜臣了!
這兩個姓李的,可以說是南南韓民最為推崇的兩大歷史人物,“世宗大王”李祹作為北韓半島“秦皇漢武”式的君王,得到如此殊榮,倒也還說得過去。而李舜臣則就顯得有點名不副實了,所謂“戰神”之名,那也只能是在南韓。
如果放在中國古代,不要說呂布,就說同時代的明朝將領,他也只能是個配角!
因為在李舜臣的揚名之戰,即萬曆北韓戰爭(北韓稱:壬辰倭亂;日本稱:文祿慶長之役)中,李舜臣扮演的就是那麼一個小角色。
話說在公元16世紀末,日本戰國時代進入尾聲,豐臣秀吉統一了全國。這個人是個超級野心家,一統日本後他並不滿足,那一海之隔的東方帝國,才是他心中的逐鹿場。
當然,當時天下初定,底下的諸侯們並不安分,豐臣秀吉想要透過一場侵略戰爭來轉移內部矛盾,並達到排除異己的目的。
於是在1592年,豐臣秀吉糾集14萬大軍,進攻北韓半島。並妄想拿下北韓半島以後,以此為跳板,進攻明朝。
這便是萬曆北韓戰爭的開端!
當時的北韓積弱,遠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僅僅一個月便丟了京城,北南韓王李昖遭到驅逐。當時明朝作為北韓的宗主國,應北南韓王請求,派兵入朝。接下來就是明軍和日本人的戰鬥了,北韓人只能在旁邊看著。
當然,這主要是在陸上;海上的戰鬥前期主要還是北韓人自己。其中李舜臣是全羅左道水師節度使,他帶領的北韓海軍比陸上的軍隊還是強上不少。戰爭初期連戰連捷,日本海軍進攻受阻,他也因此擢升忠清、全羅、慶尚三道水軍統制使。
但是好景不長,此後李舜臣主動出擊,卻連戰連敗。好在明朝的陸地作戰取得了勝利,比如平壤一戰,明軍以陣亡790人的代價,殲滅日軍9千餘,日軍大敗。
最終,日本因為戰爭陷入僵局,後勤不支,只得與明朝議和。
所以,在這次戰爭期間,李舜臣雖然有戰功,但先勝後敗,並沒有太多的閃光點。
當然了,這裡面並沒有談好,只是因為沈惟敬與小西行長這兩個負責談判的作假,欺上瞞下,互相答應了對方的談判條件。
後來事情暴露,豐臣秀吉大怒,又發兵攻擊北韓。
這便是爆發於1597年的第二次萬曆北韓戰爭了!而這時候的李舜臣卻因為日本的反間計而獲罪下獄。等到他再出山時,北韓水軍已經被日本人打得近乎全滅。
全部家當也就12艘戰船和1200名水兵!
而李舜臣便是這點家當,在鳴梁海峽,大破日軍(33艘戰船,20000餘名士兵)。按照南韓史書記載,此戰李舜臣率軍擊沉倭寇戰船30餘艘,擊傷4000餘人。這便是著名的鳴梁大捷。
李舜臣也在此戰中一戰封神!
但是,這一戰並不是決戰,日軍主力尚存。
真正的決戰是在一年之後的“露梁海戰”,此戰共擊沉焚燬日軍艦船450餘艘,殲滅數萬日軍。這一戰李舜臣和北韓水師雖然也參戰了,李舜臣還在此戰中陣亡,但主角無疑是明軍。
先是70高齡的老將鄧子龍,以三艘鉅艦且前鋒,殺入日軍艦陣,拖住了日軍。後又有主將陳璘率主力壓制,日軍最終敗逃。
所以,從整個戰爭來看,李舜臣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輔助,戰爭的主角是中日雙方。說他是“戰神”,那讓李如松,陳璘這些人情何以堪?
不過也習慣了,這個國家本來就喜歡“忘恩負義”,早就見怪不怪了。
當然了,就南韓歷史而言,李舜臣也是少有的名將了。矮子裡面拔高個兒,李舜臣絕對是南韓歷史上的“戰神”了。
而且,確實李舜臣這種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事蹟與精神,都還是值得稱道的。
回覆列表
就規模而言,南韓就是一個縣級水平,而且北韓保衛戰 主力是明軍,是明朝保衛自己屬國的戰爭,李不過是運氣好,而且他主要是靠龜船,水站可以,也沒見到他有多高的指揮能力,呂布戰將而已 兩人都缺乏戰略眼光!